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數碼轉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以往企業的態度始終較保守,認為大多只是引入新科技,斬件式提升工作效率,未算有太大迫切性。不過在新型冠狀病毒爆發下,疫情持續超預期,無論是零售、飲食、娛樂、物流等行業均遭受打擊。與其坐以待斃,有本地企業主動出擊,構思出創新業務並通過數碼轉型實行,不單止在疫境中開闢新路線,更積極為拓展業務鋪路,待環境好轉時能快速起飛。 雲服務供應商阿里雲(Alibaba Cloud)於本月底首次舉辦的網上客戶分享大會「APSARA CHAT Hong Kong 2020」,便專為本地企業而設,內容除了介紹科技趨勢及應用外,更重要是邀請了本地 8 間企業夥伴,從營商角度出發,分享其數碼轉型的成功故事: AQUMON 近年投資應用程式陸續推出,投資者更易參與環球證券市場,投資顧問服務的重要性相應提高。本地初創企業及機械人投資顧問公司 AQUMON,便借助阿里雲的雲計算、大數據、AI 等科技,分析各投資產品的風險,迅速為客戶制定個人化投資組合,贏得客戶的信任。 MyTV Super Limited 社交媒體的興起,大大改變了廣告業界的生態,媒體要吸引企業客戶賣廣告,便要協助客戶簡化及縮短廣告的製作。MyTV Super 便借助阿里雲的大數據及人工智能技術,推出智能設計師服務,讓客戶毋須花費昂貴的排版設計費用,也能自動化創作吸睛的廣告,同時縮短冗長的製作時間。…
Search Results: 提升工作效率 (29)
而家個個都講 5G 網絡,話可以令頻寬大增,從而高速上網。對企業來說,5G 可以助減低成本,解決傳統網絡設置實體纜線問題,同時更提升工作效率,方便物聯網等。但你又知唔知要網絡穩定、快速又安全,用軟體定義網絡(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 SDN)架構都好重要。而 SD-WAN (軟定義廣域網絡)就是將 SDN 技術應用在管理廣域網絡(WAN)中,簡化資料中心的管理工作,公司就可以用低成本的網絡存取方式,建立高效能廣域網絡。5G 加埋 SD-WAN 兩者相輔相成,要高速、穩定又安全,其實都唔係咁難! 是次研討會探討如何選擇適合的 SD-WAN,讓企業更輕易及安全地連接任何網路資源的同時,能夠把整個網絡管理大為簡化及增加靈活性,符合成本效益,以配合業務上的需求。 而家報名仲有機會得到 HKTVmall $200 coupon!仲等?快啲報名啦!…
金融科技(Fintech, Financial technology)行業發展蓬勃,透過靈活運用各種先進的科技,無論在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務及提升工作效率上,較傳統金融行業更具優勢。金融科技公司若要突圍而出,除了要有不斷創新的意念及周全到位的服務,以提升客戶的體驗外,還須鞏固自身的網絡安全防禦力,才有望成為下一隻金融業的獨角獸。 發展優勢 燃起金融科技同業競爭 早前,阿里巴巴香港創業者基金與畢馬威(KMPG)合作¹,發佈香港首個創業發展指數調查報告,報告顯示金融科技屬現時香港最強勁的創新領域。同時,金管局及香港科技園亦在 2019 年 11 月初聯合啟動「金融科技合作平台」²,目的是協助及支持金融科技發展,加上香港的自由市場及低稅率的有利因素下,吸引外資公司來港創業。現時香港的金融科技公司約有 500 多間,而隨著銀行業進入開放應用程式介面(Open API,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第二階段,銀行將會開放更多如儲蓄、投資帳戶及貸款等產品內容,供金融科技公司開發新的應用服務,市場競爭隨即會愈趨激烈。 金融科技公司其中一個優勢是產品開發周期較快而有效率,擅於透過借助雲端科技應用,推出各種應用程式如電子支付、P2P 借貸等,好處是擴展具彈性,毋須花時間於公司內設立基建設施,減省人手及設備之成本。雖然雲端科技會為公司帶來很多好處和方便,但複雜的多雲架構亦會增加管理的難度及降低其可見度。由於每間雲端服務供應商有各自的管理工具,採用的數據格式亦不盡相同,要掌握整體劃一性及安全性,最好有統一管理平台及獲國際認證的網絡安全專家去監控和分析。以發展迅速的電子支付應用服務爲例,金融科技公司愈趨複雜的多雲架構在安全合規性方面,例如在訪問控制措施、維護網路安全性、保護帳戶人私隱等主要控制領域上,要確保是否符合 PCI-DSS 安全認證(The…
數碼轉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是近年業界最熱門的話題,能否成功轉型,幾乎已跟企業存亡畫上等號。企業解決方案供應商 ACW Distribution 早前舉辦的「Solutions Day 2019」大會,便以「Sustaining Business Transformation with Cloud」為主題,邀請不同專家詳細講解企業將會在數碼轉型中遇到哪些問題,釋除企業管理者的疑問。 ACW group 行政總裁 Andy Lau 認為,如管理者能夠全面掌握轉型的歷程,預先確認未來每一步挑戰,自然便能釐清如何開展及持續營運等問題。 對於數碼轉型,企業管理者各有不同看法,部分認為純粹只是將數據移雲及以虛擬設備取代購買硬件;亦有管理者憂慮數據外移會削弱安全性,以至遲遲未敢踏出第一步。ACW group 行政總裁劉國威在大會上致辭時說,ACW一直與時並進,因應市場和客戶的需求,作出轉變,除了ACWD以外,現已衍生出專業服務的 ACW Services、企業營運解決方案的 ACW Solutions、提供整合式雲端解決方案的 CloudHUB Asia,以及一站式企業項目顧問服務的 ASF Consultancy 等子公司。他表示,雲業務在這幾年已經作出迅速發展,市場人士應該及早了解市場需要,早著先機,他相信混合雲和相關的雲解決方案,將會在未來的5-10年持續增長;ACW定會與各客戶合作,以迎接IT市場的種種轉變和所帶來的挑戰。 快速付運迎雲端需求 針對企業轉型時普遍會遇到的問題,記者邀請了專門協助企業移雲的服務供應商 CloudHUB…
大企業要面對嘅其中一個網絡安全難題,就係公司嘅網絡、電腦設備太多,閒閒哋幾百部,每當要為其中某種設備進行系統更新,堵塞網絡漏洞,IT 部同事可能都會做到迷晒,做少幾部嘅甩漏情況時有發生;除此之外,為咗達到合規性經營同業界嘅安全框架要求,企業每年都要定時定候遞交各式各樣嘅國際標準報告作審計,耗費大量人力及時間寫報告。到底有無自動化審計及解決方法?答案當然係:有。 正如上面所講,要確保公司內部所有設備都同步 update 到最新系統版本,堵塞漏洞已經好難;如果要喺幾百部設備入面檢查有無漏洞存在就更難,一來要好多人手,二來亦花費時間,特別係當發現內部同時間存在幾種漏洞,如果缺乏網絡安全專家,就好難判斷應該解決邊個問題先。市面上雖然有 scanner 可以協助搜尋所有設備嘅系統版本,但可能你都會發現到,呢啲 scanner 只會負責搵,唔會識得根據全球網絡威脅報告,去評估風險嘅嚴重性,自然提供唔到解決問題嘅緩急建議;另外,如果公司嘅業務涉及金融或電子支付,又或需要達到一啲網絡安全國際認證標準,例如 ISO、PCI 等等,就算有呢啲 scanner 幫手搜集數據,最後都需要專人按各項認證標準嘅要求嚟製作報告,令 IT 部同事疲於奔命。 自動化審計慳人手 其實現時企業管理者應該考慮自動化解決方案,取代人手完成以上作業,唔單只可以提升工作效率,縮短公司網絡內漏洞存在嘅時間;收集到嘅數據,仲可以因應各種認證標準嘅要求,自動填寫出可以直接遞交嘅報告,慳返嘅人力物力,就可以用喺優化企業安全架框方面。 自動化解決方案仲有啲乜嘢增值功能?挑選呢類工具時有乜要注意?咁你就要報名參加 Edvance Beacon…
中小企善用新科技的最佳例證之一,就是 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軟體即服務)。據報導,至 2019 年約有 62% 機構將會使用至少兩個 SaaS。無他嘅,因為 SaaS 絕對可以提升工作效率及業績。網站 Finance Online 早前報導,列出 30 個小企業必備 SaaS,從會計軟件到人力資源到 CRM,既方便好用,又可以節省大量技術及維護工作,絕對是中小企恩物,想知有乜必備?即刻睇睇。 1.…
AI 技術已經發展成熟,亦不再是財雄勢大的企業專利。利用 AI 技術,中小企可以提升工作效率,更可以改善業務、提升服務質素,進而增加營業額。坊間已有不少 AI 方案,懂得善用,絕對可以殺出一條血路。今次同大家分享 3 招 AI 基本功,讓你輕鬆搖身一變成為 AI 企業。 第一招:將數據轉化成行動 無論中小企乃至大企業,其中一個命脈必定是 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客戶關係管理),即是湊客。CRM 透過積累和分析客戶過往的紀錄,增進企業與客戶的關係,將銷售收益最大化及留住客戶,更可以找出潛在客戶以及預測市場及客戶需求。CRM 收集客戶資料的渠道包括公司網站、電話、郵件、線上聊天、市場行銷活動、銷售人員及社交網路等。 過往的…
Gartner 預計企業於 2020 年的雲端開支將達 1 萬億,其時 9 成企業均會使用雲。企業將 IT 運營轉向雲託管的數據和服務已經是必然,下個關口就是,究竟上公共雲還是私有雲?尤其是中小企業,資源有限,是否等於一定用 公共雲 呢? 公共雲 與私有雲又有何不同呢?下決定前,就得先了解比較一下。 雲上的日子 雲端運算就是將電腦運算及儲存透過互聯網外判給第三方,主要的吸引力,在於建立、維護及管理成本,以及雲端可提供的可擴展性。同時,大部份雲端服務都提供軟體即服務(Software as a Service,SaaS)及基礎設施即服務(Infrastructure as…
眾多網絡攻擊點之中,端點是最令 IT 人員頭痛的,因為實在太多,而且越來越多,如何管理呢?所以要有 UEM(Unified endpoint management)。我地請教 IBM 香港資訊安全業務經理 Ricky Ho,為大家講講 UEM 嘅精髓。 了解隱藏成本是第一步 端點管理需要面對很多難題,Ricky Ho 指出,這些難題導致管理成本高昂,而且延伸更多隱藏成本。「首先是太多工具,有些機構甚至用上 20 個端點管理工具。然後是能見度問題,試問有幾多個 IT 能清楚知道公司總共有幾多個端點裝置?更枉論用緊哪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