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應用程式 (373)

    朋友在通訊 App 分享連結時,若果有 Preview,感覺比一條普通連結實在,可以衡量登陸網頁的必要。不過看似窩心的 Feature,原來潛藏資安漏洞,隨時出賣用戶 IP,甚至破壞 End-to-End Encryption(E2EE)加密原則以及用戶對平台的信任。 網頁預覽顯示的初心,絕對方便用家,故大部分通訊 App 都備有此功能,像 Tiktok 與 WeChat 般不設預覽的 App 僅佔少數,向用戶提供預覽選擇的 Signal 與 Wire…

    世界衞生組織上星期發出指引,警告一歲以下小朋友唔可以接觸電子屏幕產品,而 2 至 4 歲小朋友每日亦唔可以睇多過一個鐘,否則會對小朋友發展有影響。家長為咗更有效率控制小朋友玩電子產品嘅時間,喺電子產品安裝 家長控制 應用軟件(Parental Control app)係其中一個最簡單嘅方法。不過,最近就有俄羅斯網絡安全公司,入禀控告 Apple 違法將呢類軟件下架,以打擊對手及壟斷市場! 打擊對手壟斷市場 近年唔少研究都指出小朋友用得太多電子產品,例如兩年前香港大學曾有一項調查研究,指出小朋友接觸過多手機、平板等電子屏幕類娛樂,會大大增加小朋友嘅情緒問題或過動症問題,風險較一般小朋友高 23.2%或 32%。會對腦部發展造成唔同程度嘅影響,不過,唔少家長為咗令小朋友乖乖哋食飯或為自己換取一刻嘅安寧,都會借助呢類電子奶咀去吸引小朋友嘅注意力,而為咗幫家長手控制小朋友用電子產品嘅時間,App Store 上就出現大量家長控制應用軟件,通過設定限制使用時間,減少家長同小朋友之間嘅拗數。不過,最近俄羅斯網絡安全公司 Kaspersky Lab 就喺入禀法院,以反壟斷條例指控…

    最近看到網絡媒體報道有一個知名國產電子產品製造商,所開發的一個應用程式,會過度收集手機使用者個人資料, 據報自 2016 年 12 月發佈以來,已在谷歌商店上被下載逾 1,000 萬次。 其實電話程式出現係幫助電話使用者獲得更理想嘅使用體驗,而收集一些輔助性資料以作出更貼身的資訊服務配套,是再好不過的事情。 但魔鬼的細節就此出現了,因為使用該有關程式而收集到的個人資訊,是否單純作為其所聲稱的唯一用途,卻是無從確實。因為由資料被收集的那一刻(可能你也沒有察覺,有關程式何時開始收集及哪些資料正在被收集),到資料被作相關用途之後,資料被存放到哪裡?會存放多久?哪些人可以取存?多久之後會被刪除?期間有關資料是否有合理的保護(如加密)?相關資料是否以安全的方式被傳送?這一切一切都是我們需要知道及有權利知道的重點,否則盲目允許這些程式收集個人資訊,就等於將這些資料無條件雙手奉上予不知名的人士或機構。 套用香港借貸廣告中的標語 — 咪比料中介。手機程式可能只係中介,將你嘅資料轉發畀第三方,從而獲得金錢或其他利益。

    自本月 25 日起,英國實施了網絡安全法(Online Safety Act),規定網絡平台及應用程式,都需通過人臉識別等方式,查核用戶年齡,防止 18 歲以下兒童接觸色情、自殺等內容。但有外媒發現當中出現明顯漏洞,青少年只要使用 VPN,就可以輕易繞過驗證。有 VPN 服務商指新例生效後,英國用戶每日註冊量激超過 18 倍。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根據英國網絡安全法要求,所有社交媒體、搜尋引擎等,都要採取措施,防止青少年接觸自殺、自我傷害、色情等有害內容,違者將面臨高達 1,800 萬英鎊,或者全球營業額 10% 的罰款(兩者取其高)。 為了符合新法例,科技公司紛紛加強年齡驗證措施,例如 ​​Reddit…

    隨著企業廣泛使用 Microsoft Teams 作為遠端會議與溝通工具,黑客亦瞄準這個平台,發起新一波攻擊。有黑客透過 Teams 語音通話,假冒公司 IT 部門人員,藉此騙取員工信任,誘導對方安裝一種名為「Matanbuchus」的惡意程式,證明企業在遠端溝通工具上存有網安缺口,不得不提高警覺。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非透過傳統釣魚連結 這種攻擊方式並非透過傳統的電子郵件或釣魚連結,而是直接打電話或進行視訊通話,使受害者誤以為對方真的是公司內部的技術支援人員。根據研究團隊的觀察,黑客會在 Teams 通話中聲稱用戶的電腦出現問題,並說明需要進行「遠端協助」來協助修復。接著,他們會要求受害者使用 Windows 內建的「Quick Assist」遠端支援工具,讓攻擊者能直接操控對方的電腦。 一旦控制權落入黑客手中,他們會引導使用者在 PowerShell 中輸入一段指令,這段指令會自動下載一個被壓縮的 ZIP…

    企業開源解決方案供應商紅帽,宣布推出人工智能推理伺服器(Red Hat AI Inference Server),不僅源自強大的 vLLM 社群專案,更透過紅帽整合 Neural Magic 技術加以強化,提供更快速度、更高加速器效率,以及更佳成本效益,能在任何雲端環境和 AI 加速器上,執行各種生成式 AI 模型。紅帽同時宣布推出「生成式人工智能虛擬助手」OpenShift Lightspeed,將提升用戶在混合雲環境中管理應用程式部署的方式,即使非技術專家亦能精準操作。 想知最新科技產品方案?立即免費訂閱! 紅帽指出,不論是獨立解決方案,或是作為紅帽企業 Linux AI(RHEL AI)和紅帽…

    全球領先網絡安全供應商 Fortinet 宣佈,升級其數據和生產力安全組合,推出 FortiMail Workspace Security 辦公安全防護組合。新功能使 FortiMail 成為全面和具個人化的電郵安全平台,將保護範圍從電郵擴展至瀏覽器和協作安全,以上提升更與 Fortinet 新一代資料外洩防護 (DLP) 和內部人員風險管理解決方案 FortiDLP 新功能結合,提供一個統一、由 AI 驅動的方式來保護用戶和敏感資料,以應對現今變化多端的工作環境。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Fortinet 產品與解決方案高級副總裁…

    網絡安全新聞網站 Cybernews 近日報道了一宗涉及 160 億條密碼的「史上最大規模數據洩漏」事件,涉及 Facebook、Google 等主流服務,引起廣泛關注。香港網絡安全事故協調中心(HKCERT)稱,香港暫無受影響報告,有外國資深網絡安全媒體則指出,這並非來自近期大規模入侵,實際數字或被誇大。惟無論如何,企業和市民都需要提高網絡安全意識,如定期更換高強度密碼。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Cybernews 形容為大規模武器化情報 Cybernews 研究團隊自 2025 年初開始密切監控網絡,發現了 30 個暴露的數據集,每個數據集包含數千萬至超過 35 億條記錄,總計達 160 億條,資料涵蓋多個常用網絡服務平台如…

    警務處於 6 月 15 日起正式推出「電子交通告票平台」,全面取代以往的紙本交通違例告票。在新系統下,如駕駛者違反交通條例,將會收到經由短訊或電郵形式所發出的電子定額罰款通知。市民可經由警務處的專屬網站或手機應用程式查閱告票詳情,並繳交罰款。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然而,隨着交通告票系統投入數碼化的步伐,此舉則意味着潛在的網絡詐騙風險可能增加,例如不法之徒向市民發送偽冒罰款通知短訊或電郵,甚至偽冒成虛假的「電子交通告票平台」付款介面令市民落入圈套。故此,市民應時刻保持警覺,並務必以政府相關渠道處理事宜,以減低個人資料外洩風險。 Sophos 東南亞、大中華及韓國董事總經理 Malis Selamat 表示,2024 年香港因短訊及電郵詐騙共損失達 22.6 億港元,並涉及 3,930 宗個案。當中的所涉金額及個案無疑值得關注,而廣大市民亦應加強防範,尤其如電子交通告票系統等數碼服務逐漸變得普及。只要遵守基本網絡安全守則,普羅大眾則可有效保障個人資料,確保網絡安全。 為避免市民誤墮常見詐騙陷阱,Sophos 提出以下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