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系統漏洞 (44)

    美國 CISA 安全機構近日發佈了一份技術報告,披露美國鐵路火車系統的一個嚴重安全漏洞,有可能被黑客利用來干擾列車制動系統,不僅可能導致鐵路運營中斷,甚至威脅到乘客及貨物的安全 ,最離奇是漏洞早在 20 年前被舉報,而且至少三次,莫非要等到出事才補救?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500 美元設備即可發動攻擊 編號為 CVE-2025-1727 的安全漏洞涉及火車系統中的「車尾與車頭」通信協議,該協議負責連接位於火車尾的「車尾設備」(End-of-Train,簡稱 EoT)與火車頭的「車頭設備」(Head-of-Train,簡稱HoT)。 EoT 主要功能是向火車頭傳輸火車尾的狀態數據,並在需要時接收指令啟動尾部的制動系統。CISA 的報告指出,該協議因缺乏任何身份驗證或加密機制,導致黑客可利用軟件發送特製數據包,直接對車尾設備發出制動指令,煞停列車,最嚴重更可引發出軌,癱瘓鐵路網絡。要實行攻擊,專家指一名熟悉系統及協定的黑客,只要一部 500 美元的設備,便可以輕易攔截並模仿合法的控制指令。 研究員曾三次舉報漏洞 CISA…

    早前紐約檢察院披露一宗同網上購票平台 StubHub 有關的重大盜竊案,兩個在外判公司 Sutherland Global Services 工作的員工涉嫌利用系統漏洞,盜取顧客購買的高人氣節目門票,當中包括 Taylor Swift Eras 巡迴演唱會等,並在網上轉售後非法獲利近 63.5 萬美元,零成本賺到盡。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講到黃牛飛,香港人應該再熟悉不過,但凡知名歌手開演唱會,歌迷往往敵不過炒家的「高科技」訂購手法,最終只可以上網捱炒價。不過,這次案件的犯人就完全毋須同人爭,坐定定等收飛。 根據紐約檢察部門公佈的資料可見,主要被告 Tyrone Rose 及 Shamara…

    如果你係 Toyota Auris、Camry、Corolla、Hi-ace、Hilux、Land Cruiser、Yaris 嘅車主,又或係 Hyundai IX20 、I40,Kia Rio、Soul、Optima等型號嘅車主,咁就唔好彩喇,你架車嘅原廠防盜有漏洞,隨時有可能俾人偷走部車,快啲買返個軚鎖啦! 之前我哋都報導過採用 Keyless Go 汽車系統嘅弱點,就係罪犯可以透過放大車匙嘅訊號,甚至以接力形式拉長訊號傳送距離,令佢哋唔需要偷或複製車匙,就可以遙距解鎖車門及偷車。咁係咪傳統電子式車匙就穩陣啲呢?最近比利時及英國嘅研究員就發現,Toyota、Hyundai、Kia 旗下部分車款,原來可以好容易俾罪犯破解電子式車匙內嘅解鎖碼,解除車身防盜系統運作。受影響嘅車款有好多,可以參考下面嘅附表。 呢一批車原來都有一個共通點,就係防盜系統採用咗 Texas Instruments 嘅加密系統 DST80。不過,又唔好以為係呢套系統有漏洞喎,只不過係上述三間車廠喺應用呢套系統嘅設定上各自存在漏洞。Toyota 喺產生密鑰時,係基於電子式車匙嘅…

    今個月中,Microsoft 為旗下 Windows 作業系統推出更新檔,用嚟修復一個重大嘅漏洞。呢個稱之為 BlueKeep 嘅安全漏洞牽連有幾大?只要睇 Microsoft 連已經停止支援嘅 Windows XP 及 Windows Server 2003 都照顧埋,就知可以好大鑊。而喺上個周末,網絡安全公司發現黑客終於出手喇! 系統漏洞無法防避 網絡安全專家指出,編號為 CVE-2019-0708 嘅 BlueKeep…

    近期資料外洩事故頻生,澳洲航空(Qantas)及香港蔬菜統營處(菜統處)分別遭受網絡攻擊,前者有約 2 萬名香港客戶受影響,後者則有 7,000 名批發市場用戶資料有外洩風險,而網絡安全供應商 F5 近日亦公布過去八月,其內部系統遭受長期持續性網絡攻擊。有見及此,香港網絡安全事故協調中心 (HKCERT)建議用戶和中小企採取防範措施自保。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採用第三方服務供應商具風險 澳航的事故源於其第三方服務供應商在菲律賓的客服中心,遭受社交工程攻擊。黑客利用社交工程等手法(如語音釣魚),誘騙第三方服務供應商的工作人員授予訪問權限,從而竊取客戶資料。事件導致 570 萬客戶資料被盜,其中約 2 萬名香港客戶受到影響,外洩的姓名、電話及地址等資料,恐令受害人面臨釣魚攻擊與詐騙風險。目前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已接獲通報並就事件展開調查。 事件突顯供應鏈攻擊日益普遍帶來的風險。黑客往往會針對第三方服務供應商的漏洞,藉此作為攻擊更大型機構的跳板。即使是中小企,假如忽視自身的網絡安全防護,亦可能會成為網絡攻擊的對象。 與此同時,香港蔬菜統營處(菜統處)近日有部分電腦系統遭受勒索軟件攻擊,導致其中一個批發市場用戶的資料有外洩的風險。菜統處現時已委托外判承辦商,盡快修復系統並協助調查工作;網絡安全供應商 F5 近日亦公布過去八月,其內部系統遭受長期持續性網絡攻擊。黑客從中盜取其產品的原始碼和未向外公布的系統漏洞,估計黑客有利用外洩的資料策劃對其產品用戶作網路攻擊。 這些事件均可見使用第三方服務供應商的風險,及鞏固網絡安全措施的重要性。鑑於事件的規模和潛在威脅,為預防第三方網絡風險,以及加強自身網絡安全,HKCERT…

    科技發展一日千里,本港從事資訊科技的人員一直有增無減,更吸引不少本身沒有相關知識基礎的「白紙」轉投 IT 界。惟 IT 技能種類繁多,其中的「網絡安全」更屬高度專門領域,其入職要求與工作範疇均與一般 IT 工種不同,令企業在招聘合適的網安專才時愈加困難。不過,原來企業只需走出簡單一步,即可順利求「才」,提升整體網絡安全防護水平。 從事資訊科技保安  僅佔 IT 人 1.4% 根據職業訓練局(VTC)2022 年的《人力調查報告書》,本港有逾 11 萬名 IT 人員,其中逾半以軟件開發,以及基礎設施及操作支援為主要技能。從事資訊科技保安工作的約有 1,600 人,佔整體比例僅約…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的急速發展,為企業帶來了革新機遇,但同時也揭示了數據安全和合規方面的挑戰。早前中信國際電訊 CPC(下稱「CPC」) 舉辦的「Managing GenAI Risks with Proactive Cyber Resilience Measures」研討會,便邀請了 Blackpanda、SentinelOne 與 羅兵咸永道(下稱「PwC」)的專家到場,深入探討企業部署生成式 AI 的趨勢,以及分享如何平衡 AI 的應用潛力及其潛在風險,並交流透過 AI-SOC 服務緩解人才短缺及智能高效地應對網絡威脅。…

    在數碼轉型浪潮中,資訊安全的挑戰與日俱增。有市場報告預計在 2025 年,全球會有超過 500 億部設備連接互聯網,可以想像網絡安全的覆蓋面有多廣闊及複雜。不過,只要做好以下四大防護,便可以建立「數碼護城河」,無論是對內抑或對外,都可以阻止攻擊發生。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近年不少調查數據均顯示網絡攻擊的數量及造成的損失都有升無跌,在攻擊數量方面,自從 ChatGPT 等生成式 AI 面世,網路釣魚攻擊便暴增了4,151%!在損失方面,最新統計亦顯示平均每宗資安事件都會造成高達 480 萬美元的損失,較去年上升 10%。企業若要遠離網絡攻擊,便要參考如何做好四大防護工作。 風險管理框架 有效的風險管理框架不僅能夠迅速應對突發事件,還可以主動識別弱點和降低漏洞風險。全面的風險管理策略應以保護關鍵業務和數據私隱為核心,當中必須具備透明度,掌握數據的儲存位置、存取者的身份及適當分配權限,時刻以「零信任」和「設計安全」為原則,持續評估風險和保持靈活的思維。另外,要確保快速應對入侵事件,必須設立事故響應團隊,並清晰指定主要聯絡人及各部門的職責。高層管理人員如 CTO、CIO 和 CISO 須互相協調目標,定期評估資安計劃,良好的溝通和共享威脅情報有助於提高應對能力。…

    踏入 2025 年,主導科技發展的技術估計仍是人工智能(AI),雖然 AI 有助提升網絡安全的格局,但亦為網絡罪犯帶來更強大及方便的力量,對企業和機構造成莫大威脅。而在 AI 帶來的網絡安全威脅中,專家認為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管理者必須及早認清弱點,防患於未然。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首先在勒索軟件方面,專家指在 2025 年,這種攻擊手法不再局限於加密數據或勒索金錢,而是逐漸演變為一種系統性破壞的工具。未來的攻擊還可能會專注於刪除或篡改機密數據,破壞數據的完整性,例如黑客有可能篡改醫療記錄,或者跨國銀行的財務數據等,比起單純導致金錢上或營運中斷所帶來的損失,新的攻擊方法還會危害生命,又或令公眾對金融機構失去信任,造成更大的威脅。 而在攻擊方面,去年勒索軟件出現了許多新技術,大大提升攻擊的複雜與多樣化,例如新的攻擊已顯示黑客會濫用合法工具,並在最後階段才引入惡意軟件,而這些攻擊都可以透過 AI 和自動化技術,實現更快及精準的攻擊。 另一個 AI 帶來的影響,在於黑客可用來設計高針對性的網絡釣魚攻擊、開發先進的惡意軟件,以生成式 AI 為例,早前香港一間跨國企業的員工便遭受深偽技術(deepfake)所騙,令公司損失兩億港元,專家警告這種技術將會發展得愈來愈成熟,讓網絡罪犯可以輕易繞過身分驗證系統,或散播錯誤訊息。 第三個…

    AI 普及為黑客提供全新的攻擊手段。Palo Alto Networks 香港及大灣區董事總經理馮志剛 Wickie 表示,2024 年由 AI 所引發的網絡攻擊數字急增,未來企業必須更加重視這些潛在威脅,他同時預測,網絡從業人員於 2025 年面臨的五大趨勢,以及不可不知的安全威脅。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Wickie 指出,這些趨勢旨在幫助機構為未來的穩定發展做好準備,並制定有效的安全策略,當中包括: Deepfake 成為主流威脅 在亞太地區,深度偽造(Deepfake)技術已被用作於不法用途。曾經有騙徒利用 Deepfake 技術,在視訊會議中假冒香港工程公司的高層,欺騙其職員匯款,導致損失數百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