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supply chain)攻擊,可以話係最易令人中招嘅攻擊手法,因為一般人對放喺官網嘅嘢都比較有信心,好少會懷疑提供下載嘅檔案會唔安全,當然如果所謂官網係細公司製作又或做得流流哋,咁又另當別論啦。今次出事嘅係加密貨幣門羅(Monero)幣,有用家話喺檢查由 GetMonero 下載落嚟嘅電子錢包時,發現同官網列出嘅雜湊值(hash)唔一致,懷疑電子錢包俾人做咗手腳。經調查後,發現呢個並唔係錯誤,而係針對 GetMonero 用家嘅惡意攻擊,目的係偷走佢哋嘅門羅幣。 事件發生後,GetMonero 即刻對自己網站上嘅各種版本電子錢包進行分析,發現 Linux 版本俾黑客加入咗幾項特別功能,其中一項係當用家開啟或創建一個電子錢包時,就會自動將用嚟進入錢包嘅 key,傳送去黑客嘅伺服器,黑客就可以用呢條 key 入受害者帳戶轉帳。GetMonero 證實喺 11 月 18 日凌晨兩點半至同日下午四點半期間,下載嘅電子錢包都可能存在問題,建議用家檢查清楚 hash 值,如發現唔同就要即刻刪除。…
Search Results: 伺服器 (310)
大中小企業被勒索軟件攻擊的新聞無日無之,加上全球各地社會動盪,企業內部儲存的數據被破壞,將造成難以評估的損失,商譽更會毀於一旦。最穩妥的做法,自然是將數據及工作負載備份雲端,同時更可提升復原備份的靈活性。不過,雲端數據備份絕不可以單純理解為多做一個副本,最重要是備份內容是否齊全?要復原時,真的可以百分百復原? 雲端備份內容復原隱憂 企業或 IT 管理者計劃將數據移雲備份,大多會先向其他行家請教,不過獲得的回覆總是負面,例如雲端數據中心與內部儲存的基建及系統難以接軌、備份設定困難、透明度低、難以確認數據是否已全部備份。特別是現時不少企業已將部分工作負載移上雲端,要橫跨實體伺服器、虛擬平台及雲端應用進行備份,已非傳統 IT 專才及設備可以應付。 當然,成本、速度及管理便捷性,的確是管理者選擇備份方案時的重點,但請謹記備份的最終目的是復原!如不幸被勒索軟件襲擊、內部儲存設備被破壞而需要緊急復原時,卻發現無法將資料重新取出或回復,投入的資源將會白費。 數分鐘開展雲端備份旅程 雲端數據管理備份解決方案供應商 Veeam,已三度獲市場調查公司 Gartner評選為業內領導者,更是少數提供百分百復原數據服務保證的供應商。相較傳統備份服務供應商,成立僅 13 年的 Veeam 於一開始已將技術集中於 VMware vSphere 等虛擬平台的保護上,同時支援 AWS、Azure、Google Cloud、阿里雲等雲端供應商,在協助企業將數據整合移雲及備份方面,擁有極大的優勢。…
聽到 Fancy Bear 呢個咁可愛嘅名,唔知仲會以為係迪迪尼之類嘅卡通角色。查實佢係一班來自俄羅斯嘅 APT 黑客組織,而且仲有證據顯示同俄羅斯軍方有千絲萬縷嘅關係,可以話係惡名遠播。 呢排有關佢哋嘅新聞特別多,首先係 Microsoft 揭發佢哋喺 10 月初向全球各地嘅運動組織及反禁藥組織,發動咗多項攻擊,手法包括 spear phishing、利用 IoT 已存漏洞、盜取密碼等等,目的係為咗恐嚇大家唔好禁止俄羅斯運動員出席 2020 東京奧運會。 同時間,又有一班自稱係 Fancy Bear…
做咗資安界咁耐,問親中小企老闆,普遍都仲係以為自己間公司咁細規模,啲黑客唔會有興趣,但係事實上好多調查及統計報告都話你知絕對係謬誤嚟,好似最新由 Verizon Data 公布嘅調查顯示,43% 嘅黑客攻撃係針對中小企,證明咗黑客搞唔搞你,並唔關公司大定細,而且調查仲話黑客就係睇準中小企疏於防範嘅心理,自然捨難取易。 好喇,中小企老闆呢個時候又會講,我哋真係中小企嚟㗎咋,邊似得大企業咁多資源,可以買咁多軟硬件同埋請人嚟對抗班黑客呢?咁又未必要咁大陣仗嘅,以最近 Barracuda 公布嘅 2019 資安調查報告為例,59% 有毒檔案嚟自文件檔,而中小企每日又要處理無數文件檔,好易中招,所以今次就教大家五招,有效防止喺收到文件時中毒。 有理冇理先解毒 好多公司以為裝咗防毒軟件,就乜都擋到,實情而家啲毒愈整愈複雜,甚至會因應被發現嘅病毒定義而不停變體,唔係咁易搵到佢哋出嚟。最佳方法係用 disarming malware 呢個方法,佢會當所有檔案都係毒,一收到任何檔案就會將佢解體,抽絲剝繭睇吓入面有冇唔屬於呢類型檔案嘅可疑物體,有就立即移走,而且確保移走咗都唔會影響文件原本結構,咁就令你永遠只收到乾淨嘅檔案啦! 網絡電郵靠唔住 據統計,而家全球一日收成 2930 億封電郵,預計到…
美國 FBI 嘅 Internet Crime Complaint Center上星期發出通告,警告觀察到美國企業受勒索軟件攻擊嘅風險大增,再一次強調唔可以俾贖款,應該搵佢哋幫手解決問題。不過,始終有人唔可以無咗或急住用被鎖死嘅檔案,所以都會選擇交贖款。 反入侵黑客C&C 一個喺九月尾成為勒索軟件受害者嘅 Tobias Fromel,由於黑客闖入咗佢可被公開搜尋到嘅 QNAP NAS 裝置,然後啟動咗名為 Muhstik 嘅勒索軟件,令到佢檔案全部被鎖死。可能因為黑客只係要求大約 700 美元嘅 Bitcoin,唔算太大數目,所以Fromel 權衡過後都係選擇俾錢。…
香港人壓力咁大,男士們少不免會去睇下鹹網減壓,不過防毒軟件商 ESET 最近就發現咗有隻叫 Varenyky 嘅新病毒,會偷偷錄起你去鹹網嘅畫面,隨時有可能用嚟勒索你,減壓不成反而仲大壓力,認真慘慘豬! 其實呢隻病毒都出現咗一段時間,今年五月左右開始喺法國境內活躣,暫時未見佢出現喺其他國家或者地區。最初佢嘅「毒性」好溫和,主要都係針對法國當地用緊 Orange 呢間電訊商嘅客,不外乎用有筍價手機嘅宣傳單張嚟引你注意,冇睇清楚唔小心撳咗入條 link 就中招,手法唔算特別。 ESET 一直監察呢隻病毒,發現佢無時無刻都喺度變種,密密不停加入新功能,而且七月開始亦唔再出手機推廣電郵,而係出性勒索電郵。經過 ESET 專家深入調查,發現佢加咗段程式碼,只要瀏覽器出現 sexe(sex 法語)字眼,就會啟動 FFmpeg 程式,將用家睇緊嘅畫面錄起,然後將段片傳去病毒嘅原伺服器。 雖然仲未知道黑客錄呢段片想點,但好大可能係想拎嚟勒索對方,因為專家發現 Varenyk…
一日到黑都聽到政府資料外洩,雖然都已經見慣,但就絕對唔可以習慣。最新一單係最近厄瓜多爾被揭發前所未有咁大規模嘅資料外洩,可以話係破盡所有國家嘅記錄。你估下到底有幾多人民嘅私隱洩漏咗?五成?七成?定係八成?錯!係100%,全國人民資料都外洩晒! 話說厄瓜多爾全國人口有 1650 萬人,今次洩漏出去嘅個人資料總共有 2000 萬人,點解會咁離奇?原來連之前已經離世嘅國民資料都洩漏埋,換句話講,舉國上下無人倖免,包括埋厄瓜多爾總統 Lenín Moreno,同埋 2012 年曾經受厄瓜多爾政治庇護、維基解密創辦人阿桑奇,都喺洩密名單入面,真係夠晒災難級! 事件係由一間叫做 vpnMentor 嘅網絡安全公司發現,漏洞源自美國邁阿密一個唔安全嘅伺服器,相信由厄瓜多爾公司 Novaestrat 所持有。調查發現,伺服器入面 18GB 個人資料唔係得人名咁簡單,仲有埋出生日期、出世地點、住址、電郵、身份證號碼、職業、銀行賬戶狀態、結餘,同埋信用類別。 咁大件事,梗要搵人問責,當地警方已經率先拉咗 Novaestrat 嘅經理…
網絡安全事故頻頻發生,香港企業當然不可能獨善其身,特別是雲技術興起,重要數據或敏感資料未必會只儲存在內部伺服器,被攻擊的層面自然大增。為了減低風險,現時企業管理者已較以往願意將資源投放在「看不到實際回報」的網絡安全產品之上。不過,面對層出不窮的攻擊手法及難以防備的人為疏忽,企業仍有可能因而受損。 專為企業提供網絡安全保險服務的智咨詢集團執行董事盧子頴說,這類保險概念在香港屬起步階段,但在歐洲地區卻歷史悠久,遠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已有相關保險,因為當時大企業的電腦系統也會被黑客盜取數據。「美國的網絡安全保險亦發展成熟,不單只保障企業,個人一樣受保,例如經常拿著電腦到不同地方工作的自由工作者,保險選擇較有彈性。」 處理安全事故費用可索償 現時香港可供投保的網絡安全保險,主要的對象為企業。可能大家對人壽、醫療、意外、旅遊等保險會比較容易聯想到其保障範疇,但網絡安全保險就相對陌生。盧子頴解析,網絡安全保障範疇不難理解,當發生黑客入侵或資料外洩,善後過程中牽涉到的費用大都在保障範圍內。現時香港的保險公司提供的保障,主要分為四個層面。 1.因個人資料外洩引致的費用 「事故發生後,企業必須聘請專家去證明這是否一宗網絡安全事故,進行調查及鑑證,分析對企業有多大影響。」盧子頴指出如果經營的業務需向監管機構如證監會、金管局通報,便有可能需向法律顧問諮詢意。除此之外,為免外洩的客戶資料被黑客用作申請信用卡或借貸,企業或有需要採用信貸監控服務,而這些費用都可索償。 2.業務中斷 因黑客入侵事件導致暫停營業,這段期間的損失可向保險公司索償。盧子頴說企業須提供合理證據證明損失的金額,例如過往的交易紀錄等,但一般都不難核保。 3.復原系統費用 系統受到黑客入侵破壞,又或受到勒索軟件攻擊,待專家取證後,企業便可以修復系統及復原數據,涉及的費用亦在受保範圍。 4.第三者私隱外洩所引起的損失 當企業洩漏的客戶私隱,導致客戶在名譽或金錢上出現損失,對方便有可能入禀追討賠償。 除了上述四項保障,盧子頴說因應市場需求,部分保險公司還會提供一些額外的保障,例如贖金索償,當企業遭受勒索軟件攻擊,有需要繳付贖金以取回解鎖方法,這些贖金便會獲得賠償。「另外,近年因外判商失誤造成損失的個案大增,所以亦有保險公司提供這類保障,例如一些業務涉及電子交易的企業,會委托外判商提供及管理網上交易平台,如證實導致資料外洩的失誤是出在對方身上,投保人便可獲得保障,而保險公司則保留向外判商追討損失的權利。」 事實上,網絡安全保險的保障範圍可以很全面,不過,盧子頴強調與其他保險產品一樣,投保的概念並非為了賺錢,而是減少損失。不過,是否所有企業也需要投保?他認為企業管理者應考慮三個元素。 高風險行業投保減損失 首先是企業的業務是否有需要儲存或使用客戶的 Personal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PII),而這些資料包括客戶的姓名、電話、住址、身份證明文件號碼或信用卡資料?如需管有這些敏感資料,受黑客攻擊的風險便會增加,企業管理者應認真考慮投保,特別是全球各地都開始為保障個人私隱立法,歐盟通過的 GDPR…
大部分人用社交網站,都係不停 post 相 post 片,你睇 Apple iPhone 11 系列嘅賣點集中晒喺影相功能上面,就知影相同分享相、片係幾咁重要。而作為社交平台龍頭大佬嘅 Facebook,每日用戶上傳嘅相閒閒地都超過一億,但原來早前喺 Facebook 自家開發嘅 HHVM(HipHop Virtual Machine)開源虛擬機器上,就存在住兩個上傳相片嘅漏洞,黑客可以透過上傳一張帶有惡意內容嘅 JPEG 相,令系統出現記憶區溢位(memory overflow),從而達成越位讀取記憶區數據,又或發生阻斷服務情況。 Facebook 自家開發嘅…
變臉詐騙攻擊(Business Email Compromise,BEC)持續肆虐,最近又有大企業中招。今次苦主係豐田生產汽車椅套及門內飾件嘅子公司豐田紡織(Toyota Boshoku)。上個月,其歐洲子公司受到假冒商業郵件嘅變臉攻擊,導致公司財務損失約 40 億日圓。 豐田紡織剛剛公佈,於 8 月 14 日中招,已經立即成立應變小組並報警協助調查,力求儘可能追回被騙金額,不過潑出去嘅水絕對冇咁容易收得返,所以,出年 Q1 嘅營收報告真係凍過水。豐田都可謂多災多難,早於今年初,Toyota 日本總公司與越南分公司 5 周內兩度受襲,其網路及伺服器遭到未經授權存取,外洩資料涉及 310 萬客戶。連番出事,就唔可以話唔好彩,公司上下軟件硬件嘅安全都必須全面檢討。 變臉詐騙攻擊一直都係公司嘅惡夢,因為手法簡單、得手率高,所以一直猖獗,為公司安全最大威脅之一。因此,一間公司必須要添購電郵保護服務,7×24全天候攔截各種電郵攻擊,如攔截 SP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