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Attack (152)

    本港零售業接連發生兩宗嚴重個人資料外洩事故,分別涉及本地珠寶連鎖企業 My Jewelry 及日本跨國時裝品牌 Adastria,波及近 14 萬客戶及員工。無獨有偶,兩宗事故均涉及高權限帳號管理不善、未能有效監控及偵測異常行為兩大問題,企業應如何透過先進的網絡安全方案自保? 想知最新行內動態?立即免費訂閱! 零售業數碼轉型後的痛點 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上周公布的兩宗資料外洩事件,涉及分別涉及本地珠寶連鎖企業 My Jewelry(愛飾)與母公司光雅,以及日本跨國時裝企業 Adastria,其旗下品牌包括 niko and…、LOWRYS FARM 等,前者外洩了 7.9 萬名客戶與員工資料,包括身分證部分號碼,後者則外洩了近 6 萬名客戶及訂單資料。 兩宗事件的成因近似,皆涉及高權限帳戶管理不當、未有啟用多重身分驗證。Adastria…

    美國保險巨頭 Allianz Life(安聯人壽)為 Salesforce 攻擊潮的其中一名受害者,公司的敏感數據近日更被洩露至暗網及社交平台,據報外洩的數據量涉及 280 萬客戶及商業合作夥伴的私隱資料,如姓名、地址、電話號碼和出生日期,當中還包括稅務識別號碼、財務顧問的執照信息、產品許可等。 專家指出,這些外洩信息可能被用於身分盜竊、詐騙,甚至針對性的網絡攻擊,對公司及客戶來說,都是一場極大的災難。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黑客集團於 Telegram 開設洩密頻道 近年黑客們將目光瞄準第三方雲端服務供應商,近期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針對 Salesforce 的一系列攻擊。雖然 Salesforce 本身提供的服務沒有安全漏洞,但黑客集團如 ShinyHunters 等就透過社交工程手段,誘騙目標企業員工安裝內藏惡意功能的 OAuth…

    Chanel 成為 Salesforce 攻擊潮中的最新受害者,導致美國地區部分客戶資料外洩。據知,是次攻擊由全球性黑客組織 ShinyHunters 發動,屬近日廣泛社交工程攻勢中的其中一部分,其他受害品牌包括有香港客戶受影響的 Louis Vuitton(LV)、Dior 等。而 Saleforce 則表示其主系統並未被破解,呼籲客戶自身落實基礎網安措施。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客戶數據庫由第三方服務商管理 事件發生在 7 月 25 日,Chanel 偵測到有黑客入侵客戶數據庫,該數據庫是採用 Salesforce…

    美國國家核安全局(NNSA,National Nuclear Security Administration)證實,其內部網絡因近期曝光的 Microsoft SharePoint 零時差漏洞而遭到入侵。值得關注的是,這場波及範圍極廣的網絡安全事件,不僅影響美國能源部與教育部,亦波及美國多州政府部門,更有歐洲及中東國家政府機構、國際企業在內,累計受害機構已突破 400 間。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美能源部稱只牽涉極少數系統 根據美國能源部發言人說法,攻擊始於 7 月 18 日,黑客利用微軟 SharePoint 平台的全新零日漏洞鏈(ToolShell 漏洞組合)發動攻勢,成功突破包括 NNSA…

    全球知名奢侈品牌 Louis Vuitton 對外確認,於英國、南韓及土耳其等地發生客戶資料外洩事件,皆源自於同一宗網絡安全事件。據悉,這一事故與臭名昭著的勒索團體 ShinyHunters 有關,懷疑該集團經第三方供應商數據庫滲透後,發動數據竊取兼勒索行動。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已向監管機構通報 Louis Vuitton 於 7 月 2 日發現未經授權的系統入侵,導致部分客戶資料被非法獲取。隨後,企業先後通知了受影響的南韓、土耳其及英國等地消費者。公司強調,技術團隊已經採取應對措施,例如封鎖未經授權訪問,並迅速通知英國資訊專員辦公室(ICO)等部門。 是次外洩主要涉及個人資料,未有包含用戶付款資料,根據 Louis Vuitton 聲明指,正與網安專家合作調查事件起因,並已向監管機構陸續通報情況,以最大程度降低風險與損失。 據知,是次攻擊與…

    瑞士銀行巨頭 UBS 發生數據外洩事件,其供應商 Chain IQ 遭受黑客組織 Worldleaks 攻擊,約 13 萬員工的敏感資料被洩露,當中更包括 UBS CEO Sergio Ermotti 的私人電話號碼。雖然客戶數據未受影響,但就再次凸顯出供應鏈安全漏洞的脆弱性。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去年美國 97% 銀行曾受第三方數據洩露影響 供應鏈攻擊(Supply…

    人工智能(AI)技術的迅速發展為企業帶來了無限潛力,但同時也揭示了潛藏的安全風險及法律責任。為應對這些挑戰,中信國際電訊 CPC(以下簡稱 CPC)與 Fortinet 早前聯合舉辦了一場名為 「DeepSeek Sparks AI Revolution:Balancing AI Opportunity and Protection in GenAI」的研討會,邀請了來自法律界及網絡安全領域的專家,針對最新的 AI 法規趨勢及安全挑戰進行深入探討,並與業界分享實際應對的建議,幫助企業能夠提前部署,安心享受 AI 應用帶來的優勢。 許杜岑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

    早前社交平台 X(前稱 Twitter)遭受大規模分散式阻斷服務(DDoS)攻擊,導致在全球多個地方出現服務中斷,為了應對這次攻擊,X 方面已立刻啟動 DNS 服務供應商 Cloudflare 的 DDoS 防護服務,迅速令平台回復正常運作。而在事件發生後,一個親巴勒斯坦的黑客組織 Dark Storm 已公開承認對 X 發動攻擊,目標是癱瘓 X 的運作。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Elon Musk…

    網絡安全是一個充滿變動的行業。新趨勢、新技術以及新手法正以驚人的速度重塑著整個行業的格局,這也使得跟上時代的步伐變得極具挑戰性。邁入 2025 年,應用程式和 API 安全的重要性從未像現在這樣明顯。2024 年,API 鞏固了其作為數字創新核心支柱的地位。然而,API 採用率的激增也擴大了攻擊面,其中有 27% 的 API 攻擊針對業務邏輯漏洞,比前一年增加了 10%。作爲現代企業營運的核心驅動力之一,數據保護也將繼續成為 2025 年企業的首要關注點。 數據安全展望 全球數據隱私法規趨勢 根據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UNCTAD)的統計,目前全球 80% 的國家已經制定或正在推動數據保護與隱私相關法規。這些法規要求數據必須在特定的管轄範圍內儲存和處理,以應對與國際執法相關的風險。雲服務供應商和企業必須遵守當地的數據主權法律,同時企業必須在新系統和應用中做到「隱私保護融入設計」。比如,2024…

    釣魚攻擊(Phishing Attacks)是網絡犯罪分子最常用的手段,這種攻擊方式通過偽造電郵和網站來欺騙用家,誘使他們提供敏感訊息如密碼、信用卡資料等。而作為一般用家第一道面向互聯網的應用程式,瀏覽器供應商雖然提供了基本的防釣魚安全功能,但不少用家似乎未有啟動,其實只要用少少時間打開設定,已經可以減少受騙機會。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釣魚攻擊的奧妙之處,在於騙徒通常以看似可信的短訊或電郵,以及一些優惠或有迫切性的內容,引誘受害者點擊內裡的連結。當受害者被引導至虛假網站後,很大機會會繼續按指示輸入個人私隱資訊如帳戶登入或信用卡資料,從而被騙去個人訊息。 對於一些較為注意網絡安全的用家,他們或會為瀏覽器安裝一些可阻隔釣魚網站的擴展工具,但從過往一些安全事故可見,黑客曾試過入侵擴展工具供應商的帳戶,透過合法網站散播他們製作的惡意軟件,而且服務供應商亦未必會第一時間堵塞工具的安全漏洞或發佈更新檔案,所以安裝擴展工具其實也有一定風險,遠不及官方提供的服務安全。 「強化防護」功能設定 以最多人使用的 Google Chrome 為例,瀏覽器內建了反釣魚和惡意網站的保護功能。用家可以通過修改設定來開啟功能,增強自身的防護力。用家可進入設定,選擇「隱私與安全」,然後點擊「安全性」選項,接著用家可選擇啟用「強化防護」便可。 啟用這一選項後,Chrome 會在用家試圖訪問可疑網站時發出警告,並建議用家返回安全頁面,能夠減少用家受騙。另外,其他熱門的瀏覽器如 Firefox、Brave 同樣提供反釣魚保護功能,用家亦可於設定內的私隱與安全性選單內找到功能的開關選項。 不過,安全專家認為瀏覽器雖然提供了多種安全功能來抵抗釣魚攻擊,但最終仍得依靠用家自身的安全意識。在日常上網過程中,用家應該始終保持警惕,對於可疑的電郵和連結要謹慎對待。即使是看似緊急或吸引的內容,也不要隨便點擊。另外,用家亦應該採取更多安全習慣,包括使用強密碼、啟用雙重身份驗證、以及定期更新軟件和瀏覽器,都是增強網絡安全的有效措施。 資料來源:https://www.zdnet.com/article/how-to-protect-yourself-from-phishing-attacks-in-chrome-and-firef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