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今年一月以打擊電話騙案及科技罪案為名,推出手提電話儲值卡實名登記制(簡稱電話卡實名制),相關方案的公眾諮詢已於 3 月 20 日完結,政府今日交代方案安排。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指出,行政會議已同意訂立《電訊(登記用戶識別卡)規例》,以落實電話儲值卡實名登記制度,相關規例將於本周五(4 日)刊憲,並於本月 9 日提交立法會,透過先訂立後審議立法,料規例在今年 9 月 1 日正式生效。 需登記姓名身份證號碼生日等資料 邱騰華表示,在實名制之下,儲值卡用戶需要向電訊商提供個人資料,包括姓名、身份證號碼、出生日期及身份證明文件副本,以進行實名登記,而公司電話卡則需要提供商業登記及公司內指定人士的資料。邱續指,若果登記者未滿 16 歲,其登記資料需要得到一名成人確認,而該名成人亦需要登記個人資料。 除此之外,電訊商有責任核實登記用戶提交的資料,相關資料亦需妥善保管,直至用戶取消登記後最少 12 個月。邱騰華稱,執法機構只能在有罪案發生、有調查需要的時候,方可要求電訊商提交儲值卡登記資料。但規例亦列明,在迫切或緊急情況下,執法機構可毋須法庭手令,向電訊商索取資料,邱騰華對此表示,諸如《刑事罪行條例》、《入境條例》等法例,亦有毋須法庭手令的安排,「若果《港區國安法》容許執法機構在某些情況下,可以毋須法庭手令取得資料,它(執法機構)當然可以行使(這個權利)。」 個人最多向各電訊商登記…
Search Results: 政府 (359)
本港新冠肺炎疫情轉趨緩和,然而疫苗接種率卻偏低,政府因而頻頻出招「谷針」,今日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更指出,或禁止未接種疫苗人士,進入食肆、戲院等場所。另一邊廂,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亦在社交平台上預告,將於「安心出行」程式內追加電子針卡功能,相關功能將在未來數日推出。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接受查詢時表示,目前政府醫健通以及智方便等平台,本身已可用作存取電子針卡,安心出行程式「可作為市民的 Alternative(替代方案)」,但能否吸引更多人使用安心出行,仍需取決於疫苗接種比率,以及政府防疫措施如何。 方保僑指出,將來新功能推出後,市民只要利用安心出行掃瞄紙本針卡上的二維碼,便可以在安心出行上儲存電子針卡,「等於將紙本針卡的 pdf 檔儲存於手機內」。他直言,雖然現時市民一樣可以利用醫健通儲存電子針卡,智方便平台亦讓市民大眾快速登入包括醫健通在內的各種政府服務,但兩者均需事先登記使用,平台亦非單單為電子針卡而設,「安心出行會是方便一點的電子針卡方案,但它跟醫健通、智方便始終用途不同,智方便主要用來登入政府服務,方便市民報稅、為駕駛執照續期等。」 安心出行程式向來存在私隱爭議,方保僑認為,電子針卡所記錄的接種者資料政府本身已經擁有,「所以都冇話洩唔洩漏個人資料畀政府」,到時市民如想利用安心出行儲存電子針卡,亦需要為手機設定密碼鎖或者生物辨識登入。雖然市民進入餐廳前,難免要讓餐廳負責人檢查電子針卡,但方保僑再一次提醒,無論是紙本針卡抑或電子針卡,大家均不要隨意將當中的二維碼及重要資料,透過拍照或者截圖方式再上傳至網絡,以免個人重要資料在網絡世界曝光。 研電子針卡可儲於Apple Wallet 另一方面,薛永恒稱安心出行程式最新下載量已突破 439 萬,參與計劃的公私營場地超過 8.8 萬個,同時正研究讓市民把電子針卡收納於 Apple Wallet 內。方保僑指出,這點在技術上並不難做到,「就好像航空公司也容許乘客將登機證存放於 Apple Wallet」,但他相信,市民需要通過醫健通及智方便平台,方能在 Apple Wallet…
區塊鏈和物聯網是近年備受關注的創科範疇,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應科院)今日表示,正以上述創新科技,研發「新一代冷凍食品入口管理平台」,藉以監察凍肉經陸路由內地進口本港的流程。 應科院表示,新一代冷凍食品入口管理平台運用了區塊鏈技術,將所有進口文件以至貨櫃温度等數據妥善儲存,確保資料不會被篡改,而相關資料則可由農場、加工廠、出入口商以至各審批單位共享。至於物聯網技術方面,運載凍肉的貨車亦配備了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電子鎖以及電子温度計,藉以追蹤其行駛路線、偵測貨櫃門上鎖情況及記錄櫃內温度,相關實時數據亦會上載至系統平台並儲存於區塊鏈。 負責新一代冷凍食品入口管理平台項目的應科院網路安全、密碼及可信技術高級經理梁偉基指出,項目的目標是以利用區塊鏈和物聯網技術,「確保整個運送及儲存冰鮮和冷藏食物過程高效及符合衞生條件」,一旦出現食安事故,也可以有效追蹤食物來源及去向。應科院署理聯席行政總裁兼首席科技總監許志光亦期望,平台可協助進口商及政府部門更高效的處理食物進口申請。 內地凍肉加工廠及文錦渡關口作系統測試 據了解,新一代冷凍食品入口管理平台已在本年二月初及三月底,分階段在內地凍肉加工廠與文錦渡關口進行系統可行性測試。應科院表示,測試期間整體運作良好暢順,院方亦會繼續改良技術,並向香港及內地相關部門介紹及提供測試數據,繼續探討此技術方案的進一步發展。
歷時經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轉趨緩和,然而疫情催生的打工仔在家工作、遠距辦公等安排已成為新常態。有本地科技公司近日研發了一款以定位科技為基礎的智能企業管理糸統,可讓企業主管掌握在家或者遠距工作的員工,其上下班時間、工作時數等;在辦公室工作期間,亦可隨時隨地發出求助通知,尋找最就近的同事協助處理工作事項。 這套系統名為「H2O」(Home to Office),由隨賞科技(Compathnion)研發。本身主打室內定位技術的隨賞科技,在新冠肺炎疫情下頗受本地創科界關注,皆因政府用於監察受強制檢疫人士,是否留在指定檢疫地點的「居安抗疫」程式及手帶,其背後的地理圍欄(Geo-fencing)技術方案便是來自隨賞科技。 預先設定工作地點作偵測 自動簽到 公司創辦人陳智銓接受專訪時指出,今次新推出的 H2O 是一款手機應用程式(App)。程式提供員工簽到功能,只要員工預先在平台上設定工作地點(例如辦公室、家中),當系統偵測到員工進入了所設定的工作地點範圍,員工即可利用程式簽到,以及下班時打卡。他強調,員工可以跟僱主商討及設定位置分享時限,「可以是上班半小時、一小時後便關上,亦可以選擇在整個上班時間、朝十晚七地分享。」 H2O 程式利用 Wi-Fi 訊號進行定位記錄,藉以記錄員工上下班時間、工作時數等。(被訪者提供圖片) 隨賞科技的室內定位技術,標榜毋須藍牙信標(Beacon)等硬件支援,主要藉 Wi-Fi 訊號計算位置距離。陳智銓強調,無論是 H2O 抑或居安抗疫程式,均是以用戶手機所接收到的 Wi-Fi 訊號變化,來判斷他有否離開劃定範圍。…
網絡詐騙層出不窮,其中投資騙局相當常見,騙徒利用社交平台或者即時通訊軟件設立投資群組,發放所謂投資貼士誘騙受害人入市,最終令受害人蒙受巨大損失。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證監會)今日透露,該會上月曾經在網上登載多個投資相關的網頁橫額,藉以「假扮」騙徒,「誘騙」網民點擊入內,結果在三個星期內,有超過 2.4 萬人「中招」。 證監會指出,2.4 萬名曾經點擊該網頁橫額的網民當中,有 31% 屬於 25 至 34 歲年輕組別,其次是 55 至 64 歲,比率為 23%,之後依次為 18 至 24 歲(19%)、35…
美國最大燃油供應商 Colonial Pipeline 早前遭勒索軟件(Ransomeware)突襲,要啟動應急方案,暫停所有的管道作業。這宗影響美國東岸 45% 燃料供應的網絡攻擊,驚動美國政府,運輸部當日(5 月 9 日)宣佈全國進入緊急狀態,總統 Biden 需親自回應事件。而經 FBI 調查後,揭發幕後黑手為 2020 年 8 月組團的 DarkSide,後者除了滲透 Colonial Pipeline…
《Big Breaches: Cybersecurity Lessons for Everyone》作者 Neil Daswani 呼籲企業正視內鬼。他引述數據,2005 年至 2009 年每年平均少於 25 宗內鬼洩密,2010 年至 2014 年上升至平均每年 100 宗,當中以 2013…
無可否認,去年初爆發的新冠疫情成為了企業數碼轉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的催化劑。在政府的抗疫措施下,企業無論是為了讓員工在家工作(Work From Home),抑或應付顧客網購習慣的轉變,均發現傳統的基礎架構及 IT 工具完全無法滿足營運上的需要,有必要來一次大翻新。 新常態下服務要快 香港系統整合商 Amidas 技術總監 Frieda Cheng 解釋:「傳統的 I&O(Infrastructure & Operations)架構都是內部部署(on-premise),以往企業要開展新計劃,單是購買硬件、軟件及鋪設網絡的 IT 前置工作,起碼也要籌劃半年,完成整個計劃更至少要一年時間,套用在今次疫情上,便會發現傳統 I&O 架構已與實際需要嚴重脫軌。」…
越來越多機構建立 Security Operation Centers(SOCs),監察和應對資安威脅,不過要 100% 發揮 SOC 威力,前期功夫要做足,尤其資訊、系統和員工 3 大範疇。 很多組織忽略資訊整合的重要性,隨意看待收集的資訊,甚至懶去設立優先次序,甚甚至用 Spreadsheet 管理之。系統最常見的問題係各自為政,沒有自動化工作流程,系統間互不協調,更不會處理系統所運用的專用「語言」,嚴重阻礙跨系統操作。 員工方面,能夠追上資安發展的人才買少見少,一入職場又深似海,無止境重複又耗時的營運事項完全磨滅員工學習時間與精神。要建立完善的 SOC,發揮偵測能力,深入了解威脅,召集相關團隊合作,盡快解除危機,組織要認真看待資訊、系統與員工 3 個範疇。 今次先同大家講一講整合資訊的過程。要做好偵測工作,自要充分了解你所面對的威脅,有甚麼必須防禦,關鍵在於整合內外部資訊。由內部著手,你首先要收集內部所有資訊,不同資安層級的資訊都要整合,當然亦包括雲端。安全資訊事件管理(SIEM)的資訊,固然對 SOC 有很大幫助,但請大家別忽略…
上月教育行業受勒索軟件影響之後,英國國家網絡安全中心(National Cyber Security Center, NCSC)就如何保護網絡免受網絡犯罪分子侵擾提出建議,並警告針對學校、學院和大學的勒索軟件攻擊激增。 政府通訊信總部(Government Communications Headquarters, GCHQ)網絡安全部門的警報指,在過去一個月中,針對教育的勒索軟件攻擊數量激增,而與此同時,學校亦正準備恢復面授課程。 勒索軟件會攻擊加密伺服器和數據,從而阻止組織提供服務,在這種情況下,網絡罪犯企圖令學校和大學因要維持教學,而屈服於勒索要求,並要求受害者以比特幣支付贖金,換取恢復網絡的解密密鑰。而在最近受影響的教育機構中,勒索軟件令學生課程、學校財務記錄以及與 COVID-19 測試的有關數據損失。這些黑客威脅如果他們沒有得到贖金,便會發布被盜數據。 NCSC 運營總監 Paul Chichester 表示,任何網絡犯罪分子以教育行業作為目標,是完全不能接受的,並指這是一個日益嚴重的威脅,強烈鼓勵學校、學院和大學跟從指引採取行動,確保學生能不受干擾。NCSC的網絡安全建議包括制定有效的漏洞管理策略和安裝安全修補應用程式;以多重因素身份驗證,保護遙距線上服務,以及安裝和啟用防病毒軟件。 另外,NCSC 亦建議組織作離線備份,倘遇到因勒索軟件攻擊而需關閉網絡,仍可在不需支付贖金的情況下,恢復內容。 NC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