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安全論壇2025|逾30位重量級嘉賓助陣 聯繫各界攜手迎網安挑戰

中國香港網絡安全協會(HKCNSA)的年度活動——「網絡安全論壇2025」圓滿結束!活動獲眾多會員踴躍參加,全日逾 30 位來自各個界別的重量級嘉賓,包括政府高官、商界領袖、CISOs 等,共進行 15 場專家演講及專題討論,一同深入探討《保護關鍵基礎設施(電腦系統)條例》及新科技下的網絡安全最新關鍵要點,HKCNSA 創會主席葉青陽(David)表示論壇嘉賓涉獵的行業比以往更闊更廣,期望增加來賓學習、分享及交流的機會。
論壇國際化 涵蓋三大熱門主題
繼去年論壇獲得空前成功後,HKCNSA 今年再接再厲,上周於 The Ritz-Carlton 舉辦第二屆網絡安全論壇。David 指會員人數由去年 100 人增至現時 350 人,當中多了很多非華人網安專家,來自英國、瑞士、澳洲、法國、印度等,故今年活動改以英文進行,令論壇更為國際化。
HKCNSA 作為溝通橋樑,深明各行業的 IT 從業員最關注的網安議題,David 稱今年論壇有三大主題,分別是新科技帶來的網安風險、即將生效的《保護關鍵基礎設施(電腦系統)條例》(下稱《條例》),以及內地網安生態。論壇更獲北京網安媒體《中國信息安全》支持,供參加者了解北京媒體,亦會報道歐美等地的網安資訊,全方位加深對內地的認識。


《條例》以合作為本 共同面對網安挑戰
進行簡單而隆重的開幕儀式後,由保安局助理總監(關鍵基礎設施)陳永安率先演講。陳指《條例》並非單單是一條法律,而是將企業對網絡安全的策略,由被動危機管理轉為主動協作。與傳統依賴懲罰的規管不同,《條例》是以合作為本,期望做到零懲罰。他又透露,《條例》將於明年 1 月 1 日生效,政府將於今年 7 月底前發佈《實務守則》草稿,盼屆時各界提出意見。

《條例》以合作為本,數字政策專員(數字基建)張宜偉亦接力分享。張指全球數碼格局正處於由 AI 牽頭轉型時期,AI 既激發許多新創意,同時亦帶來了數據私隱等問題。創新要持續,必須確保安全,而「合作」是實現安全數字未來的基石,政府將與各界繼續合作,為本地企業提供事件應對支援、及時威脅通報和安全教育。他又重申,面對全球網絡安全挑戰,沒有單一機構可獨自應對,故期望能匯聚多元專業力量,共同合作。

網絡威脅手法日新月異,警務處(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總警司林焯豪則分享了幾個新興網絡威脅,包括混合型銀行中斷攻擊(Hybrid Bank Disruption)——結合線上與實體攻擊手法的網絡攻擊技術,專門針對銀行系統發動攻擊;代源碼武器化(Source Code Weaponization)——黑客組織將所有漏洞集中公開於單一平台;假資訊活動(Disinformation Campaigns)——有組織地散布虛假或誤導性資訊等。
林焯豪指,每個系統都有漏洞,但並非是致命的,他們觀察到調查的企業中,系統在不同層面均出現漏洞,令網絡防禦變弱,認為企業需了解自己的準備情況、了解敵人的威脅。他又指出,警方已連接超過 190 個國家,共享情報,強調要打擊網絡犯罪份子,各界合作是不可或缺的。

論壇設有多場專家演講及專題討論,包括「AI 時代下的價值與風險平衡」、「私營及公共部門如何保護他們的關鍵基礎設施?」、「AI 在網絡安全中的雙面刃」、「雙引擎驅動網絡安全新時代(ASIC + AI 策略)」等熱門話題,內容充實具價值。


HKCNSA 副會長鄧宏舜(Wilson),便與政府、銀行、公共事業公司等 IT 管理層,探討私營及公共機構如何保護其關鍵基礎設施,當中討論了政府近年提升網安的工作,攻防演練及響應手冊(PlayBooks)的重要性,令來賓獲益良多。
Wilson 表示,《條例》暫時只規管八大產業,但間接地亦要求八大產業的服務提供者,同時合乎法例要求,建議服務提供者應該要以新國際標準作參考,提升網絡安全基準。


除是次論壇外,HKCNSA 今年已舉辦兩場與《條例》有關的午餐會,亦提供各種不同形式的活動供會員交流,David 表示協會來年會繼續聯繫各方,擔任業界與政府溝通的重要橋樑,共建香港網絡安全新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