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伺服器 (311)

    DDoS(分散式阻斷服務)的規模日益龐大,每秒攻擊次數屢創新高,不過一般都只會持續數秒至幾分鐘。不過,網絡安全公司 Imperva 最新為客戶攔截反常 DDoS 攻擊,不單只每秒訪問次數接近現時最高紀錄,持續時間更非常誇張,對企業造成極大危機。 DDoS 攻擊的全名是 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 attack,中文稱之為分散式阻斷服務攻擊,通過不同攻擊手段消耗目標網站、連線遊戲或網上應用服務的運算或網絡資源,最終陷入癱瘓狀況。相對於 DoS 攻擊(Denial of Service attack)的單一攻擊來源,發動 DDoS 的攻擊者會利用多個來源,例如最常見的是利用受感染電腦組成的僵屍網絡(botnet)大軍。不過,近年黑客使用先進的放大(Amplification)技術,只須少量僵屍裝置便能製造龐大的無效訪問要求,例如早在 6…

    社會對視障人士有很多標籤,僅有一成視力的黃宇彤(Augustine)用行動打破大眾固有想像,年輕時抵受親友反對、同學恥笑,他決意忠於興趣,要做程式設計師(Programmer)。幾經努力後如願,他認為,視障令他思考更多,活用程式幫助自己工作,並希望日後設計程式幫助其他視障人士編程,「我想世界或者社會知道,視力不應是你揀職業的一種限制」。 在辦公室內,Augustin 與其他同事一樣,手指頭噼嚦啪啦的敲着鍵盤,只是他的電腦屏幕顯示的字體比較大。32 歲的他先天眼部神經線退化,9 歲時有視力五成,20 多歲時已退至一成,維持至今,「簡單而言,(視力)就如同 400、500 度近視但無戴眼鏡」。 「每朝每晚都有人叫我放棄」 一直在主流學校升學,Augustine 中學畢業後對語言學有興趣,升讀城市大學語言學及語言科技系,課程提倡用程式協助語言研究。他最初對學電腦頗為抗拒,因為課堂上的電腦簡報,他統統看不清,要留堂向老師請教,但漸漸他發現學得比其他同學快,而且有關科目全部奪 A。 其他同學打算畢業後做老師、做翻譯,Augustine 卻有志於編程,「大學時話想做 Programmer,話去讀書,我已被同學笑,笑我妙想天開」。但他堅持修讀理工大學的資訊科技理學碩士課程,同時做網頁開發工作,惟職場的前輩亦指他因為視障未必適合,不如轉做銷售工程師,他父母及親友則異口同聲叫他放棄。 「我幾乎每日每朝每晚都有人叫我放棄,他們是好心的,尤其我媽覺得我不應揀這條路,叫我揀政府工、文職,有保障。」Augustine 歸納親友的擔心,一是長期對電腦或加速眼睛退化,二來是憂他無法應付編程工作。他續指,很多人認為健視編程亦非易事,何況視障,於是他求職時,付上自家製的短片講解何謂一成視力,而且他牢記各種快速鍵,打字毋需看鍵盤。 Augustine 日常編寫程式時需要放大字體。 「我覺得我同部電腦傾到偈」…

    Symantec 網絡安全團隊 Threat Hunter Team 最新捕捉到一項新的網絡間諜行動,專門攻擊亞洲區內涉及宇航、國防、電訊及IT行業的公司。雖然現階段團隊未能確認與哪一個國家級黑客集團有關,但其入侵手法卻值得留意。 由國家支援的黑客集團,一般會以竊取機密為目的,而 Symantec 今次從受害客戶入侵個案中所發現的便屬於此類,專家估計相關攻擊至少在 2021 年初啟動,主要針對亞洲區內的上述行業。專家以發生於今年四月其中一個個案為例,展示黑客入侵手法的精密。 整個攻擊起點,由黑客利用一個由羅馬尼亞軟件公司 Softwin 開發的 BitDefender Crash Handler 防病毒軟件套件開始。黑客利用它的漏洞在公司內部網絡載入一個 .dat檔案,執行其內裡的已加密 Shellcode,從而側載…

    黑客專業服務例如 RaaS、DDoSaaS 等成為大趨勢,要在同業中搶到生意,必須擁有更全面功能及售後服務。網絡安全公司 Resecurity 發現一款新的 Phishing-as-a-Service 服務 EvilProxy,就聲稱可以繞過 2FA 或 MFA 驗證功能,竊取帳戶登入權限,備受暗網中人關注。 以往的 Phishing-as-a-Service 服務,主要是供應商為客戶提供客製化的釣魚電郵內容或針對不同行業的電郵樣本,又可提供乾淨的電郵伺服器以增加進入電郵信箱的機會,再進一步,甚至可提供像真度極高的釣魚網頁令收件者上當,令電腦技術不高的騙徒也可順利竊取所需的帳戶登入資料或信用卡資料。由於提供服務的供應商眾多,因此業界競爭非常激烈。網絡安全公司 Resecurity 研究員就在最近捕捉到 PHaaS 供應商 EvilProxy(又稱…

    Google Chrome 的擴充套件(Chrome Extension)種類多元化,方便用家在不同需求上使用。然而最近來自 McAfee 的威脅分析師發現了五款 Google Chrome 擴充套件,竊取用戶的瀏覽活動,而它們的下載量更已超過 140 萬次。 這些惡意擴充套件的目的是監控用戶何時訪問 e-commerce 網站,並修改訪問者的 cookie,使其看起來好像是透過其他轉接連結點進網頁。而這些擴充套件的製作者在電子商店作任何購買,都能從中獲得會員費。 McAfee 研究人員發現的五個惡意擴充套件及其下載量如下: Netflix Party (mmnbenehknklpbendgmgngeaignppnbe)…

    網絡安全公司 KrebsOnSecurity 早前收到讀者報料,指收到一封非常高質素的釣魚電郵,黑客假借 PayPal 帳戶發出電郵,同時內附 PayPal 帳單,幸好收件者及早意識到是騙局,無依從指示安裝遙距支援軟件,否則就會拱手送上電腦控制權,後果不堪設想。 俗語說久病成醫,每日都收到大量釣魚電郵,按道理應該可以減低中招風險。不過,如果面對的是高質攻擊就好難講。對於一般人來說,分辨釣魚電郵的方法首先是憑感覺,例如根本沒有Amazon帳戶而又收到對方發來的電郵,代表欺詐成分愈高。其次是留意電郵內容,看看有沒有串錯字、文法不通,又或使用了低像素的公司標誌圖案。更進階的方法會查看發送地址及電郵憑證,如做齊以上步驟,應該已可過濾七至八成釣魚電郵。 而在 KrebsOnSecurity 這次接獲的舉報中,讀者面對著這封由 PayPal 發出的電郵,已經做齊上述各種安全檢查,甚至利用預覽功能檢查電郵內的連結,亦證實全部都指向P官網,就連電郵內聲稱要打開的帳單連結,亦是寄存在 PayPal 網站內。讀者於是先放心點擊連結查看帳單,而帳單內的圖片及格式亦要 PayPal 發出的沒有分別,似乎有一定可信性。由於帳戶內指收件人有一宗 600 美元交易有可疑成分,於是讀者便跟指示打至客戶服務中心。不過,接聽電話的人很快便要求這位讀者安裝遙距控制軟件,讓客服可更快協助他確認是可疑交易,幸好讀者安全意識夠高,當下便拒絕要求,再從官網登入帳戶檢查,結果發現根本沒有收到可疑交易通知,確認差點受騙。 不過,到底問題出在什麼地方?KrebsOnSecurity…

    數據洩露經常發生,幾乎每天都聽到相關事故。無論是甚麼行業、部門、地方,受害組織的規模從小型企業,至國際大企業都不能倖免。IBM 估計,2021 年美國公司的數據洩露平均成本為 424 萬美元,當涉及遙距工作,損失平均更增加了 107 萬美元。這篇文章將講解如何檢查自己的資料有否遭外洩及數據外洩的風險等問題。 企業遭遇數據外洩事故,其成本可包括以數百萬美元修復受損系統、執行網絡取證、改善防禦和支付法律費用,還涉及受數據洩露影響的個人客戶流失所致的損失。對於個人而言,損失可能就會變得個人化,損失或可能是工資、儲蓄和投資資金。 數據洩露是如何發生的? 根據 IBM,網絡攻擊者闖入公司網絡的最常見的初始攻擊手段,多數是利用外洩的憑證,這種方法佔了 20%。這些憑據可能包括線上洩露的帳戶用戶名和密碼,可能在單獨的事故中被盜;或是從暴力攻擊獲得,例如以自動劇本嘗試不同的組合,來破解易於猜測的密碼。 其他潛在的攻擊方法包括: Magecart 攻擊:British Airways 和 Ticketmaster 等公司都曾遇過這些攻擊,即惡意代碼被悄悄加入電子支付頁面,以偷取信用卡資料。 在網站…

    網絡攻擊日新月異,最近有安全研究人員發現了一項名為「Dark Utilities」的新服務,它令網絡犯罪分子能以簡單且廉價的方式,以惡意操作建立指揮和控制中心(Command and Control, C2)。Dark Utilities 服務為威脅者提供了一個平台,該平台支持 Windows、Linux 和 Python 的有效負載,並消除了與實施 C2 通信通道相關的工作。 C2 伺服器是攻擊者在外控制惡意軟件、發送命令、配置和新的有效載荷,以及接收從受感染系統收集的數據的方式。而 Dark Utilities 則是其中一款 「C2 即服務…

    網絡攻擊日趨嚴峻,香港電腦保安事故協調中心(HKCERT)調查顯示,去年一共處理 7,725 宗保安事故,其中網絡釣魚(Phishing)達 3,737 宗,是連續 4 年上升並創新高。如公司沒有足夠資源應對網絡威脅,有可能招致嚴重損失。 Sangfor 擁有 20 多年網絡保安的經驗,於內地及海外的市場都有逾 60 間分公司。而旗下的戰略性產品「Sangfor Cyber Command」,猶如網絡的閉路電視,令保安防禦性能大大提升。配合 RIPEN 提供網絡安全託管服務,讓客人不用額外聘請網絡安全專才的人手監測,解決企業 IT 人手不足問題。 「AI…

    1999 年開網的虛擬寵物網站 Neopets 尼奧寵物,是不少 90 後的童年回憶,每天需要餵飼,以免虛擬寵物陷入「快要餓死了」的狀態。近日 Neopets 爆出數據洩露事故,導致 source code 和儲有超過 6,900 萬會員的個人資料的數據庫被盜。 Neopets 多年來深受小朋友歡迎,會員可以在該網站上擁有、養育自己的虛擬寵物,並和他們一起玩遊戲。最近 Neopets 更跟上大勢推出 NFT,作線上 Metaverse 遊戲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