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專家均建議企業啟用多重因素驗證 ( MFA ),以保障員工帳戶的安全。不過,MFA 並非萬能,因為決策權始終握在用家手上。有黑客集團就將釣魚攻擊結合疲勞轟炸手段,令用家自動確認可疑的 MFA 驗證,例如 Uber 被入侵事件就是其中一個案例。 Call 車 app Uber 的員工帳戶早前被入侵,導致內部應用服務被塗改內容,以及發生數據外洩。事後黑客集團 Lapsus$ 其中一位聲稱 18 歲的成員承認責任,指入侵 Uber 只因對方的網絡安全措施非常弱。經調查後,網絡安全專家說這次事件相信是對方從暗網取得相關員工的帳戶登入資料,然後再利用釣魚攻擊,假扮成…
Search Results: MFA (68)
黑客專業服務例如 RaaS、DDoSaaS 等成為大趨勢,要在同業中搶到生意,必須擁有更全面功能及售後服務。網絡安全公司 Resecurity 發現一款新的 Phishing-as-a-Service 服務 EvilProxy,就聲稱可以繞過 2FA 或 MFA 驗證功能,竊取帳戶登入權限,備受暗網中人關注。 以往的 Phishing-as-a-Service 服務,主要是供應商為客戶提供客製化的釣魚電郵內容或針對不同行業的電郵樣本,又可提供乾淨的電郵伺服器以增加進入電郵信箱的機會,再進一步,甚至可提供像真度極高的釣魚網頁令收件者上當,令電腦技術不高的騙徒也可順利竊取所需的帳戶登入資料或信用卡資料。由於提供服務的供應商眾多,因此業界競爭非常激烈。網絡安全公司 Resecurity 研究員就在最近捕捉到 PHaaS 供應商 EvilProxy(又稱…
多重因素驗證 (MFA) 原本是用來加強登入帳戶的安全性,減少因帳戶名稱及密碼外洩,導致黑客可以直接登入帳戶的風險。不過,網絡安全公司 Mandiant 最近一份調查報告便發現,俄羅斯國家級黑客集團 Cozy Bear (又稱為 APT29) 就利用了 Microsoft 帳戶容許用家自行登記 MFA 驗證裝置的漏洞,暗中將「休眠」帳戶據為己用,然後進入企業的內部網絡刺探機密。 專家解釋,企業 IT 管理員會因為各種原因,預先開設一些帳戶供日後使用。不過,Cozy Bear不知道由什麼渠道得知這些休眠帳戶,或可能從地下討論區買到休眠帳戶,而且又以預設密碼或暴力破解密碼方式,順利登入帳戶,讓他們可以進行下一步的惡意活動。專家說黑客首先為帳戶申請 Microsoft Azure…
Android 惡意軟件的功能愈來愈強大,最新一款被捕捉到的 MaliBot,不單可以盜取裝置儲存的帳戶密碼、銀行及加密貨幣錢包資料,更可以暗中控制裝置通過多重因素驗證 (MFA) 驗證程序,以及向受害者的聯絡人發送惡意訊息。 F5 Labs 網絡安全專家早前捕捉到一款新的 Android 惡意軟件 MaliBot,它被假扮成一款在 Google Play Store下載量過百萬的加密貨幣追蹤 app,專家指這款軟件主要是透過 SMS 短訊散播,只要用家點擊連結至網站,下載並成功安裝該軟件,黑客就可獲得完整的裝置控制權。專家解釋,由於安裝前必須授予該軟件多種權限,當中包括 Android 系統的輔助服務 (Accessibility…
Microsoft 發表的最新 Cyber Signal Report 指,截至 2021 年 12 月,只有 22% 使用其雲端身份平台 Azure Active Directory (AAD) 的客戶,採用了強身份驗證(strong identity authentication),包括多因素身份驗證 (MFA)…
Microsoft 專家警告,依然採用舊式驗證 (legacy authentication) 技術管理 Exchange Online 的企業,即使啟用多重因素驗證 (MFA) 服務,都有可能被黑客入侵帳戶,最近就有一宗商業電郵詐騙 (BEC) 案例,就是因為上述原因而出事…… 根據 Microsoft 的官方描述,舊式驗證指的是使用基本驗證的通訊協定,而採用相關驗證為基礎的應用程式包括舊版 Microsoft Office 應用程式及使用 POP、IMAP、SMTP 等郵件通訊協定的應用程式。由於舊式驗證無法強制執行多重因素驗證…
近期資料外洩事故頻生,澳洲航空(Qantas)及香港蔬菜統營處(菜統處)分別遭受網絡攻擊,前者有約 2 萬名香港客戶受影響,後者則有 7,000 名批發市場用戶資料有外洩風險,而網絡安全供應商 F5 近日亦公布過去八月,其內部系統遭受長期持續性網絡攻擊。有見及此,香港網絡安全事故協調中心 (HKCERT)建議用戶和中小企採取防範措施自保。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採用第三方服務供應商具風險 澳航的事故源於其第三方服務供應商在菲律賓的客服中心,遭受社交工程攻擊。黑客利用社交工程等手法(如語音釣魚),誘騙第三方服務供應商的工作人員授予訪問權限,從而竊取客戶資料。事件導致 570 萬客戶資料被盜,其中約 2 萬名香港客戶受到影響,外洩的姓名、電話及地址等資料,恐令受害人面臨釣魚攻擊與詐騙風險。目前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已接獲通報並就事件展開調查。 事件突顯供應鏈攻擊日益普遍帶來的風險。黑客往往會針對第三方服務供應商的漏洞,藉此作為攻擊更大型機構的跳板。即使是中小企,假如忽視自身的網絡安全防護,亦可能會成為網絡攻擊的對象。 與此同時,香港蔬菜統營處(菜統處)近日有部分電腦系統遭受勒索軟件攻擊,導致其中一個批發市場用戶的資料有外洩的風險。菜統處現時已委托外判承辦商,盡快修復系統並協助調查工作;網絡安全供應商 F5 近日亦公布過去八月,其內部系統遭受長期持續性網絡攻擊。黑客從中盜取其產品的原始碼和未向外公布的系統漏洞,估計黑客有利用外洩的資料策劃對其產品用戶作網路攻擊。 這些事件均可見使用第三方服務供應商的風險,及鞏固網絡安全措施的重要性。鑑於事件的規模和潛在威脅,為預防第三方網絡風險,以及加強自身網絡安全,HKCERT…
本港零售業接連發生兩宗嚴重個人資料外洩事故,分別涉及本地珠寶連鎖企業 My Jewelry 及日本跨國時裝品牌 Adastria,波及近 14 萬客戶及員工。無獨有偶,兩宗事故均涉及高權限帳號管理不善、未能有效監控及偵測異常行為兩大問題,企業應如何透過先進的網絡安全方案自保? 想知最新行內動態?立即免費訂閱! 零售業數碼轉型後的痛點 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上周公布的兩宗資料外洩事件,涉及分別涉及本地珠寶連鎖企業 My Jewelry(愛飾)與母公司光雅,以及日本跨國時裝企業 Adastria,其旗下品牌包括 niko and…、LOWRYS FARM 等,前者外洩了 7.9 萬名客戶與員工資料,包括身分證部分號碼,後者則外洩了近 6 萬名客戶及訂單資料。 兩宗事件的成因近似,皆涉及高權限帳戶管理不當、未有啟用多重身分驗證。Adastria…
美國保險巨頭 Allianz Life(安聯人壽)為 Salesforce 攻擊潮的其中一名受害者,公司的敏感數據近日更被洩露至暗網及社交平台,據報外洩的數據量涉及 280 萬客戶及商業合作夥伴的私隱資料,如姓名、地址、電話號碼和出生日期,當中還包括稅務識別號碼、財務顧問的執照信息、產品許可等。 專家指出,這些外洩信息可能被用於身分盜竊、詐騙,甚至針對性的網絡攻擊,對公司及客戶來說,都是一場極大的災難。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黑客集團於 Telegram 開設洩密頻道 近年黑客們將目光瞄準第三方雲端服務供應商,近期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針對 Salesforce 的一系列攻擊。雖然 Salesforce 本身提供的服務沒有安全漏洞,但黑客集團如 ShinyHunters 等就透過社交工程手段,誘騙目標企業員工安裝內藏惡意功能的 OAuth…
網絡安全新聞網站 Cybernews 近日報道了一宗涉及 160 億條密碼的「史上最大規模數據洩漏」事件,涉及 Facebook、Google 等主流服務,引起廣泛關注。香港網絡安全事故協調中心(HKCERT)稱,香港暫無受影響報告,有外國資深網絡安全媒體則指出,這並非來自近期大規模入侵,實際數字或被誇大。惟無論如何,企業和市民都需要提高網絡安全意識,如定期更換高強度密碼。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Cybernews 形容為大規模武器化情報 Cybernews 研究團隊自 2025 年初開始密切監控網絡,發現了 30 個暴露的數據集,每個數據集包含數千萬至超過 35 億條記錄,總計達 160 億條,資料涵蓋多個常用網絡服務平台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