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AI (888)

    本港機構接二連三發生網絡安全事故!匡智會公布發現兩間殘疾人士地區支援中心的伺服器遭黑客入侵,導致系統未能正常運作,初步估計涉及約 2,000 人的個人資料。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匡智會指出於 6 月 11 日早上,發現轄下兩間分別位於北區及觀塘西的殘疾人士地區支援中心的伺服器遭黑客入侵,部份內部文件被上鎖。該會發現事件後已即時中斷伺服器連結,並就事件向香港警務處報案,以及向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及社會福利署報告。初步調查顯示,被入侵的檔案涉及約 2,000 位服務使用者及其家屬、義工以及員工的個人資料,具體細節仍在調查中。 匡智會對今次事件深表遺憾,並向可能受影響的人士致以衷心歉意,又譴責一切形式的非法網絡活動。該會已加強重置安全措施,防止黑客再次入侵,以及正就此事件接觸相關受影響人士,着其提高警覺,以防範可能外洩的資料被濫用、惡意或非法使用。 想 守 住 企 業 網 絡 安…

    本地網絡安全公司 Green Radar 與全球知名網絡安全公司 Kaspersky(卡巴斯基)攜手合作,推出最新託管式端點偵測及回應解決方案 grShield,以提升端點保護水平,增強網絡安全措施,並保護企業應對不斷變化的威脅。 借助 Kaspersky 的尖端技術,配合 Green Radar 本地安全監控中心(SOC)和專有的威脅情報,grShield 結合自動威脅偵測及應對網絡威脅的回應能力,以抵禦複雜的攻擊,包括新興漏洞利用、勒索軟件、無檔案攻擊,以及黑客利用合法系統工具的攻擊手法。 grShield 能為企業增強可視性,提供先進的根本原因分析功能,以及自動化的事件回應機制,企業可快速高效地應對複雜的威脅,大大減少網絡攻擊的影響。 本地 SOC 支援屬一大優勢 Green Radar…

    近月本港企業及機構接二連三遭受網絡攻擊,導致資料外洩,網絡安全成為熱話。Google Cloud 旗下的網絡安全解決方案供應商 Mandiant,公布最新網絡攻擊報告《M-Trends 2024》,透過前線網絡攻擊調查,分析 2023 年網絡攻擊者及活動,發現全球網絡攻擊停留時間(Dwell Time)中位數,下降至有紀錄以來新低,而金融服務業則繼續成為頭號攻擊目標。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網絡攻擊停留時間是指攻擊者有目標環境內,未被偵測到的時間。《M-Trends》指出企業偵測到入侵時間,由 2022 年的 16 天下降至 2023 年的 10 天,而內部威脅偵測攻擊事件亦提升至 46%,比起 2022…

    近來香港多間機構連環遭受攻擊者入侵,令本地企業管理層深深感受到危機已迫在眉睫,開始積極部署更多網絡安全工具。不過,亂石投林式的添置安全工具,對提升防禦力是否真的有幫助?早前 DICT 數智通訊服務供應商中信國際電訊 CPC(以下簡稱 CPC)與網絡安全服務供應商 Fortinet,便特別舉辦人工智能攻防戰「卡牌盛會」,破格地以卡牌遊戲形式,展示完美安全防護所需具備的靈活解決方案組合,以及最重要的全面佈局思維,讓參與今次盛會的企業IT領導專員及業界專家,日後能夠將整套思維融入企業的防禦架構之中。 香港電腦保安事故協調中心 Otto 透露正跟其他地區的 CERT 合作,建構一個可提升偵測網絡釣魚域名的 AI 模型,以緩解企業面對最多的網絡攻擊問題。 人工智能提升黑客攻擊力 全新思維扭轉防禦劣勢 開始卡牌模擬實戰前,香港電腦保安事故協調中心主管Otto Lee 首先跟參與者分析了現時香港的網絡安全狀況。他指出從近年本地發生的多宗安全事件可見,黑客均加大力度運用AI,令各種網絡攻擊來得更快更具針對性。以企業接獲得最多的釣魚電郵為例,黑客可借助 AI 更快地產生出高質素的詐騙內容,令收到信件的企業員工更難防範,再配合深度偽冒(Deepfake)AI…

    網絡保安服務方案供應商 Fortinet 推出的最新版本 FortiOS,是唯一能無縫整合網絡和安全功能的作業系統,其 Security Fabric 升級包括新一代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數據保護、管理服務和統一代理功能,為客戶加強網絡防禦。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Fortinet 創辦人、董事長暨行政總裁 Ken Xie 表示:「FortiOS 是全球最強大的即時網絡安全作業系統,有效簡化跨內容、應用程式、用戶、裝置、數據和位置的管理;我們專有的 FortiASIC 提供前所未有的效能、更低成本和低耗能。20 多年來我們致力創新,獨有地使 30 多種網絡和安全功能共同協作。FortiOS 7.6…

    智慧工地的「4S管理」(Smart Site Safety System)項目,除了上回提及的地下水道工程外,更可以實施於不同工地場景,如橋下空間的施工、工地機械移動、吊塔區域,以及很易被人忽視其危險性的堆填區等。筆者近期處理過不少這類安全項目,都利用了物聯網(IoT)、人工智能(AI)及大數據等科技,並以中央管理平台統一控制去改善工作環境,提高工地安全水平。 想睇更多專家見解?立即免費訂閱! 筆者印象特別深刻的是堆填區,最近曾前往視察,發現它除了環境惡劣、臭氣熏天外,另一個大問題是推土機、垃圾車等大型車輛在場內「暴走」,完全沒有固定的行駛路線,十分容易發生意外。 查看資料,去年在打鼓嶺堆填區就發生過悲劇,一名男工被垃圾車撞倒後困在車底及石塊之間,最終不治。而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的堆填區,亦發生過有員工上流動廁所時遭推土機連人帶廁輾過壓死!因此我建議,堆填區管理機構應考慮在推土機和車輛上安裝藍牙網關,並在工人活動區域設置感應式標桿。當車輛或推土機接近標桿時,藍牙網關能即時感應並觸發警報,從而避免車輛或推土機誤入工人工作區域。 香港大大小小的行車天橋、大型橋樑多不勝數,橋下工程可謂日夜皆在進行。這類項目往往需要數十名工人同時作業,動輒上百人。在如此密集的作業環境下,一旦發生意外,工人很容易被困在施工區域內。因此,有需要實時監控工人的數量,確保他們在安全的區域內工作,並避免在非施工期間有工人被遺留或逗留。建議可以為工人配備智能手錶,這些手錶的定位及數據會統一連接到智能中央平台。一旦發生緊急情況,即可以通過多種渠道,如短訊、CMP、手機 App 等,向工人及工程管理人員發出警報,從而避免意外。這種模式在短期或即日的工程均適用,每日收工時再統一收回智能手錶即可。 至於建築地盤經常需要用到許多大型移動機械,如挖掘機、吊機等,都是安全隱患的重點。這些機械在運作時,如果工人不小心走入盲點位置,就很容易發生意外。解決這個問題,可以考慮使用藍牙方案。例如在移動的吊臂機械上安裝藍牙網關,並為工人配備智能監控手錶。藍牙網關會以 1 秒的頻率接收附近的藍牙設備信號,以此判斷工人與機械的距離。如果設備信號靠得太近,系統將會觸發警報。即使工人視線被遮擋,也能確保他們不會與移動機械距離過近。 在地盤和堆填區這樣的環境中實施智慧工地,當然有許多細節問題,例如維護電源的挑戰、智能影像辨識所涉及的數據儲存及保護等,但其實都不難解決,全部已有實用的方案。說到底,要把智能科技應用在工地上,並非甚麼複雜的編程,只要我們能夠將智能平台與所有硬件設備相連接,並進行統一管理,那麼在發生緊急情況時,系統就能及時發出警報,有效地保障工人的安全。 作者:思路富邦集團(SagaDigits)創辦人陳智銓(Arthur)欲觀看更多 Arthur 撰寫的文章,可按此瀏覽。

    至少有六個不同的殭屍網絡惡意軟件集團,正在試圖濫用 TP-Link Archer AX21 (AX1800) 路由器的一個已知漏洞,而根據網絡安全公司 Fortinet 的數據顯示,各路黑客平均每日都會嘗試利用這個漏洞發動約五萬次攻擊,所以用戶如果過了一年仍未修補這個漏洞,到發現被入侵時,就只能怨自己慢幾拍。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有好幾個網絡安全研究人員,在 2023 年 1 月發現了 TP-Link Archer AX21 路由器的網絡管理介面存在嚴重的零日漏洞,研究員指出黑客可以通過連接路由器的 API,在路由器上不經身分驗證而執行惡意編碼,從而達到控制路由器發動 DDoS…

    智慧城市已成為香港未來的主要發展方向之一,在數碼轉型主導的經濟環境下,無論是任何規模的企業都有選用合適科技方案,提升業務與團隊生產力的需要。不過往往苦無頭緒,亦難以找到業務痛點與創新應用的配對機會。有見及此,華為早前與嘉靈攜手舉辦了 2024 年首次的「Karin x Huawei Solution Day」夥伴交流活動,展示了包括華為各項最新 ICT 創新解決方案。 目前嘉靈的員工已取得接近 140 張華為相關的技術認證,另外該公司位於澳門的辦公室已成立接近三年,大大加強跨境應用的技術支援能力。 為了推動香港以至鄰近地區的華為產品業務發展,目前嘉靈的員工已取得接近 140 張華為相關的技術認證,另外該公司位於澳門的辦公室已成立接近三年,大大加強跨境應用的技術支援能力。雙方亦希望舉辦更多夥伴交流活動,藉此多聆聽業界與生態圈內參與者的意見,讓企業加深對華為服務與產品的了解。 CloudCampus 3.0:網絡管理化繁為簡 要支援智慧城市的持續發展,每一項科技基建都不可或缺。作爲全球領先的 ICT 基礎設施和智能終端提供商,華為早前亦在「Karin…

    數碼轉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在過去幾年大行其道,成為企業必不可少的成功步驟,加上遙距工作在疫情下急速發展,到底為網絡架構帶來甚麼衝擊?零信任(Zero Trust)為何會成功「彈出」顛覆網絡架構,甚至取代部分 VPN 與防火牆功能?面對日新月異的人工智能(AI)攻擊,企業又應該如何自保?小編請來業界專家 Zscaler 大中華區區域總監袁蔚豪(Henry Yuen),為大家剖析網安趨勢。 VPN 易造成網安漏洞 企業講數碼轉型,不外乎是「由地上天」,例如將應用程式放到雲端,但在網絡架構的層面上,其實未有出現根本性改變。Henry 解釋,傳統以來維護網絡安全做法就如同城堡形式,利用防火牆、IPS 等防護工具作城牆,保護城堡內的重要數據。至後來雲端應用、遙距工作的出現,就演變成利用 VPN 連接用戶、分支辦公室及雲端,但城堡形式的做法仍是一致的。 VPN 成為了員工在外存取內部應用程式及數據的重要工具,惟久而久之,又衍生了用戶「無王管」存取權限、用戶體驗問題等,出現延遲性之餘,安全風險及攻擊面亦會大增,只要有一部機被竊取帳戶與密碼,便足以感染整個公司網絡。事實上,Gartner早於 2019 年便曾預測,企業將逐步淘汰 VPN,轉而使用…

    去年被美國政府拘捕的前 Amazon 安全工程師 Shakeeb Ahmed,曾於成功透過操控智能合約的漏洞,從兩個加密貨幣交易所盜取 1,200 萬美元。上星期正式被判處三年監禁,同時沒收所有詐騙得來的金錢,成為首宗因濫用智能合約被定罪的個案。 隨著區塊鏈科技興起,去中心化金融(DeFi)成為一種新興的金融技術,這種技術可以擺脫傳統金融機構對貨幣、金融產品的監管,而且交易的透明度高,交易速度亦較傳統銀行快,所以發展潛力極大。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由於相關的交易不受監管,借貸亦不需要有資產抵押或當事人背景審查,所以容易發生騙案,而智能合約(smart contract)便是用於減低詐騙風險的手段之一,以貸款為例,一旦借款人無法履行合約內容,例如支付利息或還款,智能合約可自動取消之前的交易,某程度上可保障貸款人的安全。 不過,由於智能合約都是新興技術,所以並非所有人都能完全熟悉其操作,並察覺到是否有漏洞存在,因而讓黑客有機可乘。過往便有不少針對智能合約發動的攻擊,當中閃電貸(flash loan)攻擊就是熱門手段,Shakeeb 犯下的其中一宗個案,便透過濫用 Nirvana Finance 加密貨幣交易所的智能合約漏洞賺錢。 該智能合約的設計原理是,當平台發現 ANA 的購買量增加時,價格便會提升,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