勒索軟件威脅全球,在疫情下這類網絡罪案更暴增,受害者不計其數,包括政府部門、教育、金融、醫療保健、法律部門和製造業等。根據 Fortinet 的研究,到 2020 年底,每天有多達 17,200 部設備將受勒索軟件影響。Fortinet 資安專家 Derek Manky 在 Security Week 拆解加密貨幣的出現,與勒索軟件罪案的關係。 早在加密貨幣出現之前,勒索軟件已經大行其道,但近年來,兩者竟有共同前進之勢。由於加密貨幣難以追蹤的特性,網絡犯罪分子迅速將其視為支付贖金的首選。而事實上,對…
WhatsApp 上周宣布,將在今年稍後為用戶提供點對點加密備份,用戶將可選擇使用加密密鑰作為儲存備份的方式。WhatsApp 將提供隨機創建的 64 位數的密鑰,用戶可自行保留這個密鑰作記錄。做法類似於 Signal 處理備份的方式,只需重新輸入密鑰就能恢復備份。 另一種儲存備份的方法是將隨機密鑰儲存在 WhatsApp 的基建內,即是被稱為以硬件為本的安全模塊 (Hardware Security Module-based, HSM) 的備份密鑰庫,用戶可用自行創建的密碼,存取在內的備份。…
疫情下黑客趁機出動,攻擊一眾實施遙距工作的公司,網絡安全人員疲於奔命維護公司系統安全。有專業人士就提醒企業,應關注網安人員職業倦怠的問題,在確保網絡安全的同時應照顧他們的心理健康。從事網絡安全工作甚具挑戰性,但對於網絡安全專業人員來說,保持健康的工作及生活平衡亦相當重要,以避免精疲力竭。 安全人員的需求在疫情下大增,不同規模的企業都依靠網絡安全團隊,保護用戶和組織免受網絡釣魚、惡意軟件、勒索軟件和其他網絡威脅的侵害。保護網絡避免數據洩露和網絡犯罪分子的入侵相當棘手,但在過去 18 個月內事情變得更加艱難,因為許多網絡安全團隊需要適應遙距工作的實施,而用戶要安全規避線上的威脅就更難。 而更令人擔心的是許多網絡安全人員在家工作的時候,難以將工作與家庭生活劃界區分。在家工作令加班的情況變得普遍,沒有離開辦公狀態。研究亦發現,網絡安全範疇的工作時間和工作量不斷增加,令他們處於高壓的工作環境。雖然許多安全專業人士認為,這些額外的工作時間,對於保護企業免受攻擊來是必要的,但或許令他們犧牲自己健康作為代價。 Malwarebytes 的 Chief Information Security Officer John Donovan 向 ZDNet…
安全意識培訓真係有用㗎!根據 IT 安全公司 F-Secure 最新發表的研究報告,有1/3由員工舉報的可疑電郵,的確內藏惡意行為,例如包含虛假網站連結、帶有惡意功能的附件。萬一有惡意電郵可以繞過防護系統進入收件箱,員工就是一條重要的防線,所以老闆們一定要做好培訓工作呀! 不少調查顯示,九成企業入侵事件是通過釣魚電郵達成,例如員工誤信電郵內容打開帶有病毒的附件,又或被引導至虛假網頁然後輸入公司帳戶資料,另外亦有員工墮入商業電郵詐騙 (BEC) 陷阱,將鉅款匯入犯罪集團的銀行帳戶,令公司帶來難以估計的損失。而 F-Secure 最新發表的報告,便著眼於員工舉報可疑電郵的準確度。 研究團隊一共分析了 20 萬封由企業員工於今年上半年舉報的可疑電郵,結果確認 33% 電郵的確帶有惡意行為。最多員工認為電郵有可疑的原因,有…
Microsoft 剛釋出一項針對 Office 漏洞的緩解方法,稱黑客可向目標用家發送一個特製 Office 文件,引誘對方打開然後利用該漏洞,將惡意軟件下載至電腦設備。由於現時未有更新檔案提供,企業 IT 部門必須手動堵塞漏洞。 今次 Microsoft Office 漏洞由多個安全專家共同發現,其中一個屬於威脅監測公司 EXPMON 的專家 Haifei…
Bleeping Computer 報道,勒索軟件組織 REvil 用於操作勒索軟件的暗網伺服器,在關閉近兩個月後,突然重新啟動,暫時未知該組織是「回歸」,抑或是執法部門正打開該伺服器。 今年 7 月 2 日,開發網路、系統與資訊科技基礎設施託管軟體的Kaseya,其 Kaseya VSA 遠程監控和管理平台被發現遭 REvil 勒索軟件攻擊者攻擊,並針對多個託管服務提供商…
遙距辦工、跨地域數據互通等已成為企業日常營運模式,對於跨國企業來說,如何保障機密數據分享的安全,就更顯重要。早前全球頂尖互連及數據中心公司 Equinix及網絡安全服務供應商 Fortinet,推出集合兩家公司的旗艦產品—Equinix Network Edge 與 Fortinet Secure SD-WAN solution 的聯合方案,得到不同客戶支持,包括一間以香港為總部的跨國零售大企業所採用。該企業在全球擁有 200 個零售點,遍布亞洲、歐洲及美洲,他們先在三個主要核心站點透過 Equinix Network…
雲端安全解決方案供應商 Barracuda 日前公布一項關於惡意機器人程式(Bad Bots)及自動化攻擊演變模式的報告,探討網絡流量模式的轉變和機器人行為,透過分析機器人攻擊的實際例子,了解自動化攻擊的最新趨勢。報告揭示,機器人程式佔用近三份之二的總網絡流量,而電子商貿應用程式及登入門戶,是先進機器人程式持續攻擊的主要目標。 《機器人程式攻擊:主要威脅和趨勢觀察報告》以網絡機器人行為和偵測的實際例子分析最新網絡流量趨勢,Barracuda 研究人員分析 2021 年 1 月至 6 月的網絡流量模式,包括惡意機器人程式相關的網絡流量、起源、每日攻擊次數和規律,同時剖析真實案例,發現機器人程式佔用近三份之二的網絡流量,其中惡意機器人程式佔總流量達四成,當中包括網絡爬蟲、自動攻擊程式等先進機器人程式。 報告亦指出,67%惡意機器人網絡流量由北美地區輸出,並主要來自公共數據中心,歐洲及亞洲地區分別佔 22% 及 8%。機器人流量主要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