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使用 Google Chrome 無痕模式(Incognito Mode)的你要注意了,Google因為「假無痕」,暗地裏仍有追蹤用戶數據,而在美國面臨集體訴訟,被要求賠償 50 億美元。據 Bloomberg 報道,加州地區法官裁定 Google 在「未通知用戶的情況下,在他們使用無痕模式瀏覽時,進行數據收集」。 Google Chrome 無痕模式原為讓用戶選擇在使用互聯網時,其網絡活動不被保存在瀏覽器或裝置上。一眾用戶於是上訴,並指 Google 有著「無孔不入的數據追蹤業務」。他們在訴訟中稱,「即使用戶採取措施保護自己的私隱,如在 Chrome 中使用無痕模式,或者在 Safari 和其他瀏覽器中使用私密瀏覽,追蹤仍會持續」。…
Search Results: 瀏覽器 (146)
年初 Apple 更改 App Store 政策,要求開發商在 App 詳細資料中加入 Privacy Labels,公開所收集的用戶數據,最尷尬的要數一眾靠用戶數據賺最多錢的 Tech Giant。大家終於明白所謂「免費」有幾貴,網上立即湧現轉用其他平台的號召。一向以安全自居的 WhatsApp 亦在 Privacy Labels 影響下,要用戶同意與 facebook 共享數據,同樣引起極大反彈。靠收割用戶數據暴發成當今市值最大企業之一的 Google,食相絕不會比…
網絡安全機構 Proofpoint 發表報告,指中國國家級黑客組織正利用一個惡意 Firefox 擴充工具,監視藏族僑民及其他少數族裔。而為了減少被發現的風險,攻擊只會在符合兩大條件的情況下才會被執行,就是被攻擊一方必須同時使用 Firefox 及 Gmail。 Proofpoint 安全專家指出,今次攻擊可追溯至今年一月,他們發現攻擊與中國國家級黑客組織 TA413 有關,攻擊旨在奪取被攻擊目標的 Gmail 電郵帳戶,相信是以收集藏族或少數族裔的通訊及人際網絡有關,以達到監控的終極目標。專家說今次攻擊最先由釣魚電郵起動,只要收件人正使用 Firefox 及 Gmail,就會被引導去安裝一個稱為 FriarFox 的 Firefox…
現時不少人都知道 Google、Facebook 等網上服務巨企,會對用家的網上行蹤感到興趣,但其實網民的電郵帳戶行為,對市場推廣員來說一樣非常寶貴。BBC便發現,有 2/3 電郵內被發信人暗中植入間諜 pixel,以追蹤相關電郵如何被處理! 市場推廣的其中一種方法是透過發送推廣電郵,吸引目標客戶的注意。不過,收件人如何處理電郵,均會對發送人的信譽 (reputation) 有一定影響,例如收件人將郵件標示為垃圾郵件,或從未打開該發送人的電郵等舉動,便會讓電郵服務供應商理解該發送人的電郵沒有價值,將之加入黑名單或直接送到用家的垃圾電郵信箱,以提升用家的服務體驗。此外,市場推廣公司亦極欲得知收件人如何處理電郵,用以製作服務報告給客戶參考,因此有不少市場推廣公司便不惜踩界,在電郵內放入一粒小小的 pixel,以記錄電郵有否被打開及處理方法。 英國傳媒公司 BBC 為了調查 spy pixel 的使用狀況,便委托Hey訊息服務公司分析網絡上的電郵實況,結果便發現有 2/3 的電郵內隱藏著 spy pixel。這些…
Google Chrome 瀏覽器推出新版本,為用家提供更方便的帳戶密碼安全檢查服務,一旦發現帳戶曾涉及外洩事故,又或帳戶密碼容易被猜中及多個帳戶共用同一組密碼,就會彈出通知建議用家即時修改,不過暫時只更新了桌面電腦及 iOS 版本,Android 用家要等等。 事實上,Google 在去年的 Chrome 86 版本已加入了 Safety Check 密碼檢查功能,而且 Google 公布在這項功能推出後,現時每周均錄得 1,400 萬次用量,而且為了提升 iOS 裝置的用家體驗,以及鼓勵用家選用更複雜及高強度密碼,這些儲存於…
疫情下網購成為新常態,黑客自然會與時並進,利用相關付款工具發動釣魚攻擊。最近手法是透過 SMS 發出 PayPal 帳戶受限制的訊息,假扮官方通知用家的帳戶須重新驗證方可使用。PayPal 用家如收到類似短訊,切記直接刪除! 釣魚攻擊 (Phishing) 主要是指透過虛假電郵或訊息,引誘收件人點擊內裏的連結,騙取帳戶登入資料。其中一種方式叫作 SMishing,即以 SMS 短訊為攻擊媒介,早前美國電訊商 Verizon 發表的 Mobile Security Index 2020,便指至少有 17% 的釣魚攻擊源自…
Google 的威脅分析小組(Threat Analysis Group, TAG)披露,北韓政府的黑客組織向從事漏洞研究的網絡安全研究人員埋手,在不同的社交媒體中,包括 Twitter、LinkedIn、Telegram、Discord 和 Keybase 等,甚至還利用電子郵件,以多個不同的虛假身份,接觸這班網絡安全研究人員。他們先假裝有興趣一起進行漏洞研究,繼而發放包含惡意軟件的 Visual Studio 檔案,果然不是省油的燈。 Google TAG 的安全研究人員 Adam Weidemann 指出,這班北韓黑客在經過初步溝通後,便會詢問網絡安全研究人員,有否興趣一起從事研究,並發送 Visual Studio…
疫情下大家都習慣了網上購物,就算以往不熟悉如何網購,現在亦變成格價及集運高手。有大量金錢流轉的地方,黑客又怎會錯過?有網絡安全研究員便發現,黑客正借助網站頁面上的社交平台分享按掣圖標,隱藏惡意軟件的蹤影。只要你在網站上購物,信用卡資料就會同時送到黑客手上! Credit card skimmer 是一種專門入侵電商網站,再於結帳頁面植入惡意程式盜取客戶信用卡資料的攻擊手法。近年這種攻擊日益猖獗,當中 Magecart 黑客集團更是當中的表表者,不少知名網站如 newegg、Forbes 都曾中招。最近荷蘭網絡安全公司 Sansec 的研究員又發現,credit card skimmer 的入侵方法再度變招,而今次就向網站版面上的社交平台分享按掣圖標落手,同時將惡意軟件的組件拆散,從而繞過電商網站所採用的網絡安全工具的偵測。 研究員指出,黑客今次將部分惡意程式碼植入 SVG 格式的圖標內,而且亦用上 facebook_full、instagram_full 等指令,令整段編碼變得更加可信。只要網頁被瀏覽,惡意程式碼就會執行,並且繼續於網站伺服器的其他位置讀取剩餘的程式碼。研究員認為這種斬件式擺放方法有可能瞞過安全掃描器的偵測,因為即使偵測到其中一部分,也未必會發現其可疑之處。其實之前我們也曾報導黑客利用網站擺放於瀏覽器分頁的小圖標 (favicon) ,將惡意程式碼植入其中,並且將惡意程式碼轉成混浠碼(obfuscated…
Google 近年不斷強化用戶的私隱保護功能,例如招聘特別安全人員去篩選 Google Play Store 上的可疑 Android app ,加強 Android 11 作業系統的安全功能。而在最新推出的 Chrome 瀏覽器版本86上,亦特別加強密碼管理、反下載惡意程式方面的功能,一定要盡快更新。 去年 Google 推出 Chrome 79 時,新增…
Mozilla為Firefox推出版本79,加強了用戶瀏覽網頁時的反追蹤功能,以及讓用戶自訂不會被指定網站追蹤,提升私隱保護。不過,就算你並不太注重瀏覽私隱而又屬於Android用戶,也一定要盡快更新Firefox瀏覽器,否則只要你加入任何有黑客置身其中的Wi-Fi無線熱點,黑客便可以騎勢你的手機版Firefox,開啟釣魚網站騙取帳戶登入資料或安裝惡意軟件! Firefox舊版本手機瀏覽器的漏洞由澳洲安全研究員Chris Moberly發現,出事的地方是Firefox的SSDP(Simple Service Discovery Protocol)組件。SSDP的作用在於讓新裝置通知內部網絡控制點的它的存在,同時亦可快捷地搜尋內部網絡所提供的服務。應用在Firefox上,它就會搜尋同一網絡內的裝置以便分享內容,例如將影片分享至智能電視等;而每當發現新裝置,它會自動獲取一個關於該裝置設定的XML檔案,預先為分享檔案做好準備。 不過,Moberly發現舊版本的Android Firefox瀏覽器存在漏洞,黑客可在XML內藏入執行動作的指令,只要手機用戶在這個內部網絡例如Starbucks的公共Wi-Fi使用Firefox,同時又有黑客在同一網絡,Firefox便會自動執行該裝置的XML指令,打開虛假帳戶登入版面,或指示用戶安裝惡意程式,如果用戶信以為真就很易中招。即使是公司Wi-Fi網絡亦未見安全,黑客亦可使用Wi-Fi router已知漏洞入侵,而且在公司網被要求輸入公司帳戶資料更能讓人掉以輕心。 現時漏洞已在最新版本Firefox 79上被堵塞,建議大家要盡快更新,保護自己之餘,也可享用新的反網頁追蹤服務,一舉兩得。 資料來源:https://bit.ly/3kA9rU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