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2 月 18 日起,政府有條件開放食肆晚市堂食、健身室、美容院等處所,要求進出以上處所人士,強制使用「安心出行」應用程式或登記個人資料作出入紀錄,否則將被罰停業。但此項防疫措施引起社會對私隱及監控問題的憂慮,同時亦再次令大眾關注應用程式索取的手機權限會否過量。wepro180 找來跨國資訊安全公司 wizlynx group 資訊安全服務總監盧振宇(Mike),探討安心出行權限注意位及其他應用程式的安全問題,以及使用時的自保方法。 「安心出行」應用程式最令人「不安心」的部分是要求存取的權限是否全部都具必要,根據該應用程式 Andriod 1.1.6 版本所列出的權限所需,包括相機拍攝功能、全面網絡存取權、擷取執行中的應用程式、控制震動、防止手機進入休眠狀態、啟動時執行及接收互聯網資料。雖然創新及科技局長薛永恒曾多次強調,程式沒有追蹤功能,政府亦不會刻意查看市民出行記錄,所有資料會存放在用戶手機,不會存在中央資料庫,但政府的說法仍未釋除市民疑慮,不少人仍對「安心出行」抱有戒心。 擷取執行中的應用程式成爭議點 「安心出行」最受爭議需索取的權限為「擷取執行中的應用程式(Retrieve running apps)」,意即「安心出行」可知道用家的電話同時在運行中的應用程式,由於政府沒有作出相關解說,因此難以推斷需要此權限的真正原因,網上亦引起不少猜測。Mike 估計,此權限或因程式開發人員編寫時用上第三方程式庫,例如需要配合其他應用程式使用,如掃描 QR code 時要用上第三方程式,便需要用到此權限;不過 Mike…
Search Results: app (496)
早在Facebook Messenger應用程式被指索出過多用戶手機權限,引起侵犯用戶私隱危機,2018 年時,Facebook 已爆出「劍橋分析」(Cambridge Anakytica)事件,用一個叫「thisisyourdigitalife」的心理測試應用程式,收集5,000萬用戶數據,引起全球譁然。當事件已被淡忘之際,又到Facebook Messenger 出事! 除了 WhatsApp日前宣布更改私隱條款,指將會與母公司Facebook共享用戶的個人資料,倘用戶不接受,將會無法繼續使用該應用程式,結果令大量用戶轉會至 Signal 或 Telegram。正當大眾焦點放在 WhatsApp的時候,原來 Facebook Messenger 應用程式所索取的權限比 WhatsApp 更多!Facebook 為了要確保用家遵守其政策,甚至承認有監控用戶訊息的內容。 根據…
今時今日,人工智能 (A.I.) 的應用已經遍布各行各業,因為只要結合優質的大數據 (Big Data)作分析,便可提供各種洞察力報告,讓企業更能掌握市場即時狀況,為現有顧客打造更適合的服務,甚至發掘出潛在客戶,提升營業額。而在內容行銷 (Content Marketing) 方面,人工智能更可提供行銷計劃一條龍服務,不過大前提是所採用的大數據必須乾淨及優質。 自動產生熱門內容 外國不少媒體其實已引入人工智能技術撰寫文章,以炮製出更能吸引讀者的內容。因為以往要寫出一篇具話題性的文章,非常倚賴編輯或記者的經驗及對市場的觸覺,例如通過大量資料搜集去掌握熱門話題,或將熱搜關鍵字融入內容,以增加文章的曝光率。而在人工智能的參與下,它懂得自動從網絡上的社交平台、討論區、搜尋字眼等因素去理解現時哪類題材最多人關注,然後自動產生高質素的內容,滿足讀者的需要,同時可保持統一的風格,大大減省專業人士參與的需要,無論在成本及效率上都得以提升。以國內百度的AI智能創作平台為例,它便可協助用戶創作不同類型的文章,由詩歌、小說以至新聞都能一一勝任。 內容策劃更有效率 內容行銷最講求時間性及準確度,對於應該在什麼時間、以哪種方式向特定客戶群推送有價值的內容,才能達到最佳成效,這些工作都必須交由市場推廣專業人士去分析,過程耗時又複雜。通過人工智能收集不同客戶群的資料,便能清晰掌握各類客戶群的需要,自動提交完整行銷計劃報告,包括推廣目標、內容創作、發佈渠道及成效預估,減輕行銷人員的工作負擔,專注人工智能或機械人無法處理的工作,例如建立客戶關係等。 污染數據 雖然人工智能看似完美,不過在安全性上仍有隱憂,就以上述個案為例,人工智能要演算出準確有效的結果,都必須有乾淨及優質的大數據輔助。一旦提供給機械學習 (Machine Learning) 的數據庫受到惡意污染,分析結果便會有所偏差甚至完全相反,令內容行銷無法達到預期效果。因此現時網上雖然有不少大數據共享資料庫,企業在運用前亦要特別小心,情況一如開源應用軟件 (open source application)…
Philip Hue、Amazon Kindle、Apple Watch、Google Home Voice Controller、August Smart Lock、Kuri Mobile Robot、Dyson Pure Cool Link Air Purifer、NEST T3021US Learning Thermostat、WeMo Insight…
如無意外,Android 12 的開發者預覽版本將會在今個月推出,到底新作業系統在保障網絡安全及功能上會有哪些改良?今次就根據現有傳聞來一個賽前預測。 加速手機廠更新 Google 的 Android 12 最大更新之一,預計會以 Project Mainline 模式去更新 Android Runtime,後者的主要功用是將系統編碼轉換成處理器可以理解的編碼,以往在更新韌體時必須整個更換,但 Project Mainline 則可獨立升級系統內的核心元件,這樣就可以加速 Google 更新系統漏洞的週期,可獨立為重要的漏洞進行緊急更新;同時第三方手機開發商亦可受惠,Android 手機用家的網絡安全性便更有保障。…
Android 系統容許用家從非官方渠道下載及安裝應用軟件,可說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可讓用家自由安裝手機 app,但同時亦增加用家被黑客入侵的風險,例如最新發現的 Oscorp 惡意軟件,就透過疲勞轟炸手法令用家授予手機權限,一心軟或怕煩就出事。 意大利電腦網絡保安事故協調中心發出警報,指發現一種新 Android 惡意軟件 Oscorp 正在肆虐,一旦取得用家賦予手機 accessibility services 無障礙服務功能權限,即可暗中與黑客架設的 C&C 控制中心,偷取用家的 SMS 短訊內容、啟動 Google Authenticator 雙重身份認證 app,以及開啟錄影及錄音功能。…
為降低數據儲存成本及提高靈活性,不少企業管理者已計劃將數據移雲。不過,管理者既要考慮供應商的安全性,亦要摸清各種收費項目,特別是某些行業還需滿足合規要求,難度極大。由 ICT 方案供應商中信國際電訊 CPC(以下簡稱 CPC)、雲端運算及虛擬化技術供應商 VMware 攜手推出的 SmartCLOUD™ Object Storage 對象儲存服務,便可一口氣掃除以上難題。 中信國際電訊 CPC 產品開發及管理部高級副總裁 Taylor 說,今年 CPC 正式成為 VMware 合作夥伴計劃中最高 Principal 級別的雲服務供應商,在亞太地區屬極少數,充分顯示出 CPC 的雲端服務獲得肯定。 數據由內移外 引伸收費及安全問題 數據儲存是企業數碼轉型(Digital…
Deep Learning 輔助下,AI 加速進化,數年間,AlphaGo 已經捉贏地上最強圍棋棋士,Facebook 開發的 DeepFace 人臉識別準繩度達 97.4%,逼近人類平均值 97.5% ,進度超出預期。 科學家下一個目標,是公認難以征服的語言。 主流語言最少過百、口音文法、一字多義、同義詞,加上字義不斷變化等,種種不確定性令 AI 未能參透人類語言 。Siri、Alexa、Cortana 當下的有限應對能力,就是最佳寫照。雖然困難重重,世界各地研究員卻相當堅持,一旦 AI 掌握語言,其用途將相當廣泛。例子之一係再多客服來電,AI 都能應付自如,甚至不單電話,WhatsApp、Email、Facebook…
WhatsApp 跟 Facebook 共享用家數據事件,香港大量用戶轉投 Signal 及 Telegram 的懷抱。其中 Telegram 就錄得在短時間內全球大增 5,000 萬新用家。不過在轉會之時,各位轉會人士亦要留意新的即時通訊服務上的詐騙技倆,例如 Telegram 就被發現有黑客正利用其 chat bots (聊天機械人) 功能,上年在歐洲地區騙取至少 650 萬美元,大家要提防新型「電話詐騙」!…
威脅模型分析(Threat Modeling)是尋找系統潛在威脅,按風險評估,擬定對抗策略,再分配資源建立防禦系統。守護機密資料係所有資安團隊的終極目標,法規與監管有助企業尋找數據化年代的營運方式,資安風險層出不窮,風險不一,Threat Modeling 以系統性方法,偵測系統的潛在威脅,堵塞漏洞守護系統。 現時的 Therat Modeling 大致歸納為 3 類,第一種是軟體導向(Software-Centric Approach),以系統的設計方式與運作目的為基礎,尋找對此系統或其內部模組相關類型的攻擊方式,Microsoft Security Development Lifecycle 便是利用此方式;第 2 種是資產導向(Asset-Centric Approach),以系統管理的資訊為基礎,分析資訊敏感度再作部署,資安專家會建立 Attack Tr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