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LexisNexis Risk Solutions報告指疫情促金融機構採用數碼科技

    有調查發現,疫情對金融機構的金融犯罪和合規程序造成挑戰,因申請政府援助貸款人數增加,但金融機構受封鎖措施影響,無法親身核實申請人身分;惟疫情同時令金融機構採用更多數碼科技,包括人工智能(AI)等。

    LexisNexis Risk Solutions 發表《2022 年金融透明度及普惠金融報告》,針對 13 個國家和地區的銀行、保險公司和非銀行金融機構,於 2021 年底進行網上調查,在全球共收到 297 份來自合規、零售和商業領域的高管及資深管理層的完整回覆。

    焦點數據:

    - 許多金融機構因要處理了解你的客戶(KYC)流程,拒絕大量潛在客戶,其中最大挑戰在收集和驗證客戶資料
    - 接近 80% 金融機構對全球客戶盡職調查 (CDD)平台感興趣。對比 2019 年僅略高於 70% 機構稱有興趣,現時共享 KYC 流程數據越加受金融機構關注
    -90% 機構表示,疫情促使他們多採納人工智能(AI)和其他新科技

    報告發現,雖然發展中國家(例如墨西哥)的金融普惠率最低,2017 年只有 37% 成年人有銀行賬戶,但發達國家也有大量人面臨獲金融服務的挑戰,例如在美國,估計有 1,700 萬成年人沒有銀行賬戶。

    至於影響普惠金融的因素有很多,例如貧窮、信貸紀錄不足、壞賬紀錄和缺乏金融教育,都會阻礙人們獲得金融服務。機構需要對新客戶有清晰的認識,以確保符合 KYC 和反洗錢(AML)法規。

    地區層面上,亞洲機構強烈意識到財務透明的三大好處:打擊不良行為、減少聲譽風險和改善合規性。歐洲機構則更注重減輕聲譽風險。亞洲、歐洲、美國和加拿大受訪者都認為,提高金融包容性,是提升監管合規性的重要因素。

    報告亦明言,由於疫情令不少地區封鎖,阻礙金融機構對新客戶進行盡職調查的能力。例如在美國,封鎖限制銀行親自了解新客戶的能力。過半數金融機構認為欺詐、網絡攻擊和引入新客戶,是這次疫情大流行的首要金融透明度挑戰。

    疫情大流行下,首四項對銀行業務構成的最大挑戰:

    1.       網絡安全風險或漏洞
    2.       欺詐活動
    3.       加入新客戶
    4.       遙距工作模式

    調查顯示,超過 40% 機構在疫情期間增加合規預算,近一半機構將預算維持在現有水平,只有一成減少相關支出。疫情期間亦加快數碼技術的採用,如使用人工智能(AI)、機械人流程自動化(RPA)和雲計算等,來提高金融透明度。

    與歐洲或北美相比,拉丁美洲和亞洲有更多機構認為,疫情是新一代技術的重要驅動力。其中印度、印尼及墨西哥等國,對疫情加快數碼技術採用表示最強烈認同。而新加坡、美國及英國,本身數碼技術採用率已很高,故認為疫情是驅動因素的公司較少。

    LexisNexis Risk Solutions 金融犯罪合規副總裁 Leslie Bailey表示:「金融機構有明確責任去驗證客戶身份,以遵守國家和國際規例。機構如並非因為監管原因,而是因為效率不足或人手流程問題而拒絕潛在客戶,則對真正有金融服務需求的客戶不利。憑藉全面的數據和適切的技術及流程,金融機構既能達到合規要求,同時為全球普惠金融出一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