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網絡隱私關注度高,保護用家私隱甚至成為某些瀏覽器製造商的賣點,然而,無所不在的廣告仍能透過不同方法追蹤網民。就以之前 Facebook – Cambridge Analytica (CA) 醜聞為例,透過用戶在性格分析的遊戲答案,收集大量個人資料,令用戶成為更準確的廣告目標。事件更憑藉用戶的朋友網絡,收集了超過 5000 萬份用戶的個人資料去達到不同的廣告目的。 不想自己的瀏覽隱私被廣告商 target?我們介紹了一些方法去提高您的隱私設置,令您冇跡可尋! 基本設置: 禁止瀏覽器位置跟踪和搜索引擎自動完成功能、關閉密碼自動填充功能、定期刪除瀏覽歷史記錄更改預設搜索引擎,提高隱私。例如 DuckDuckGo 搜索引擎,由於它拒絕對用戶搜索進行追蹤,就算搜索結果未必能及 Google 深入,卻受到不少著重私隱用家的青睞。如果想進一步提高隱私度,可以嘗試使用可信賴的虛擬專用網路 (VPN)。 港人常用瀏覽器私隱設置: 1. Chrome…
Search Results: Google Chrome (55)
「今時今日駛鬼裝防毒軟件咩?靠電腦/電話系統內置嘅防毒功能都夠做啦!」唔知你身邊係咪總有一兩個朋友係咁諗,不過唔好咁老定,正如香港人喺一個月之間,差唔多人人都要裝 VPN 傍身嘅時候,你就知道,網絡安全係愈謹慎愈好,想知點解明明本身有防毒系統,都要再裝防毒軟件同 VPN ?就等著名 I.T 雜誌 PC Magazine 嘅網絡安全分析師 Neil J. Rubenking 話過你知。 Window 篇——釣魚電郵、虛假網站表現麻麻 Windows 機本身都內置 Microsoft 防毒系統…
疫情下,全球有過億人在家工作。缺乏企業網絡保安的防護罩,黑客瘋狂出動獵食,Mac 用戶使用 Zoom 時視像鏡頭與咪更容易被黑客入侵就是例子。SiteLock 銷售總監 Logan Kipp 與 Alnormal Security 網絡保安策略副主席 Ken Liao 總結疫情下嘅新生活模式,得出以下六種漏洞與對策,值得大家開心 Share。 網購 網購燒錢本身已經係 WFH 模式下最易出事,但缺乏網絡保安意識嘅話,會有進一步嘅金錢損失。 *…
今次受影響嘅 Android 手機相當之多,而且有證據顯示該漏洞已經被黑客利用,真係發動咗攻擊,各位務必留意。 日前,Google 安全研究團隊 Project Zero 研究員 Maddie Stone發現,一項高嚴重性安全漏洞(CVE-2019-2215),屬於Android內核嘅資料夾驅動程序內存在釋放後使用(use-after-free)漏洞,配合另一個 Chrome 漏洞,可容許黑客越過沙盒,提升 Root 訪問權限並取得裝置控制權。呢個漏洞影響之廣,遍及十多款 Android 手機,Google 親生仔 Pixel 系列亦榜上有名,其他仲包括 Google、三星、華為、OPPO、小米、Moto…
Google 無痕式視窗(Incognito Mode)絕非「不留痕」,最近有調查發現,就算開咗「privacy mode」,其實瀏覽器依然追蹤緊用戶一舉一動,睇「私人」嘢都唔係咁保險⋯⋯ 根據《New Media & Society》及《New York Times》報導,研究員追查咗 22,484 個色情網站,發現當中有 93% 藏有追蹤器,會將瀏覽嘅網民資料,向約 7 個第三方域名傳送出去,再次證明「隱私工具」無甚私隱。 見有 Privacy 字眼,好多網民都以為瀏覽器會幫手隱藏身份,但正確嚟講,其實應該將「無痕式」瀏覽視為一個獨立處理嘅 session、短暫嘅選項,目的只係將無痕式上網同一般模式上網嘅紀錄分隔開,同時限制唔將呢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