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BLE (306)

    早前有 iPhone 用家發現,在更新 iOS 17.5 後竟在相簿中發現已刪除十多年的相片重現,而且無論如何刪除,這些相片依然會重生,由於 Apple 一直未有解釋原因,令人懷疑系統是否會將用家的相片暗中備份至 iCloud,才會在這次錯誤中曝露這項操作。不過,在逆向工程師拆解新 OS,以及 Apple 後來回應傳媒查詢,用家才知道事件真相。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舊版系統其中一個函數出錯 自 iOS 17.5 公測版推出,有搶先試用的用家便在社群上報告 iPhone 內出現了已刪除相片,但由於…

    著名電腦製造商 Dell 向客戶發出通告,指由於公司一個網站遭受黑客入侵及發生數據外洩事故,導致約 4,900 萬客戶的個人私隱訊息外洩。Dell 雖然承認部分客戶數據已被放上暗網出售,但卻指受影響客戶面臨的網絡風險並不大,似乎企圖淡化事件。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可藉此發動社交工程攻擊 早前有專門監察暗網消息的安全專家發現,一個名為 Menelik 的會員試圖在 Breach Forums 外洩資料市場上出售 Dell 的數據包,他更表示數據包內含有在 2017 年至 2024 年期間的資料數據。其後…

    近年 AI(人工智能)的應用百花齊放,不少企業已開始嘗試為業務引入各種 AI 應用,改善營運效率及客戶體驗,以免在同業中失去競爭力。早前 DICT 數智通訊服務供應商中信國際電訊 CPC(以下簡稱 CPC)便舉辦了「AI is a Double-edged Sword」研討會,邀請多間創意企業分享其成功借助 AI 在同業中突圍而出的心得,並由 CPC 及 Palo Alto Networks 安全專家,為企業介紹…

    兩年前,美國一名男子因販賣偽冒及改裝過的 Cisco 網絡設備被美國警方拘捕,原來他由 2014 年開始,從中國及香港商人手上以超低價入口大量貼有 Cisco 標籤的低質量網絡設備,再正價轉售給當地及其他國家用家,大賺約一億美元。案件於近日完成審判,最終他被重判監禁六年半,同時要向 Cisco 支付一億美元損失,而 Cisco 亦繼 2019 年後因假貨問題在法庭上再贏一仗。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Cisco 曾取得禁令凍結 4 公司資產 販賣假貨問題,在全球各地一樣嚴重。Cisco 在…

    日本愛井縣越前市警方為了減少市民成為網絡騙案受害者的機會,由去年開始陸續在市內三十多間便利店內放置具有防騙功能的繳費卡,至少拯救了兩個差點被騙的長者,其實這兩張卡沒有神奇魔力,只是將兩種最常見的網絡騙局寫在卡上,希望受害者發現,及早阻止對方受騙轉帳。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福井縣去年因網絡騙案損失 7500 萬美元 網絡騙案越來越多,相信大家都曾接收過類似的訊息,甚至有身邊親友跌入陷阱,損失數以千元或被盜用信用卡資料。網絡騙案可說是無遠弗屆,所以世界各地市民都有機會中招。香港警方便於早前公布今年第一季騙案數據,指每日平均有四宗損失過百萬元的騙案發生,排頭三位的分別為投資騙案、電話騙案及求職騙案。常見手法是無差別地將目標加入群組,之後以不同手法推介對方購買加密貨幣,或以甜言蜜語哄騙目標上當,即所謂的「殺豬盤」。 另外又有假扮公安指目標涉及洗黑錢,要求對方提交銀行資料審查。而日本福井縣越前市同樣深受其害,當地警方表示,去年福井縣便因網絡騙案損失 7500 萬美元;而在今年一月,更已接獲 14 宗市民求助,涉案款項亦高達 70 萬美元。 成功阻止兩長者轉帳予騙徒 為了減低市民受騙機會,當地警方除了繼續以海報、廣告或派發宣傳單張形式,教導市民網絡攻擊的可怕之處,還想出一個新方法。警方開始與當地的便利店合作,在便利店的點數卡貨架放上兩張標明用於繳付電腦病毒、遲交罰款的繳費卡,等待懷疑自己已中招的人拿到櫃枱付款,便可由知道內情的店員幫忙解釋或轉介給警方跟進,在受害者轉帳前制止問題發生。 根據日本警方公布的資料顯示,推出計劃以來,已成功吸引兩位長者「幫襯」,原來他們都被騙徒說服,指他們的電腦已受到病毒感染,必須支付一筆清理費用,而當他們在便利店發現警方掛在繳費卡貨架上的假卡,便認為可幫助他們清除病毒,因而才被店員揭破騙局。 協助舉報的店員,將可獲得警方加許,雖然沒有什麼特別獎勵,但能夠減少長者或其他人受騙,讓他們得到真正的協助,相信店員都會落力執行。另一方面,這次測試亦有助警方吸引經驗,在未來設計出更多主動出擊的方法,不用再等待受害者出現才補救。而香港警方的做法是呼籲市民在過數前應「停一停,諗一諗」,同時善用「防騙易 18222」熱線及「防騙視伏器」,識別詐騙及網絡陷阱。 資料來源:https://www.bleepingcomputer.com/news/security/japanese-police-create-fake-support-scam-payment-cards-to-warn-victims/#google_vignette 唔想成為下一個騙案受害人?…

    科技巨頭 Cisco 發出安全警告,指一個國家級黑客組織 UAT4356,一直在利用公司旗下的 ASA 及 Firepower Threat Firewall 網上管理介面的兩個零日漏洞,以潛入其客戶如各國政府組織的內部,刺探軍情。現時 Cisco 已為兩個漏洞推出安全更新,企業 IT 管理員要即時行動。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入侵活動早於去年七月展開 UAT4356 黑客組織(微軟稱為 STORM-1849)在 2023…

    勒索攻擊要成功,最重要是準確找出「身有屎」的目標,過往有不少騙徒會透過濫發帶有恐嚇成份的釣魚電郵,例如指對方違反了國安條例、家屬在內地犯事、電腦內藏有違法內容等,一旦收件人相信跟自己有關,便會乖乖按騙徒指示匯款。不過,一個新的騙徒集團除了應用上述方法,還自製孌童網站引誘目標人士瀏覽,更容易嚇到「受害者」俾錢。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一改傳統漁翁撒網方法 含有勒索意圖的電郵或短訊,相信不少人都曾接收過,不過,很多時訊息的內容未必與自己有關,因為大部分騙徒都採用漁翁撒網策略,但求電郵或短訊有機會被有關人士接收得到。有時這些詐騙訊息未必一定要錢銀有關,例如指收件者的社交平台違反使用條例,又或通訊軟件如沒有在限時內驗證便會凍結帳戶,目的有可能是搶奪受害人的帳戶後再進行其他詐騙,但使用這種手法都較為被動,必須收件人信以為真才能成功。 這次由網絡安全機構 MalwareHunterTeam 分享的報告中,便揭示了一個新的詐騙集團一改傳統漁翁撒網的方法,改為主動出擊,製造出一個冒牌的 UsenetClub 討論區,等待獵物到訪。正牌 UsenetClub 以討論區形式運作,用家可按不同的主題自由討論及貼圖,而當中一個主題便與兒童色情照有關,只要付費訂閱,用家便可在討論區內觀賞或下載有關照片,而且毋須透露任何個人資料。而騙徒打造的冒牌討論區 UsenetClub 亦實施二級收費,用家可選擇以每月 69.99 美元或每年 279.99 美元進入討論區內,但奧妙之處是網站提供一個免費方案,只要用家下載及安裝 CryptVPN 軟件便可免費使用,同時網站亦強調軟件可保障用家的網上行蹤,對這班違法的用家更具吸引力。 威嚇舉報對方收集兒童色情照…

    懷疑在上年自爆勒索軟件程式碼的黑客集團 HelloKitty,正式宣布改名 HelloGookie 繼續營運。為了祝暗網新網站開張,集團主腦 Gookee(又稱 kapuchin0)更在網站公開四個可用於解密被 HelloKitty 鎖死檔案的金鑰,以及從 Cisco 及遊戲開發公司 CD Projekt 盜取的應用程式及遊戲編碼的破解密碼。現階段尚未知道新集團是否已經如言開發出比 LockBit 更有趣的勒索軟件,但賣大包策略已確實收到宣傳效果。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HelloKitty 勒索軟件集團於 2020 年出現,過往曾因成功入侵遊戲開發公司…

    至少有六個不同的殭屍網絡惡意軟件集團,正在試圖濫用 TP-Link Archer AX21 (AX1800) 路由器的一個已知漏洞,而根據網絡安全公司 Fortinet 的數據顯示,各路黑客平均每日都會嘗試利用這個漏洞發動約五萬次攻擊,所以用戶如果過了一年仍未修補這個漏洞,到發現被入侵時,就只能怨自己慢幾拍。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有好幾個網絡安全研究人員,在 2023 年 1 月發現了 TP-Link Archer AX21 路由器的網絡管理介面存在嚴重的零日漏洞,研究員指出黑客可以通過連接路由器的 API,在路由器上不經身分驗證而執行惡意編碼,從而達到控制路由器發動 DDoS…

    數碼轉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在過去幾年大行其道,成為企業必不可少的成功步驟,加上遙距工作在疫情下急速發展,到底為網絡架構帶來甚麼衝擊?零信任(Zero Trust)為何會成功「彈出」顛覆網絡架構,甚至取代部分 VPN 與防火牆功能?面對日新月異的人工智能(AI)攻擊,企業又應該如何自保?小編請來業界專家 Zscaler 大中華區區域總監袁蔚豪(Henry Yuen),為大家剖析網安趨勢。 VPN 易造成網安漏洞 企業講數碼轉型,不外乎是「由地上天」,例如將應用程式放到雲端,但在網絡架構的層面上,其實未有出現根本性改變。Henry 解釋,傳統以來維護網絡安全做法就如同城堡形式,利用防火牆、IPS 等防護工具作城牆,保護城堡內的重要數據。至後來雲端應用、遙距工作的出現,就演變成利用 VPN 連接用戶、分支辦公室及雲端,但城堡形式的做法仍是一致的。 VPN 成為了員工在外存取內部應用程式及數據的重要工具,惟久而久之,又衍生了用戶「無王管」存取權限、用戶體驗問題等,出現延遲性之餘,安全風險及攻擊面亦會大增,只要有一部機被竊取帳戶與密碼,便足以感染整個公司網絡。事實上,Gartner早於 2019 年便曾預測,企業將逐步淘汰 VPN,轉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