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 FBI 上星期發出新警報,指網絡罪犯利用視像會議工具如 Zoom、Microsoft Team 等進行金錢詐騙的個案有上升趨勢,罪犯不單只會利用相片假扮公司高層,甚至會利用 deepfake 技術假扮高層的聲音,用各種藉口指示員工轉帳,防不勝防。 新冠病毒改變了全球企業的運作模式,企業因允許員工在家工作,因此工作期間便須使用各種網上協作工具,以及以視像會議取代日常開會。根據 Zoom 及 Microsoft Team 的公布,疫情下令雙方的用家數量激增數千萬。網絡罪犯亦看準這個機會,利用這些視像會議工具竊聽情報,開設虛假的會議或混入會議中,由於參與人數眾多,公司方面未必能即時識別有外人混合,特別是如罪犯盜用了員工的公司帳戶就更難防。 而 FBI 的警報就揭示了網絡罪犯的新趨勢,官方指罪犯結合了商業詐騙電郵 (BEC) 技術,令員工更易上當將金錢存入罪犯的銀行帳戶中。BEC 指的是罪犯透過各種手法預先摸清目標企業的員工架構及商業夥伴電郵往來的內容,了解公司的日常商業運作,在真正攻擊時便會假冒上司,就著某宗交易要求員工將金錢改存入其他帳戶,整個攻擊過程必須長時間部署,才能令員工更易上當。…
Search Results: 網絡 (1603)
網絡攻擊花式愈來愈多,複雜度隨時日提升,企業費盡心思抵擋攻擊。新興的網絡偵測與回應 (Network Detection and Response, NDR) 就是一種被廣泛採用,以打擊企業範圍內安全漏洞遭攻擊的選擇。NDR 及其精準的偵測技術,讓企業的 IT管理層和網絡安全經理提供了最優質的安全基礎設施防禦,避免因數據洩漏帶來的巨額損失。 數據洩漏最令企業頭痛的原因,是花在金錢或是時間方面的代價,都極其昂貴。根據 IBM 發布的報告,2021年企業數據洩露的平均成本為 424 萬美元,較 2020 年平均成本 386 萬美元,上升近 10%,是 17…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生產力局)轄下的香港電腦保安事故協調中心(HKCERT)總結 2021 年香港資訊保安狀況,並發布 2022 年保安預測。HKCERT 總結 2021 年香港資訊保安狀況,指中心去年共處理 7,725 宗保安事故,當中最主要事故為網絡釣魚(3,737宗,佔48%),較 2020 年增加 7%,連續四年上升並創新高,當中逾七成事故涉及網上購物或網上銀行。而第二主要事故為殭屍網絡(3,479宗,佔45%),當中約半屬 Avalanche 殭屍網絡,事故較去年下跌 16%,主因相信是 2020 年 35 個地區聯手成功摧毀全球最大的殭屍網絡之一的…
隨著 5G 網絡發展,IoT(Internet of Things,物聯網)的應用更趨普及。與此同時,由於愈來愈多的智能裝置連接至網絡上,意味著被黑客攻擊的機會也隨之而增加,而更難應對的是企業未必知道所有風險所潛藏的位置。因此要維護 IoT 系統的安全,首要條件是提升可視度,再從所有風險位置中分析,以提升安全水平,再擬定消除威脅的策略。本地知名企業解決方案代理商 ACW 就剛於十二月與 Armis、Check Point 和友好合作夥伴 IGSL 合辦午餐會, 與客戶分享 Armis 和 Check Point 的…
扎根香港多年的綜合電訊及科技方案供應商香港寬頻,在「網絡安全資訊共享夥伴計劃」(Cybersec Infohub)成立初期已登記為成員機構,與各行業的資訊保安持份者緊密合作。公司持股管理人及信息安全總監鄧宏舜表示,希望加入 Cybersec Infohub 後,能接收更多最新的網絡保安資訊,並與各大公司合作,攜手加強香港企業的網絡保安意識。 鄧宏舜稱,Cybersec Infohub 推出後,增加了本地各行業在網絡保安的交流。他以勒索軟件(Ransomware)為例,坦言不少中小企都不懂如何應對,「到底需唔需要畀錢,或者如何避免」,指計劃的網絡安全資訊共享協作平台 Cybersechub.hk 可加強對中小企的網絡安全教育,更有助企業掌握資訊保安的最新趨勢,促進網絡威脅資訊流通。 籲港企切勿忽視背後保安風險 問到現時香港企業面對網絡保安的最大障礙,鄧宏舜明言其中之一是認知及心態,「好多公司會覺得唔會咁唔好彩,或者中咗都會覺得只係個別事件,但黑客知道間公司網絡容易入侵嘅話,再唔加強防護嘅話就會再嚟。」他強調:「當全世界都知道香港網絡唔容易入侵,自然會搵第二個目標」。近年不少公司開始使用雲端服務,他表示不少公司都以為上載到雲端伺服器便十分安全,「部份伺服器可能只係做啲好基本嘅保安,自己要留意保安程度到底足唔足夠。」 鄧宏舜提到,成為 Cybersec Infohub 成員後參與了不少活動如工作坊、業界討論等,促進成員間互信和夥伴關係。此外,成員亦可使用平台提供的應用程式介面(API)自動化交換網絡威脅資訊,快速取得其他成員分享的網絡威脅資訊,及早防禦。香港互聯網註冊管理有限公司(HKIRC)網絡安全經理林嘉棋補充,HKIRC 聯同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OGCIO)早前亦有舉辦周年專業工作坊,集合不同身份背景的同業,從不同角度分享企業在新常態下的網絡安全策略和思維。 鄧宏舜稱,加入 Cybersec Infohub後,增加了與各大行業在網絡保安的交流。…
勒索軟件集團愈來愈貪得無厭,部分企業管理者為求自保,都選擇購買網絡安全保險 (cyber insurance) 減少損失。不過有安全專家就呼籲,企業即使買了保險都要低調,因為一旦讓勒索軟件集團得悉,他們就會將贖金金額推高,務求 claim 盡受害者的保險費。只要有買過醫療保險,應該好易理解…… 勒索軟件 (ransomware) 集團的賺錢手法,主要是透過加密受害企業的電腦設備,或以公開對方的機密資料作為勒索贖金的籌碼,以往勒索金額相對較少,但在近兩、三年卻大幅飆升,有調查顯示即使是中小企業,被要求的贖金金額也由數十萬美元起跳,如以中小企的每年盈利計算,基本上無法支付贖金,令人無法理解犯案集團何以獅子開大口。 最近謎底終於被解開,Fox-IT 網絡安全研究員早前為了分析勒索軟件集團的營運模式,一共分析了 700 宗被攻擊企業與犯案集團之間的談判內容,結果發現,如果受害企業有購買安全保險而又讓犯案集團知道,對方在衡量贖金時,便會以相關保險的最高賠款去設定贖金,而且更會在勒索訊息上表明由於贖金只是由保險公司支付,因此減一蚊也不會考慮。 有見及此,網絡安全專家認為企業必須將投保事情保密,盡量不要公開公司要購買網絡安全保險,即使不幸中招,仍有可能與勒索軟件集團商討一個較合理的贖款金額。另外,由於現時勒索軟件集團在入侵公司內部網絡後,會傾向先暗中搜集公司的重要資料,所以如企業將投保資料儲存在內部網絡或電郵信箱中,便有可能被對方發現,因此亦應該將相關資料儲存在隔離的地方,發送相關電郵亦最好使用其他電郵地址,總之跟買中六合彩一樣,盡量要低調。 資料來源:https://zd.net/3oh4dSw
由於企業現時需要全方位偵測及管理網絡,令 Security Information and Event Management (SIEM)大行其道。不過,不少企業 IT 團隊反映,一般 SIEM 系統會向他們發出海量警示,但九成是不重要的,反而影響了團隊的運作效率。到底市面上有沒有能夠自動分析網絡威脅嚴重性,真正為 IT 團隊減輕負擔的次世代 SIEM 呢? iCON Assistant Technical Manager Kit…
今年初,歐洲刑警成功摧毁 Emotet 的基建設備及拘捕集團多個成員,同時更利用 Emotet 的 C&C 控制中心,為受感染電腦設備剷除病毒。以為一代銀行木馬王朝殞落?錯喇,多個安全研究員均發現,Emotet 正透過另一款木馬程式 Trickbot 散播病毒,隨時準備回歸。 Emotet 在過去十年間,一直是最令人頭痛的銀行木馬病毒,它的魔掌亦曾延伸至香港企業,去年香港電腦保安事故協調中心 (HKCERT) 就曾發表報告,指 Emotet 會同時引入另一款銀行木馬 Trickbot 及勒索軟件 Ryuk,大大增加破壞力。不過在今年初,荷蘭警方就聯同歐洲國際刑警一同出擊,成功摧毁 Emotet…
YouTuber 要小心,Google 安全團隊指出一批專門提供黑客服務的網絡罪犯,早前經俄羅斯地下討論區的廣告被招聘,現時專門竊取 YouTuber 攻擊,視乎不同罪犯的專長,攻擊方法亦五花百門。被盜取的帳戶最高可以 4,000 美元出售,用作向訂閱頻道的人發放虛假訊息,例如高薪招聘人員或加密貨幣推銷。就算事後可取回帳戶,相信訂閱數量都會激減。 被 Google 安全團隊 Threat Analysis Group 識別到的慣犯非常多,當中使用的惡意軟件包括 ReaLine、Vidar、Predator The Thief、Nexus stealer、Raccon、Grand Stealer、Kantal 等等,這些惡意軟件一旦成功入侵目標人物的電腦設備,便可以竊取瀏覽器…
社交媒體平台 Clubhouse 洩露的 38 億個電話號碼的數據資料,據報道指,被一名威脅行為者連同在去年 4 月洩露的 5.33 億 Facebook 個人資料結合,並將這批個人身份信息 (Personal Identifiable Information, PII) 出售給地下市場上出價最高的人。 Threatpost 報道指 Clubhouse 洩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