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指,原面臨逃稅指控、等候引渡回美國受審的防毒軟件公司 McAfee 創辦人 John McAfee,當地時間周三被發現在西班牙巴塞隆拿的監獄中自殺,享年 75 歲。 據稱 McAfee 因沒有為加密貨幣、諮詢和其他商業安排納稅,於 2020 年 10 月在西班牙被捕,其後等待引渡回美國受審。在西班牙當地的法院批准引渡數小時後,被發現在牢房中上吊自殺,急救無效證實死亡,當局正調查其死因。McAfee 的代表律師 Javier Villalba 表示,這位反病毒軟件先驅在長達九個月的監禁中,因絕望而死。而 McAfee 多年來亦聲稱美國政府想殺死他。…
Search Results: 加密 (450)
上星期美國 FBI 及澳洲 AFP 公開 Operation Ironside 行動成果,透過製作一項虛假端對端加密通訊服務及手機 app,吸引來自全球超過 100 個地方的犯罪分子使用,最終拉到 800 個以上罪犯,破獲大量毒品、軍火、偷車。行動大成功,不過唯獨沒有美國國內罪犯落網,難道當地人特別醒? 先來簡單介紹一下 Operation Ironside 的內容,原來計劃早於 2019 年起動,美國 FBI…
幾時都話,用短訊或電郵做 2FA 雙重驗證唔係絕對安全。雖然 Google 今年初先加強咗 Android 系統嘅 2FA 驗證漏洞,阻止第三方應用軟件開發公司擅自讀取 SMS 或通訊資料。不過最近已經有研究員發現有 Android 惡意軟件可以繞過此防線,繼續盜取一次性密碼 (OTP, One-Time Password)。 研究員 Stefanko 喺早前發現,一款冒充土耳其加密貨幣交易平台 BtcTurk…
網絡安全專家於網上發現一個數據量達 1.2 TB 的資料庫,當中包含 2,600 萬個帳戶登錄資料、110 萬個不重複的電郵地址、20 億個瀏覽器 cookies 及 660 萬個檔案,暫時未知屬於哪個組織,但始終已上載 Have I Been Pwned,檢查一下無壞喎。 這個估計從 300 萬部電腦竊取而來的龐大資料庫,由 NordLocker…
勒索軟件攻擊近期愈見猖獗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並為最具潛在破壞力的流行惡意類型。現時勒索軟件似乎是黑客團隊的謀取暴利的手法,知名的黑客團體如 Maze、Neflim、Clop 和 DarkSide,其中 DarkSide 最近便透過攻擊美國燃料供應,從 Colonial Pipeline 勒索了 440 萬美元。 如果遭勒索軟件攻擊的系統,通常會遭受文件被加密、用戶被鎖定的狀況,黑客會要求受害企業繳交贖金(通常為加密貨幣),以換取解密密鑰。在勒索軟件應用程式最新的發展趨勢,黑客甚至會在攻擊期間繼續竊取資料,並威脅會在暗網發布這些資料或將其出售,逼使受害者繳付贖金。 Cybersecurity Ventures 預測,到 2031 年時,全球因勒索軟件造成的損失或超越 2650 億美元,因為這類網絡罪案發生頻率達到每幾秒鐘就發生一次,令企業和消費者同時遭殃。近期有網絡安全機構,按勒索軟件攻擊的按年同比增長達 30%…
DarkSide 入侵美國燃料公司 Colonial Pipeline 事件可謂鋒迴路轉,美國司法部門最新宣布,已成功起回 Colonial Pipeline 交付的 440 萬 Bitcoins 贖金!雖然 Bitcoins 價格已由 5 月初跌近一半,但總好過無吖! 5 月 7 日對…
數據外洩威脅急劇上升,保護數據庫變得日漸重要。現時網絡安全界已使用多種技術來保護數據,複雜性也在不斷發展,例如同態加密(Homomorphic encryption)、混入假數據等等,無非都是為了阻止黑客入侵。 最簡單的保護數據庫方法之一,是將數據資料分開儲存。研究人員只可以讀取第一個數據庫,具有完整資料的數據庫就會儲存於其他地方,檢查數據時必須利用演算法去還原完整數據,免除研究人員遺失數據的責任。同態加密是比較複雜的保護數據方案,系統會將敏感資料完全加密,研究人員要調用真實數據時,系統便會進行同態運算,令數據在毋須解密下都可被搜尋。十多年來,IBM 一直在為同態加密技術作出貢獻,例如提供適用於 Linux、iOS 和 MacOS 的工具包,以及安全儲存和處理數據的雲端環境。不過,同態加密還未成熟,因為需要太多運算,拖慢檢索速度,如要在大型數據庫使用便難以負荷。 現時數據保護服務供應商採用的加密方法,主要是加密數據庫內的資料,不過並非全面加密,而是平衡保密與共享原則,只向研究人員透露非私密訊息,減低運算負荷。一般的做法是加密姓名、地址等個人敏感資料,只有獲得演算法密鑰的特定人員可以訪問,其他用戶只可讀取未加密的部分。單向函數密鑰(如 SHA256 hash 算法)是最常用的演算技術,如欠缺這條密鑰,攻擊者便無法逆轉計算出原來的數據。 將假數據混入數據庫也是另一種常用手段,因為隨機噪音(random noise)可令識別個人記錄變得困難。Google最近便將名為 Privacy-on-Beam 的內部工具變成開源技術,用戶可以將噪音混入數據庫,然後才儲存到 Google Cloud 數據庫。不過當噪音資料被混合在數據庫內,有可能令資料準確度出現問題,因此最近微軟亦提供了一個與哈佛大學科學家合作開發的差異私隱(Differential Privacy)工具包,它可被應用於訓練人工智能或分析營銷活動數據,而不被噪音影響準確度。…
面對數碼轉型,企業要破舊革新,無可避免要擴充 IT 基礎建設。然而,在寸金尺土的香港,有多少企業能擁有足夠的空間設立一座又一座的大型 IT 基建? 有見及此,IBM 於近期推出了外型輕巧的 NVMe Storage —— IBM FlashSystem 5200(下稱FS5200),以入門級的價格定位,提供企業級的效能及功能,讓香港企業能在多變的 IT 現代化路途上,可以無負擔地進行技術轉型,簡化資料管理,令公司運作更有效率。 體積雖小 效能強大:速度達 150 萬 IOPS FS5200…
與 Facebook 不同,Instagram 較受青少年用家歡迎,因此不少性罪犯都會利用該平台,私下接觸未成年用家。Facebook 為了保障這些用家,便交由人工智能技術去評估帳戶持有人的真實年齡,如發現是用家「扮後生」,便會阻止他們與青少年用家接觸。究竟如何執行? 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的用途非常廣泛,它可以應用於工業、醫療、交通網絡、教育等範疇。而今次 Facebook 套用於 Instagram 的 AI 技術,便是為了防止青少年受到性侵,可說是非常特別的用途。近年不少性罪犯轉移使用社交平台或即時通訊的私訊功能,扮演成不同角色接觸青少年,混熟後便露出獠牙,或約青少年外出性侵,或取得青少年的私密相片勒索。有研究報告顯示,過去兩年超過七成的青少年性侵事故都是藉由Facebook、Messenger、Instagram、WhatsApp 或 Snapchat 等通訊工具作為起點,當中約 25% 性罪犯更是使用…
愈來愈多人投身 YouTuber 行列,但有否想過,YouTuber 也可能成為黑客的網絡攻擊對象?近日本港便有 YouTuber 懷疑被黑客入侵帳戶,黑容除了利用其頻道進行直播,更將受害人數以百計嘔心瀝血製作的影片,一一變成不公開。受害人推斷,事件可能跟黑客盜取其 Session ID(工作階段識別碼)有關,但亦有網絡安全專家不明白,系統雙重驗證(Two-Factor Authentication, 2FA)為何未能發揮帳戶保護功效。 懷疑受到黑客攻擊的 YouTuber「希比」,在 YouTube 平台經營個人頻道「HEBEFACE」,經常製作及上傳影片,介紹港產片經典場景,頻道獲超過 6.3 萬人訂閱。希比接受本網訪問時表示,大約一星期之前,他收到粉絲通知,懷疑 HEBEFACE 頻道被入侵,他查看後發現,有人正利用 HEBEFACE 頻道進行以太坊相關的直播,「我於是馬上更改登入密碼,但之後對方仍然可以控制到我的帳戶,我更眼白白看著他將我的影片變成不公開。」希比表示,當時自己依然可以控制帳戶,包括將影片設定回公開,可見對方只入侵而沒有奪取其帳戶,情況相當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