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系統漏洞 (41)

    被稱為全球現時最嚴厲的私隱保障及安全法規,歐盟《一般資料保護規則 》(GDPR) 已實施超過一年。此規則旨在為歐盟公民個人資料的儲存和處理,提供更好的保障,但仍然有許多公司未有對此嚴格遵守,當中包括歐洲以外的知名公司。 例如,美國酒店連鎖巨頭萬豪國際集團 (Marriott International)因駭客盜取了 3.83 億條客人訂房記錄,結果要面對 1.25 億美元巨額罰款;谷歌亦因其用戶意見征求政策,以及未對使用用戶信息進行足夠監管,而被罰款 5,680 萬美元。 儘管以上案件備受矚目,全球任何機構在針對或收集與歐盟成員國家人民有關的資料的行為上,亦必須嚴格遵守 GDPR,只要有任何一個客戶屬於歐盟公民,都要遵守該新法,但香港一些公司仍然以為這法規與其業務運作無關。事實上,歐盟是香港的第二大的貿易夥伴,排名僅次於中國內地;在香港,市面上更有逾 2,200 家來自歐盟國家的公司正在進行業務。 為幫助本地企業遵守 GDPR,香港電腦保安事故協調中心(HKCERT)已經找出可造成資料外洩的四種主要網絡攻擊,若採取適當的保安措施,便可以減低其影響。這些攻擊包括: 網絡釣魚攻擊:網絡釣魚是最常見的攻擊手法之一,有很高的騙取用戶憑證成功率。因此,應定期進行用戶意識培訓,以保持工作人員對可疑網站和電子郵件的高度警惕。利用系統漏洞攻擊:實施計劃周全的修補程式更新管理,包括修補程式更新週期,例如在推出到生產環境之前在預備環境進行「用戶接受度測試」(UAT),以及訂立針對終止支援的系統的適當退出計劃,對防止攻擊者通過舊版或未進行修補程式更新的系統損害公司網絡,尤關重要。若企業因一些實際的理由而無法替代舊版系統,便需要一層額外的保護(即防火牆)來控制和監視對它的訪問。來自不可信的網路的攻擊:一旦員工試圖通過公開的網絡(例如互聯網或公共 Wi-Fi)進入公司網絡,資料外洩的風險就會大大增加,例如設備丟失、會話劫持等,所以必須應用嚴格的身份驗證,例如雙重驗證、使用 VPN…

    Pentest 滲透測試係發掘網絡系統漏洞嘅好方法,所以唔少政府部門或企業都會外判服務供應商進行測試。但美國就有兩個網絡安全專家喺執行測試時,懷疑殺得性起,做多咗嘗試強行爆入法院大樓,再攻埋其他系統,結果搞到官非纏身! 上星期三,美國愛荷華州(Iowa)達拉斯縣(Dallas)法院發現有不明人士闖入法院大樓,觸動警報系統,結果警衛拉咗兩個入侵者。兩個入侵者分別係 Justin Wynn 同 Gary Demercurio,被捕時二人即刻話係受到達拉斯縣政府所僱用,目的係測試法院嘅安全系統。起初當局回應話無咁嘅事,但經查明係,證實 State Court Administration(SCA)的確係僱用咗網絡安全公司 Coalfire 為系統進行滲透測試,而 Justin 同 Gary 就係 Coalfire 嘅員工。 雖然證實咗真係派出社員,但…

    要俾獎金之餘,仲要俾人四圍話唱旗下產品有漏洞,最慘嗰個仲係死對頭,唔火就假。Apple 終於忍唔住發聲,個漏洞主要針對維吾爾族人攻擊! Google Project Zero 呢期巧威威,一口氣搵出 Apple 14 個 iOS 系統漏洞,部分更加係超級漏洞,一睇被加料網站就中招,將系統嘅最高權限拱手讓俾黑客,裝置內嘅所有檔案都可隨意拎走,甚至睇埋 WhatsApp、Telegram 嘅訊息,一時之間公眾對 Apple 嘅信任度大插水。 面對住 Android 系統開發商嘅報告,Apple 罕有咁發聲明回應,內容首先就話 Google…

    糾纏 8 年,一單關於視像監視系統漏洞嘅訴訟終於有結果,Cisco 答應付出 860 萬美元進行和解。今次訴訟嘅內容,原來係有承包商前僱員指控 Cisco 明知系統有漏洞但無處理,仲喺兩年半期間繼續賣出去,客戶當中仲有美國國家安全局、空軍海軍添,唔通真係咁大膽? 今次訴訟事件針對嘅軟件 Video Surveillance Manager(VSM),係由 Cisco 喺 2008 年所開發及推出,用戶可以通過呢套軟件嘅中央伺服器,去控制分散喺唔同地方嘅視像監視畫面。不過,Cisco 其中一個承包商 Net Design 嘅員工…

    喺《Matrix》電影入面,Agent Smith 原本嘅職責係消除系統唔穩定嘅因素,以及清理漏洞 Neo,可以話係維穩工具。不過,最近網絡安全研究員就發現咗一種新嘅手機惡意軟件變種,已經感染咗約 2500 萬部 Android 裝置,而佢嘅名就係「Agent Smith」! Agent Smith 係一種識得透過偽裝手法,令到其他手機應用軟件變成同黨,齊齊顯示指定廣告以增加廣告收入嘅惡意軟件。Check Point 研究員發現,Agent Smith 攻擊主要針對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等亞洲地區,但美國、澳洲、英國亦有唔少用家中招。Agent Smith 會分三階段嚟達成攻擊,首先需要引誘用家下載及安裝含有 dropper 嘅軟件,例如係免費遊戲、應用軟件或成人娛樂等,進入手機系統後就會自動解碼,並利用數個已知嘅…

    為咗減少用家帳戶被盜取嘅風險,好多網站或應用程式例如 Facebook、Instagram 都採用咗雙重驗證(Two Factor Authentication, 2FA),用家除咗要輸入登入帳戶名稱、密碼之外,仲需要提供額外嘅驗證碼,例如通過 SMS 將一次性驗證碼發送俾用家,又或好似匯豐等網上理財一樣,要輸入保安編碼器提供嘅登入編碼。視乎所登入帳戶嘅重要性,用家未必每次都需要用到 2FA 嚟登入,例如當網站或應用程式偵測到用家使用另一部裝置登入,又或用家要求重設密碼,先至會觸發 2FA 運作。 暴力破解2FA驗證 Facebook 旗下嘅 Instagram 本身亦設有 2FA 驗證基制,當用家要求重設密碼,Instagram 就會將…

    由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 —— 羅兵咸永道會計師事務所(PricewaterhouseCoopers, PwC)主辦的黑客大賽 HackaDay 2019 已於上星期四完滿結束。今屆賽事共有 12 支大學隊伍參賽,其中澳門大學亦派出一隊學生參加。當日戰況激烈,各隊奇謀盡出,鬥到最後一刻才見真章,最終由香港科技大學的 FireBird 1 隊勝出,打破香港中文大學三連霸的夢想。 PwC 合伙人顏國定說舉辦 HackaDay 的初心,是希望通過賽事吸引更多學生入行。 成績再創新高HackaDay 2019 黑客大賽今年已是第三屆,舉辦這項賽事的 PwC…

    呢個禮拜嘅網絡安全關鍵字,唔使公投都知答案肯定係「漏洞」啦!當大家知道原來醫管局一個機密度咁高嘅系統,係可以唔需要用密碼登入,成個業界即刻嘩聲四起,乜原來咁都得?有老闆講笑咁話早知新入果張標書唔使寫埋 2FA 之類嘅多重驗證安全系統入去咁多餘啦!官方仲有啲更抵死嘅回應,話因為電腦附近 24 小時都有人 on duty,所以就算唔用密碼登入,理論上都係好安全咁話。如果當佢啱,咁銀行入面點解仲要有夾萬?差館夠人多喇啩,出入咪又係要嘟卡? 好嘞唔講呢啲,講返今次重點先。有人話呢個係系統漏洞,將來會修補返,但其實呢個好明顯唔係漏洞而係後門。漏洞(Vulnerability)係指執行系統時出現咗超出預期或無考慮過嘅反應,而結果係可以俾黑客利用嚟攻擊,呢啲先叫做漏洞,例如近來最火熱嘅 Microsoft Windows 系統 BlueKeep 漏洞(CVE-20190708),就可以俾黑客遙距執行惡意程式。 不過,如果喺設計系統時一早預留咗條秘密通道,又或者黑客利用漏洞嚟植入後門,將來可以繞過驗證方法 log in,咁就應該叫暗門(trapdoor) 或後門( backdoor)至啱。其實留定條秘密通道可以有好多原因,正常用途包括為咗方便 programmer 測試或修改系統,又或者作為正常登入系統失靈時嘅後備救援方法;至於暗黑系用途,自然係用嚟監測其他用家嘅私隱,或暗中安裝各種…

    Cisco 1001-X 系列路由器並唔係家用裝置,而係一個(應該要)非常穩陣可靠、專攻企業使用嘅網絡裝置。今次發現嘅問題出喺信用錨(Trust Anchor)驗證基制之上,黑客可透過漏洞喺源頭繞過驗證,非常大鑊! 兩大漏洞攻破不可能 最近有研究員發現 Cisco 1001-X 系列路由器存在極大漏洞,容許黑客遙控攻擊,控制裝置並可以獲取所有經過路由器嘅訊息及指令。資安公司 Red Balloon 研究員解釋,今次總共發現兩個漏洞:第一個為 Cisco 嘅 IOS 執行系統漏洞,相對上簡單,屬小兒科,一般修補方案更新就搞得掂;第二個就麻煩喇,因為關乎信任鍊(Chain of Trust)嘅驗證問題。 Cisco 喺…

    分享FacebookTwitterWhatsAppEmailLinkedinTelegram 2018年資安事故歷歷在目,這邊廂航空公司資料外洩、那邊廂酒店集團被黑客入侵,網絡攻擊無日無之,手法日新月異,要減低被攻擊的風險,網絡威脅情報的收集及分析成為關鍵。處理海量和運用網絡威脅情報去偵測已經是個艱巨的任務,要及時作出回應更是一項挑戰。解決方法其實好簡單:利用HKT「網絡威脅情資平台Cyber Threat Intelligence(CTI)」以及「資訊安全威脅管理服務Threat Management Services(TMS)」。 HKT CTI 可減低遭受新型網絡攻擊的風險 網絡威脅情資平台Cyber Threat Intelligence(CTI)有如大腦,負責收集及分析各種網絡威脅情報,CTI 匯聚網絡安全專家、情報及最新技術,可大幅縮短調查及分析時間,減低企業遭受新型網絡攻擊的風險。 網絡威脅情資平台Cyber Threat Intelligence(CTI)收集及分析各種網絡威脅情報。 過濾環球及本地超過 1,000 億個原始日誌 網絡威脅情報的質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