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傳中國受水災影響,部分地區出現糧食危機,政府亦帶頭呼籲民眾不要浪費食物。除了天災之外,人禍也會引發糧食短缺,例如以色列安全專家就發現,由Motorola設計的智能灌溉系統在設計上缺乏安全考慮,竟容許用戶以出廠登入資料長期使用系統,只要黑客有心,隨時可摧毁大量農作物,製造糧食危機! 為減少人力需求、降低成本,不少農場也會裝設智能灌溉系統,交由電腦自動執行灌溉、施肥、使用農藥等工作。可想而知,如未能及早發現系統損壞或運作異常,農作物的收成將會大受影響。而以色列安全公司Security Joes創辨人Ido Naor,就發現有超過100個Motorola ICC PRO智能灌溉系統的用戶,竟然未有為系統設定密碼,黑客只要使用Motorola預設的帳戶登入名稱如admin,即可遙距登入帳戶,修改智能灌溉系統的設定及執行異常灌溉指令,而且不會驚動Motorola及其用戶。Naor指出Motorola的ICC PRO雖然有安全保護,但由於未有強制用戶在安裝後更改帳戶登入資料,全靠客戶自律,結果情況就如許多IoT物聯網產品的用戶一樣,放任繼續使用原廠設定。 Naor說要找出這些系統並不困難,只要使用IoT裝置掃描器,就能輕易在網絡上搜出Motorola的ICC PRO。他已即時將研究報告通知以色列的網絡安全中心及Motorola,讓對方通知用戶盡快修改密碼,而Naor發現仍未修改密碼的用戶已減少至78個,不過由於研究已經公開,肯定會有黑客嘗試入侵這些用戶。 事實上,各國政府均意識到IoT產品的安全問題,並開始陸續規管生產商,例如美國於2020年1月1日生效的SB-327 Information Privacy:Connected Devices 條文,就限制生產商必須為每部產品設定獨一的出廠登入密碼,即使用戶未有更改,也不致被黑客以同一密碼大規模攻擊其他同廠產品。英國及澳洲政府亦有就IoT產品推出安全生製指引,但距離立法還有一段長時間,用戶現階段必須靠自己,例如定時更改帳戶登入資料、啟用2FA雙重因素驗證、持續更新官方發布的韌體更新等,雖然未必百分百安全,但也可減少大部分危機。 資料來源:https://zd.net/3kDpb9V
Search Results: CES (263)
對企業來說,阻止網絡攻擊絕對是與時間競賽。無論是發現及堵塞安全漏洞,抑或是阻止黑客入侵,稍遲一分鐘,後果也可以很嚴重。即使企業有資源購買網絡防禦工具,在業內人手嚴重短缺的情況下,也難以及時處理鋪天蓋地的安全警報;再加上隨著業務擴充,無可避免需要更多不同類型的防護,警報數量勢將有增無減,累積的警報有如計時炸彈,令企業管理者難以心安。企業要徹底走出網安死胡同?其實答案早擺在眼前。 安全專家全球缺人 網絡安全研究組織 Cybersecurity Ventures 早前發表報告,預計 2021 年全球有關網絡安全的職位空缺會高達 350 萬,較 2013 年的 100 萬空缺大升 2.5 倍。亞洲最大的純網絡安全服務提供商 Ensign 香港區總經理蘇詠雯(Cat)認同情況相當嚴峻,「企業現時面對很多挑戰,例如多年來採用的各種安全工具無法溝通,必須交由安全專才獨立分析及管理;即使部分客戶有自己的 SIEM(Security Incident…
網絡攻擊愈趨複雜及精密,加上銀行業又是公認的攻擊對象,面對如此高危的環境,香港金融管理局 (HKMA) 於2016年公布網絡安全防衛計劃 (Cybersecurity Fortification Initiative, CFI),通過三方面提升金融業的網絡攻擊防禦力。其中之一的網路防衛評估架構(Cyber Resilience Assessment Framework, C-RAF)是一套以風險為基礎的評估框架,內裏的評估項目多達400多項,主要分為三個部分。 首先是自身固有風險 (Inherent Risk Level) ,評估標準會根據銀行採用的科技、服務渠道、以往被攻擊的記錄等因素作評級(High、Medium、Low) ;其次會通過審核現有的安全措施,包括監管、偵測機制、保護工具、危機管理及應對政策,以釐定網絡安全成熟度 (Advanced、Intermediate、Baseline) 。如果審核評分未能達到固有風險評估的相對要求,銀行就要按照金管局建議的改善措施提升安全成熟度,直至合符相應的要求。如果金融業的固有風險達到中至高程度,就必須實施網絡攻擊模擬測試iCAST (Intelligence-led…
網絡安全研究人員披露常見防毒解決方案中,所發現的漏洞,竟然提升了黑客特權,令惡意軟件能夠在入侵系統後橫行!CyberArk Labs 一份報告指出,高特權經常與反惡意軟件產品有關聯,使它們更易受檔案攻擊,繼而令惡意軟件在系統上獲得更高權限。這些受影響的防病毒解決方案,來自 Kaspersky、McAfee、Symantec、Fortinet、Check Point、Trend Micro、Avira 和 Microsoft Defende,現時每個解決方案均已由各自的供應商修復。 這些漏洞中最嚴重的是黑客能在隨意在不同位置刪除系統中的檔案,或者造成檔案損毁。根據 CyberArk 研究,這些錯誤是由 Windows 的「C:\ ProgramData」文件夾的默認 DACL(Discretionary Access Control Lists)所造成,令用戶在程序存取數據,無需其他權限。所以當每個用戶都有在基本目錄(Base level…
很多人、事、計劃因疫情而流逝,但又有少數事強勢回歸,QR Code 就係好例子。廿年歷史以上的進取企業,相信 Archive 都有至少一份 QR Code Proposal,不過當年瞬間被社交平台與各種無線傳輸技術淹沒,淪為倉管,直到社交距離成為 New Normal,QR Code 重出江湖,擔當企業 Digitization 的一環,讓消費者 Access 餐廳 Menu 或購物 Coupon。眼見 QR…
思科(Cisco)分析上半年最常見嚴重網絡安全威脅遙測數據,發現以無檔案惡意攻擊 (fileless malware) 為最多。所謂無檔案惡意攻擊,即是惡意代碼在裝置記憶體運行,而不是以檔案模式存在於硬盤中。思科將Kovter、Poweliks、Divergent 以及LemonDuck 標示為最常見的無檔案惡意攻擊。 思科指出對端點第二類威脅是常在開發任務和開發後任務 (exploitation and post-exploitation tasks) 中所利用的雙重用途工具,例子包括 PowerShell Empire、Cobalt Strike、Powersploit和Metasploit。思科的研究人員表示,這類型的工具雖然能好好地用在如滲透測試 (penetration test) 的非惡意攻擊活動,但卻常被黑客利用作攻擊用途。而第三類威脅則是如 Mimikatz 的身份驗證和憑據管理系統,惡意攻擊者多數藉這類工具竊取受害者登入資訊。…
資安需求日益增加,企業資源分配越見重要,尤其疫情之下,Budget 緊絀。剛過去的 Gartner Security & Risk Management Summit 2020 上,其 Senior Director Analyst Brian Reed 指出,很多企業都用過多時間追求不存在的徹底方案,因此忽略基礎工作。綜合與會專家意見,得出以下 10 個重點 Projects,供各資安主管參考,編入 2021…
全球網絡保安領導廠商Forcepoint今日宣佈其雲端原生SASE解決方案推出全新套裝Dynamic Edge Protection,包括全新Cloud Security Gateway及Private Access,為業界提供最全面的網絡安全產品組合,以解決企業實踐在家工作所面對的網絡安全、威脅防護、安全瀏覽及數據保護等問題。 據Gartner於2020年6月30日發佈由Neil MacDonald and Joe Skorupa撰寫的報告《2020年網絡安全技術成熟度曲線報告》,當中提及真正的SASE是雲端原生的,可動態擴展及於全球存取,並以微服務及多租戶技術為基礎。由於要滿足廣泛的使用情境,服務涵蓋的範圍亦十分廣闊,相信2020年只有少數供應商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報告同時指出SASE能為企業的基礎架構與營運(I&O)及保安應變團隊提供一站式及全面的網絡安全服務,從而解決企業在數碼轉型、邊緣運算及流動辦公上遇到的問題。這使新一代數碼化企業在不同的使用情境下(例如在數碼生態系統及流動辦公方面),具有更高的易用性,同時通過合併供應商及取消專用電路來降低成本及複雜性。 為業界首個真正以數據為本SASE解決方案 Dynamic Edge Protection讓企業能使用雲端改變其網絡和安全架構,簡化連接並透過整個分佈式應用程式和網絡環境,統一實施安全政策,產品融合雲服務、Cloud Security Gateway及Private Access,可為全球企業提供更具透明度、更好的控制和防護,讓員工無論在哪裏工作,都能避免數據受到威脅和遺失。 Cloud Security…
當家長趕潮流幫囝囡報 STEM 和 AI 課程,科技專家已經放風,下一個贏在起跑線的關鍵詞是量子電腦。臺灣大學 IBM 量子電腦中心主任張慶瑞按量子電腦科技發展趨勢,預測擁有處理龐大資料能力的量子電腦,大約會在 15 年後登場,到時對文明的衝擊,可媲美 Smart Phone 問世。張主任表示,現年 50 歲或以上的人,姑且可以不知量子電腦未來,不過 90 後同 Gen Z 就無得避。量子電腦開發方面,IBM 和…
在新冠肺炎疫情下,由於不能離開香港到其他地方出差或開會,除了每天在公司開視像會議開到頭暈之外,還收到不少政府部門、金融機構和商業伙伴的咨詢。他們關心美國政府主動取消《香港關係法》後,美國政府會不會對高科技產品實行禁運,從而不能在香港安裝使用有關產品? 本人從事 IT 行業 30 多年,入口無數高科技產品,近 20 年專注高科技產品的業務, 如 HSM、加密軟件、PKI 軟件硬件、Finger Print 讀卡器等等產品,差不多每個星期都同工業貿易署打交道,或可憑自身經驗爲大家提供些參考。 高科技產品=戰略性產品?? 何謂高科技產品?香港工業貿易署是沒有高科技產品清單的,但通常指來自美國的電子及電訊產品,或稱為戰略性產品 (Strategic Product),當中含有高新科技如集成電路、 加密技術、平行計算的硬件和軟件,包括電子遊戲機如 Sony 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