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數碼轉型推進,企業紛紛透過整合資訊科技(IT)和營運技術(OT)來提高操作效率及生產力。不過,相對過往封閉的 OT 環境,這種整合也帶來了新的安全漏洞,稍一不慎便可能會引發嚴重安全事故。DICT 服務供應商中信國際電訊 CPC(以下簡稱 CPC)便在早前舉辦了一場「Embracing Intelligence Operations: The promise and security perils of new technologies」午餐研討會,與嘉賓一起分享了一些融合 IT 與 OT 的創新服務,以及如何預防隨之所帶來的網絡安全隱憂。…
Search Results: 已知漏洞 (57)
開源解決方案供應商 Red Hat ,在日前舉辦的 Partner Day 上,分享人工智能(AI)於企業層面上的應用,並與合作逾 10 年的 IT 解決方案供應商自動系統(香港)有限公司(簡稱 ASL),共同分享多年來在香港推動創新及數碼轉型的成果。 Red Hat 香港、台灣及澳門區域總經理文志鋒(Peter)表示,儘管香港經濟面對不同挑戰,但 Red Hat 在香港市場的業務仍按年錄得雙位數增長,證明 Open Source…
不少企業管理者都說重視網絡安全,實情卻是另一回事。早前有網絡安全公司研究員利用掃網神器 Shodan,掃瞄面向外網的端點安全性,結果竟然發現有超過 1,500 萬個公開事例(instance)中,至少有一個美國 CISA 公布的 KEV 已知漏洞存在,部分漏洞更早於 2012 年已被供應商修復,有多重視網絡安全?一 check 就現形。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 美國安全機構 CISA 有一套 KEV 已知漏洞目錄,編撰目的是希望能讓政府部門、企業或機構可第一時間檢查哪些產品或服務存在安全漏洞,根據資料顯示,現存的已知漏洞共有 896…
不少勒索軟件集團一旦成功入侵企業,一般都會獅子開大口,用解鎖電腦、檔案或公開盜竊的機密資料,向受害企業開出天價贖金。不過,網絡安全公司 Trellix 最新捕捉到 Dark Power 勒索軟件集團就反其道而行,就算使用的加密技術有不俗成功率,最終都只是開出約一萬美元贖金,用糖衣價錢令怕麻煩的企業屈服,好可能又會成為一股新潮流。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 Dark Power 勒索軟件有多個獨特的地方,首先是它使用一種跨平台的程式語言 Nim 開發,在運行速度上具有多個優點,特別適合用於勒索軟件上。而且由於 Nim 在網絡犯罪世界中不屬於主流程式碼,因此具備較大的網絡安全工具檢測逃逸能力。 而在 Trellix 專家取得的病毒樣本中,他們發現 Dark Power…
不少 Microsoft .NET 開發人員使用的開源程式套件倉庫NuGet,被發現混入了多個有毒套件,頭三個最多人下載的套件,加起來差不多有 15 萬次,專家認為是一次非常成功的網絡攻擊,同時亦警告開發人員,必須更小心同類型攻擊手法,在使用開源套件前,必須謹守安全法則。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 黑客於開源程式套件倉庫落毒,是近年非常熱門的犯案手法,例如 Javascript 及 Python 電腦程式的開源倉庫 NPM 及 PyPl,就是最常被利用的平台。JFrog 網絡安全研究員卻指出,有黑客成功利用針對 .NET 開發框架的開源倉庫 NuGet…
網絡安全公司 Sysdig 為客戶調查一宗入侵事故時發現,黑客利用客戶的 AWS 雲端應用服務設定漏洞,乘機在雲環境安裝挖礦程式,更進一步利用 call API 功能取得帳戶登入資料,繼而入侵至受害企業的雲端架構,最終盜取近 1TB 機密資料。雖然大家都趕著數碼轉型,但如未充分理解安全盲點就移雲,好易出事。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 近年不少企業都趕忙數碼轉型,採用更多雲端服務,不過,由於現有的 IT 員工未必熟悉雲環境,因此在設定上有可能出現安全漏洞。Sysdig 早前處理一項網絡安全事故,發現入侵的黑客非常熟悉雲環境,令他們可以憑著客戶一個對外開放的雲端應用服務漏洞入侵,而且更滲透至雲端架構,盜取到大量機密資料。 專家解釋,黑客首先入侵了客戶在 AWS 上掛載的 Kubernetes,並在內裡安裝了一個挖礦程式。之後黑客便利用特製程式碼取得企業其中一個帳戶登入資料,再以…
曾經遭受 MegaCortex 攻擊的受害者有福了,網絡安全公司 Bitdefender 聯同歐洲國際刑警、Nomoreransom 組織及瑞士執法機關,一同研發出破解該勒索軟件的破解器,即日起會在 Bitdefender 及 Nomoreransom 網站免費供受害者下載使用,堅持就有希望! 這次被 Bitdefender 破解的 MegaCortex,研究員指出它是由一隊各擅勝場的黑客組成,有的精用發掘目標企業電腦系統內仍存在的已知漏洞,有的則擅於使用對方內部系統已存在的木馬程式,例如 Emotet、Qakbot 等發動攻勢,其他還有破解密碼專家,同時對方還會從黑市購買企業帳戶登入資料等,因此成功入侵的個案眾多。 研究員說,由於該集團 12 個成員在 2021…
主要針對金融機構發動釣魚攻擊的 Silence 組織,被Cisco Talos安全研究人員發現,近月開始使用 TrueBot 惡意軟件感染目標電腦,受害主機分布在全球多個地方,約有 1,500 部主機遭受攻擊。黑客更會啟動 Clop 勒索軟件,逼使受害企業交贖金。專家指要捕捉到他們的入侵活動相當困難,一齊睇睇他們如何隱藏入侵行蹤。 Silence 並非新出現的黑客組織,事實上,安全機構 Group-IB 在 2016 年已注意到他們曾入侵銀行,不過卻未能成功轉帳,其後他們再次入侵該銀行,並開始暗中監管銀行活動,再以截圖或影片了解銀行轉帳運作。 直至 2017 年,他們才成功從提款機偷取超過十萬元款項。其後多年,Silence 至少從俄羅斯、歐洲、亞洲及南美銀行盜取…
以色列網絡安全公司KELA發表最新調查報告,指專門出售入侵企業帳戶權限的黑客活動,在 2022 年第三季的數字雖然保持相若,但累計要求的報酬卻大幅上升至 400 萬美元,而且從各種網絡攻擊的數據可見,這些入侵權限最常被利用於勒索軟件攻擊之上,企業管理者應盡快堵塞入侵門路。 無論是勒索軟件或資料盜竊活動,在進行網絡攻擊前,必須先進入企業的內部網絡,例如勒索軟件集團 LockBit,便經常在暗網或地下討論區上刊登廣告,邀請擁有企業帳戶權限的人合作,由對方提供入侵門路,LockBit 則負責入侵、執行勒索軟件、與受害公司商議贖金及收款等工作,事後便會與帳戶權限提供者對分贖金。 出售企業帳戶權限拆家 ( Initial Access Brokers, IAB ),本身也是網絡犯罪世界中其中一門專業,KELA 網絡安全專家指出,他們或許因為缺乏入侵企業內部網絡的技能,又或不願冒上更大被捕風險,因此在取得企業帳戶登入權限,便選擇退居幕後,僅以出售帳戶權限謀利。 而在 KELA 發表的 2022…
Symantec 網絡安全團隊 Threat Hunter Team 最新捕捉到一項新的網絡間諜行動,專門攻擊亞洲區內涉及宇航、國防、電訊及IT行業的公司。雖然現階段團隊未能確認與哪一個國家級黑客集團有關,但其入侵手法卻值得留意。 由國家支援的黑客集團,一般會以竊取機密為目的,而 Symantec 今次從受害客戶入侵個案中所發現的便屬於此類,專家估計相關攻擊至少在 2021 年初啟動,主要針對亞洲區內的上述行業。專家以發生於今年四月其中一個個案為例,展示黑客入侵手法的精密。 整個攻擊起點,由黑客利用一個由羅馬尼亞軟件公司 Softwin 開發的 BitDefender Crash Handler 防病毒軟件套件開始。黑客利用它的漏洞在公司內部網絡載入一個 .dat檔案,執行其內裡的已加密 Shellcode,從而側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