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因疫情而趨化的遙距工作,企業亦開始實施隨處皆可工作(Work Anywhere)或混合辦公(Hybrid Workplace)的模式,令工作變得更加靈活和有彈性。因此,企業加快數碼轉型步伐,因而對軟體即服務 (SaaS)等雲端服務需求大增。企業上雲是近年大趨勢,而科技為工作帶來的良好體驗,亦能讓僱員工作時更得心應手,一個完善、易於管理的雲端服務平台,就顯得更為重要。 實施混合辦工模式,意味著要讓身處不同地方的員工,隨時獲得不中斷的存取權限以完成工作。在這種情況下,數據流量的安全性自然成為隱憂,在混合辦工的常態之下,用戶需要以不同的端點裝置設備(Endpoint devices)進入公司伺服器工作,舊有的堡壘式資安保護(Perimeter-based Security Protection)已不足以應付,甚至因為流量大增令閘口不勝負荷!而連線的安全亦是另一考量,稍一不慎隨時讓駭客有機可乘,企業該如何在網絡安全和工作效率之間取得平衡呢? Gartner預測:2023年將有40% 企業採用混合辦工架構 Gartner 的調查指出, 直到 2023 年將會有 40% 企業採用實體及虛擬架構混合的營運模式,以提升工作效率,同時讓企業員工支援身在任何地方的客戶。 因此提出安全存取服務邊緣 (Secure Access Service Edge,SASE)的新興概念 ,一種將不同的存取與網路安全方法匯聚至一個共同平台的服務,可更彈性地簡化網絡與安全基礎架構,有效減低成本。SASE 主要採取零信任網絡存取(Zero-trust Network Access, ZTNA)策略作身份驗證, 讓用戶無論身處何方,都能簡單快捷地對適當應用程式、網址網絡或公司數據作出安全存取。網絡範圍也可擴展至不同用戶、裝置及應用程式等,毋須再面對太多用戶使用 VPN 連線,致等候時間過長的問題,以降低安全風險。Gartner 亦預測到 2024 年,至少有 40% 的企業會明確採用 SASE 的策略,高於 2018 年底的不到 1%,故企業必須為邁向SASE而鋪路。 檢測所有流量及用戶體驗 一滴不漏抵禦攻擊 …
Search Results: 網絡保安 (206)
近日先後有燃油管道營運商及保險公司等跨國大企,受到勒索軟件攻擊,連位於香港的子公司同樣受到牽連。眾所周知,勒索軟件經常跟釣魚電郵「拍住上」,黑客透過釣魚電郵,誘使受害人下載勒索軟件,因此,若果大家能夠精明地辨識出郵件真偽,揪出惡意郵件,受到勒索軟件攻擊的機會便有望大大降低。其實黑客發送的釣魚電郵蛛絲馬迹可識破,wepro180 請來電郵防護網絡保安公司 Green Radar 銷售高級副總裁(Senior Vice President, Sales)馬偉雄(Kenneth Ma),講解釣魚電郵特點,教大家辨別電郵真偽,防範勒索軟件來襲。 留意寄件者電郵地址 特殊字符有古怪 Kenneth 表示,要判斷收到的電郵是否釣魚電郵,第一步是查看寄件者的電郵地址,皆因黑客為了規避一般電郵系統的網域認證檢查,經常會利用一些特殊字符,例如是 ƒ、ⱺ、ṛ 等,來假冒他人網域,如果收件人一時大意,將假冒域名「rnicrosoƒt.com」誤當成「microsoft.com」,便會中招。 假冒網域混淆視聽 文法錯誤露馬腳 「另一種常見的黑客假冒手段,就是在惡意網站的主域名前,加上假冒對像的網域名。」Kenneth 以「microsoft.happy123.com」為例,指出收件人收到這個電郵地址發出的郵件後,容易以為這是微軟所發送的正常郵件,「但其實『happy123.com』 才是主域名。」除了留意寄件者電郵地址,Kenneth 亦提醒,很多釣魚電郵的內容都是系統自動生成,因此經常會出現錯字,例如「Your」變成「You」,「大企業的電郵很少出現這些低級錯誤。」 馬偉雄(Kenneth…
坐擁大量病人敏感資訊的醫療機構,近年已成為黑客攻擊目標。醫院管理局表示,去年局方內部電郵系統攔截了高達 5000 萬封釣魚電郵,比 2015 年約 2000 萬封增加超過一倍,另外有大約 5 宗勒索電郵攻擊個案。電郵防護系統 Green Radar 安全業務策略執行副總裁林德齡(Andrew)接受查詢時指出,釣魚電郵是黑客常用技倆,透過植入勒索軟件,將電腦內的重要資料上鎖,要求受害人支付贖金以解鎖資料,或者以受感染電腦作為橋樑,進一步入侵其他電腦,甚至是整個機構的電腦系統。 Andrew 指出,相比起突破網絡防火牆直接入侵他人電腦,釣魚電郵是更簡單的入侵手法,「人的網絡防禦意識始終比較弱;一般人要分辨電郵真假,其實沒想像中容易,一旦不慎點擊釣魚電郵內的超連結或者下載附件,便隨時中招。」雖然醫管局強調,未有因為電郵攻擊造成資料外洩,同時會加強保護重要資料及培訓員工網絡保安意識,Andrew 亦指出,一間機構的電腦系統防禦能力足夠的話,應可抵擋網絡攻擊,但仍不能掉以輕心,「畢竟要癱瘓整個機構的電腦系統,並非全無機會。」 事實上,相比起其他機構,針對醫療機構的網絡攻擊分分鐘搞出人命,去年德國杜塞爾多夫大學旗下一間醫院,其電腦系統便曾被黑客入侵,黑客將病人資料加密,要求院方支付贖金解鎖,期間醫生無法查閱病歷,醫院亦無法接收病人,有病人因此需要轉院,最終該病人因為延誤診治而不幸逝世。雖然有傳黑客的攻擊對象,本來是杜塞爾多夫大學而非旗下醫院,黑客誤中副車後亦隨即將醫院電腦系統解鎖,惟事件反映醫療系統若被黑客攻擊,後果可大可小。 Andrew 認為,一旦被黑客鎖住重要資料,即使願意支付贖金,也無法保證一定能取回資料,或者之後會否再被勒索,因此需做好資料備份及系統防禦,「最好是將釣魚電郵一一攔截,以及偵測電腦流量有否異常,例如不尋常地進行 port scanning…
現時有三分之二香港企業有望實施混合工作模式,「零信任保安」( Zero Trust Security ) 成為最近企業網絡保安熱話。Aruba 香港及澳門地區總經理 Fiona Siu 接受 wepro180 獨家專訪,分享 Zero Trust Security 應用的最新市場趨勢,她認為 Zero Trust Security 已成為企業網絡發展核心,企業營運者必須認識及將之應用,長遠方可保護企業網絡。…
雲保安是數碼轉型的一大障礙。除了成本上升,不懂得選擇供應商,以及缺乏網絡保安專才,是企業上雲時要面對的 3 大挑戰。 針對以上痛點,Palo Alto Networks 及 Deloitte 將會聯合舉辦一場 Webinar,以「Secure Cloud First with Zero Trust Mindset」為主題,兩大網絡保安專家會分享不同的企業轉型個案及相應的網絡安全方案。 想了解更多就記得登記報名:https://wepro180.activehosted.com/f/119 主題:Secure Cloud First…
「有無Wi-Fi密碼?」 如果舊時代的世界末日是沒有電視看,那麼現代級的災難,肯定是無法上網。 家居、辦公室、商場,有線/無線網絡的應用無處不在,幾乎成為生活必需品之一。當我們對網絡的需求愈來愈高,例如用戶連接的穩定度,還有更高層次的用戶體驗等,作為供應鏈的上遊企業,注定要面對更多的維護成本問題。 Juniper Networks 作為 AI 驅動網絡的先驅,一直希望透過各種數據科學及機器學習技術來分析數據並提供可行的解決方案,其中Juniper Mist AI 正是當中的技術結晶。Juniper Networks 大中華區銷售工程師梁丰表示:「Juniper Mist AI 是第一個具有嵌入式人工智能引擎的網絡平台,能在大幅節省成本的前提下,解決當前,甚至下一個十年的網絡服務問題。」 節省高達 60% 維護成本 梁丰續稱,在自動化流程未出現之前,企業要偵錯解難,往往需要動用大量人力物力,當你有…
Android 系統容許用家從非官方渠道下載及安裝應用軟件,可說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可讓用家自由安裝手機 app,但同時亦增加用家被黑客入侵的風險,例如最新發現的 Oscorp 惡意軟件,就透過疲勞轟炸手法令用家授予手機權限,一心軟或怕煩就出事。 意大利電腦網絡保安事故協調中心發出警報,指發現一種新 Android 惡意軟件 Oscorp 正在肆虐,一旦取得用家賦予手機 accessibility services 無障礙服務功能權限,即可暗中與黑客架設的 C&C 控制中心,偷取用家的 SMS 短訊內容、啟動 Google Authenticator 雙重身份認證 app,以及開啟錄影及錄音功能。…
在辦公室工作更有效率?在家工作更具效益?2020 年,讓企業知道兩者可以並存。由思科(Cisco)委託進行《未來勞動力》(Workforce of the Future)調查報告,就發現有 87% 的香港僱員表示,即使辦公室如常開放,仍希望享有更多自主權,自由選擇在家或在辦公室工作及管理工作時間。混合式工作場景有望成為全新的工作模式,公司營運可以更具成本效益,員工亦可享更大的自由度。想要工作效率不受地域所限,雲端 IT 管理方案的角色更見重要,然而中小企的資源限制多,往往連老板、員工都要兼任 IT 管理的工作。面對各式 IT 難題應該如何自處?思科(Cisco)歸納了中小企在混合辦公模式下常遇到的 IT 難題,其實只要選擇合適網絡工具和服務,中小企也可以輕易適應將來難以預期的變化。 網絡會議甩漏多 穩定協作最關鍵 工作需要團隊合作,清楚的工作流程和良好的溝通,才能令合作有效率甚至事半功倍。混合式工作場景,涉及到團隊中分別在家中工作和在辦公室工的成員,一般都會選擇視像會議去代替慣常的直接會面。單對單的會面還不難處理,遇上涉及多人的視像會議,如視像會議服務的穩定性不足,令會議時間都花在技術支援上,無疑是得不償失。此外,又會有不少員工選擇到餐廳、咖啡店甚或其他地方工作,能否利用手機或其他流動裝置完成視像會議,也是值得考慮的一環。如 Cisco 的 Webex視像會議工具就以安全穩定見稱,相對要求較低頻寬就可達致高清畫質,行動版更支援…
礙於營運成本,中小企業難以投入大量資金聘請安全專家、購置安全工具。有調查報告顯示小企業 CISO 明言無法阻擋入侵,而人手短缺更令安全工具無法被妥善運用。矛盾難解決?答案就是將網絡安全工作外判,或交由託管公司代管 (MSP),便可借助對方的安全專家及先進的安全工具,守護公司。 早前生產力局轄下香港電腦保安事故協調中心(HKCERT)公布2020年網絡保安事故統計數字,指出上年處理了 8,346 宗安全事故,雖然數字上較 2019 年下跌 12%,但由於只是經 HKCERT 處理的個案,未有尋求協助的個案相信還有很多。而 HKCERT 方面亦呼籲企業盡快為新常態和新技術制定網絡保安策略,以應對因新冠疫情而加速的數碼轉型,以及 5G 通訊、物聯網和人工智能技術的廣泛應用。 作為守護公司大門的網絡安全團隊,自然不可能鬆懈,因為網絡攻擊招數層出不窮,加上黑客已不會只針對大企業或金融業發動攻擊,各行各業的中小企亦成為目標,對資源有限、人手緊絀的小團隊來說,難免每日生活在惶恐中。 新公布的一份調查報告《2021 Survery of…
生產力局(HKPC)公布 2021 年資訊安全展望報告,預料在疫情影響下,針對新科技如 5G、物聯網(IoT)及人工智能會大幅度增加;而因應流動支付愈趨普及,加上虛擬銀行及虛擬金融業的發展,生產力局呼籲,業界應多留意資安資訊,加強保安,用戶也要注意密碼設定和保安措施。該局亦指出 ,供應鏈攻擊會升級,單在去年便增加了 430%,企業應多加留神。 在數碼轉型的新常態下,新技術如 5G、物聯網及人工智能的應用等,可能會導致更多系統或數據流量暴露在不可信的網絡中,以物聯網為例,因為密碼強度太低、通訊未有作加密等,存在保安漏洞,被入侵的風險相應會提高,生產力局建議,應深入了解這類新技術牽涉的保安議題,亦應定期進行網絡保安檢查,評估網絡和系統的保安,及持續監察接觸到互聯網的資訊科技配置。 促企業制定WFH保安指引 提升員工保安意識 生產力局數碼轉型部總經理兼 HKCERT 負責人陳仲文指,企業必須為新常態和新技術制定網絡保安策略,在管理計劃中應包括第三方風險、保護任何暴露於互聯網的系統、採用加強驗證並進行網絡保安檢查和監察;另外,企業需要提高員工的網絡保安意識,以應對攻擊。就供應鏈攻擊繞過企業的保安系統的情況,生產力局解釋,攻擊者會利用企業對合作夥伴的信任,來避開保安防禦,通常使用合法軟件發佈機制,將木馬化的軟件組件發布至 「下游」,令企業用家不慎中招。 Work From Home(WFH)工作安排亦為企業保安系統帶來衝擊,有黑客伺機入侵網絡會議,發放不雅內容,又會趁機攻擊缺乏保護的遙距工作端點,生產力局建議企業制訂新常態下的網絡保安策略,提供在家工作安排的保安指南,保護遙距存取設施和端點,並提高員工保安意識,提防釣魚電郵來襲;定期進行網絡保安檢查,評估網絡和系統的保安;持續監察接觸到互聯網的資訊科技配置。企業可以參考該局製作的在家工作的六大資訊保安建議(https://www.hkcert.org/tc/security-guideline/six-security-tips-for-home-office)及評估遠端存取服務保安指南(https://www.hkcert.org/tc/security-guideline/assessing-the-security-of-remote-access-services-guideline)。 使用虛擬銀行 宜設置單獨使用高強度密碼 而在疫情期間能有效減少人與人之間接觸的流動支付,也存在保安風險,陳仲文提到,有流動支付用家將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