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歐盟 (40)

    酒店連鎖巨頭萬豪國際集團 (Marriott International)喺 2018 年因為自爆因黑客入侵,導致 3.83 億條客人訂房記錄外洩,結果被英國信息專員辦公室(ICO)判罰 1.25 億美元巨額罰款。以為「經一事、蔡一智」?實情係其他酒店業對手要請小鳳姐出場先真! 唔係愚人節,萬豪國際尋日公布,喺今年 2 月尾發現,Marriott Bonvoy 會籍內嘅客人資料,一共有 520 萬條被非法獲取!由萬豪向受影響嘅客戶電郵內顯示,今次事故係由旗下獲特許經營權業務嘅兩位員工,以佢哋嘅帳戶登入系統而成功讀取,雖然現階段未知到底係員工親手做定係因為帳戶被盜用,但萬豪已即時停止咗兩個帳戶嘅登入權限,同時再展開調查。 經初步核實後,萬豪相信今次外洩嘅會籍資訊並唔包括會員嘅信用卡及身份證明文件資料,但就有以下資訊: 聯絡資料:姓名、地址、電郵地址、電話會籍資料:帳戶號碼及積分,但不含密碼額外資料:公司名稱、性別、出生日期及月份合作伙伴:相關嘅airline loyalty計劃帳戶號碼個人喜好:住房及語言喜好 自助檢查 萬豪已即時發電郵通知受影響會員,同時要求佢哋重設密碼或啟用多重登入驗證。另外,亦設立咗一個自助檢查網頁,如果擔心自己受今次事故影響而又無收到電郵,就可以要去輸入返個人資料檢查。而受影響客戶,萬豪亦會提供一年免費…

    由拘捕孟晚舟嗰一刻開始,就知道侵侵政府下定目標,要打擊華為(同埋中國政府)喺電訊設備市場嘅地位,而且侵侵仲不斷拉攏盟友,向華為說不!不過,英國政府正式發新聞稿,表示會「有限度」採用華為設備,侵侵呢個算盤打唔響喇。 呢單消息公布之前幾個禮拜,美國政府已經派出副國家安全顧問 Matt Pottinger 組成嘅代表團出訪倫敦,出力做游說工作。國務卿蓬佩奧、財長努欽亦不停喺國內發表言論,指華為設備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英國國會亦熱烈討論呢單嘢,結果都係唔能夠令英國跟隨美國步伐,對華為進行制裁。 過去兩年,侵侵極高姿態向「五眼聯盟」盟友(澳洲、新西蘭、加拿大、英國),以及北約盟友(包括德國等歐洲國家)表示,唔應該採用華為設備嚟興建 5G 網絡,以免俾中國政府竊取數據,同時亦不停透過傳媒報導華為勾結北韓、協助打擊疆獨分子、向伊朗出售設備等新聞。而喺英國決定用華為設備後,都仲有三個參議員去信英國政府,話唔想喺英國脫歐之際,重新審視英美自由貿易協定,同埋兩國情報交換機制,希望英國政府三思。 但係睇返今次英國嘅決定,查實考慮得幾周詳:首先所有用嚟傳送數據嘅核心 5G 網絡設備並唔會採用華為,市民有機會用到嘅網絡,華為都只係負責少量機站同埋天線;至於敏感度較高嘅地方例如軍營等等,華為更係唔可以參與,總之英政府就將華為嘅市場佔有率限制喺 35% 以下,確保其他公司如 Nokia、Ericsson 等可以齊齊分一杯羹,算係平衡晒各方面嘅考慮,將潛在風險減至最低。美國嘅輿論就唔係太敢大肆抨擊英政府嘅決定,始終都對兩國緊密關係有所顧忌,同埋希望呢個唔係最終決定,英政府仲有機會改變主意。 唔單止英國,就連德國都陷於兩難情況,無論用唔用華為,就會得失中美其中一方,可能要承受巨大嘅經濟壓力,所以到呢刻都未決定到,而意大利亦傾向學英國「有限度」使用華為設備。歐盟同埋英國國家網絡安全中心亦一齊發出指引,點樣可以同高危廠商(冇指明道姓係華為嘅)一齊興建電訊網絡,仲提供咗可行方法俾其他國家去跟隨;就連美國自己都鬆咗手,國防部阻止咗商貿部禁止當地企業售賣零件俾華為嘅決定,話晒華為每年向美國企業買入110億美元零件,貿然禁賣會令呢批公司減少科研投資,變相令國家失去科技競爭力。 從以上事例可見,用定唔用華為,睇嚟真係唔容易決定,到底美國係唔係真係會制裁採用華為嘅國家?英美兩國關係跟住會點?就要看下回分解! 資料來源:https://bit.ly/2RSidC0 相關新聞:【侵侵入侵】大量侵侵主題程式蒲頭

    金融科技(Fintech, Financial technology)行業發展蓬勃,透過靈活運用各種先進的科技,無論在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務及提升工作效率上,較傳統金融行業更具優勢。金融科技公司若要突圍而出,除了要有不斷創新的意念及周全到位的服務,以提升客戶的體驗外,還須鞏固自身的網絡安全防禦力,才有望成為下一隻金融業的獨角獸。 發展優勢 燃起金融科技同業競爭 早前,阿里巴巴香港創業者基金與畢馬威(KMPG)合作¹,發佈香港首個創業發展指數調查報告,報告顯示金融科技屬現時香港最強勁的創新領域。同時,金管局及香港科技園亦在 2019 年 11 月初聯合啟動「金融科技合作平台」²,目的是協助及支持金融科技發展,加上香港的自由市場及低稅率的有利因素下,吸引外資公司來港創業。現時香港的金融科技公司約有 500 多間,而隨著銀行業進入開放應用程式介面(Open API,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第二階段,銀行將會開放更多如儲蓄、投資帳戶及貸款等產品內容,供金融科技公司開發新的應用服務,市場競爭隨即會愈趨激烈。 金融科技公司其中一個優勢是產品開發周期較快而有效率,擅於透過借助雲端科技應用,推出各種應用程式如電子支付、P2P 借貸等,好處是擴展具彈性,毋須花時間於公司內設立基建設施,減省人手及設備之成本。雖然雲端科技會為公司帶來很多好處和方便,但複雜的多雲架構亦會增加管理的難度及降低其可見度。由於每間雲端服務供應商有各自的管理工具,採用的數據格式亦不盡相同,要掌握整體劃一性及安全性,最好有統一管理平台及獲國際認證的網絡安全專家去監控和分析。以發展迅速的電子支付應用服務爲例,金融科技公司愈趨複雜的多雲架構在安全合規性方面,例如在訪問控制措施、維護網路安全性、保護帳戶人私隱等主要控制領域上,要確保是否符合 PCI-DSS 安全認證(The…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轄下香港電腦保安事故協調中心(HKCERT)早前發表2019年網絡保安事故報告,指整體事故達9,458宗,較2018年下跌6%!難道香港人的網絡安全意識大幅提升,同時又採用更先進精密的網絡安全工具?答案竟然是⋯⋯ 生產力局首席數碼總監黎少斌開估,關鍵是惡意軟件事故大幅下跌,但他說原因是惡意軟件變得更隱密,難以被發現而且勒索軟件攻擊亦由漁翁撒網改變為企業鎖定,所以先出現下跌現象,但合共佔79% 網絡事故的殭屍網絡及網絡釣魚攻擊,就分別增加 30% 及 23%,可見實際上網絡安全意識未有太大改變。 生產力局首席數碼總監黎少斌(左)與高級顧問梁兆昌早前發表香港資訊保安展望2020報告,為企業提出多項安全建議。 除了公布「全年業積」,HKCERT 亦發表「未來報告」,分析未來一年將會面對的新挑戰。他估計,2020 年借助人工智能如 Deepfake 等技術行騙的事故將會增多,罪犯會模擬企業高層的視頻或聲音,誤導員工執行轉帳或交出登入資料。另外,物聯網及 5G 的普及應用,亦令網絡接觸面及數據流量大增,潛在的漏洞將製造更多網絡安全事故。此外,Windows 7、Windows Server 2008 及 TLS 1.0/1.1…

    網絡安全事故頻頻發生,香港企業當然不可能獨善其身,特別是雲技術興起,重要數據或敏感資料未必會只儲存在內部伺服器,被攻擊的層面自然大增。為了減低風險,現時企業管理者已較以往願意將資源投放在「看不到實際回報」的網絡安全產品之上。不過,面對層出不窮的攻擊手法及難以防備的人為疏忽,企業仍有可能因而受損。 專為企業提供網絡安全保險服務的智咨詢集團執行董事盧子頴說,這類保險概念在香港屬起步階段,但在歐洲地區卻歷史悠久,遠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已有相關保險,因為當時大企業的電腦系統也會被黑客盜取數據。「美國的網絡安全保險亦發展成熟,不單只保障企業,個人一樣受保,例如經常拿著電腦到不同地方工作的自由工作者,保險選擇較有彈性。」 處理安全事故費用可索償 現時香港可供投保的網絡安全保險,主要的對象為企業。可能大家對人壽、醫療、意外、旅遊等保險會比較容易聯想到其保障範疇,但網絡安全保險就相對陌生。盧子頴解析,網絡安全保障範疇不難理解,當發生黑客入侵或資料外洩,善後過程中牽涉到的費用大都在保障範圍內。現時香港的保險公司提供的保障,主要分為四個層面。 1.因個人資料外洩引致的費用 「事故發生後,企業必須聘請專家去證明這是否一宗網絡安全事故,進行調查及鑑證,分析對企業有多大影響。」盧子頴指出如果經營的業務需向監管機構如證監會、金管局通報,便有可能需向法律顧問諮詢意。除此之外,為免外洩的客戶資料被黑客用作申請信用卡或借貸,企業或有需要採用信貸監控服務,而這些費用都可索償。 2.業務中斷 因黑客入侵事件導致暫停營業,這段期間的損失可向保險公司索償。盧子頴說企業須提供合理證據證明損失的金額,例如過往的交易紀錄等,但一般都不難核保。 3.復原系統費用 系統受到黑客入侵破壞,又或受到勒索軟件攻擊,待專家取證後,企業便可以修復系統及復原數據,涉及的費用亦在受保範圍。 4.第三者私隱外洩所引起的損失 當企業洩漏的客戶私隱,導致客戶在名譽或金錢上出現損失,對方便有可能入禀追討賠償。 除了上述四項保障,盧子頴說因應市場需求,部分保險公司還會提供一些額外的保障,例如贖金索償,當企業遭受勒索軟件攻擊,有需要繳付贖金以取回解鎖方法,這些贖金便會獲得賠償。「另外,近年因外判商失誤造成損失的個案大增,所以亦有保險公司提供這類保障,例如一些業務涉及電子交易的企業,會委托外判商提供及管理網上交易平台,如證實導致資料外洩的失誤是出在對方身上,投保人便可獲得保障,而保險公司則保留向外判商追討損失的權利。」 事實上,網絡安全保險的保障範圍可以很全面,不過,盧子頴強調與其他保險產品一樣,投保的概念並非為了賺錢,而是減少損失。不過,是否所有企業也需要投保?他認為企業管理者應考慮三個元素。 高風險行業投保減損失 首先是企業的業務是否有需要儲存或使用客戶的 Personal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PII),而這些資料包括客戶的姓名、電話、住址、身份證明文件號碼或信用卡資料?如需管有這些敏感資料,受黑客攻擊的風險便會增加,企業管理者應認真考慮投保,特別是全球各地都開始為保障個人私隱立法,歐盟通過的 GDPR…

    收集人臉、指紋特徵,話就話可以方便大家出入私人地方或購物,甚至推動智慧城市;但一旦負責機構唔小心外洩,受害人係無得改呢啲「個人密碼」㗎! 又唔係話完全無可能,只要整容或換指紋就得,不過睇完都覺得荒謬啦,人哋唔小心洩漏咗客戶嘅生物特徵,竟然要受害者二次遇害?所以每個人都要小心,喺選擇係咪授權其他機構採集及使用自己嘅生物特徵時,真係要諗清楚係咪必須,好似如果只係方便買嘢、出入閘口等等,特別係信唔過或唔知邊個機構負責管理呢啲資料,都係用返相對傳統嘅方法例如感應式支付卡、密碼或門匙好啲。 指紋特徵公開存放 點解突然咁講呢?唔係因為沙田第一城撤回人臉識別系統測試,而係因為外國真係出咗事。一間開發指紋識別系統 Biostar 2 嘅公司 Suprema,喺 8 月初被網絡安全公司 VPNMentor 嘅研究員發現超過 100 萬筆指紋資料被公開存放於網絡上,部分更有姓名、住址、履歷、相片等,大部分受影響嘅都係英國公司,中招者包括英國警方用嚟出入禁區或特殊機關嘅資料,絕對有可能被恐怖份子所利用。 VPNMentor 研究員發現呢堆合共 23GB 嘅資料後非常震驚,因為只要黑客攞到生物特徵資料,受害者真係一世受困擾,於是第一時間想通知 Suprema 處理,不過打齊官網上所有電話,都搵唔到負責人士,搞到呢堆資料喺網上公開存放在…

    老闆成日同我講,公司budget好緊架,應慳則慳啦,IT嘅嘢夠用就得啦,唔好出大穫嘢就得架喇。於是尋日開會我就索性拎咗單新聞俾佢睇,佢睇完就即刻轉晒軚,話一間公司嘅網絡保安其實好緊要架,仲即時批咗大筆錢落嚟添置新器材。 乜嘢新聞咁巴閉?咪就係英航俾人判罰天價罰款囉!事緣舊年9月,英航俾一個名為Magecart嘅黑客組織睇中,佢哋一向玩慣card skimmer呢個數碼版信用卡讀取器程式,於是搵方法拎到英航網頁嘅登入權限,再將card skimmer 嘅 script 植入俾錢買機票嘅網頁,結果成功喺舊年8月21號到9月5號期間,偷走約38萬客戶嘅名字、電郵地址、信用卡等資料,詳細案情可以睇番我哋舊文(https://bit.ly/2CPy0f7 )。 經過一輪調查之後,英國資訊專員辦公室(ICO)早兩日就決定向英航罰款1.8億英鎊,係ICO歴來開出最大額罰款,差唔多係英航2017財政年度全球營業額嘅1.5%,諗起都好肉赤!英航行政總裁Alex Cruz當然立即出嚟呼冤,話對ICO嘅決定感到驚訝和失望,英航對偷取客戶資料嘅犯罪行為作出快速反應,並未發現與盜竊相關嘅賬戶存在欺詐行為嘅證據……咁佢哋仲有28日上訴期嘅,或者可以減到罰款都未定。 可能大家會問,點解今次判得咁甘?之前Facebook、Yahoo、Equifax發生嘅事故仲大單啦,點解都係罰50萬英鎊就搞掂?原來係因為舊年5月歐盟通過新私隱條例《一般資料保護規則(GDPR)》之後,加重咗罰則,最高罰款可以去到全球營業額嘅4%,所以今次英航其實係未去到最高罰款嘅,但撞正事件喺GDPR通過之後先發生就冇法子啦,但亦都俾到教訓各大小企業嘅老闆們,唔好睇少保護客人資料呢樣嘢,唔係分分鐘賺埋都唔夠交罰款! 相關文章:【謎底已經解開!】英航資料洩露案真相大白?

    隨著雲端應用及網絡的急速發展,為 IoT (Internet of Thing)產品的茁壯成長提供了良好的基建環境。 IoT 產品的應用,被形容為主導著傳統行業能否成功數碼轉型的關鍵;特別是處於紅海戰場的服務行業,如何透過引入 IoT 產品提升顧客體驗,建立穩定的客戶關係,便成為重要的課題。已有 90 年歷史的 Hongkong & Shanghai Hotels Limited ,亦開展了一場平衡便利與私隱風險的數碼革命。 自設開發團隊 根據國際市場調查公司 IDC…

    香港《個人資料(私隱)條例》早於 1996 年生效,是亞洲首個全面保障市民私隱的條例,我們,曾經很先進。「但那是二十年多前的事。其他後來者如日本、新加坡則與時並進,不斷修訂,而香港就原地踏步,猶如在用二十年前的電話,很落後。」莫乃光從事資訊科技及電訊業二十多年,見證業界發展,作為立法會議員, 開口埋口都是政策。「政府要改變做事方法,要知道今日的網絡世界如何,要更新政策,拖延下去絕非香港之福。」 香港,未 ready 「香港現在面對的網絡安全問題,基本上與全世界都一樣,其實重點是應對的準備是否足夠,而我覺得香港未足夠。」莫乃光所講的準備,是預防事故發生、準備程度、警力、法例、罰則等。「單是政策及法例,已經有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現在很混亂,例如政府可以用那條法例檢控網絡入侵呢?《電訊條例》用過一兩次,檢控不法偷用電視機頂盒訊號;《截取通訊及監察條例》呢?只能用於本地執法部門,不適用於其他罪犯。再問下去,『不誠實取用電腦』又範圍太闊,實際拘捕最多的可能是偷拍裙底的罪犯。」莫乃光指出,香港現行法例並沒有一條具針對性。檢控方面未完善,至於阻嚇及預防方面,亦有不足。 條例修訂困難重重 私隱條例訂立至今未有大改,原地踏步,尤其對照歐盟 GDPR 更見分野。「GDPR 對個人資料有新定義,香港的定義仍然沿用二十年前的;GDPR 罰則嚴厲,可達公司全年收入的 4%,具阻嚇作用。另外,香港私隱專員的權力、檢控權都很薄弱,都必須檢討。」可喜的是自從國泰等事故之後,政府承諾會在第一季檢討相關政策,研究修訂條例。「不過,過程亦困難重重,凡是會提高成本的條例,商界很多時就本能地反對。而似乎政府害怕商界的反對聲音,多於緊張對市民或消費者的保護。」以往不少條例如商品說明、競爭法等的推動都停滯不前,比其他地方明顯特別落後,是有其原因的。 莫乃光,資訊科技界立法會議員。 政府要支援企業 莫乃光認為政府應該做的另一樣事情,是對企業的支援。「政府投放於創科的金額可以過千億,但沒有任何資助用在網絡安全上。中小企雖然可以申請科技劵,但資助用於改善系統以增強競爭力,就沒有資源做好網絡保安,所以政府應該開出特定的金額,幫助他們做好網絡保安的工作。」莫乃光對政府的評價也並非全盤負面,對警察的執法能力就相當肯定。 支持警方擴軍,籲增透明度 「我覺得警方具備了足夠的能力應對網絡罪案,警方特別擴充部門,成立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人手亦每年遞增,我絕對支持。」近年網絡罪案數字不斷上升,加強警力非常合理。「我相信罪犯都明白,今時今日在網上犯案搵錢很容易,風險亦較低。唔通仲揸支槍去打劫?」莫乃光認為唯一的不足,是部門的透明度很低。「其實我沒有足夠資料去討論細節,因為透明度很低。我認為警方可以多與業界及專家交流,讓大眾對警方更有信心。」 網絡安全立法有其利弊…

    Business Insider 報道指,上周六在一個黑客論壇上,一個用戶免費發布 5.33億名 Facebook 用戶的電話號碼和個人數據,含及包括電話號碼、電郵、全名、生日等個人資料。受影響用戶來自過百個國家,美國有超過 3,000 萬個帳戶、英國有 1,100 萬個帳戶,有傳媒更估計香港受影響用戶達 293 萬。愛爾蘭的數據保護委員會(DPC)正在調查該宗涉及數據庫的大規模數據洩漏,DPC還表示,最近洩漏的數據集似乎包含來自其他Facebook用戶記錄的信息,「可能來自(2019 年外洩的數據)後期」,意味著 Facebook 數據洩漏事故已受到歐盟數據監管機構的調查。 Facebook 發言人向 Business Insider 透露,今次事件中所涉及的數據,為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