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Amazon (86)

    今年新出現的勒索軟件組織 Knight,這星期開始正在透過濫發偽裝成 TripAdvisor 投訴信的釣魚電郵,向餐廳發動攻擊,由於 Knight 提供的輕量版勒索軟件即服務可大規模發出釣魚電郵,因此就算內容不夠精準,也總會有小部分收件者一時大意中招!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 組織成立兩個月易名 提供輕量版攻擊 為了引誘受害人打開惡意檔案,勒索軟件組織擅於假扮成不同的機構,而攻擊手法大致上可分為兩種,一種是高精準度的魚叉式釣魚電郵,通過詳細分析目標人士的工作背景,打造出令收信人更容易相信的內容;另一種則以廣大網民為對象,通過假扮成一般網民都有機會使用的服務供應商,如 Google、Amazon、Netflix 或 Facebook 等,引誘目標上釣。而作為勒索軟件即服務供應商的 Knight,就同時提供兩類服務。 發現這次新組織的網絡安全機構 Uptycs 解釋,從今年 7 月尾才出現的…

    近年 ESG 大行其道,Amazon Web Services(AWS)亦全力支持,更訂下 2040 年「淨零碳排」的目標。不過,在 AWS 遍布全球的數據中心內,伺服器機架(server rack)跟所有硬件一樣,需要不斷更新,究竟他們如何盡可能地將硬件的壽命延長?如何避免在營運過程中產生廢物?立即帶你到 AWS 實驗室內部直擊!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 為了延長硬件的使用壽命,AWS 的「逆向物流計劃」,將數據中心內所有功能齊全、經過資料清除的退役伺服器機架和零組件,發送到逆向物流中心,並安全地進行拆解,具體流程如下: 1.從退役的伺服器中清除客戶資料 伺服器被運送到 AWS 逆向物流中心,AWS…

    源於客服同事的一句「人生好冇意義」,吳德川(Derek)由電商轉投開發聊天機械人(Chatbot)之路,在 5 年前創立柏拉美。由該公司所開發的「陪我講聊天機械人」,為情緒有困擾人士提供支援。一個令人感到「冇意義」的工作,卻成就一件令 Derek 感到最有意義的事。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 於中大修讀計算機工程學的 Derek,2003 年沙士時畢業,當時他未有投身月薪只有 6,000 元的 Programmer 行列。畢業前,他已由大學宿舍「起家」,從事電子商貿,「嗰陣連 Amazon 都未有」,售賣手提電話、化妝品、維他命丸甚至保時捷,再延伸至網店、地舖以至批發。 由電商「回歸」IT 界 曾被批評生意無價值 直到 2018…

    Amazon Web Services(AWS)日前在香港舉辦了面向企業客戶和合作夥伴的「AWS DeepRacer 自動駕駛賽車訓練營」,幫助企業提升員工對機器學習的認知,培養企業內部的創新文化氛圍以加快企業數碼轉型。訓練營共吸引近 20 家企業組隊參與,聚集行業包括金融保險,運輸物流,零售,公營機構,電訊,媒體及初創公司。活動累計培訓超過 500 名技術和非技術人士。 (資料及圖片來自 AWS)

    不少企業日漸希望利用外部業務夥伴的數據使自身數據更多元化,以更全面了解自家業務,提高市場活動的相關程度,與消費者進行更好的互動。同時,這些公司也希望減少或避免分享原始數據,保護消費者的敏感資料。Amazon Web Services(AWS)推出全新數據分析服務 AWS Clean Rooms,協助不同行業輕鬆和安全地分析與共同處理組合數據集,無需共用或透露底層數據。 想了解更多,請瀏覽:https://aws.amazon.com/tw/clean-rooms/

    一個名為「Fangxiao」的惡意組織冒用 400 多個知名品牌的名義,將瀏覽者導向至逾 42,000 個宣傳廣告軟件應用程式、約會網站或有聲稱免費贈品的釣魚網站,更會按用戶 IP 位置導向至不同侵害方式,只為賺取廣告費,可謂為了呃人大費周章。 根據 Bleeping Computer 報道,這些網站似乎被用作產生大規模流量的一部分,該計劃為 Fangxiao 自己的網站創造廣告收入,甚或為從該集團購買流量客戶大帶來更多訪問者。 Cyjax 的詳細報告指出,Fangxiao 自 2017 年以來開始運作,創建假冒零售、銀行、旅遊、製藥、交通、金融和能源領域等 400 多個知名品牌的網站。報告中提到的品牌包括可口可樂、麥當勞、Knorr、Unilever、Shopee、阿聯酋航空等,其中許多虛假網站更具本地化選項。 一般而言,Fangxiao 受害者會被重新導向到包含 Triada 木馬或其他惡意軟件的網站,感染他們的裝置。然而,這些網站的營運商與 Fangxiao 之間的聯繫未明。 為了為其客戶和自己的網站產生大量流量,Fangxiao 每天註冊約 300 個新的品牌假冒網域名。自 2022 年 3 月,他們已使用至少 24,000 個登陸頁面和調查網頁,向受害者宣傳他們的假獎品,例如聲稱受害者贏得 2,000 歐羅,要求他們在 30 秒內完成登記資料。 這些站點中大多數使用「.top」TLD,其次是「.cn」、「.cyou」、「.xyz」、「.work」和「.tech」。這些站點隱藏在 Cloudflare 背後,並在 GoDaddy、Namecheap 和 Wix 註冊。 用戶通過流動廣告或收到包含連結的 WhatsApp 訊息而進入這些網站,這些訊息都提供「特別優惠」,或通知收件人他們「得獎」。網站將訪問者重新導向到有計時器的調查網站,藉以增加緊迫性,令受害者無時間思考。 有時受害者完成調查後,會導向至下載一個應用程式,之後要求受害者啟動該應用程式,並保持打開狀態至少 30 秒,這可能有足夠的時間從 Fangxiao 推薦中註冊新用戶。登陸頁面還託管來自 ylliX 的廣告,這些廣告被 Google 和 Facebook 將標記可疑,因為有可疑的重新導向鏈。 他們重新導向路徑取決於用戶的位置(IP 地址)和用戶代理,可導向至 Triada 木馬下載、附屬 Amazon 的連結、虛假交友網站和 SMS 小額支付詐騙。 Fangxiao 另一導向點是 App Booster Lite…

    Fortinet與夥伴AWS及Time Internet,分享了對 Forinet 2022 雲端保安報告的見解、FortiCNP 的主要優勢,以及企業如何透過 TIME 的網絡安全功能保護數碼生態圈,獲超過 150 人出席! FortiCNP 提供更智慧、脈絡豐富及具洞察力的風險管理,保護雲端上的每個應用程式,四大優點包括簡化雲端保安、簡易擴展安全方案、提高生產力及將安全投資的價值最大化。 如想了解更多 FortiCNP,立即瀏覽:https://ftnt.net/6186Mm9uY (資料及圖片來自 Fortinet)

    網絡安全公司 KrebsOnSecurity 早前收到讀者報料,指收到一封非常高質素的釣魚電郵,黑客假借 PayPal 帳戶發出電郵,同時內附 PayPal 帳單,幸好收件者及早意識到是騙局,無依從指示安裝遙距支援軟件,否則就會拱手送上電腦控制權,後果不堪設想。 俗語說久病成醫,每日都收到大量釣魚電郵,按道理應該可以減低中招風險。不過,如果面對的是高質攻擊就好難講。對於一般人來說,分辨釣魚電郵的方法首先是憑感覺,例如根本沒有Amazon帳戶而又收到對方發來的電郵,代表欺詐成分愈高。其次是留意電郵內容,看看有沒有串錯字、文法不通,又或使用了低像素的公司標誌圖案。更進階的方法會查看發送地址及電郵憑證,如做齊以上步驟,應該已可過濾七至八成釣魚電郵。 而在 KrebsOnSecurity 這次接獲的舉報中,讀者面對著這封由 PayPal 發出的電郵,已經做齊上述各種安全檢查,甚至利用預覽功能檢查電郵內的連結,亦證實全部都指向P官網,就連電郵內聲稱要打開的帳單連結,亦是寄存在 PayPal 網站內。讀者於是先放心點擊連結查看帳單,而帳單內的圖片及格式亦要 PayPal 發出的沒有分別,似乎有一定可信性。由於帳戶內指收件人有一宗 600 美元交易有可疑成分,於是讀者便跟指示打至客戶服務中心。不過,接聽電話的人很快便要求這位讀者安裝遙距控制軟件,讓客服可更快協助他確認是可疑交易,幸好讀者安全意識夠高,當下便拒絕要求,再從官網登入帳戶檢查,結果發現根本沒有收到可疑交易通知,確認差點受騙。 不過,到底問題出在什麼地方?KrebsOnSecurity…

    網絡安全公司 Check Point 發表最新釣魚電郵報告,LinkedIn 及 Microsoft 成為最常被冒用品牌,前者差不多佔了全部釣魚電郵的 45%,後者則達 13%,過往被冒用得較多的品牌如 Netflix 已跌出十大,相信跟其訂戶數量大跌有關。 Check Point 上星期發表最新一季釣魚電郵報告,分析最受犯罪集團看好的品牌。釣魚電郵一般不會針對特定對象,主要是用漁翁撒網方式,大規模發出惡意電郵對待收件者上釣。成功與否,取決於所冒認的品牌與收件者是否有關係,因此品牌的用家或客戶愈多,成功率愈高。而在最新一季的統計數字可見,職場社交平台 LinkedIn 明顯最受歡迎,因為在所有釣魚電郵攻擊中,它共佔了 45%,雖然它已從去季的 52% 稍為下降。 事實上,早前另一間網絡安全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