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電郵 (527)

    為了避開電郵防護工具攔截,黑客可謂奇招盡出,安全專家警告,有10,000個Microsoft電腦服務帳戶,被新一輪仿真度極高的釣魚電郵襲擊。黑客除了冒充FedEX、DHL等速遞公司發出電郵,更避開使用容易被防護工具判斷為釣魚電郵的發信伺服器、電郵主題及內容,更利用Google Firebase及Quip等免費服務,令電郵變得身家清白,極容易受騙。 電郵防護服務供應商Armorblox最新報告顯示,黑客看準市民在疫情下經常使用FedEX、DHL等速遞服務,於是便冒充有關公司大量發出釣魚電郵,企圖提升收件人打開電郵內連結或PDF檔案的成功率,進而騙取收件人的Microsoft帳戶或公司帳戶的登入資料。雖然攻擊手法看似跟以往的釣魚釣擊相似,不過專家指出無論在電郵內容的仿真度上以至其他配套,就較以往的釣魚電郵更精密,以及會使用更多免費的合法工具去逃避電郵防護工具的偵測。 先說說電郵防護工具的運作原理,傳統工具的系統除了會比對電郵內有否已知的惡意元素,例如發信方的電郵地址、伺服器、電郵主題及內容等之外,還會掃描附件或內裏的連結有否可疑之處,如發現有問題便會攔截下來,再交由收件人去決定如何處理郵件。新的電郵防護工具或會提供沙盒(sandbox)功能,讓用家在有需要時於完全隔離環境打開郵件,以免電腦設備在過程中受到感染。 黑客由於熟知上述防護原理,因此在製作釣魚電郵時,便會避開可疑元素,例如避免在電郵內使用Urgent等字眼,減少被系統攔截的機會。而今次Armorblox發現的新釣魚電郵,更將經連結跳轉的虛假帳戶登入頁面,寄存在合法的免費服務上,例如Google Firebase及Quip等,由於寄存位置可信,再加上偽造的頁面逼真得沒有漏洞,於是便能獲電郵防護工具放行。 安全專家指出,有證據顯示愈來愈多釣魚攻擊會將跳轉連結的虛假頁面或惡意附件檔,寄存在合法的免費服務上,警告電郵用家要進步提高警覺,不要誤以為電郵防護工具能夠百分之百攔截釣魚電郵或其他攻擊,最重要是要細閱電郵內容,如有任何可疑之處便絕不能打開附件或點擊任何連結。 資料來源:http://bit.ly/3pNuOUt

    現時不少人都知道 Google、Facebook 等網上服務巨企,會對用家的網上行蹤感到興趣,但其實網民的電郵帳戶行為,對市場推廣員來說一樣非常寶貴。BBC便發現,有 2/3 電郵內被發信人暗中植入間諜 pixel,以追蹤相關電郵如何被處理! 市場推廣的其中一種方法是透過發送推廣電郵,吸引目標客戶的注意。不過,收件人如何處理電郵,均會對發送人的信譽 (reputation) 有一定影響,例如收件人將郵件標示為垃圾郵件,或從未打開該發送人的電郵等舉動,便會讓電郵服務供應商理解該發送人的電郵沒有價值,將之加入黑名單或直接送到用家的垃圾電郵信箱,以提升用家的服務體驗。此外,市場推廣公司亦極欲得知收件人如何處理電郵,用以製作服務報告給客戶參考,因此有不少市場推廣公司便不惜踩界,在電郵內放入一粒小小的 pixel,以記錄電郵有否被打開及處理方法。 英國傳媒公司 BBC 為了調查 spy pixel 的使用狀況,便委托Hey訊息服務公司分析網絡上的電郵實況,結果便發現有 2/3 的電郵內隱藏著 spy pixel。這些…

    騙子發疫症財不是新鮮事,但是疫情一日未完,只怕不法分子仍然會利用群眾的恐慌,繼續製造謠言呃錢。最近承著疫苗推出,英國出現不少與疫苗有關的電郵,誘騙民眾輸入個人資料,身在香港的我們,也要留神會否有相同情況出現,下文將介紹各種隨疫症而出現的虛假訊息。 早於去年 12 月,國際刑警組織已發出警告指,未來幾個月內將出現大量與 COVID-19 相關的欺詐和網絡罪案,呼籲執法機構作好準備,該組織秘書長 Jürgen Stock 提到,這些不法分子會利用虛假網站和虛假療法,瞄準毫無戒心的民眾,結果或對他們的健康、甚至生命造成重大威脅。而發出警告後的四星期,民眾與及疫苗供應鏈首當其衝成為罪犯的目標。 假冒產品 有假冒疫苗正在網上發售,令人最為擔憂。Check Point研究人員發現與 Dark Web 相連的論壇帖文中,包含「冠狀病毒疫苗」和「冠狀病毒療法」字眼,內有供應商聲稱可以使用未標明品牌的 COVID-19 疫苗,索價達 300 美元的加密貨幣。Check Point…

    全球最大域名註冊商 GoDaddy,為咗測試員工對釣魚電郵的辨識能力,竟然在電郵上攞年尾假期獎金嚟玩,標題寫明今年會向員工發放 650 美元,令到 500 名員工中伏,回覆個人資料以獲得「獎金」;事隔兩日,這批員工收到的卻是「你未能通過最近的釣魚測試」,GoDaddy 今次真係激嬲全世界! 本來沒收到獎金已經令員工非常失望,GoDaddy 更要求一眾「受害人」作額外的工作,兼接受釣魚相關的培訓,唔嬲就假!事件更激嬲一眾在 Twitter 上食花生的網民,有人更憤怒地表示要更換域名服務供應商。雖然公司向員工發送釣魚電子郵件來測試員工的做法並不罕見,但在現時疫情嚴重、生計受礙的時刻,得知獎金原來是「流料」,更是一個測試時,對員工來說可謂特別殘酷,令人失望。 GoDaddy 發言人事後發出聲明,向員工致歉,並指出 GoDaddy 非常重視平台的安全性,了解到部分員工對此網路釣魚測試的方式感到不滿,或覺得此舉敏感度不足,對此深表歉意,又表示一切為提高員工對釣魚電郵的敏感度。 資料來源:http://engt.co/34QppV7、http://bit.ly/3rvtpnH

    企業的管理層不單只人工高,就連他們的電郵帳戶亦特別值錢,事關黑客可以從中了解公司運作、客戶資訊,更可以用來「命令」下屬匯款,進行商業詐騙攻擊(Business Email Compromise,簡稱 BEC)。俄羅斯就有黑客在暗網上出售相關帳戶登入資料,包括CEO、CFO、公司主席、總裁等等,開價由 100 美元至 1,500 美元,都算收得平喎! BEC攻擊主要是透過假冒身份而獲取收件人的信任,用不同的藉口來騙取企業相關資訊或指示員工匯款,或打開惡意軟件等行為。其厲害之處,是可以借助上司的權威,令下屬不敢怠慢,務求盡快幫上司解決問題,例如即使對匯款指示有懷疑亦不敢求證。何解話 100 美元至 1,500 美元都算平?先來看看下列兩宗新聞。 1.香港警務處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發表的 2020 年首季行動報告,就指出曾發生 153 宗商業電郵騙案,其中一宗更成功令公司員工將 1,800 萬港元匯出。 2. 去年 9…

    常言道疑人勿用,應用在網絡世界亦然:由陌生人所寄發的可疑檔案也不要胡亂開啟,只要收到防毒軟件或電郵防護軟件發出警示,就切勿開啟檔案或附件。舉例來說,人事部經常會收到大量來自陌生人所發出的CV,而採購部日常工作亦是以電郵收發客戶訂單及邀請廠方報價,公司隨時因為一個員工誤開帶有病毒的電郵而「中伏」。在黑客橫行的時代,即使是由相熟客戶傳來的檔案,亦未必一定安全,員工固然要打醒十二分精神,但謹慎處理或令工作效率拖慢。 要打破困局、快而準偵測到電郵可疑附件?選用 Content Disarm & Reconstruction(CDR)+ Isolation 技術幫到你!立即報名參加 ReSec + Menlo Security 網上研討會,了解重建檔案技術如何快速清除隱藏陷阱,一次過提升公司網絡安全,與及員工工作效率。研討會中更設問答遊戲環節,有機會獲得HKTV Mall HKD200購物券! 主題:Menlo Security & Resec Webinar日期:2020 年 11 月…

    釣魚電郵大家都有收過,而最近網絡安全公司 Sophos 收到的一封垃圾電郵就頗有趣,因為黑客試圖令收件人相信自己管理的社交平台違反版權守則,並恫嚇會在時限後停止帳戶,迫使帳戶管理人於虛假社交平台登入帳戶。安全專家指黑客在電郵及虛假網站上做足功夫,一心急就會上當。 Sophos 安全專家在博客上提到間中會收到來自社交平台的電郵,指有用戶投訴其專頁使用了違反版權的素材,須管理人親自解釋。專家相信投訴事件非常普遍,所以就令黑客有機可乘,發出偽造電郵令帳戶管理人信以為真,心急點擊電郵內的連結登入帳戶了解詳情及解釋。文章中提及,Sophos 在最近真的收到這類恫嚇信,不過作為網絡安全專家又怎會如此容易受騙?專家指由於他檢查了發信人的電郵地址並非來自 Facebook server,而且英文文法差,即時已確認是釣魚電郵。不過,專家再深入研究電郵內容,發現黑客也在多方面下苦功,提升電郵的可信度。 首先電郵內有一個「Continue」字眼的超連結,如以滑鼠浮標移至上面,的確會顯示連結是指向Facebook網站;原來黑客只是登記了一個專頁,並將版面偽裝成 Facebook 的申訴版權頁面,令社交平台帳戶人信以為真,於是點擊頁面上的https://facebook.com/copyright/xxxxx超連結。造假第二步是這條超連結卻使用了常用的 HTML 編碼欺詐手法,顯示出來的超連結卻與實際指向的網站不符。造假第三招是雖然該版面都有取得 HTTPS 認證,但專家指出該認證只是早幾天前才發出,可合理懷疑其造假成份。一旦管理人被以假亂真,便會直接輸入帳戶登入資料,甚至進一步輸入 2FA 雙重因素驗證碼,最終便會被黑客奪去帳戶。 由於黑客造假都夠專業,所以專家勸籲大家在收到電郵時,一定要多方面確認信件真偽,例如要詳細檢查發信人地址、將浮標指向電郵內的超連結,預覽與目標網址是否一致。另外,他警告即時導向網址屬於官方網址,從上例也可見未必一定為官方所開設,所以如果要登入帳戶,最穩陣還是親手於網址列輸入官網,再登入個人版面查看有否相關內容或訊息,就可減少被騙風險。 資料來源:https://bit.ly/2HKQjF6

    一場疫症,令工作模式、生態來個大變身,很多常規的訓練或技術都因時改變;而網絡安全相關的訓練,也需重新啟動接軌,以增強效率。有研究指出,針對釣魚郵件的應對訓練減少,辨識能力會隨時間下降,一個不留神就大件事。USENIX SOUPS上個月舉行的安全會議上,建議讓員工在釣魚行為的安全意識方面的訓練,每半年一次。 由於德國公共行政部門下的組織機構員工,需要進行強制性網絡釣魚意識培訓,當地多間大學因利成便,向409名隸屬國家地理信息及狀況部門 (State Office for Geoinformation and State Survey, SOGSS) 人員進行研究,以了解他們的訓練成效,以及他們的辨識能力會否隨時間而下降。這班受訪人員分成5個組別,並按他們接受釣魚意識訓練後4個月、6個月、8個月、10個月及12個月作測試。 研究人員發現接受測試的員工中,在接受訓練課程4個月後,仍能準確辨別釣魚電郵,但在接受訓練課程6個月或以上的群組,就需要重新再接受訓練。與此同時,研究小組亦設置四種形式「補習班」,包括文本、影片、互動例子、短文,為這班受訪者在受訓後6個月後及12個月後,補充防釣魚知識。四種補習班的內容中,以影片及互動例子效果最顯著,影響力能維持至少6個月。 學者總結出持續讓員工接受釣魚辨識訓練,能有效地協助其所屬部門阻擋部分攻擊,只要定期每6個月進行重複的訓練,並交替以不同的方式如影片及互動例子等,便能持之有效。 資料來源:https://zd.net/3mPZmog

    面對陌生電郵大家可能有防備心,黑客都深明這個道理,所以也著力以不同方法,蒙騙受害人的眼睛,利用知名企業的牌頭發出信件,以圖令更多人中招。近日有電郵防護公司Confense進行打擊釣魚電郵活動,藉假冒知名資安培訓(Security Awareness Training)公司KnowBe4,發出培訓活動提示,但實際上這是一封「釣魚電郵」,旨在提醒用戶不要中招。但驟眼看來幾可亂真,而且還會自圓其說 ⋯⋯ 釣魚攻擊老是常出現,所以資安培訓公司提供課程,讓企業可安排員工上堂,以判斷惡意攻擊電郵。Confense以假冒KnowBe4名義,模擬黑客手法,發出電郵邀請接收者登錄防止釣魚行為培訓,並以課程提示加上截止日期作為信件主題,要求參加者24小時內回應。 正所謂「做戲做全套」,電郵內還鄭重的提醒一眾會員,活動不能在KnowBe4的平台登記,而附帶的連結是外部連結,試圖降低收件人戒心。當他們點進網頁,便會要求他們輸入個人 outlook 資訊作登入用,繼而索取更多個人資訊及電郵密碼等。即使曾接受辨別釣魚電郵訓練的人,稍一不留神,也有機會中招! 除了可依靠電郵防護公司的服務,阻擋這類假電郵落入收件箱外,亦可參考以下自保招式:細心留意信中附有的URL是否有古怪,倘有懷疑即聯絡網絡管理員,以確認電郵的真確性。而如果這是辨識釣魚電郵的訓練,收件人又能成功洞悉「奸計」,便可以放膽通知負責人,順利通過測試了! 資料來源:https://bit.ly/2FFpq4N

    釣魚攻擊(Phishing attack),絕對係成本低、回報高嘅熱門網絡攻擊。雖然釣魚攻擊仲可以分為魚叉式(Spear Phishing)及商業詐騙(Business Email Compromise)等,但由於係針對指定對象攻擊,黑客要投入更多時間去理解偽裝角色同受害人的關係,所以無釣魚攻擊咁普遍。一般嚟講,無差別攻擊主要係用作盜取帳戶登入資料,例如 Microsoft Office、PayPal 等等,黑客首先會偽造相關網站登入版面,再用電郵將連結漁翁撒網式寄出去,等待獵物上釣。一旦收件人誤信連結內容為真,就可能到偽造網站親手輸入自己嘅登入資料,黑客就可以入侵相關帳戶。受害人不單止可能遭受信用卡盜用損失,如果係公司帳戶資料,更會連累公司機密資料外洩添! 為咗研究釣魚攻擊喺今年頭半年嘅特色,網絡安全公司 IRONSCALES 研究員就對相關嘅偽造登入網頁進行調查,結果發現頭半年有超過 5 萬個假網站,冒充超過 200 個全球知名品牌。其中被冒認得最多嘅 5 個品牌,分別係 PayPal、Microsoft、Facebook、eBay 同埋 Amazon,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