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情報 (204)

    勒索軟件攻擊讓企業感到頭痕,須確保網絡安全措施足夠。美國電腦安全公司 NCC Group 的研究報告傳來好消息,指出勒索軟件攻擊下降,不過有更強的威脅正蓄勢待發。 2021年攻擊較2020年增93% NCC Group 的一份報告稱,與 2021 年 12 月相比,1 月份勒索軟件攻擊下降了 37%,並延續了從 11 月開始的下降趨勢。然而,與 2020 年相比,2021 年的勒索軟件攻擊今年增加了 93%。…

    美國 FBI 上星期發出新警報,指網絡罪犯利用視像會議工具如 Zoom、Microsoft Team 等進行金錢詐騙的個案有上升趨勢,罪犯不單只會利用相片假扮公司高層,甚至會利用 deepfake 技術假扮高層的聲音,用各種藉口指示員工轉帳,防不勝防。 新冠病毒改變了全球企業的運作模式,企業因允許員工在家工作,因此工作期間便須使用各種網上協作工具,以及以視像會議取代日常開會。根據 Zoom 及 Microsoft Team 的公布,疫情下令雙方的用家數量激增數千萬。網絡罪犯亦看準這個機會,利用這些視像會議工具竊聽情報,開設虛假的會議或混入會議中,由於參與人數眾多,公司方面未必能即時識別有外人混合,特別是如罪犯盜用了員工的公司帳戶就更難防。 而 FBI 的警報就揭示了網絡罪犯的新趨勢,官方指罪犯結合了商業詐騙電郵 (BEC) 技術,令員工更易上當將金錢存入罪犯的銀行帳戶中。BEC 指的是罪犯透過各種手法預先摸清目標企業的員工架構及商業夥伴電郵往來的內容,了解公司的日常商業運作,在真正攻擊時便會假冒上司,就著某宗交易要求員工將金錢改存入其他帳戶,整個攻擊過程必須長時間部署,才能令員工更易上當。…

    Green Radar (劍達(香港)有限公司) 發表 2021 年第四季度的電郵威脅指數 Green Radar Email Threat Index(GRETI),第四季指數顯示為 65.9 分(第二及第三季分別為 63 分及 64.6 分),反映企業面臨的電郵威脅風險維持於高水平並持續上升。根據分析,網絡釣魚和商業電郵詐騙攻擊仍是最常見的電郵威脅,風險級別水平為「高」。今季報告亦發現,近期受到社會熱議的非同質化代幣(NFT)成為黑客的釣魚目標,主要由於其高回報的投資特性,令不少人為賺錢而容易墮進黑客陷阱 。 根據今季 GRETI…

    現今遙距工作 (WFH) 成為新常態,但黑客的活動並没有停下來。近日有 FireEye 公司的 SolarWinds 門事件,不久前 Shopify 已確認發生客戶資料洩露,全世界的運作都因為疫情而慢下來,資訊安全人員卻馬不停蹄的工作再工作,加班再加班,日以繼夜,夜以繼日與黑客抗爭;在寫這篇文章時,看到 WhatsApp 群組上有朋友求救:他們公司的電腦系統被 CryLock 入侵,多部個人電腦的文件被 Ransomware 勒索軟件,事故的原因不是每部個人電腦已安裝了防病毒軟件,群組內大部分的意見是「死於自然」或「醫番都殘廢」、「安裝防病毒軟件是常識」。 群組裡後來談及 SOC 這個話題,有人提出有 SOC 就沒有資訊安全的問題;有人提出 SOC 是公司的核心,不能外判 (Out Source) 第 3 方公司營運;有人提出本地的 SOC 無料到;有人話資訊安全人員很難聘請,有人話 SOC 的收費或運作費用好貴,本地公司不能負擔;有人話…

    Microsoft 最新公布,已成功打擊一個來自中國的黑客集團 Nickel,阻止他們向美國歐洲二十多個國家的機構發動攻擊,盜取政府及智庫等機構的重要知識產權情報。而近年來 Microsoft 安全團隊亦戰績彪炳,先後推毁多個國家黑客集團,真正做到雖遠必誅。 Nickel 集團其中一組成員 KE3CHANG 最早於 2010 年被發現,而整個集團由多個 APT 組織構成,除 KE3CHANG 之外,其他成員還有 APT15、Vixen Panda、Royal APT 及 Playful…

    Nokia 發表 2021 威脅情報調查報告,根據公司的 NetGuard Endpoint Security 工具收集的數據顯示,新出現的銀行木馬病毒數量較去年上半年大增 80%。專家特別呼籲 Android 智能手機用家要小心,因為最成功的銀行木馬病毒,主要都是瞄準 Android 用家。 銀行木馬病毒主要用於竊取受害者的銀行帳戶登入資料,例如登入名稱、密碼等等。而在今次 Nokia 發表的報告中指出,黑客現時竊取資料的手法相當多元化,包括使用屏幕截圖、暗中記錄虛擬鍵盤輸入資料,又或於銀行應用軟件上加添透明層記錄輸入內容等等。不過,由於現時銀行帳戶一般都會要求用家使用雙重因素驗證 (2FA) 功能,即在登入名稱及密碼外,還需額外使用一組經 SMS 或驗證…

    Microsoft 檢測和響應團隊 (Microsoft Detection and Response Team, DART) 表示,他們偵測到針對雲端特權帳戶和高級身份帳戶的密碼噴灑攻擊有所增加,呼籲用戶注意。 密碼噴灑攻擊屬於蠻力攻擊的一種,攻擊者試圖使用常用密碼,存取大量帳戶,看看會不會剛好「撞中」密碼。這些攻擊通常在從一個帳戶,切換到另一個帳戶時,兩者都使用相同的密碼,以查找容易被攻破的帳戶,而這個方法能避免觸發密碼錯誤所導致的帳戶鎖定,以及惡意 IP 攔截(如使用殭屍網絡)等防禦措施。簡單來說,這種策略透過每次嘗試登入一個帳戶,並以常用密碼列表,快速嘗試登入不同帳戶。 DART 表示,在過去的一年中,他們與 Microsoft 的威脅情報團隊觀察到,使用密碼噴灑攻擊媒介的情況有所增加,最近,DART 發現,雲端管理員帳戶成為密碼噴灑攻擊目標的數字有所增加。DART 建議用家,盡可能在所有帳戶中啟用和強制執行多因素身份驗證 (MFA),並採用無密碼技術,藉以大幅降低帳戶受此類攻擊,繼而被盜用的風險。 Microsoft…

    防毒軟件公司 ESET 最新發現,一班被稱為 FamousSparrow 的 APT 網絡犯罪集團正在大肆利用已知漏洞,入侵全球各地政府部門、國際機構、酒店、工程公司及法律事務處。所利用的已知漏洞包括 SharePoint、Oracle Opera、Microsoft Exchange 等伺服器服務。唯一解決方法,就是盡快安裝系統更新檔。 APT 全名為 Advanced Persistent Threat,是一種專門以收集情報為目標的網絡犯罪組織,這些組織大都有國家支援,因此賺錢並非他們的主要目標。為減少被受害企業或機構發現的機會,APT 攻擊一向以隱密性為優先,因此經常瞄準目標對象 IT 系統上存在的已知漏洞發動攻擊,以避過網絡防護工具的偵測。另外,他們亦不會長期存在於受感染的電腦設備內,只會於運作期間靜靜地將機密資料斬件外傳,或將資料藏在圖像內外傳,盡量不會出現可疑的網絡活動。 今次被…

    網絡情報組織 Cyber​​int 與英國 Financial Times 聯合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有不斷擴充的黑客網絡,在 Telegram 上共享數據洩漏資料,有的頻道更擁有數萬訂閱者。研究更指,隨著這類消息應用程式成為暗網的替代品,Telegram 已成為網絡犯罪分子尋求購買、出售和共享被盜數據和黑客工具的中心。 Cyber​​int 的網絡威脅分析師 Tal Samra 表示,最近留意到網絡犯罪分子對 Telegram 的使用率大幅增加了 100% 以上,而對進行欺詐活動和出售被盜數據的威脅行為者中,Telegram 的加密訊息功能使其更受歡迎,因為它比暗網更方便使用。 今年初,Whats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