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經常面對各式各樣的網絡攻擊,因此對能快速回應,同時能應用在 hybrid 工作環境、保護「天上地下」雲端及 on premises的伺服器及系統的解決方案,自然是企業趨之若鶩渴望部署的「守護神」。由英國劍橋數學家創立、擁有領先全球 AI Learning 技術的網絡安全公司 Darktrace,提供精準 AI 分析,為每個客戶作獨立行為分析,持續學習使用行為,以數學計算揪出異常行為,幾秒內快速回應惡意攻擊,甚至能以單一平台,多防線保護企業客戶在雲上、SaaS 應用程式、end-point 裝置、on premise 等的資料的安全,為企業佈下全方位 AI 防護網。 可部署在不同裝置及環境 勒索軟件是其中一種最普遍的網絡攻擊手法,特徵是攻擊快速,能在數秒間將受害企業的資料加密,未作回應已整個伺服器遭黑客鎖上,令企業頭痛非常。Darktrace Country Manager (North Asia) Cyrus Tang 指,其他廠商的產品或只能提醒面臨攻擊,但該公司的 Autonomous Response Module 能偵測及自動嚮應作防禦,應對事故。即使是較複雜、針對跨國企業及跨平台的供應鏈攻擊,Darktrace 的 AI 防禦技術都能提供保護,部署在天上地下的平台。 另一個企業經常面對的攻擊是釣魚電郵,Cyrus 指現時全世界有 94% 的網絡攻擊來自釣魚電郵,而當中最可怕的是偽冒身份的電郵,黑客也會運用 AI 學習企業員工或客戶電郵來往的模式。他舉例指,有客人曾收要求改繳費戶口號碼,但由於過往溝通沒有提及銀行帳戶的行為,因此 Darktrace 的 AI 成功揪出異常之處。 能離線使用 隔離數據不經網絡 以前應對攻擊企業或會採用 Rule-based / Signature-based 解決方案,以攻擊的特徵作記認,依賴前人中招才有記錄並作偵測,但隨著攻擊變種加快,這些傳統技術便不足以應付。Cyrus 指 Darktrace 的 AI 技術,能有效偵測出第一次出現的Zero Day攻擊,攔截異常行為。不過 Cyrus 亦強調,Rule-based…
Search Results: Threat (133)
由於企業現時需要全方位偵測及管理網絡,令 Security Information and Event Management (SIEM)大行其道。不過,不少企業 IT 團隊反映,一般 SIEM 系統會向他們發出海量警示,但九成是不重要的,反而影響了團隊的運作效率。到底市面上有沒有能夠自動分析網絡威脅嚴重性,真正為 IT 團隊減輕負擔的次世代 SIEM 呢? iCON Assistant Technical Manager Kit…
Google 的威脅分析小組 (Threat Analysis Group, TAG) 透露,有黑客正利用 macOS 中以前未公開的漏洞或零日漏洞,來監視針對香港網站瀏覽者,並捕捉用戶的按鍵和屏幕截圖等動作。Google 未透露攻擊所針對的網站,但指出當中包括香港媒體機構和民主派的勞工和政治團體。 大約在 Google TAG 研究人員發現該漏洞被利用一個月後,Apple 在 9 月的 macOS Catalina 更新並修補了這個漏洞,編號為…
一項調查顯示,80% 企業管理者表示有限的數據透明度,令他們無法確實掌握員工的應用軟件使用狀況,意味著即使有內部威脅 (Insider threat) 存在,他們也難以發現,令企業置身於被入侵的高風險之中…… 隨著企業踏上數碼轉型旅程,採用雲端應用服務的比重亦愈來愈高。雲端應用服務雖然有靈活及增加生產力的優點,但由於工作流程由以往的內部網絡轉移至外部,如企業沒有足夠的網絡安全管理,一旦員工的操作發生錯誤,或安全設定出現漏洞,便很容易發生網絡入侵事故。為了解企業的網絡安全狀況,CyberArk 早前便進行了一項全球企業問卷調查,收集 900 多間企業網絡安全管理者的回應。結果發現,約有 80% 企業表示過去一年曾發生員工誤用或濫用應用軟件的情況,而有 48% 企業表示主要原因與數據透明度有關,導致網絡安全監測出現盲點。 從調查中可見,70% 企業表示每個員工平均會使用超過 10 種應用軟件,部分軟件會應用於處理重要的資料,例如財務記錄、客戶私隱及知識產權等。這些資料都有非常高的價值,因此容易成為黑客攻擊的目標。而在眾多應用服務之中,管理者最關注 IT 管理工具如 ServiceNow、雲端服務如…
電郵安全公司劍達(香港)有限公司發表 2021 年第三季度的電郵威脅指數 Green Radar Email Threat Index。第三季指數顯示為 64.6 分(上季為 63 分),反映企業面臨的電郵威脅風險維持於高水平而且有所增加。根據分析,第三季最常見的電郵威脅包括網絡釣魚和商業電郵詐騙攻擊,風險級別水平為「高」,其中商業電郵詐騙攻擊在今季上升趨勢持續,情況不容忽視。 報告又發現,黑客多將釣魚鏈接嵌入電郵附件內以嘗試繞過偵測;而假網站愈見難以識別,已普遍利用 SSL 證書和 reCAPTCHA 以騙取信任,部分攻擊更特別針對本港企業。 Green Radar 發表…
YouTuber 要小心,Google 安全團隊指出一批專門提供黑客服務的網絡罪犯,早前經俄羅斯地下討論區的廣告被招聘,現時專門竊取 YouTuber 攻擊,視乎不同罪犯的專長,攻擊方法亦五花百門。被盜取的帳戶最高可以 4,000 美元出售,用作向訂閱頻道的人發放虛假訊息,例如高薪招聘人員或加密貨幣推銷。就算事後可取回帳戶,相信訂閱數量都會激減。 被 Google 安全團隊 Threat Analysis Group 識別到的慣犯非常多,當中使用的惡意軟件包括 ReaLine、Vidar、Predator The Thief、Nexus stealer、Raccon、Grand Stealer、Kantal 等等,這些惡意軟件一旦成功入侵目標人物的電腦設備,便可以竊取瀏覽器…
內部威脅 (insider threat) 一向是企業最頭痛的問題,因為員工雖然未必一定有心將公司機密外洩,但卻會因網絡安全意識不足,如開啟釣魚電郵、可疑檔案,親手為黑客打開入侵公司的大門。Microsoft 帶來好消息,旗下 Microsoft 365 將會客戶推出新服務,令 IT 部門更易發現可疑行為,及早制止慘劇發生! 顧名思義,內部威脅指的是企業員工帶來的威脅,它可以是將機密資料外洩,又或「協助」黑客於內部網絡安裝惡意軟件如後門等,不過,員工未必有心做,很可能只是墮入釣魚電郵陷阱,或使用了一些未被允許的影子IT工具,因而令公司蒙受損失。要避免內部威脅降臨到自己身上,企業管理者除了要引入足夠的防護工具外,更需注重員工的安全意識培訓。美國網絡安全機構 CISA 早前亦推出新工具,協助美國私人或公營企業評估自家網絡安全性,由此可見內部威脅情況的確相當嚴重。 最近 Microsoft 就為客戶帶來 Insider Risk Management 新服務,提升…
疫情期間催化黑客攻擊,其中國家級黑客的威力更不容小覷。Google 公布目前為止,已向其用戶就有國家資助(State-sponsored)的黑客攻擊發出 50,000 次警告,相比 2020 同期增加 33%。Google 提醒用戶啟用多重因素身份驗證功能,以保護帳戶。 Google 安全工程師和威脅分析組織 (Threat Analysis Group, TAG) 團隊成員 Ajax Bash 在博客指,發出多次警告的原因,是因為阻止了一個名為 APT28 或…
隨著黑客愈來愈傾向利用零日漏洞或內部人威脅入侵企業,企業管理者在發現內部系統被勒索軟件等惡意軟件襲擊時,好多時都會覺得攻擊避無可避。其實最新的 CSF 防禦框架已將防禦比重由識別及保護,延伸至退後一步的偵測,令企業即使已被入侵,都可及早控制受影響範圍,盡量減少損失。 零日漏洞 (zero day vulnerabilities) 是指一些未被發現的弱點,當中包括軟硬件的安全設計漏洞,例如最近需要一再更新的 iOS 作業系統等。由於漏洞尚未被發現,只得入侵者察覺得到,因此黑客便可大搖大擺地利用漏洞進行各種惡意軟件,而不會被網絡安全工具阻截。可能讀者會發現,零日漏洞好似愈來愈常見,除了因為更多網絡罪犯鍾情研究,亦因為現時應用服務的交付時間愈來愈短,安全團隊無法在推出前完成所有測試,才會令問題愈趨嚴重。 對企業的 IT 及安全團隊來說,零日漏洞絕對是頭號敵人,因為傳統的安全策略都著重於識別 (Identity) 及保護 (protect) 等前期功夫,但因為零日漏洞難以被識別,因此更遑論可就入侵執行各種保護措施。VMware CISO Jason Lewkowicz…
社交媒體平台 Clubhouse 洩露的 38 億個電話號碼的數據資料,據報道指,被一名威脅行為者連同在去年 4 月洩露的 5.33 億 Facebook 個人資料結合,並將這批個人身份信息 (Personal Identifiable Information, PII) 出售給地下市場上出價最高的人。 Threatpost 報道指 Clubhouse 洩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