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網絡騙案

    網絡攻擊及騙案頻生,學生都可能成為目標。教育局舉行工作坊及研討會,加強教師對最新科技罪案、網絡安全及數據保安的認識,提升網絡保安能力。有中學校長認同要加強網絡安全教育,學生或經網購等途徑誤墮騙徒陷阱,期望當局定時更新教材,讓教師掌握最新科技罪案資訊,教導學生如何防範。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教育局早前向中、小學發出通告,公布將於本周五(17 日)舉辦實體工作坊暨研討會及網上研討會。相關培訓會由教育局的科技教育組、警務處的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以及香港資訊科技學院合辦。 其中工作坊包括會安排教師了解最新網絡安全和科技罪案資訊與事例、體驗防範網絡攻擊及數據洩漏處理等;網上研討會則包括簡介新興和先進科技罪案資訊與事例、網絡安全資訊與數據保安等等。 根據星島新聞報道,津貼中學議會主席李伊瑩認為,網絡安全課題不新,但騙徒手法層出不窮,教師需掌握具體資訊,才能教導學生如何防範;並期望當局不時更新教材,協助教師掌握最新資訊。她舉例,不少中學生熱衷網上遊戲,或會花費金錢購買「武器」,易墮騙徒陷阱,期望教師培訓後能教導學生提高警惕。 資料顯示,截至去年 10 月,警方總共錄得 36,405 宗詐騙案,佔整體罪案 46.3%。

    一個名為「Fangxiao」的惡意組織冒用 400 多個知名品牌的名義,將瀏覽者導向至逾 42,000 個宣傳廣告軟件應用程式、約會網站或有聲稱免費贈品的釣魚網站,更會按用戶 IP 位置導向至不同侵害方式,只為賺取廣告費,可謂為了呃人大費周章。 根據 Bleeping Computer 報道,這些網站似乎被用作產生大規模流量的一部分,該計劃為 Fangxiao 自己的網站創造廣告收入,甚或為從該集團購買流量客戶大帶來更多訪問者。 Cyjax 的詳細報告指出,Fangxiao 自 2017 年以來開始運作,創建假冒零售、銀行、旅遊、製藥、交通、金融和能源領域等 400 多個知名品牌的網站。報告中提到的品牌包括可口可樂、麥當勞、Knorr、Unilever、Shopee、阿聯酋航空等,其中許多虛假網站更具本地化選項。 一般而言,Fangxiao 受害者會被重新導向到包含 Triada 木馬或其他惡意軟件的網站,感染他們的裝置。然而,這些網站的營運商與 Fangxiao 之間的聯繫未明。 為了為其客戶和自己的網站產生大量流量,Fangxiao 每天註冊約 300 個新的品牌假冒網域名。自 2022 年 3 月,他們已使用至少 24,000 個登陸頁面和調查網頁,向受害者宣傳他們的假獎品,例如聲稱受害者贏得 2,000 歐羅,要求他們在 30 秒內完成登記資料。 這些站點中大多數使用「.top」TLD,其次是「.cn」、「.cyou」、「.xyz」、「.work」和「.tech」。這些站點隱藏在 Cloudflare 背後,並在 GoDaddy、Namecheap 和 Wix 註冊。 用戶通過流動廣告或收到包含連結的 WhatsApp 訊息而進入這些網站,這些訊息都提供「特別優惠」,或通知收件人他們「得獎」。網站將訪問者重新導向到有計時器的調查網站,藉以增加緊迫性,令受害者無時間思考。 有時受害者完成調查後,會導向至下載一個應用程式,之後要求受害者啟動該應用程式,並保持打開狀態至少 30 秒,這可能有足夠的時間從 Fangxiao 推薦中註冊新用戶。登陸頁面還託管來自 ylliX 的廣告,這些廣告被 Google 和 Facebook 將標記可疑,因為有可疑的重新導向鏈。 他們重新導向路徑取決於用戶的位置(IP 地址)和用戶代理,可導向至 Triada 木馬下載、附屬 Amazon 的連結、虛假交友網站和 SMS 小額支付詐騙。 Fangxiao 另一導向點是 App Booster L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