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ISO (136)

    7 月 23 日,全球衛星定位裝置生產商 Garmin 被勒索軟件襲擊,令旗下海陸空導航系統、運動手表及網站停止運作,而香港嘅手表用家就投訴,做完嘅運動記錄無法上載,連全球定位都做唔到。事後被傳媒揭露所中嘅勒索軟件係 WastedLocker,其加密檔案演算化暫時並無破解方法,不過 Garmin 就喺短短四日後重新運作。點解咁快破解到?有人懷疑係 Garmin 俾咗贖金嘞⋯⋯ 首先揭發事件嘅係 Bleeping Computer 網站,有 Garmin 員工私下將公司系統被加密嘅相傳俾佢哋,仲話黑客要求俾 1000 萬美元贖金先肯提供解鎖工具。正因為 WastedLocker…

    近年具備網絡連接能力嘅汽車大受歡迎,事關好多行駛資料都可以經專用 app 睇到,管理汽車維修更加方便,而且亦可以實時掌握汽車位置,無咁容易被偷。另外仲有一樣香港未用到嘅功能,就係無人駕駛嘞,難怪呢啲被稱為 connected car 嘅車會咁受車主歡迎。不過,網絡連線亦帶嚟更多安全隱憂,例如黑客有可能 hack 入系統解鎖汽車,甚至奪取汽車控制權,操控車主性命,隨時成為新一代勒索攻擊,所以真係唔係講玩㗎,難怪具備先進網絡連線功能嘅電動車品牌 Tesla,願意拎出大筆賞金,鼓勵 Ethical Hacker 鑽探系統可能存在嘅漏洞。不過,雖然美國、歐盟對 smart car 或 connected car 都有訂立安全標準,但內容始終唔夠全面,未能涵蓋所有具備網絡連線嘅汽車,所以亦未有統一嘅安全標準。 不過,由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同埋國際汽車工程師學會(SAE)提出嘅 ISO-SAE…

    COVID-19 持續蔓延,遙距工作日益成為大趨勢,電子郵件作爲最常見嘅企業通訊工具就更加危險。根據香港企業網路保安準備指數(HKPC SSH) 報告顯示,83% 嘅網絡攻擊都由一封網絡釣魚電郵開始,一旦失守就會導致數據洩漏,造成經濟損失,更可能損害公司聲譽。 最弊嘅係,魚叉式網路釣魚 (Spear Phishing) 同零時差攻擊 (Zero-Day Attacks) 一日比一日先進,愈來愈難用傳統嘅 IP 或者黑名單發現。係時候用新科技對付呢種威脅喇! 我地誠意邀請你參與 Green Radar 舉辦嘅網絡研討會,了解更多最新網絡釣魚攻擊手法,同新一代電子郵件保護解決方案。立即報名參加,仲有機會喺問答環節嬴取 $200 HKTV…

    https://www.youtube.com/embed/CE8jQajpEbc?wmode=transparent&rel=0&feature=oembed 企業的數碼轉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近來有加速之勢,除了因為新型冠狀病毒肆虐,企業需要即時為員工提供遙距工作模式之外,事實上,不少企業為了增強競爭力,在疫情前已開展數碼轉型旅程。Palo Alto Networks香港及澳門董事總經理馮志剛(Wickie)指出,雲端應用服務的多樣性、可擴充性及靈活性,都較傳統的數據中心優勝,所以雖然過往香港企業的數碼轉型步伐較歐美及亞太地區如澳洲等落後,但近兩年情況已有變,討論焦點已不再是採用與否,而是何時採用。「不僅新興的網上銷售服務推行Cloud First策略,就連傳統的金融業、公共事業及政府部門亦持相同看法。」 雲轉型陷阱處處安全策略不容忽視 雖然企業及機構均積極開展數碼轉型,採用不同的雲端技術或解決方案,不過,Wickie說不少管理者卻忽略了要採用相對應的網絡安全策略。「雲服務說穿了只是另一個數據中心,當中一樣牽涉網絡連線、儲存設備及伺服器,而在部署上享有簡單及快捷等優勢。既然同樣是數據中心,網絡安全考慮便理應跟傳統數據中心一樣,架構上可參考合規標準如 ISO27001、NIST、SOC2、CIS,個人私隱方面則可參考GDPR,電子支付則有PCI法規可循,以減低數碼轉型旅程出現漏洞的風險。」 數碼轉型的另一問題是,現時雲服務種類繁多,企業因各種原因,往往採用了不同供應商的解決方案,導致架構複雜,管理分散,數據傳輸透明度低,難以察覺漏洞所在。Wickie 強調現時仍有不少企業管理者誤以為雲服務供應商需為網絡安全負責,實情卻是對方只保障基礎架構安全,而客戶需為其應用程序、安全設定及數據儲存負責。「再加上有證據顯示黑客已採用自動化工具,不斷掃描網絡上的設備是否存在漏洞,一有發現即予以攻擊,所以網絡安全問題更是重中之重。」 一站式監控 數據透明易管理 要解決安全問題,首先便需有一個中央管理平台,Palo Alto Networks 的 Prisma Cloud 便應運而生。「Prisma Cloud 是一個雲原生的網絡安全平台,由設計至部署都針對雲端架構而開發,可以對應客戶的多雲架構,包括 AWS、Azure及其他雲供應商,以及不同的容器化(Container)技術,為客戶提供一個 single pane of glass 的管理介面。」而在照顧安全性之餘,網絡連接質素亦是重要因素,讓客戶可以有效率及安心地遙距工作,「Prisma Access 便是一個綜合管理方案,透過全球 130 個服務點,無論客戶身在何處,也可以享有高速及安全連接的服務承諾。」Wickie 說他們特別設有專門團隊,協助客戶計劃開展數碼轉型旅程外,更可透過與其他雲服務供應商組成的生態圈,為客戶推介最適合的解決方案組合,讓企業無後顧之憂,將注意力集中在開拓業務上。 Wickie 說 Prisma…

    疫情令香港就業市場天翻地覆,表面上失業率由 3 點幾升上 5.2%(5 月政府數據),但數據未能完全反映變化,例如好多人被炒、由全職轉為 Gig Worker;即時暫時保得住份工,都有可能要放無薪假,影響收入。而當全民關注就業嘅時刻,又係黑客出擊嘅好機會。 疫情初黑客以口罩等物資為餌,引大家開城迎接木馬;而家全球失業率暴升,美國馬上出現一股針對失業救濟金嘅釣魚攻擊,資訊保安平台 Checkpoint 發現網上湧現 250 個含「Employment」字眼登記嘅網域,當中 7% 和 9 % 分別被介定為「Malicious」同「Suspicious」;各國逐步解封時,黑客又識得向企業自薦職場衛生管理顧問,以 CV 包裝黑客攻擊。Check Point…

    勒索軟件橫行咗咁多年,以為開始無咩料到?又或者以為一般防毒軟件都夠做,可以防得到?少年,你太年輕喇!網絡安全公司SophosLabs就發現,Ragnar Locker呢隻勒索軟件嘅攻擊模式有「進化」,侵略性又提升咗一個層次。佢哋會喺受害人部電腦入面植入虛擬機器(Virtual machine,VM),然後就用呢個 VM 嘅軀殼嚟逃避防毒軟件嘅偵測,喺一個自製嘅「安全環境」之下繼續進行軟件勒索。網絡安全專家暫時發現,呢隻勒索軟件係靠植入 Windows XP 嘅 VM,然後執行 Oracle VirtualBox,再利用 VirutalBox 程式嘅合法程序嚟做掩護,令防毒軟件無辦法偵測得到。 Ragnar Locker 背後嘅黑客組織過往一向都會喺啟動勒索軟件前,先由目標電腦上偷資料。四月嗰陣,黑客就曾經對葡萄牙能源(Energias de Portugal)公司嘅網路發動過攻擊,當時聲稱偷取咗該公司敏感資料量達 10 TB,亦都勒索咗1580個比特幣(折合約…

    由於各種原因,僱主未必能夠為每個員工提供電腦嚟Work From Home,再講員工亦未必受落,好多時會用返自己部機上網做嘢,所以採用BYOD模式可能更實際。不過,點先可以防止員工嘅電腦被黑客攻擊,或傳輸嘅數據被攔截,繼而入侵公司網絡?Fortinet及Menlo Security嘅防守組合,就能夠全方位保障遙距工作嘅安全性。中堅位置由次世代防毒軟件負責,就算對方有「未見過」嘅進攻方式,統統都可以攔截落嚟;左右閘就分別由Web isolation及Credential Phishing把關,等病毒唔可以通過員工瀏覽網頁或盜竊登入帳戶資料傳中,咁穩守中門嘅網絡安全專材,就可以集中返注意力喺公司嘅防守大局上啦! 想了解吓呢種三後衛陣式,就要參加即將舉行嘅網上研討會,仲有機會喺問答環節贏取HKTV mall港幣二百元購買禮券添!仲唔快啲報名? 日期:2020年6月24日(三) 時間:3:00pm – 4:00pm 語言:廣東話 網上留位:https://bit.ly/3hgWe23

    踏入六月,各地疫情開始漸見好轉,以為係好開頭?不過對 Cisco(思科)嚟講就唔係咁順喇,除咗因為美國示威持續,令到本來六月頭舉行嘅線上年度大會「Cisco Live」要延期再搞。啱啱上個禮拜佢哋又發出一則安全公告,內容係話佢哋旗下一款產品Nexus switches (一款用嚟建立資料中心架構,為企業提供網絡資料同步、API 自動化同簡化運作等服務嘅產品),喺 NX-OS 軟件發現漏洞(CVE-2020-10136),遠端攻擊者可以利用呢個漏洞,繞過目標系統嘅保安限制,甚至導致服務中斷。 Cisco 發現呢個漏洞係因為部分裝置喺未有隧道設定(tunnel configuration)嘅情況下,會將機器配置嘅 IP 地址收到嘅 IP-in-IP 數據包(Patch),意外地解封同處理,所以未通過認證嘅攻擊者,就可以傳送特製嘅 IP-in-IP 數據包去受影響裝置,導致網絡排程崩潰甚至要重啟,繼而俾佢哋有機會乘虛而入。IP-in-IP 隧道協議存在呢個嚴重漏洞,令到黑客可以繞過 Access Control…

    Work from home(WFH)成為新趨勢,往來頻繁嘅電郵,數唔清嘅 endpoint,意味著網絡攻擊將更難防禦,一封惡意電郵,一台device感染病毒,足以釀成災難。傳統網絡保安集中保護辦公室網內資產,但於 WFH 環境下又是否已經足夠?傳統網絡保安既花人手維修保養,而且電郵保安效率低、價錢又貴,要做到有效的保護,更必須要定時更新軟件,萬一遇襲,更要求教專家高手方可脫險,一般香港中小企業缺乏IT資源,難以在人力物力上配合。 因此 Security as a Service 應運而生,借助供應商最頂級網絡安全的專業知識與技術,全面保護電郵及終端,而且收費極低,以 Green Radar 為例,每人每日唔使$1,超高 CP 值,去邊度搵? Security as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