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 熱播劇集《魷魚游戲》(Squid Game)風靡全球,騙徒亦因而有機可乘,騙取用戶資料!最近 Google Play Store 湧現數百個非官方推出的應用程式,當中更有冒充提供劇集手機 wallpaper 的惡意程式,意圖騙取用戶資料,繼而作廣告行騙。 這個惡意應用程式在 Google Play Store 被下架之前,已至少被下載 5,000 次,並由一名 Android 安全研究人員 @ReBensk 發現,隨後再由…
Search Results: 應用程式 (374)
擁有跨境業務的企業,經常需要資料互通及傳輸,要確保數據能安全傳輸,不少公司會使用專用電路例如MPLS 或 Metro Ethernet 確保安全和連線穩定。然而 MPLS 令網絡流量多負荷大,在今時今日事事追求快捷的世代,效率不高隨時影響客戶印象。ICT 服務供應商 GoIP Aula 專為客戶提供 Managed SD-WAN 解決方案,擁有自家由國內到整個東南亞嘅跨境網絡,透過使用其網絡,就能享用更穩定、更可靠的 SD-WAN 服務,解決使用 MPLS 時網絡流量需回到自家網絡所造成的緩慢狀況。企業客戶更可以自由設定流量優先(priority),按需求設定網絡流量,提升網絡使用效率,能清楚望到正在使用的用戶、應用程式、數據等,享有更高可見性,快速提升營運效率。 現在網絡以雲端作為基礎,許多應用程式都會在雲端上運行,有些公司甚至發展私有雲平台。雲端帶來了史無前例的 WAN 流量,傳統網絡或會面對在自家的網絡上,面對樽頸阻塞狀況:當所有位處不同地點的分行或辦公室要返回自家 Campus,才能連接上雲端時,路程變長之餘,更有機會因為網絡擠塞,而令系統或應用程式出現延遲。而 SD-WAN 的出現,就解決了現時傳統電路上的問題,除了可以做到傳統的組網之外,亦支援local internet breakout,能夠從本地分支機構和遠程辦公室卸載互聯網的流量,並通過本地互聯網服務提供商(ISP) ,將其直接路由到達雲端平台上面,例如 AWS、Alibaba Cloud、Google 等等。 零信任架構:嚴密身份認證防入侵 另外,GOIP Aula 支援 的 SD-WAN 平台,如 Fortinet、Hillstone 等,均以 NGFW (New Generation Firewall) 為基礎,能有效提供網絡安全。除此之外,SD-WAN 更提供高保安程度,採用零信任(zero-trust)架構,並有嚴密的身份認證過程,保護資料免受黑客入侵,讓客戶節省開支之餘,同時得到安全的數據傳輸服務。而且 SD-WAN 具有可視化運維、擴展、應用程式管理,可做到 LAN/WAN 統一策略管理,亦支持多線路組合:如MPLS、Internet、4G/5G、V-Sat 等 network resilience,大大減低運維成本。 SD-WAN 相較 MPLS 能減輕網絡負擔,並將從源頭(source)分流。現時的應用程式多以雲端為基礎,而使用SD-WAN 就可以直接連上雲端服務,方便快捷。除此之外,更能解決客戶最大的顧慮:開支問題,因 MPLS 專線(last-mile)收費較貴,轉用以互聯網為基礎的 SD-WAN 服務,便不用再額外花錢購買其他服務,能大大節省企業開支。 國內分公司無縫使用國際版雲端平台 Gary 特別提到,SD-WAN 結構以互聯網為基礎,係互聯網連線有阻滯的國家,很大機會會令互聯網流量無法暢順及有效地通過,例如中國內地的網域設有國家防火牆,會把使用國外伺服器的雲端應用程式阻隔開。他舉例指,如果在內地使用國際版的雲端平台如 O365、AWS、SAP等,便可以使用 GoIP Aula 的服務,將網絡轉駁至 GoIP 骨幹(backbone)網絡連接,從而讓國內的分公司或分行,可以快速連接國外伺服器的應用程式,配合嚴密身份認證規格的零信任機制,安全提升公司營運效率,打破跨境數據傳輸的界限。 現時不少公司營運時都採用軟件即服務(Software-as-a-Service,…
香港科技園公司邁向 20 周年,該公司公布未來發展藍圖,將以抓緊大灣區機遇、以八大元素推動再工業化,以及培育本地人才投入創科行業。 香港科技園公司再工業化高級總監姚慶良表示,本港科研 GDP 比重雖然被指不足 1% 偏低,但實際還有科研項目引伸出來的相關服務業的投入;另外,推動再工業化除了生產方面外,數碼應用、應用程式開發等以創新科技結合生產工序,也為本港科研發展開創不俗前景。 目前科技園的夥伴公司有超過 1,000 間科技企業及園區公司,共有逾 11,000 名研發人員及逾 16,000 人在科學園內工作。科技園除了培訓初創企業外,本月亦成立旗下的轉化研發所(ITR),冀將科學家的理念及科研成果,轉化成投入市場的產品,包括生物醫藥、生物科技、人工智能等,同時推動科研創業發展,讓科學家及研究人員掌握營運技巧。 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提到,3 個分別位於大埔、元朗及將軍澳的工業邨將定位為創新園,推動再工業化,將科技、創新融入工業中,令傳統工業升級轉型,並以八大元素作為驅動重點:帶動本土工業產出、積極投資香港產業、增加優質就業機會、生產科技含量產品、加入先進工藝流程、結合創科研發元素、配合本地需要生產、發展具可持續業務。另外為配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策略,引進大灣區的資金、人才等,藉由香港作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角色,面向世界;科技園創科學院亦會配合培訓本地科技人才,讓大學畢業生融入創新科技市場,把握在香港及整個大灣區的機遇。
疫情期間催化黑客攻擊,其中國家級黑客的威力更不容小覷。Google 公布目前為止,已向其用戶就有國家資助(State-sponsored)的黑客攻擊發出 50,000 次警告,相比 2020 同期增加 33%。Google 提醒用戶啟用多重因素身份驗證功能,以保護帳戶。 Google 安全工程師和威脅分析組織 (Threat Analysis Group, TAG) 團隊成員 Ajax Bash 在博客指,發出多次警告的原因,是因為阻止了一個名為 APT28 或…
Google 計劃在 2021 年底為 1.5 億用戶推行兩步驗證,並要求 200 萬 YouTube 創作者開啟此功能。因應網絡安全意識月,Google 希望藉以表示他們的產品是默認安全的。 在一篇博客文章中,Google Chrome 產品經理 AbdelKarim Mardini 和 Google 帳戶安全和安全總監 Guemmy…
專偷銀行帳戶資料的 Android 木馬 Flubot 又有新招,今次它會向 Android 用家發出短訊,指手機已感染 Flubot 需要立即跟指示剷除,只要用家信以為真,就會真的將 Flubot 帶入手機!仲唔係賊喊捉賊? 銀行木馬 Flubot 是一種只針對 Android 系統的惡意軟件,只要它能夠成功騙取 Android 用家安裝,便會在安裝時要求用家給予各種手機使用權限,讓它可以讀取其他 app 內儲存的敏感資料並上傳至黑客的控制中心。此外,Flubot…
社交媒體平台 Clubhouse 洩露的 38 億個電話號碼的數據資料,據報道指,被一名威脅行為者連同在去年 4 月洩露的 5.33 億 Facebook 個人資料結合,並將這批個人身份信息 (Personal Identifiable Information, PII) 出售給地下市場上出價最高的人。 Threatpost 報道指 Clubhouse 洩露的…
企業將系統及數據搬上雲端已是常態,但當中的管理及分析、網絡及數據隱私安全,亦成為「系統搬家」的一大難題。市場上的雲端管理方案一般以「買斷」的形式出售,且產品功能單一;如若尋得解決方案,亦未必能聘用到適合的專業人才去管理;即使有人才,亦未能作24小時監察,無法將解決方案效益最大化。 有見及此,Resolve提供了 ASOC(ASOC-as-a-Service)方案,方案結合管理網絡安全的 FortiSIEM(Security Information and Event Management)安全資訊和事件管理方案、控制應用程式及管理容器(Container)的 CWP(Cloud Workload Protection),並配合 RPA(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機器人流程自動化的商業影響分析系統,集三大功能加上 7/24 團隊,讓客戶可以一站式處理雲端的管理、安全及分析問題,一次過解決系統遷移的痛點,盡情享受使用雲端的好處。 ASOC Overview Resolve 的創辦人兼 Consultant Leo Wong 表示:「現在很多銀行及金融業都考慮將系統搬到雲端,但不知從何入手。我們的…
最近冒起一種由網絡犯罪分子提供的惡意軟件即服務(Malware-as-a-Service),專攻 PC 遊戲玩家賬戶和銀行資料。該惡意軟件被稱為 BloodyStealer,在俄語地下黑客論壇搵食。服務價格每月約 10 美元,但犯罪分子稱繳付 40 美元,即可獲得該服務的終身許可使用,令罪案危機提升。 BloodyStealer 這款惡意軟件服務,可以從包括 Steam、Origin、Epic Games 和 Bethesda 在內的所有主要 PC 遊戲平台,獲取帳戶和對話訊息。該惡意軟件服務瞄準遊戲玩家,是因為他們的帳戶和遊戲中獲得的戰利品都可以出售,並獲得可觀的利潤。 Securelist 的研究人員發現,一名賣家在各遊戲平台收集了 280,000…
美國一間數碼身份公司早前進行一項研究,了解受訪者對創建密碼的策略及線上安全意識行為。研究竟發現,超過三分之一的人曾嘗試猜測別人的密碼,而當中更有四分之三的人成功登入;而有十分之一的人相信,有人可以從瀏覽他們的社交媒體,來猜出他們的密碼。所以密碼的設定絕不能掉以輕心,以免被人入侵帳戶而不自知! 總部位於紐約的 Beyond Identity 早前與在美國與 1,015 人進行了訪談,發現無論是密碼共享,抑或是隨便馬虎的密碼設定習慣,都會讓許多人的個人或專業帳戶易受攻擊,這對公司和家庭用戶來說隱藏了巨大的風險。 研究揭示,很多人習慣共享了帳戶密碼,超過一半的人 (50.1%) 分享自己的影片串流媒體帳戶,也有接近半數人分享個人音樂串流媒體帳戶 (44.9%)。甚至有四分之一 (25.7%) 的人會連網上銀行密碼也「共享」。而平均而言,一眾受訪者會與其他人共享三個密碼。 研究表明,許多人曾試圖猜測別人的密碼,部分甚至成功猜對,超過 73% 的人設法猜到了他人的密碼。超過一半 (51.6%) 的人試圖猜測他們另一半的密碼,接近四分之一 (24.6%) 的人曾試圖猜測他們孩子的密碼,更有超過五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