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有網絡保安事故,本地傳媒都會即時搵保安專家評論事件。這些被行家視為「傳媒好友」的專家不多,因為解答不單要快,意見亦要準確簡短,才能幫助記者搶先報導事件。如果言論能再帶有一點幽默感,自然更易成為傳媒寵兒。香港互聯網協會網絡保安及私隱小組召集人楊和生就是其中之一,原來當初他踏入電腦界全因為懶,誰不知現在卻是最忙的職業。 輸在起跑線 早於 1990 年讀大專一年級時,楊和生已開始接觸電腦,「那時讀電腦工程,喜歡寫電腦程式只因為懶,因為發現有很多重複性的工作毋須人手處理,例如要處理一大堆文件檔案的排版,其實只須編寫簡單的程式,就可交由電腦自動執行。」令他沉迷鑽研電腦程式的原因,除了他宅宅的沒有其他嗜好,還與他的電腦設備輸在起跑線有關,「以前無錢,所以第一部電腦的硬件配備比同學差很多,例如別人的電腦用 386 (Intel 處理器型號)、1MB RAM,我就只用 286 及 640KB RAM,連電腦屏幕也只得黑白。」眼見朋友的電腦可以做到很多東西,楊和生亦想試試自己那部弱弱的電腦可否做出接近的效果,所以便花了很多時間練習寫程式,蒲深水埗黃金電腦商場買書自學一些破解技術,「當時完全無黑客的概念,只是有興趣試試修改程式,例如修改電腦遊戲內的生命值、武器防具等,雖然自己完全沒有打機的嗜好……」 後來有朋友移民美國,楊和生為了保持通訊而連上互聯網,才從不同渠道認識黑客這回事,「不過那年代接觸的黑客技術並非以破壞為目的,只是大家互相分享一些程式的漏洞,例如當時互聯網供應商使用的 FreeBSD…

    三月初,一個黑客組織向以色列網站發動大規模網絡攻擊,原本呢次攻擊嘅最佳估算係將勒索軟件植入過百萬個網站之上,逼使中招者俾贖金。不過,一個錯誤嘅指令竟搞到成件事失敗收場…… 今次代號為 #OpJerusalem 嘅網絡攻擊,原定嘅劇本係透過攻擊一個為視障人士提供訪問權限嘅 nagich.com 插件服務,改寫其中嘅代碼,當瀏覽有使用呢個插件嘅網站時,就會自動跳去一個寫住 “#OpJerusalem, Jerusalem is the capital of Palestine” 嘅頁面,同時彈出要用戶安裝 “flashplayer_install.exe”…

    IoT(Internet of Things, 物聯網)產品嘅漏洞多不勝數,雖然唔少有良心嘅廠商喺發現漏洞後好快會推出更新檔修補,但由於唔係自動更新,好多時都要用家手動處理,如果廠商無通知用家,其實用家好難發現。 最近一款喺 Amazon 及香港電器連鎖店有得賣嘅智能門鐘系統 Ring DoorBell,被 BullGuard at Dojo 研究人員發現漏洞,經 Wi-Fi 無線傳輸嘅數據因採用了較弱嘅加密技術,可以被黑客利用…

    過咗農曆新年,又係打工仔求變嘅旺季。作為IT從業員,為咗提高被獵頭嘅機會,自然識得利用 LinkedIn 等職場社交平台去增加曝光率。不過有資安機構就警告,自從上年中開始,發現越來越多黑客利用呢個平台,誘騙求職者開啟惡意連結或附件,從而下載及安裝 More_Eggs 木馬程式喺對方嘅電腦入面,成功操縱受害人嘅電腦。 首先黑客會喺 LinkedIn 開一個虛假職業仲介公司帳號,然後誘騙目標人物建立關係;相隔一個星期,黑客就會發出一個載有招聘職位資料嘅電郵,要目標人物打開連結,進入預設嘅虛假網站,下載及開啟 Microsoft 文件檔或 Javascript。只要目標人物打開檔案或允許執行 Macros 指令,接住落嚟系統就會自動執行安裝木馬程式指令;另一個情況係電郵內會附有一個無法開啟嘅 PDF 檔案,誘騙目標人物打開旁邊嘅連結去虛假網站。…

    無檔案惡意程式日益嚴重,多少因為現今的防毒工具偵測能力越來越強,相對而言無檔案惡意程式較難被偵測,而且可長期匿藏兼無限復活,非常難纏。根據報導,針對企業的攻擊得逞案例當中,有 77% 是無檔案惡意程式攻擊,大家要認識這種攻擊方法,加倍提防。 甚麼是無檔案惡意程式 無檔案惡意程式(Fileless Malware)是一種利用既有軟件、被認可的應用程式如 Microsoft Word、Flash、Adobe PDF Reader、JavaScript 甚或系統工具如 Microsoft Windows Management Instrumen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