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勒索軟件 (361)

    美國 FBI 的 IC3 部門發表 2023 年網絡犯罪報告,去年網絡犯罪造成的損失高達 125 億美元,較 2022 年報告增加 22%。當中最令人頭痛的是商業電郵詐騙(BEC),約佔總損失的五分之一。而其中一個令 BEC 詐騙大增的原因,相信與深度造假(deepfake)人工智能技術有好大關係。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BEC 造成 29 億美元損失 這次公布的數據中,當局開宗名義指出所有數據都是基於執法部門的發現或受害者上門求助,其他未有求助或被發現的個案估計還有更多。而基於這些數據顯示,BEC…

    早前聲稱成功入侵及盜取 UnitedHealth 的勒索軟件集團 BlackCat / ALPHV,其自家網站突然被貼上一個被執法部門查封的通告。表面上,BlackCat 看似被執法部門搗破,不過,多個網絡安全專家就認為這次只是集團自導自演的退出騙局(exit scam),旨在強搶合作夥伴應得的分紅,並估計集團好有可能東山再起。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專家質疑是退出騙局 Exit scam 其實是指一種詐騙行為,經常發生於網絡犯罪平台之上,比較著名的例子有 2015 年發生的 The Evolution Marketplace 事件,當時管理人自行殺站及偷走用家價錢約 1200…

    有研究發現,北韓國家級黑客 Lazarus 加大利用 YoMix 加密貨幣混合器,處理從勒索企業得來的贖金,這種洗錢渠道令執法部門更難追蹤贖金去向,變相鼓勵網絡犯罪集團繼續作惡。 加密貨幣近年被認為是增加勒索軟件個案的元兇之一,因為以往勒索軟件集團攻擊企業,以解鎖系統、檔案或銷毁盜取機密數據敲詐得來的贖金,很容易通過追蹤存款帳戶鎖定疑犯,而加密貨幣的匿名性,便大大減少黑客被鎖定身分的機會。 不過,隨著執法部門對加密貨幣的了解加深,發現贖款去向並非完全無跡可尋,例如雖然加密貨幣有匿名特性,但最終黑客仍須將加密貨幣兌換成各種法定貨幣,因此只要一直追蹤贖金的轉移,便可鎖定黑客的真正身分。 事實上,任何人都可以自由查看每宗利用區塊鏈技術記帳的加密貨幣交易,有些加密貨幣的持有者也不願自己的資產可任人查看,因而市場上開始出現加密貨幣混合服務,例如這次被提及的 YoMix Bitcoin 混合器便是其中之一。 加密貨幣混合器可分為集中式及分散式兩種,屬於前者的 YoMix,會將各用家存入的加密貨幣集合及進行重整,然後再將被洗亂的 Bitcoin 重新存入用家戶口,以一個 Bitcoin 為例,經混合後的新 Bitcoin 已非原來的Bitcoin,就算查看其交易地址,也無法顯示它從何處而來。 再加上服務供應商以中間人身分重新將…

    繼消委會、數碼港、芭蕾舞團等大型機構發生資料外洩事故,輪到教育機構中招!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周一(5日)報案,指學校伺服器受網絡攻擊,約 7,400 名人士受到影響。目前無證據顯示任何人士的薪金、銀行戶口資料或香港身分證號碼外洩。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 港大教育學院的電腦伺服器,於 1 月 30 日遭受網絡攻擊,校方發現後即時確保伺服器連結中斷。至 2 月 2 日,教育學院檢視相關日誌檔案後發現,學院一些內部文件,包括課室預約記錄、內部指引、系統管理文件,及自 2012 年起的會議議程文件和會議記錄,有機會已外洩。 目前無證據顯示銀行戶口或身分證號碼等資料外洩 經初步評估,檔案可能涉及的個人資料,包括約 400 名訪問學者的資料、約…

    網絡保安服務方案供應商 Fortinet 日前發布調查指,香港企業目前需面對 5 大威脅,每日警報眾多,網安專員又人手嚴重不足,IT 人員在工作期間只有不到 11 分鐘去處理每個警報。Fortinet 建議港企採用 AI 及自動化功能,以應對網絡釣魚、勒索軟件激增及警報疲勞的問題。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 身分盜竊及內部威脅屬頭號問題 今次發布的調查由 IDC 進行,以探討亞太區安全營運(SecOps)狀況。調查發現,香港最主要的五大威脅包括身分盜竊、內部威脅、網絡釣魚、勒索軟件和未修補的軟件漏洞,超過 40% 的企業,都視身分盜竊及內部威脅為首要關注的問題。與 2022…

    網絡安全研究公司 Mandiant 早前發表一份報告,詳細剖析國家級黑客集團 UNC3886 如何在過去兩年間,利用 VMware 在當時仍未被發現的 vCenter Server 零日漏洞,秘密入侵目標機構及進行間諜任務。報告發出兩日,VMware 亦承認該項現時已修補的漏洞正被黑客濫用,警告客戶立即更新系統堵塞入侵渠道。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 UNC3886 曾利用 Fortinet 軟件漏洞 Mandiant 在去年曾發表報告,指中國國家級黑客集團 UNC3886…

    經歷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大爆發的 2023 年後,踏入新一年,Sangfor 預計人工智能(AI)在 2024 年勢頭繼續強勁,仍然是改變網絡安全趨勢的重要技術,但同時亦有很多似曾相識的挑戰繼續上榜。小編立即為你送上 Sangfor 2024 年 7 大預測! 一、勒索軟件繼續火熱 每次談及網絡安全,總不能少了勒索軟件,今年亦一樣。根據 Corvus Insurance 的數據,勒索軟件攻擊數量在 2023 年創下紀錄!以 2023…

    數據保護及勒索軟件恢復供應商Veeam發布第五份年度《Veeam 數據保護趨勢報告》内容。調查顯示,網絡攻擊仍然是導致數據中斷的主要原因,連續 4 年位居榜首。而就亞太及日本(APJ)區域市場而言,發生勒索軟件攻擊的頻率更超過全球平均水平。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 亞太及日本區域市場調查重點: .APJ 區域的勒索軟件攻擊發生率高達 83%,超過全球 76% 的平均水平。 .94% 的 APJ 受訪對象承認存在「數據恢復能力差距」,即 IT 系統在中斷後恢復的彈性程度,與實際的 IT 系統恢復能力之間存在差距;91%…

    2023 年網絡安全事故第一位,相信都要數 MOVEit Transfer 檔案共享服務遭入侵事件,安全專家指勒索軟件集團 Clop 於服務中發現零日漏洞,可以使用 SQL injection 技術遙距執行惡意編碼,提升帳戶特權任意讀取使用該服務的客戶資料。雖然開發商 Ipswitch 很快已推出修補檔,但不少客戶如英國航空、BBC 及 Boots 均表示已遭受入侵,有專家更估計已有 2706 個機構遭受牽連,至少有 9300 萬個人資料外洩。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美國司法部日前宣布,已成功瓦解全球第二大勒索軟件集團 BlackCat(又稱 ALPHV),不單查封集團的網站及伺服器,更製作出破解工具,估計可解救 500 間受害企業,省回約 6800 萬美元贖金。不過,BlackCat 方面反指已重新取回網站及伺服器控制權,同時為了報復美國司法部的執法行動,集團決定解除道德封印,會將核電廠、醫院等基建及醫療機構列為攻擊對象,正邪大戰似乎一觸即發。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 勒索集團 BlackCat 以使用較難被網絡安全工具偵測的 Rust 編寫勒索軟件聞名,根據美國司法部的資料顯示,該集團在過去 18 個月共襲擊了過千間企業及機構,合共賺取數億美元贖金,如果以銀碼計,BlackCat 足以稱為全球第二大勒索軟件集團。 有網絡安全研究員表示,集團成員其實來自另一已結束營運的 BlackMatter,並非橫空出世,所以已具備一定的網絡入侵技術。雖然美國司法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