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AVI (62)

    自己友與外敵相比,前者絕對更難防備,因為大部分公司對抵禦外敵早有預備,誰又會預料陣中原來有「二五仔」潛伏?如何讓公司免於被突然出賣的危機?又如何在大數據年代中,於海量資料裏搜集及分析出網絡攻擊的源頭,揭穿用戶異常行為?要揪出公司中隱形黑手,以下兩項技術你不得不認識: Exabeam 的 UEBA (User and Entity Behavior Analytics)技術,能有效在短時間內偵測攻擊,極速分析數據,從用戶細微的異常行為中發現威脅, 讓內鬼無所遁形!而 TrapX 則可循黑客思路,設下陷阱,偽裝被他們攻擊,在難分真與假的情況下,令黑客陷入當中,但又未能盜取機密資料。 誠邀閣下出席是次網上研討會,探討如何透過整合 Exabeam 及 TrapX 技術,從使用者的存取行為中,有效辨識其異常行為,並自動作出即時處理,保障公司重要資產。 參加研討會問答遊戲,更有機會獲得 HKTV Mall HKD200…

    網絡安全研究人員披露常見防毒解決方案中,所發現的漏洞,竟然提升了黑客特權,令惡意軟件能夠在入侵系統後橫行!CyberArk Labs 一份報告指出,高特權經常與反惡意軟件產品有關聯,使它們更易受檔案攻擊,繼而令惡意軟件在系統上獲得更高權限。這些受影響的防病毒解決方案,來自 Kaspersky、McAfee、Symantec、Fortinet、Check Point、Trend Micro、Avira 和 Microsoft Defende,現時每個解決方案均已由各自的供應商修復。 這些漏洞中最嚴重的是黑客能在隨意在不同位置刪除系統中的檔案,或者造成檔案損毁。根據 CyberArk 研究,這些錯誤是由 Windows 的「C:\ ProgramData」文件夾的默認 DACL(Discretionary Access Control Lists)所造成,令用戶在程序存取數據,無需其他權限。所以當每個用戶都有在基本目錄(Base level…

    見到手機系統更新提示,諗都唔諗就即刻跟住裝嘅人,都好難唔話你蠢,因為有經驗嘅人都知隨時會「跟車太貼」,新版本反而會有新嘅 bug,睇埋坊間實測先更新都未遲,而家仲多個理由添。網路安全公司 Threat Fabric 就發現,新型木馬病毒 BlackRock 會扮成 Android 系統更新通知,呃用家啟動程式然後入侵手機,最嚴重可以令手機入面多達 337 款 App 嘅資料外洩,當中包括 Gmail 、 Facebook 、 Instagram,甚至好多都係銀行 App 。…

    自美國 Black Lives Matter 的種族抗議運動,大眾對關乎「黑」的詞語都頓變敏感,其中一資訊界常用術語「Black Hat」(黑帽)亦成為備受熱議的話題。事關早前 Google 工程副總裁 David Kleidermacher 高調宣佈退出原定 8 月舉辦的 Black Hat USA 2020 安全會議,更喺 Twitter 撰文呼籲…

    國安法生效,要求全宇宙社群媒體平台配合,提供香港使用者資料,Google、Facebook、Twitter 隨即宣佈暫停向香港政府提供香港用戶數據。不過 Google 同 Facebook 有香港分部,若果中國嚴正執法,到底佢哋選擇撤出香法市場定配合法例跪低?而其實不論前者定後者,係人都知科企免費提供服務換取你的資訊,但實質掌握咗幾多會點樣用,你又知唔知? 的確 Google 6 月宣佈替用戶自動刪除個人數據,但只限政策公佈後的新登記用戶,並預設儲存 18 個月後才刪,宣佈前經已係 Gmail 15 億用戶與 Android 25 億用戶嘅話,除非你主動更改設定,否則 Google 會永久儲存你的個人數據。CNET…

    網絡安全真係一場智力大比併,無論安全專家點樣提升防禦力,黑客都總會搵到漏洞發動攻擊,然後安全專家又會極速修補應戰,攻防無限 loop。而近期網絡安全機構 Malwarebytes Labs 發現嘅 Web Skimmer 盜取信用卡資料方式,攻擊路線極度迂迴同複雜,唔單只利用網頁標籤圖案,仲要將惡意程式碼收埋喺圖像嘅 EXIF metadata 入面,真係睇少一眼都出事! Malwarebytes 嘅專家發現,今次被埋入 Web Skimmer 嘅網站,原來只係被換咗 favicon 㗎咋,完全無其他地方被做手腳。Favicon 可能唔係人人識,其實佢就係網頁標籤或書籤上嘅圖案。專家話黑客首先開設咗一個專門俾人寄存 Favicon…

    疫情令香港就業市場天翻地覆,表面上失業率由 3 點幾升上 5.2%(5 月政府數據),但數據未能完全反映變化,例如好多人被炒、由全職轉為 Gig Worker;即時暫時保得住份工,都有可能要放無薪假,影響收入。而當全民關注就業嘅時刻,又係黑客出擊嘅好機會。 疫情初黑客以口罩等物資為餌,引大家開城迎接木馬;而家全球失業率暴升,美國馬上出現一股針對失業救濟金嘅釣魚攻擊,資訊保安平台 Checkpoint 發現網上湧現 250 個含「Employment」字眼登記嘅網域,當中 7% 和 9 % 分別被介定為「Malicious」同「Suspicious」;各國逐步解封時,黑客又識得向企業自薦職場衛生管理顧問,以 CV 包裝黑客攻擊。Check Point…

    成功制止 WannaCry 勒索軟件嘅傳奇黑客,何以會創造銀行木馬 Kronos?講起真係有段古。 有人用折翼天使嚟形容年僅 27 歲嘅天才黑客 Marcus Hutchins,其「天使」部分可以參考舊文,呢篇主要講返佢點「折翼」。已經喺美國接受一年監管嘅 Hutchins,臨被遣返英國前幾日,接受咗《Wired》雜誌訪問,回帶講述 9 至 27 歲經歷,剖白「反叛」嘅青春期。 Mix 喺亞洲好受歡迎,但係純種至上嘅英國社會,天生牛高馬大、一頭天然鬈髮嘅蘇格蘭牙買加混血兒,似乎就格格不入嘞;再加上佢對足球無感呢個原罪,Marcus Hutchins 過住被孤立嘅童年。以為黑客一定好宅?相反運動細胞超卓嘅佢,其實相當好動,細細個已跟住務農嘅業主起樹屋、劈柴、坐拖拉機;成長期愛上沖浪,開始接觸競技性拯溺運動 Surf Livesaving,贏過一大堆國內賽事獎牌。…

    雖然 Google Play Store 嘅 app 都唔係百分百安全,但起碼叫做有人把關,而第三方 app store 甚至來源不明嘅 apk,危險程度就非常之高,所以一直都呼籲 Android 用家唔好安裝 Play Store 以外嘅 app。不過,黑客總係可以利用人心漏洞,例如最近好多人想好容易咁掌握最新肺炎疫情資訊,所以黑客就整咗隻 CovidLock 手機app 出嚟,話保證睇到最新情報,結果有…

    一聽到生物特徵辨識(Biometrics)技術,大家應該好快諗到係乜嘢嚟,而且仲應該成日用到添。事關而家好多智能手機、平板電腦、notebook 都已經支援指紋、人臉辨識,的確方便過入密碼多多聲,所以生物特徵辨識已經唔係乜嘢新鮮事。之不過,Behavioural biometrics 又係乜嘢嚟?應用起上嚟又有乜嘢限制呢? 所謂 Behavioural biometrics,可以理解為一啲同行為有關嘅個人習慣,例如講嘢嘅節奏、左右手各自嘅打字嘅速度、㩒掣嘅力度、鍵盤使用習慣等等,如果唔係刻意打算去模倣指定目標,都未必會咁細心去留意呢啲個人習慣。可能有人會問,既然有可能模倣,咁點解唔索性用返生物特徵辨識就算呢? 其實咁諗都無錯,不過,應用喺安全認證方面,個人習慣就比較難模倣啲。首先生物辨識技術一般都擺到明要對比邊啲資料,例如係指紋、虹膜、人臉、聲紋等等,只要知道需要邊種生物辨識數據,黑客都有可能偷同複雜得到。行為習慣生物辨識就難得多,因為應用機構未必會公開到底採集邊種個人習慣,正如上面舉嘅例子,如果唔講明用邊種或邊幾種,就算想模倣都無從入手,倒不如直接威迫當事人簡單。現時呢種技術已有應用程式商店、銀行試用緊,據講成效都唔錯,幫佢哋識別到好多帳戶盜用情況。 雖然 Behavioural biometrics 聽落好似幾安全,不過,實際運用起嚟都有一定限制,因為個人行為習慣好受身體狀況影響,例如原本靠分析左右手各自輸入文字速度嘅方法,喺其中一隻手受傷時會唔會被誤判?又例如客戶中風後,手指嘅靈活程度亦一定受影響,咁樣又係咪會登入唔到帳戶呢?所以 Behavioural biometrics 要普及,相信都仲有好多問題要解決。 資料來源:https://bit.ly/2PBEdQ0 相關文章:【極度恐慌】人臉、指紋特徵要死守 一遇外洩無得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