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釣魚網站 (48)

    混合工作環境在疫情下盛行,企業與員工早已適應遙距辦工,打破工作空間限制的工作模式成為辦工的新常態,並預料在疫情後仍會持續。根據環球科技及業務解決方案服務供應商 NTT Ltd. 在 2021 年底發表的《環球工作場所報告》指出,90% 的受訪香港企業表示,已適應混合工作模式並重新考慮企業的 IT 安全性。然而,有 65% 的企業認為,在混合工作模式下,更難發現 IT 安全的潛在危機。究竟企業在迎接遙距辦工常態的衝擊時,要如何保障 IT 設施的安全性,避免網絡攻擊來襲? 第五代網絡攻擊 繞過偵察衝擊企業 企業對混合工作環境的網絡安全擔憂不無道理,當現實中香港遭受第五波疫情攻擊之際,虛擬世界亦同樣面對「網絡疫情」。目前,企業正受第五代網絡攻擊(Gen-V of cyber-attack)侵擾,這些攻擊趨向複雜且入侵面廣泛,衝擊流動網絡、雲端設施、網絡,甚至能繞過偵察系統。企業實施遙距工作時,則需面對全球網絡攻擊激增的問題。由於業務數據無處不在,遙距用戶存取數據時,自然令企業受攻擊的機會大增;在遠離公司系統的保護下,不難想像攻擊會更趨頻繁。手握大量個人資料及資產數據的金融業自然首當其衝,NTT…

    投資虛擬貨幣可選擇使用冷錢包(Cold Wallet)或熱錢包(Hot Wallet)保管資產,而屬於冷錢包的硬體錢包(Hardware Wallet)由於是離線儲存裝置,相對其他線上錢包安全性較高,但不代表網絡罪犯不會以此作目標。有犯罪分子發送 Trezor 硬件錢包遭數據洩露的假消息,以竊取受害人加密貨幣錢包和儲存在內的資產。 Trezor 是一個硬件加密貨幣錢包,讓用家離線儲存加密資產,當設置新的 Trezor 錢包時,將顯示一個 12 到 24 字的 recovery seed,讓用家在設備被盜或丟失時,能恢復他們的錢包。但由於知道 recovery seed 的人就能存取錢包及存放在內的加密貨幣,因此將 recovery…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轄下的香港電腦保安事故協調中心 (HKCERT) 編制的《香港保安觀察報告》出爐,2021 第四季度報告提到,涉及香港的單一網絡保安事件宗數為 4,753,按季下跌 2.2%。其中網頁塗改按季上升 33%,釣魚網站亦按季上升 7%。 報告提到,釣魚網站事件連續四季上升,與去年同期相比,釣魚網站事件升幅達 265%。大部分釣魚網站都是以偽冒金融機構和網購平台為主,其他亦有科技公司、電子錢包、網上娛樂平台等。HKCERT 提醒,釣魚網站仿真度極高,用戶可仔細檢查網址來分辨真偽,留意英文串法、域名等。 《香港保安觀察報告》季度報告除會提供過去一季被發現曾經遭受或參與各類型網絡攻擊活動的香港聯網系統的數據外,HKCERT 指由今期開始,亦會回顧該季度所發生的重大保安事件及探討熱門保安議題,並提出易於執行的保安建議,以提升公眾的資訊保安認知的水平,増強應對有關風險的能力。 今期報告的重點包括: 2021年第四季度涉及香港的單一網絡保安事件較對上一季微跌2.2%;然而釣魚網站事件卻連續四季上升,大部份都是以偽冒金融機構和網購平台為主;利用QR code作網絡攻擊與日俱增,不法分子會循流動支付、賬戶驗證、網站瀏覽、訊息儲存四種常用的QR code應用進行攻擊;開始進行NFT(非同質化代幣)交易前,大家要考慮如何安全地儲存NFT資產,可選擇以連線錢包(熱錢包)或離線錢包(冷錢包)儲存,也可以混合使用這兩種錢包;以及常用於軟件開發的 log4j 開源軟件爆出保安漏洞,黑客可籍此發送特定的記錄檔訊息至 Log4j…

    新冠疫情持續,黑客亦利用機會借疫情作攻擊。早於 2020 年 3 月,與新冠病毒有關的網絡釣魚攻擊躍升 667%,隨疫苗接種計劃推出時,新一波與疫苗有關的電郵威脅亦接踵而來,而 Omicron 變種病毒導致確診個案再度急升,同時亦帶動網絡釣魚攻擊個案激增。 Barracuda 研究人員發現有關新冠病毒測試的網絡釣魚攻擊大幅增加,於 10 月至 1 月期間,相關電郵詐騙增加了 521%。 有關新冠病毒測試的網絡釣魚攻擊次數隨疫情躍升 Barracuda 列出一些最常見的行騙手法,反映騙徒利用不同策略來引起受害者的注意: (1)聲稱提供新冠病毒測試產品及其他醫療用品,例如口罩或手套,其中部分銷售的是 假冒或未經授權的產品。…

    Green Radar (劍達(香港)有限公司) 發表 2021 年第四季度的電郵威脅指數 Green Radar Email Threat Index(GRETI),第四季指數顯示為 65.9 分(第二及第三季分別為 63 分及 64.6 分),反映企業面臨的電郵威脅風險維持於高水平並持續上升。根據分析,網絡釣魚和商業電郵詐騙攻擊仍是最常見的電郵威脅,風險級別水平為「高」。今季報告亦發現,近期受到社會熱議的非同質化代幣(NFT)成為黑客的釣魚目標,主要由於其高回報的投資特性,令不少人為賺錢而容易墮進黑客陷阱 。 根據今季 GRETI…

    研究顯示九成網絡攻擊源自釣魚電郵,員工能否正確分辨,便成為企業防避入侵的重要因素。研究機構 ETH Zurich 一項跨 15 個月的調查發現,即使企業為員工提供安全意識培訓,如員工經常接觸到釣魚電郵,也有可能重複犯錯。要提高員工的辨識率,必須讓他們養成舉報的習慣。 該項調查的結果共收集了 14,733 個企業員工的數據,而且歷時長達15個月,目的是顯示哪類員工最易上當、企業在受測試過程中被入侵的風險有否改變、員工安全培訓的作用,以及員工的參與能否有助偵測釣魚電郵。研究員只向答應參與的企業發出模擬釣魚電郵,而該公司的員工全不知情。而在虛假的釣魚電郵內,研究員同時設置了一個按鈕,讓員工可以輕易向 IT 部門舉報懷疑收到釣魚或垃圾電郵,從而觀察員工會如何處置這類信件。 在過往一些同類調查中,結果曾顯示女性會較易打開釣魚電郵,但在這次測試中,研究員指未有發現性別的中招率存在差異,相反年輕或年長的員工,較傾向會點擊打開電郵內的惡意檔案或連結。而屬於重複犯錯的「repeated clickers」,佔整體調查對象的 30.62%,會授權啟動文件內的 Macros 或於釣魚網站輸入帳戶登入資料的亦 23.91%,另外,對於工作上需要經常接收電郵的員工來說,就算擁有較高安全意識,但有 32.1% 最終也會出現抗毒疲勞,至少墮入陷阱一次。安全意識培訓問題上,調查結果顯示模擬釣魚電郵測試及自發性參與安全培訓,未能有效減少員工的中招率;無論電郵系統內顯示的威脅資訊如何詳細,似乎亦無助降低員工的打開機會。結果顯示企業如想靠員工自行阻止釣魚攻擊,實在未許樂觀,管理者應該認為採購有效的電郵防護服務及安裝反釣魚電郵過濾器。 有趣的是,研究員發現如電郵內提供一鍵舉報按鈕,反而有助企業及早標籤釣魚電郵攻擊。從調查報告中可見,員工的整體舉報釣魚電郵的準確度達…

    為了令受害者誤以為正在登入或瀏覽官方網站,高質素的黑客會盡力將釣魚網站製作至以假亂真的地步。如果要交由防毒軟件識別當中差誤,現有方法較為費時,準確度亦未算高。由大學研究人員開發的機器學習技術,會自動將官網的程式碼轉變為圖像數據,跟虛假網站進行比對,從而減少所需的運算資源及縮短比對時間,以另類視覺分辦真假。 要分辨是否虛假網站,一般人只能靠肉眼找出可疑之處,以 Office 365 登入頁面為例,網址列、網頁設計、圖像擺位、文字有否文法或串字問題等,都必須小心留意。不過,如果並非專家或老手,單靠肉眼絕不可靠,因而必須借助防毒軟件或網絡安全工具代為分析。然而,大部分安全工具的識別效能除了上述的條件外,主要建基於資料庫上的記錄,例如架設該網頁的伺服器或 IP 位置是否可疑?種種因素令比對工作需要耗用大量資源,因此只能於雲伺服器上進行分析,從而令比對需要一定的時間。 由英國 University of Plymouth 及 University of Portsmouth 研究人員合作研究的人工智能分析技術,便以創新的角度進行分析。研究人員首先將大量官方網站及虛假網站的程式碼轉換成視覺化的圖像數據,歸納出各自的獨特之處,然後再這套數據模型交由人工智能的機器學習進一步自行訓練,自行修正當中的差異,演變成一套更成熟的分析系統。為了加強分析工具的可用性,研究團隊刻意選用了一套名為 MobileNet 的神經元網絡系統,它不似得其他神經元網絡需要龐大的運算資源,因而可以在一般電腦設備上運行。研究員指出,現時系統在分析虛假網頁的準確度已達94%,而且還在每日進化中。 不過,現階段新技術仍未可推出市面,因為研究人員正在改良系統操作,讓它成為一套可被普遍使用的工具。研究員更有信心這套系統最終可達 100%…

    無論你是否 remote worker,抑或是身兼多職的 slasher,好大機會需要四圍工作,由於不再像傳統工作模式般,網絡安全可獲公司支援,所以更加需要注重「網絡衞生」,避免因不當習慣而遭受網絡攻擊,連累公司、客戶受損,隨時飯碗不保! 電腦加鎖:作為經常要帶著手提電腦或智能手機工作的人,遺失電腦或手機是難以避免的意外,為免工作設備被其他人打開並利用,機主必須為設備啟動保護鎖,例如必須輸入密碼,甚至利用機身上設有的生物特徵信(biometrics)如指紋、人臉辨識解鎖功能。即使設備不幸遺失或遭盜竊,也不用擔心內裏資料會外洩。另外,外置硬碟或USB儲存裝備,同樣需要額外啟動密碼保護,以防萬一。 安裝防毒軟件:沒有公司的防火牆、防毒工保護,在家工作的員工或slasher最低限度都要安裝可靠的防毒軟件,因為它會協助掃描下載的檔案是否藏有惡意軟件,而且亦會阻止你進入釣魚網站甚至打開可疑的連結。雖然以病毒特徵把關的防禦法未能阻截零日威脅,但至少可減少中招風險。 保持更新:黑客經常利用軟硬件的零日漏洞或已知漏洞發動攻擊,前者在廠商發現並推出安全更新檔前,可以話無得防備,但已知漏洞一般已有安全更新升級,如果依然中招,只可以怨自己懶。時刻保持電腦作業系統、各種應用程式及瀏覽器的 firmware 在最新版本,才能減少被攻擊風險。 加強保安:雖然不少人都認為自己家無財物,即使被爆竊也不會有大損失,因而對家宅安全掉以輕心;不過即使你的電腦設備如何「古董」無價值,但內裏儲存的資料或帳戶登入資訊,卻有可能讓賊人乘機入侵你的公司或你的客戶,一旦發生意外隨時可以飯碗不保,所以除了網絡要保安,家居的防盜設施亦不可小! 資料來源:https://bit.ly/38Z3a13

    網絡威脅無孔不入,其中透過電郵入侵更是常見的手法,在疫情影響下,對網絡及雲端環境的依賴,令危機擴大。電郵安全公司 Green Radar 劍達(香港)有限公司發表香港首份電郵威脅指數報告,第二季指數顯示為 63 分(最高為 100 分),反映企業面臨的風險水平維持高位,當中釣魚電郵(Phishing Email)及商務電郵詐騙(BEC)處於高風險水平,惡意軟件(Malware)的威脅則處於中風險水平,企業應保持高度警覺。 Kenneth 指,商務電郵詐騙(BEC)屬新型威脅,處於高風險水平。 報告公布 2021 年第二季度首個電郵威脅指數 Green Radar Email Threat Index(GRETI),有別於一般以全球數字作基準的分析,Green Radar…

    研究發現,71% 企業或機構曾在過去一年遭受商業電郵詐騙攻擊 (BEC),而美國 FBI 在過去一年接獲的 19,369 求助中,計算中企業或機構的累計損失高達 18 億美元,屬 2020 年最昂貴的網絡攻擊。而要阻止 BEC,不能單靠電郵防護系統或員工,更重要是結合行政管制政策,全方位堵塞漏洞出現。 商業電郵詐騙攻擊 (Business Email Compromise) 的攻擊手法大致可分為三類,分別是假扮寄件人,或盜用帳戶進行各種詐騙手段,例如轉帳金錢、開啟釣魚網站連結或打開惡意軟件。BEC 相較一般釣魚電郵的不同之處在於它並非漁翁撒網,而是有目標地攻擊企業或機構內的職員。為了假扮成公司內的高層或員工,BEC 罪犯通常會潛伏在內部網絡或電郵系統內一段較長時間,以了解內部架構、生意夥伴的合作業務等情報,甚至偽裝目標的慣常用字,提高詐騙電郵的成功率。以涉及金錢轉帳的騙案為例,日本媒體 Nikk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