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局聯同香港銀行公會、香港銀行學會(HKIB)發布《2026 至 2030 年未來銀行能力建設》研究,評估銀行業在未來 5 年的技能需求和趨勢,最多受訪銀行認為的三大需求,分別為人工智能(AI)技術相關技能、數據技能和網絡安全。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逾九成受訪認為 AI 屬首要需求 是次研究總共有 147 間銀行參與調查,透過問卷、投票、焦點小組討論,並與資深銀行家、人力資源專家及學界人士訪談,多方面收集數據及意見。 對於未來 5 年(2026 至 2030 年)三大科技和數據的技能需求,有 93%…
Browsing: 最新IT調查
作為勒索軟件應對及網絡勒索趨勢的權威,Coveware by Veeam 發布 2025年第二季度勒索軟件報告,揭示針對社交工程的攻擊急劇升級,加上犯罪組織採用精密數據外洩手段,使贖金支付額飆升至破紀錄水平。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2025 年第二季報告要點包括: 社交工程成最大威脅: 本季度主要由 Scattered Spider、Silent Ransom 及 Shiny Hunters 三大勒索組織主導攻擊,它們均採用高度針對性社交工程策略入侵不同行業機構和企業。這些組織放棄大規模機會性攻擊,轉而採取精準的攻擊策略,並利用新型冒充手法對服務台、員工及第三方服務供應商進行詐騙。 贖金支付額創新高: 贖金平均值及中位數分別飆升至 113…
隨著人工智能(AI)技術不斷成熟,企業對智能化工具的需求日益提升。近期,領先業界的企業自動化及人工智能軟件公司 UiPath,委託 IDC 發佈最新報告,揭示了大中華區代理式人工智能(Agentic AI)採用現況及未來趨勢。報告指出,43% 的香港企業已經開始應用人工智能代理,中國內地與台灣採用率亦相近,反映整個大中華區正迅速推動 AI 技術融入業務營運。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代理式人工智能成為提升企業能力的利器 代理式人工智能,是指能自主執行複雜任務並與其他人工智能代理、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工具及人員協同合作的智能系統。大中華區已有近 87% 的企業計劃在未來六個月內採用此類技術,當中約 45% 企業已正式投入運用,另有 42% 正積極計劃引進,預料 2025 年將成為各行各業全面推動 AI…
IBM 發布第 20 份《數據外洩成本報告》,顯示美國企業因數據外洩產生的平均損失再創新高,達到 1,022 萬美元,較去年上升 9%。相較之下,全球平均成本則下降了 9%,僅為 444 萬美元,屬 5 年來首次下降。外洩成因仍然以惡意行為佔比最高,其次為人為失誤。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速度就是金錢 IBM 安全專家 Troy Bettencourt 表示,美國成本升高的主要原因在於越來越高的監管罰款,以及用於偵測與升級應對的支出增加,突顯美國組織在數據外洩事件中,承擔了遠高於全球其他地區的財務壓力。 統計又指出,檢測及遏制一宗數據外洩事件,平均需時…
科技巨擘 Lenovo 連續第四年榮登 2025 年 Gartner 亞太區供應鏈十大企業榜首,該榜單旨在表彰供應鏈的卓越表現,包括調整網絡以支持增長、透過科技應用提升效率和彈性,以及透過循環創新促進可持續發展。Lenovo 的卓越營運持續改變其全球供應鏈和製造佈局。根據 2025 年 Gartner® 全球 25 家頂尖供應鏈企業排行榜,Lenovo 亦在全球排名中取得重大里程碑,躍升至第八位,較 2024 年提升兩位。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Lenovo 亞太區總裁…
AI 的使用已成為大趨勢,但有報告發現,即使越來越多企業正積極運用人工智能提升個人化客戶互動,並得到明確的投資回報,消費者的感受卻未見同步提升。其中 87% 香港品牌正運用 AI 實現個人化客戶互動,並帶來客戶消費的增長;但只有 42% 香港消費者認為,品牌在這方面表現良好。報告建議要縮窄此期望落差,企業需在 AI 驅動的互動中,提供人性化的體驗。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是次調查為實時及個人化體驗客戶互動平台 Twilio 發布的第六份年度客戶互動概況報告(State of Customer Engagement Report)。Twilio 亞洲區業務總監陳宇程表示:「人工智能為個人化客戶體驗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但單靠科技並不足夠。我們的研究顯示,即使香港品牌正積極採用人工智能以改善客戶體驗,但消費者尚未完全感受到效益。在現今快速變化的環境中,要建立持久的客戶忠誠度,除了科技,更需要人性化的交流。能夠大規模提供個人化體驗,同時具備透明度、信任、並以消費者為中心的品牌才能在市場中領先。」 客戶消費增幅介乎30%至39%…
AI 代理等 AI 生產力工具的普及,為黑客開闢了攻擊新途徑!網絡安全平台供應商 Check Point 指出,黑客正將焦點轉向 AI 系統,利用人類與機械之間的對話,而非傳統的入侵方式向 Microsoft Copilot 發動攻擊,顯示複雜的新格局正在出現。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精心設計表面無害的指令 將基於大型語言模型(LLM)的智能代理系統整合至各類平台(從檔案系統到辦公軟件),雖能顯著提升工作效率,卻同時衍生新的網絡安全隱患。此類系統的核心功能在於解讀(甚至模糊不清的)用戶指令,並於互聯系統中執行相關操作。然而,正因其嚴格執行指令的設計特性,攻擊者可透過精心構造、表面看似無害的指令,誘使系統執行敏感操作,從而構成安全威脅。 在「Echoleak」攻擊事件中,有別於利用典型的惡意軟件、釣魚連結或惡意代碼,Microsoft Copilot 未有被傳統方式入侵,用戶亦無需點擊任何內容或部署任何程式。一段看似普通數據的訊息,被 Copilot 誤解為執行指令,令它完全按照其設計功能執行任務。這次安全漏洞的關鍵不在於利用軟件漏洞,而在於利用語言本身。…
網絡安全公司 Palo Alto Networks,發布首份《亞太及日本地區網絡安全基準研究》,是業界首次剖析亞太及日本地區的中型企業,在面對威脅日益嚴峻及數碼轉型加速的情況下,如何進一步發展其網絡安全防護能力。報告顯示,上述企業正增加網絡安全方面的投資,惟在 AI 應用、網絡韌性和落實防護框架方面有所不足。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環境碎片化致管理變複雜 雖然亞太及日本地區的中型企業在加強網絡安全建設方面正取得實質進展,但仍存在挑戰。許多企業將 AI 應用於防護安全流程只屬起步階段,在網絡事故恢復計劃與網絡韌性等方面仍有不足。 此外,在碎片化的環境管理多種不同工具及也令操作變得複雜,影響營運效率。要應對這些挑戰,企業需要一站式平台提供更統一的解決方案來整合由 AI 驅動的防護能力,以提升安全表現、簡化流程,以及加強全方位的防護。 Palo Alto Networks 亞太及日本地區副總裁(生態系統)Michelle Saw 表示,網絡安全已不僅是資訊科技範疇的議題,而是企業要優先處理的事項。隨著網絡威脅技術日益精密,加上…
現時各行各業都在使用自主性更高的 AI 代理(AI Agent),提升工作效率及執行指令的準確度。不過,企業管理者在部署 AI 代理之餘,也開始擔心背後的安全風險。市場調查公司 Gartner 發表的最新調查報告,便提出「以 AI 制 AI」的方式,協助企業應用 AI 時加上一層保護罩。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Agentic AI 帶來新安全威脅 所謂的 AI 代理是指一種具備自主決策和學習能力的…
數碼基礎設施公司 Colt Technology Services 發佈最新《資訊科技優先策略報告》,發現目前投資人工智能的香港企業當中,近七成於相關科技上花費 25 萬美元或以上,超過四分之一(27%)香港企業的投資數字,更介乎於 75 萬美元至 99 萬美元的較高範圍內。然而,儘管港企在此方面的投資金額相對可觀,惟目前僅 42% 的香港企業已投資人工智能,不及 60% 的全球平均水平。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研究訪問了在美國、歐洲和亞洲共 13 個市場,現職於每年收入逾一億美元企業的 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