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鬆升級】QNAP ADRA NDR 內部網絡安全方案 防火牆(Firewall)相信各位都不會陌生,它是商用網絡的標準配備,主要是阻檔由外部網絡的入侵。不過,近年惡意程式(Malware)肆虐,入侵往往是來自已被感染的內部網絡裝置,故防火牆未必可應付。QNAP 推出的 ADRA NDR(Network Detection and Response)方案,正是從內部升級網絡安全。 入侵來源轉變 過住,中小企網絡安全的的威脅主要來自外部入侵,故只需利用防火牆作阻檔。不過,惡意程式的出現,完全顛覆了網絡安全的思路。惡意程式可以通過網絡、外部存儲裝置、電子郵件等方式感染目標裝置,包括電腦、智能手機、平板機甚至各種的 IoT 裝置,再利用已被感染裝置從內部網絡進行入侵。用家雖可預先為所有電腦、智能裝置獨立安全防衛軟件,但這涉及大量軟件授權費用、安裝、管理成本,對缺乏 IT 支援的中小企實是有難度。 被惡意程式感染的裝置從內部網絡進行入侵。 整合於智能交換器內 QNAP…
Search Results: 網絡流量 (41)
網絡攻擊者不斷尋找及利用新漏洞發動攻擊,規避檢測的手法更層出不窮,令目標避無可避。為協助企業解除各種威脅,網絡安全公司 Palo Alto Networks 推出最新版 PAN-OS 軟件 PAN-OS® 11.0 Nova,不但能阻止多 26% 零日惡意軟件,偵測多 60% 植入攻擊,更增加逾 50 項創新功能,大幅提升網絡安全保障。想領先攻擊者一步,記得參加 3 月舉行的網上或實體活動,未雨綢繆應對零日威脅。 是次活動將於 3 月…
勒索軟件盛行,成為世界各地機構面臨的最大網絡威脅之一,除了會令數據洩露、盜取外,甚至導致服務中斷。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引述數據顯示,去年全球勒索軟件攻擊數量按年急升 1.05 倍至 6.2 億次。而根據香港警方數據,今年上半年接獲逾萬宗網絡罪案,較去年升四成,損失金額涉及逾 15 億港元。 而 Microsoft 香港將於其年度「網絡安全研討會」分享網絡安全的趨勢及企業需知的解決方案。 然而,Microsoft 近日公佈第二期網絡威脅季度報告 Cyber Signals,揭示一項新趨勢 — 勒索軟件即服務(ransomware-as-a-service,RaaS),並成一種佔主導地位的攻擊模式。而 RaaS 更令勒索「產業化」,產生多個「專業」角色,如專責販賣網絡流量經紀;即使罪犯並不擁有任何數碼技術專長,均可部署勒索軟件。受到釣魚電子郵件攻擊後,約一小時就能讀取受害者個人資料。 RaaS 產生多個專業角色…
DDoS 是繼勒索軟件後另一令企業頭痛的網絡攻擊,而在上星期內容傳遞網絡服務供應商 Cloudflare 便發表報告,指在剛過去的六月,一款新的 DDoS 惡意軟件 Mantis 共向其一千過客戶發動攻擊,每秒鐘 HTTP 訪問請求的峰值更高達 2600 萬次,刷新相關 DDoS 攻擊的新紀錄! 分散式阻斷服務 (DDoS, 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
很多企業在實行數碼轉型時,不敢一下子將所有數據及應用程式都立刻放上 Cloud-Native 及 Container Platform的環境操作,會以項目形式作試點,避免數據損失難以復元。 Red Hat 的企業用 Kubernetes 容器平台 OpenShift 與 Pure Storage 的容器管理平台 Portworx 結合,讓企業無後顧之憂實現混合雲策略;在 Resolve Technology 的協作下,將應用程式達到…
各類企業都需要上網跟生意伙伴往來,加上遙距工作盛行,IT 基礎設施越來越複雜,IT 人員要管理的範疇大幅擴大,因此穩定的網絡服務對企業越來越重要。獲全球逾十萬企業使用的 Progress 網絡監控軟件 WhatsUp Gold,就可成為企業及 IT 人員的「得力助手」,協助遙距管理龐大連網裝置,將多地網絡管理及監控功能化繁為簡,做到輕鬆監控網路。 現時 IT 基礎設施變得複雜,包括公有雲、私有雲、更有混合雲,當中牽涉無數供應商和技術因素;遙距工作亦令員工的工作效率、資訊安全等面臨挑戰。WhatsUp Gold 網路監控軟件,可以協助 IT 人員以簡單設定及更低成本,持續監控和管理分散式 IT 基礎設施與應用程式,確保安全、可用和高效能。 全天候監察即時通報異常狀況 採用…
新冠病毒疫情肆虐兩年,除了加速企業開展數碼轉型旅程,全球各地政府實施的嚴格抗疫措施,亦變相推動企業讓員工轉行混合辦公(hybrid workplace)模式,大大增加線上會議及遙距協作工具的需求。雖然坊間有許多相關工具選擇,不過連線質素參差,不單影響會議體驗,妨礙員工溝通,甚至有可能因佔用過多上網頻寬,拖垮企業的主要業務運作。今次就請來 Cisco(思科)及 Equinix 的專家,分享由雙方合作推出的 Webex Edge Connect 會議專線解決方案,如何為企業客戶提供高質素而又安全的線上會議體驗。 疫情下線上會議質素左右企業營運效率 經過兩年疫情及種種抗疫措施,思科協作事業部產品經理黃詠雯(Wing Wong)說不少企業已逐漸適應了混合辦公模式,讓員工能夠靈活地於公司及家中工作。與此同時,各行各業亦越發將科技視為企業價值的來源。「在這種新工作模式下,企業管理者為了保持員工的生產力及工作效率,已經察覺到協作工具的重要性,而線上會議作為員工之間其中一種最常用到的溝通方式,不難想像為何它的使用量及用戶數量會呈幾何級數增長。」不過問題亦隨之而來,Wing 說以往不少企業客戶因較少使用線上會議工具,因此習慣讓員工共用授權;但現時由於使用頻繁,各員工經常都有需要擁有授權開啟個人線上會議室,因而導致公司的網絡流量超載,特別是公共互聯網,網絡不穩會導致經常遇到聲畫不同步、對話斷斷續續等情況,嚴重時會議更會突然被中止,對工作進度、傳遞訊息的準確性及客戶信心均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 專線保障線上會議、雲端應用順暢運作 思科協作事業部解決方案架構師黃鎮毅(Dennis Wong)補充說, 以往企業的業務主要在公司內部運作,員工亦可在會議室開會,對網絡流量的要求不高,亦毋須特別訂購線上會議專線。但在數碼轉型下企業倚賴愈來愈多雲端應用服務,而線上會議用量同時大增,各種工具便會出現互爭網絡資源的情況。「現時不少企業管理者已了解到採用線上會議專線服務的好處,首先是可以分隔開其他業務,減少網絡阻塞拖垮各方面的營運,並提供針對潛在威脅的保護;其次是可以提高會議的質素,讓管理者及員工之間能夠清晰、快捷、準確地溝通及傳達工作指示,減少誤會提升效率。當然,Webex Edge Connect 操作簡易,可以為所有人提供更簡單的實施、更輕鬆的擴展和服務管理。」 網絡攻擊猖獗凸顯線上會議安全重要性…
混合工作環境在疫情下盛行,企業與員工早已適應遙距辦工,打破工作空間限制的工作模式成為辦工的新常態,並預料在疫情後仍會持續。根據環球科技及業務解決方案服務供應商 NTT Ltd. 在 2021 年底發表的《環球工作場所報告》指出,90% 的受訪香港企業表示,已適應混合工作模式並重新考慮企業的 IT 安全性。然而,有 65% 的企業認為,在混合工作模式下,更難發現 IT 安全的潛在危機。究竟企業在迎接遙距辦工常態的衝擊時,要如何保障 IT 設施的安全性,避免網絡攻擊來襲? 第五代網絡攻擊 繞過偵察衝擊企業 企業對混合工作環境的網絡安全擔憂不無道理,當現實中香港遭受第五波疫情攻擊之際,虛擬世界亦同樣面對「網絡疫情」。目前,企業正受第五代網絡攻擊(Gen-V of cyber-attack)侵擾,這些攻擊趨向複雜且入侵面廣泛,衝擊流動網絡、雲端設施、網絡,甚至能繞過偵察系統。企業實施遙距工作時,則需面對全球網絡攻擊激增的問題。由於業務數據無處不在,遙距用戶存取數據時,自然令企業受攻擊的機會大增;在遠離公司系統的保護下,不難想像攻擊會更趨頻繁。手握大量個人資料及資產數據的金融業自然首當其衝,NTT…
網絡方案就像下棋一樣,選對策略就能夠快人一步到達終點,Alibaba Cloud(下稱阿里雲)聯同 Nexus Solutions Ltd 提供網絡解決方案,能根據不同大小行業客戶需要度身訂造一套穩定的系統,不但可以解決企業在「上雲」之路的煩惱,更打破實驗空間限制,加速企業遙距協作,以提升企業管理效能。 策略得宜 更快更順 由於不同行業對於技術穩定性、網絡安全性和數據私隱度有着極高要求,令企業將雲端服務供應商的技術能力列為重要考量。阿里雲正與不同的本地企業攜手,通過度身訂造的雲端技術將業務自動化、智能化。 阿里雲網絡解決方案能為不同企業提供一套穩定順暢的系統,不論跨國企業、互聯網企業、服務業,還是教育院校等等,此方案能夠讓企業商快速安全地訪問多個 VPC(Virtual Private Cloud),通過各地的節點加快不同地區訪問網絡的速度,不受域名註冊地限制。 阿里雲為不同企業提供穩定順暢的系統,加強企業管理效能。 持續創新 無懼社會新挑戰 疫情持續蔓延,瞬息萬變的社會中,企業如何維持內部暢順溝通及優化用戶體驗成為最大難題。而不論金融服務、運輸、互聯網等在內的不同垂直領域的企業,也使用阿里雲網絡解決方案,以一家本地網絡券商為例,使用阿里雲網絡加速方案令其海外伺服器表現大幅提升,成功令網絡延遲(Latency)由 150ms 至 300ms…
網絡攻擊花式愈來愈多,複雜度隨時日提升,企業費盡心思抵擋攻擊。新興的網絡偵測與回應 (Network Detection and Response, NDR) 就是一種被廣泛採用,以打擊企業範圍內安全漏洞遭攻擊的選擇。NDR 及其精準的偵測技術,讓企業的 IT管理層和網絡安全經理提供了最優質的安全基礎設施防禦,避免因數據洩漏帶來的巨額損失。 數據洩漏最令企業頭痛的原因,是花在金錢或是時間方面的代價,都極其昂貴。根據 IBM 發布的報告,2021年企業數據洩露的平均成本為 424 萬美元,較 2020 年平均成本 386 萬美元,上升近 10%,是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