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疫情係咪已經緩和,好多國家已經開始頂唔順要解封;澳洲同 Buddy 新西蘭傾緊 Travel Bubble 嘅通關手續、IATA 研究國際復飛指引、香港機場領先全球引入全身消毒機等等,相信不久大家又會帶住 Labtop 出差,而 Evil Maid 亦有機會再度活躍。 Evil Maid 係專門形容個人電子設備喺無人看管情況下遭侵犯嘅手段,典型例子係明知打掃姐姐有匙卡,出街依然唔將 Laptop 放保險箱,認為 Password 唔係 12345678…
Search Results: Malware (92)
一般認爲黑客只會向大企業埋手,發動網絡攻擊以勒索更多金錢,但這觀念其實大錯特錯。事實上,不只大企業,中小企每日都會收到大量釣魚電郵,當中包括惡意連結及勒索程式附件,一不小心隨時中招。去年本港有調查報告顯示,逾七成中小企在過去十二個月曾發生網絡事故或遭受網絡攻擊,愈來愈多黑客瞄準中小企攻擊。另外,根據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發布的「SSH香港企業網絡保安準備指數 」的分析,中小企業繼續維持在基本(Basic)評級,反映大部分中小企管理者仍未有足夠的安全意識,對有可能造成的損失掉以輕心。英國保險公司 Hiscox 早前發表的研究報告便指出,英國小企業一旦遭受攻擊,每宗事故平均造成約2.57萬英磅損失,包括用於交付贖金、修復數據或購置硬件等,可見中小企絕不可以輕視網絡安全問題。 捨難取易 黑客密食當三番 一旦受到黑客攻擊,中小企管理者第一時間普遍只會高呼不幸,慨嘆被「亂槍打中」。但想深一層,中小企真的沒有被攻擊的價值?答案肯定不是。首先,黑客傾向捨難取易,絕大部份的中小企都疏忽於網絡安全及缺乏備份的意識,就算有選購網絡安全工具,防禦力亦較為薄弱,自然很容易被攻破;更甚者公司內部的電腦及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 IoT)裝置被侵略而變成殭屍網絡,被黑客利用去攻擊勒索贖款對象。其次,黑客們洞悉商業社會的生物鏈關係,大企業為節省成本,將工作外判中小型企業,所以只要攻陷規模較細的承包商,絕對可成為入侵大企業的跳板。種種原因,都會置中小企於危牆之上,大企業亦不能倖免。 的而且確,沒有採用適當的防護措施,會令企業在多方面都曝露出安全漏洞,例如電腦設備、物聯網裝置、POS 系統,以及現時流行的 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工作模式等,簡單的防毒軟件或防火牆,未必足以應付黑客日新月異的攻擊。另外,看似簡單的 Wi-Fi 無線網絡,卻可能因設定出錯而出現缺口,讓黑客可輕易進入公司網絡作惡。 尤其近來外圍因素多變難測,不少企業讓員工在家或遙距工作以提高工作效率。但有可能面對遙距網絡連接的防禦不足問題,包括數據傳輸未有加密、電腦或手提設備防護不足,未能夠發現和阻隔黑客精密的網絡攻擊等。此外,員工有機會在缺乏足夠保護的無線網絡上工作或在未有以多重登入身份驗證或登入權限界定不夠仔細的情況下,假若公司內部沒有做好網絡間隔(Segmentation),都可令黑客乘機長驅直入。黑客除了借助勒索程式要求贖金、盜取公司機密和暗中利用殭屍裝備發動分散式阻斷攻擊(DDoS, Distributed Denial of…
好多人用電腦,都唔鍾意記啲hotkey,又係嘅,好多嘢都可以用隻滑鼠左右掣做晒,又真係無乜理由記埋啲 Ctrl+C 同埋 Ctrl+V 嘅複雜組合嘅,不過千祈唔好睇少呢啲組合,有時就係靠佢哋救命! 點解咁講?話說最近防毒軟件商 Malwarebytes 喺 twitter 出咗篇貼文,話喺卡塔爾、阿聯酋、安曼、科威特同埋法國等國家發現同一類騙案,中招嘅電腦會打開一張相,張相就會「顯示」一個 Windows 10 嘅畫面,扮係用緊全屏幕模式嘅 Chrome 瀏覽器,去咗一個當地嘅警方網站,由於呢個瀏覽器畫面只係一幅圖嚟,所以無論你點撳畫面上嘅嘢都唔會有反應,令你以為部機 lock 死咗。 而喺呢個假網站畫面上列出嘅訊息,大致上就係話你去過唔知乜嘢非法網站,睇過唔知乜嘢咸相,而家警方查到,所以會即時lock死你部電腦唔俾用,除非你即刻喺唯一入到嘢嘅欄位輸入信用卡資料交罰款,否則就唔使旨意用得返部機……如果你一時唔為意真係照做,咁你嘅信用卡資料就會俾黑客收集咗,用嚟直接買嘢又得,賣俾其他人又得,總之就損失慘重啦! 聽落好似好低能,靠一張相就呃到人?但你都唔好睇少佢,當你拉隻滑鼠去邊都 click…
做咗資安界咁耐,問親中小企老闆,普遍都仲係以為自己間公司咁細規模,啲黑客唔會有興趣,但係事實上好多調查及統計報告都話你知絕對係謬誤嚟,好似最新由 Verizon Data 公布嘅調查顯示,43% 嘅黑客攻撃係針對中小企,證明咗黑客搞唔搞你,並唔關公司大定細,而且調查仲話黑客就係睇準中小企疏於防範嘅心理,自然捨難取易。 好喇,中小企老闆呢個時候又會講,我哋真係中小企嚟㗎咋,邊似得大企業咁多資源,可以買咁多軟硬件同埋請人嚟對抗班黑客呢?咁又未必要咁大陣仗嘅,以最近 Barracuda 公布嘅 2019 資安調查報告為例,59% 有毒檔案嚟自文件檔,而中小企每日又要處理無數文件檔,好易中招,所以今次就教大家五招,有效防止喺收到文件時中毒。 有理冇理先解毒 好多公司以為裝咗防毒軟件,就乜都擋到,實情而家啲毒愈整愈複雜,甚至會因應被發現嘅病毒定義而不停變體,唔係咁易搵到佢哋出嚟。最佳方法係用 disarming malware 呢個方法,佢會當所有檔案都係毒,一收到任何檔案就會將佢解體,抽絲剝繭睇吓入面有冇唔屬於呢類型檔案嘅可疑物體,有就立即移走,而且確保移走咗都唔會影響文件原本結構,咁就令你永遠只收到乾淨嘅檔案啦! 網絡電郵靠唔住 據統計,而家全球一日收成 2930 億封電郵,預計到…
很多朋友問我,做黑客要不要領牌 (專業證書 )。答案可以是「Yes」或「No」,綜觀全球著名黑客, 他們大多數都是從大量的實踐中煉成黑客技術, 他們專注研究軟件,從一些細微的弱點發掘出漏洞,嘗試發動攻擊入侵系統, 終於成功奪取權限。相反,修讀 CEH (Certified Ethical Hacker)專業認證資格,則是一門以正統方式把你培養成為一個「道德黑客」的課程。 CEH的EC-Council原來好打得 CEH 是由國際電子商務顧問委員會 (EC-Council)提供的網絡安全認證。CEH 是國際的頂級熱門安全證書,符合美國的 ANSI / ISO / IEC…
今年 25 歲嘅網絡安全研究員 Marcus Hutchins,兩年前俾 FBI 拘捕,指控佢曾經開發過兩隻銀行木馬病毒,將偷嚟嘅帳戶資料出售。不過,法官最後裁定 Marcus 唔使坐監,只係輕判佢接受釋後監管一年。原因好簡單,佢對社會嘅貢獻絕對足以將功補過! 意外阻止 WannaCry Marcus 之所以獲輕判,全因佢兩年前阻止過勒索軟件 WannaCry 嘅爆發。據專家估計,WannaCry 曾經感染 150 個國家嘅 23 萬部電腦,隨時可以令呢啲電腦上鎖。不過,當時…
https://www.youtube.com/embed/LylBbr_IK74?wmode=transparent&rel=0&feature=oembed 後門(Backdoor)係近期非常熱門嘅話題,成日有人爭拗後門係有心擺入去,漏洞(Vulnerability)就係無心之失。不過,網絡安全組織 VXRL 成員 Boris So 就話其實有心定無意並唔重要,因為出嚟嘅結果就係可以俾黑客偷入嚟做嘢。今次佢就同大家分析下究竟常見嘅後門有幾多種先。 「近嚟國際關係緊張,所以 backdoor 就成為咗爭拗問題。以前大家都覺得後門係特登整出嚟,將一啲唔需要、唔應該存在嘅功能放喺系統入面,例如無緣無故 send 走啲檔案,又或者俾人隱密進入系統等等。」Boris 指出至於工程師、開發者為咗方便維修而設置嘅「後門」,就被叫做 Trapdoor。「如果純綷從技術角度分析,其實係睇唔到有心定無意,因為大家做到嘅嘢都係一樣;舉個例,原本你部手機係 unlock 唔到,但透過一啲方法可以解鎖或 root 機,咁就好難拗呢啲方法係咪後門。」 Boris 以之前被大規模封殺嘅公司所推出嘅電腦為例,「之前俾人搵到佢嘅…
呢個禮拜嘅網絡安全關鍵字,唔使公投都知答案肯定係「漏洞」啦!當大家知道原來醫管局一個機密度咁高嘅系統,係可以唔需要用密碼登入,成個業界即刻嘩聲四起,乜原來咁都得?有老闆講笑咁話早知新入果張標書唔使寫埋 2FA 之類嘅多重驗證安全系統入去咁多餘啦!官方仲有啲更抵死嘅回應,話因為電腦附近 24 小時都有人 on duty,所以就算唔用密碼登入,理論上都係好安全咁話。如果當佢啱,咁銀行入面點解仲要有夾萬?差館夠人多喇啩,出入咪又係要嘟卡? 好嘞唔講呢啲,講返今次重點先。有人話呢個係系統漏洞,將來會修補返,但其實呢個好明顯唔係漏洞而係後門。漏洞(Vulnerability)係指執行系統時出現咗超出預期或無考慮過嘅反應,而結果係可以俾黑客利用嚟攻擊,呢啲先叫做漏洞,例如近來最火熱嘅 Microsoft Windows 系統 BlueKeep 漏洞(CVE-20190708),就可以俾黑客遙距執行惡意程式。 不過,如果喺設計系統時一早預留咗條秘密通道,又或者黑客利用漏洞嚟植入後門,將來可以繞過驗證方法 log in,咁就應該叫暗門(trapdoor) 或後門( backdoor)至啱。其實留定條秘密通道可以有好多原因,正常用途包括為咗方便 programmer 測試或修改系統,又或者作為正常登入系統失靈時嘅後備救援方法;至於暗黑系用途,自然係用嚟監測其他用家嘅私隱,或暗中安裝各種…
上星期一份針對港台加密趨勢嘅調查報告顯示,近半數(48%)港台企業認為員工疏忽係數據安全嘅最大威脅。由於員工嘅安全意識不足,就算企業已安裝防火牆、防毒軟件,亦可能只係阻截到外來攻擊,但就未必能阻止員工「主動」製造漏洞,防止機密外洩。 過時防禦策略 唔少企業管理者可能都會問,點解投入咗大量資源喺網絡保安上,都仲係咁唔安全?其實同採用產品嘅防禦策略有好大關係。傳統網絡防禦方法係透過比對病毒數據庫資料,當發現網絡上出現被標記嘅行為,例如有病毒或惡意軟件企圖喺端點電腦進行安裝,又或有大量數據由內部網絡送出,先會觸發保安系統進行攔截。不過,黑客深明當中漏洞,於是透過改變攻擊模式,例如毋須安裝惡意軟件的無檔案惡意程式(Fileless Malware),或以不定時、每次只傳出少量數據嘅傳送模式等,將惡意傳輸隱藏於企業正常嘅網絡活動之中。更重要嘅問題係,當有事故發生,即使網絡保安系統有 log ,要喺短時間內以人肉搜尋方式完成作業,相信就連網絡保安專家都要投降。 分析行為調整防禦策略 其實只要借助 User and Entity Behavior Analytics (UEBA) 自動化記錄分析工具,唔單只可以好快咁搵出端點電腦嘅微細異常行為,更可以將事故發生時每部電腦及登入帳戶正在進行嘅活動,包括睇緊嘅網站、開緊嘅電郵,以及同網絡內電腦嘅互動,全部清清楚楚咁展示出嚟,對防止惡意軟件擴散及預防事故發生,都有好大嘅幫助。喺「Edvance Beacon 2019」安全峰會上,網絡保安專家將會親身示範點樣借助呢啲分析工具,去鎖定有問題嘅網絡活動,無論係內聯絡抑或雲端應用,都可以通過中央介面管理。作為企業管理人,又或係網絡安全把關者,就要即刻報名參加,喺採用自動化防禦產品前,都可以向人工智能借鑑,留意返一直遺漏嘅地方,緊急調整企業防禦策略,減少保安事故發生! Edvance Beacon 2019日期:2019…
上回講到修讀 VTC 資訊及網絡安全高級文憑(Diploma)課程,是成為資安新人王的捷徑。但對於一些已從事其他行業有一段日子,但又有興趣「中途轉機」、加入資安行業的在職人士,又有哪一個課程是入行踏腳石?答案可在 HKUSPACE 課程找到。 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HKU School of Professional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HKUSPACE)已經辦學60年,其前身是香港大學學外課程,而現在已獨立為一家非牟利擔保有限公司的教育機構。截至2016年,已有282萬人次報讀學院課程,其中有關資訊科技和資訊保安的課程,在這十多年間大受歡迎,每年課程的學額都是供不應求,課程種類繁多,包括資訊保安的深造文憑、理學士、碩士課程,任君選擇。中學畢業人士可申請就讀資訊科技深造文憑課程(Postgraduate Diploma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這兼讀課程的部分學費可以申請CEF(持續進修基金),成功達標者可得到基金資助 80% 學費津貼,而從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