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Facebook Messenger應用程式被指索出過多用戶手機權限,引起侵犯用戶私隱危機,2018 年時,Facebook 已爆出「劍橋分析」(Cambridge Anakytica)事件,用一個叫「thisisyourdigitalife」的心理測試應用程式,收集5,000萬用戶數據,引起全球譁然。當事件已被淡忘之際,又到Facebook Messenger 出事! 除了 WhatsApp日前宣布更改私隱條款,指將會與母公司Facebook共享用戶的個人資料,倘用戶不接受,將會無法繼續使用該應用程式,結果令大量用戶轉會至 Signal 或 Telegram。正當大眾焦點放在 WhatsApp的時候,原來 Facebook Messenger 應用程式所索取的權限比 WhatsApp 更多!Facebook 為了要確保用家遵守其政策,甚至承認有監控用戶訊息的內容。 根據…
Search Results: 應用程式 (395)
朋友在通訊 App 分享連結時,若果有 Preview,感覺比一條普通連結實在,可以衡量登陸網頁的必要。不過看似窩心的 Feature,原來潛藏資安漏洞,隨時出賣用戶 IP,甚至破壞 End-to-End Encryption(E2EE)加密原則以及用戶對平台的信任。 網頁預覽顯示的初心,絕對方便用家,故大部分通訊 App 都備有此功能,像 Tiktok 與 WeChat 般不設預覽的 App 僅佔少數,向用戶提供預覽選擇的 Signal 與 Wire…
世界衞生組織上星期發出指引,警告一歲以下小朋友唔可以接觸電子屏幕產品,而 2 至 4 歲小朋友每日亦唔可以睇多過一個鐘,否則會對小朋友發展有影響。家長為咗更有效率控制小朋友玩電子產品嘅時間,喺電子產品安裝 家長控制 應用軟件(Parental Control app)係其中一個最簡單嘅方法。不過,最近就有俄羅斯網絡安全公司,入禀控告 Apple 違法將呢類軟件下架,以打擊對手及壟斷市場! 打擊對手壟斷市場 近年唔少研究都指出小朋友用得太多電子產品,例如兩年前香港大學曾有一項調查研究,指出小朋友接觸過多手機、平板等電子屏幕類娛樂,會大大增加小朋友嘅情緒問題或過動症問題,風險較一般小朋友高 23.2%或 32%。會對腦部發展造成唔同程度嘅影響,不過,唔少家長為咗令小朋友乖乖哋食飯或為自己換取一刻嘅安寧,都會借助呢類電子奶咀去吸引小朋友嘅注意力,而為咗幫家長手控制小朋友用電子產品嘅時間,App Store 上就出現大量家長控制應用軟件,通過設定限制使用時間,減少家長同小朋友之間嘅拗數。不過,最近俄羅斯網絡安全公司 Kaspersky Lab 就喺入禀法院,以反壟斷條例指控…
最近看到網絡媒體報道有一個知名國產電子產品製造商,所開發的一個應用程式,會過度收集手機使用者個人資料, 據報自 2016 年 12 月發佈以來,已在谷歌商店上被下載逾 1,000 萬次。 其實電話程式出現係幫助電話使用者獲得更理想嘅使用體驗,而收集一些輔助性資料以作出更貼身的資訊服務配套,是再好不過的事情。 但魔鬼的細節就此出現了,因為使用該有關程式而收集到的個人資訊,是否單純作為其所聲稱的唯一用途,卻是無從確實。因為由資料被收集的那一刻(可能你也沒有察覺,有關程式何時開始收集及哪些資料正在被收集),到資料被作相關用途之後,資料被存放到哪裡?會存放多久?哪些人可以取存?多久之後會被刪除?期間有關資料是否有合理的保護(如加密)?相關資料是否以安全的方式被傳送?這一切一切都是我們需要知道及有權利知道的重點,否則盲目允許這些程式收集個人資訊,就等於將這些資料無條件雙手奉上予不知名的人士或機構。 套用香港借貸廣告中的標語 — 咪比料中介。手機程式可能只係中介,將你嘅資料轉發畀第三方,從而獲得金錢或其他利益。
加密貨幣市場近來波幅雖大,但仍吸引不少投資者將它視為黃金以外的避險工具,甚至吸引許多從未參與過的人試圖入場。不過,網絡安全公司 Group-IB 的最新研究指出,黑客組織亦緊隨潮流,進一步進化詐騙手段,不僅變得更規模化,更透過跨境的複雜基建和工具,持續騙取全球受害者的金錢,對毫無防備的投資者構成重大威脅。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詐騙具專業分工 Group-IB 的研究顯示,假冒加密貨幣及外匯交易平台已成為以金錢為目標的黑客組織詐騙的主要手段。他們會採用高級的社交工程策略,誘使受害者將資金轉入由黑客控制的系統,而這些系統會偽裝成合法的交易平台。 研究員表示,詐騙模式已從過去零散的行為,升級為具有明確層級結構與專業分工的跨國行動,不再局限於單一地區。以 2025 年 8 月越南警方破獲的 Paynet Coin 詐騙案為例,這次事件涉及高達數十億美元的資金,警方逮捕了 20 名相關嫌疑人,反映出新一代投資詐騙的金融破壞力。 研究員透露這些詐騙行動背後存在精密的受害者操控框架,黑客組織利用多階段方式誘導受害者,從初步接觸到資金提取,整個過程環環相扣。他們通常透過 Zalo、Facebook、TikTok 等社交媒體或…
人工智能(AI)助力的詐騙層出不窮,對市民構成重大威脅,包括弱勢社群。例如肢障或長期病患者易墮醫療網騙陷阱;騙案網站設計簡單,反而會令視障人士受騙。全港首項針對受障人士的網絡安全意識調查,發現八成人重視網絡安全,六成人卻無從求助。主辦單位冀推動平等網絡安全資訊及資源分享,讓全民參與,實踐真正的社會共融。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本月 25 日在灣仔合和商場舉行的「網絡安全同行 x 人工智能」體驗同樂日,六間本地機構發表全港首項針對受障人士的網絡安全意識調查。 多間服務受障社群的機構指出,受障人士在現時數碼環境中處於劣勢,由於資訊欠缺無障礙設計與支援,他們難獨立核實資訊真偽,成為詐騙目標。 聽障女士求職受騙 例如一位具備工作能力的聽障女士,因求職心切,在社交平台看到「即日出糧、高薪」招聘訊息,因缺乏手語客服與資訊核實渠道,誤信騙局,險遭身分盜用與金錢損失。 香港聾人福利促進會指出,聽障人士難透過聲音或語氣判斷機構的可信度,他們常運用「綜合溝通法」,即同時運用手語、口語、讀唇、表情等多種溝通方式,以應付日常對話,但在網絡平台上往往無法發揮效用。 騙案網站設計簡單反令視障人士受騙 香港失明人協進會則分享,有會員在網站報讀廉價網上課程以獲取證書,付款後才發現是騙局;亦有會員收到偽冒積分通知短訊,準備輸入信用卡資料時,幸得友人提醒而避過損失。 事實上,視障人士大多依靠讀屏軟件(screen reader)接收網上資訊,將網面上的畫面、文字轉為語音,但若網站設計不當或結構複雜,讀屏軟件便無法讀出重要內容。部分騙案網站反而設計簡單,更易被讀出,聽起來甚至比官方網站更「官方」、可信,令視障人士容易墮入陷阱。 肢障或長期病患易墮醫療網騙陷阱 香港復康會表示,部份肢障人士因長期病患或行動不便長留家中,日常主要依靠照顧者及網上平台接受資訊。一旦遇上網絡詐騙,若資訊未能同步,會令他們錯過求助的最佳時機。他們頻密接觸網上廣告、社交媒體推送、電郵推銷等,因此更容易受到以醫療、生活服務為名的騙局吸引。 八成人重視網絡安全 六成人卻無從求助 為了解受障人士對網絡安全的認知與實際困難,六間機構包括香港聾人福利促進會、香港復康會、香港失明人協進會、資訊科技教育領袖協會、香港互聯網協會及專業資訊安全協會,聯合進行全港首項針對受障人士的網絡安全意識調查,訪問超過 330…
開源解決方案供應商 Red Hat(紅帽)宣布「2025 年亞太區創新獎」香港區得獎名單,得獎者為和記電訊(香港)有限公司及香港電訊(HKT),該獎項展示得獎機構以前瞻性思維運用開源技術,以推動創新及轉型,並在幫助企業創造深遠的影響方面備受肯定。 「Red Hat 2025年亞太區創新獎」以「解鎖未來潛能(Unlock what’s next)」為主題,嘉許這些將趨勢轉化為實質成果的企業。 想知最新行內動態?立即免費訂閱! 獲獎名單包括來自亞太區的 30 家得獎公司,他們透過前沿的開源技術來推動創新、增強市場競爭力,並為其行業、客戶及員工帶來持續的價值。得獎公司展示了開源技術如何幫助企業重新定義可能性、應對複雜性,並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抓緊新機遇,提升未來的競爭力。 Red Hat 亞太區高級副總裁及總經理 Marjet Andriesse 表示,亞太區變革的速度依然十分快速,尤其是在人工智能成為業務轉型的核心驅動力的背景下。「儘管面臨這些挑戰,我們的客戶仍然取得了顯著的成果,證明了創新與開源相結合才能幫助企業蓬勃發展。2025 Red…
企業採用人工智能代理(AI Agent)成趨勢,企業自動化和人工智能軟件公司 UiPath 最近委託 IDC 的調查結果顯示,已有 43% 香港企業正使用 AI Agent。不過,原來並非所有工序都適合採用 AI Agent,UiPath 香港高級銷售工程師劉銘賢表示,UiPath 會為客戶建議自動化工序流程,並作為「穿針引線」的角色,加速企業 AI 轉型。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簡單任務毋須採用 AI Agent…
全球領先的雲端服務供應商亞馬遜雲端服務(AWS)經歷了一場嚴重系統故障,令全球規模的服務中斷長達 15 小時,影響範圍涵蓋數千個網站以及應用程式,涉及 Snapchat、Reddit、Roblox 甚至 Duolingo 等多個知名平台。據估計,事件引致的潛在損失,可能超過百億美元。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AWS 事後發聲明,確認已恢復正常,但仍有部分服務如 AWS Config、Redshift 和 Connect,仍待積壓完成。此次故障主要源於域名系統(DNS)問題,致部分關鍵應用無法正確識別 AWS 的 DynamoDB API 地址。DynamoDB 是一個分佈式雲數據庫,用於存儲用戶訊息和關鍵業務數據,系統故障直接影響了數據存取,導致整體服務停擺。…
第一屆 Akamai Security Day 2025 日前圓滿結束,現場匯聚本地業界領袖、政策制定者、網絡安全專家及 Akamai 亞太區管理層,共同探討人工智能技術迅速發展,對網絡安全帶來的挑戰與應對策略。Akamai 期望可協助香港及業界於人工智能時代推動網絡安全,促進產業創新。 是次 Akamai Security Day 2025 於本月 16 日,在香港瑰麗酒店舉辦,主題為「超越防禦 – 在人工智能驅動的世界中建立數碼信任和韌性」,旨在為業界提供一個交流平台,探討安全創新與合規並行的可能性。 Parim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