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交易 (191)

    網絡方案就像下棋一樣,選對策略就能夠快人一步到達終點,Alibaba Cloud(下稱阿里雲)聯同 Nexus Solutions Ltd 提供網絡解決方案,能根據不同大小行業客戶需要度身訂造一套穩定的系統,不但可以解決企業在「上雲」之路的煩惱,更打破實驗空間限制,加速企業遙距協作,以提升企業管理效能。 策略得宜 更快更順 由於不同行業對於技術穩定性、網絡安全性和數據私隱度有着極高要求,令企業將雲端服務供應商的技術能力列為重要考量。阿里雲正與不同的本地企業攜手,通過度身訂造的雲端技術將業務自動化、智能化。 阿里雲網絡解決方案能為不同企業提供一套穩定順暢的系統,不論跨國企業、互聯網企業、服務業,還是教育院校等等,此方案能夠讓企業商快速安全地訪問多個 VPC(Virtual Private Cloud),通過各地的節點加快不同地區訪問網絡的速度,不受域名註冊地限制。 阿里雲為不同企業提供穩定順暢的系統,加強企業管理效能。 持續創新 無懼社會新挑戰 疫情持續蔓延,瞬息萬變的社會中,企業如何維持內部暢順溝通及優化用戶體驗成為最大難題。而不論金融服務、運輸、互聯網等在內的不同垂直領域的企業,也使用阿里雲網絡解決方案,以一家本地網絡券商為例,使用阿里雲網絡加速方案令其海外伺服器表現大幅提升,成功令網絡延遲(Latency)由 150ms 至 300ms…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轄下的香港電腦保安事故協調中心 (HKCERT) 編制的《香港保安觀察報告》出爐,2021 第四季度報告提到,涉及香港的單一網絡保安事件宗數為 4,753,按季下跌 2.2%。其中網頁塗改按季上升 33%,釣魚網站亦按季上升 7%。 報告提到,釣魚網站事件連續四季上升,與去年同期相比,釣魚網站事件升幅達 265%。大部分釣魚網站都是以偽冒金融機構和網購平台為主,其他亦有科技公司、電子錢包、網上娛樂平台等。HKCERT 提醒,釣魚網站仿真度極高,用戶可仔細檢查網址來分辨真偽,留意英文串法、域名等。 《香港保安觀察報告》季度報告除會提供過去一季被發現曾經遭受或參與各類型網絡攻擊活動的香港聯網系統的數據外,HKCERT 指由今期開始,亦會回顧該季度所發生的重大保安事件及探討熱門保安議題,並提出易於執行的保安建議,以提升公眾的資訊保安認知的水平,増強應對有關風險的能力。 今期報告的重點包括: 2021年第四季度涉及香港的單一網絡保安事件較對上一季微跌2.2%;然而釣魚網站事件卻連續四季上升,大部份都是以偽冒金融機構和網購平台為主;利用QR code作網絡攻擊與日俱增,不法分子會循流動支付、賬戶驗證、網站瀏覽、訊息儲存四種常用的QR code應用進行攻擊;開始進行NFT(非同質化代幣)交易前,大家要考慮如何安全地儲存NFT資產,可選擇以連線錢包(熱錢包)或離線錢包(冷錢包)儲存,也可以混合使用這兩種錢包;以及常用於軟件開發的 log4j 開源軟件爆出保安漏洞,黑客可籍此發送特定的記錄檔訊息至 Log4j…

    於上年 6 月首次被發現的勒索軟件Hive,短短四個月內便令 355 企業或機構成為受害者,晉身 2021 年十大賺錢勒索軟件的第 8 位。不過,南韓國民大學(Kookmin University)研究員在最新發表的報告內指出,他們已成功發現 Hive 的加密漏洞,在毋須黑客的 private key 下,可運算出原本的 master key。安全業界近來經常報捷,莫非對付勒索軟件的經驗值已累積至新高點? 勒索軟件集團 Hive 跟其他同行一樣,都會為客戶提供「勒索軟件即服務」(RaaS),集團提供軟件、伺服器、暗網爆料平台…

    美國 FBI 上星期發出新警報,指網絡罪犯利用視像會議工具如 Zoom、Microsoft Team 等進行金錢詐騙的個案有上升趨勢,罪犯不單只會利用相片假扮公司高層,甚至會利用 deepfake 技術假扮高層的聲音,用各種藉口指示員工轉帳,防不勝防。 新冠病毒改變了全球企業的運作模式,企業因允許員工在家工作,因此工作期間便須使用各種網上協作工具,以及以視像會議取代日常開會。根據 Zoom 及 Microsoft Team 的公布,疫情下令雙方的用家數量激增數千萬。網絡罪犯亦看準這個機會,利用這些視像會議工具竊聽情報,開設虛假的會議或混入會議中,由於參與人數眾多,公司方面未必能即時識別有外人混合,特別是如罪犯盜用了員工的公司帳戶就更難防。 而 FBI 的警報就揭示了網絡罪犯的新趨勢,官方指罪犯結合了商業詐騙電郵 (BEC) 技術,令員工更易上當將金錢存入罪犯的銀行帳戶中。BEC 指的是罪犯透過各種手法預先摸清目標企業的員工架構及商業夥伴電郵往來的內容,了解公司的日常商業運作,在真正攻擊時便會假冒上司,就著某宗交易要求員工將金錢改存入其他帳戶,整個攻擊過程必須長時間部署,才能令員工更易上當。…

    數碼轉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在這幾年間成為全球企業的熱門關鍵詞,疫情之下催化混合工作模式的發展,各行業為迎合大勢,紛紛踏上數碼轉型之路,務求領先於自身行業,佔據有利市場位置,促進業務發展。Amazon Web Services(AWS)的全託管一站式雲端解決方案 AWS Outposts 在香港首次透過其合作夥伴 eCloudvalley 及 Equinix 部署,一個能夠無縫對接 cloud 與 on-premises 系統,節省安裝及管理時間之餘,達到低延遲、高速運算,是企業最渴求選用的解決方案,由數碼基礎建設公司 Equinix、以及企業數位轉型的最佳夥伴 eCloudvalley 聯合為本港客戶提供最先進的解決方案,協助企業貫通天上地下,體驗真正 hybrid cloud…

    加密貨幣和 NFT 近來成為全球熱話,隨著流通性提高,大家開始關注網絡安全問題,憂心資產被盜,因為攻擊者似乎已對加密貨幣和 NFT 虎視眈眈。Security Week 的專家 Joshua Goldfrab 分享了保護個人加密貨幣和 NFT 資產的五個貼士。 Goldfrab 指出自己雖非加密貨幣的專家,但他注意到,加密貨幣交易過程可能有漏洞讓攻擊者有機可乘,但大多數盜竊或欺詐事年都不是在這裏發生;攻擊者都是投機主義者,因此當他們會選擇針對比加密貨幣本身更薄弱的連結賺錢,他們就會從中入手。 他進一步解釋,為了更好地理解這個概念,我們可從傳統金融世界中吸取教訓:大多數人都是一間或多間信用卡發卡機構的客戶,雖然發卡機構本身不時受到威脅,但絕大多數欺詐損失,仍來自於終端用戶的設備,如銀行木馬的入侵、卡處理器的入侵和/或銷售點終端的入侵。換句話說,攻擊者和詐騙者都知道,他們可以在更短的時間內透過追蹤終端用戶、中介和商家來賺更多的錢,而不是追蹤發卡機構。 轉化為加密貨幣世界,攻擊者和詐騙者並沒有追蹤加密貨幣本身,而是像在傳統金融世界中那樣追蹤終端用戶和中介機構。對於加密貨幣,即是加密錢包(終端用戶存取其加密貨幣的方式)和交易所(買賣加密貨幣的地方)。換句話說,雖然媒介不同,但策略還是一樣的:尋找最薄弱的環節,而不是針對加密貨幣本身。如果我們查看最近發生的加密貨幣盜竊案,我們會發現終端用戶(特別是他們對加密錢包的存取)和中介(交易所),基本上就是攻擊者和欺詐者的目標。 有鑑於此,終端用戶可怎樣保護自己,免受加密貨幣損失?Goldfrab 建議用以下五個步驟來保護自己: 1. 使用…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生產力局)轄下的香港電腦保安事故協調中心(HKCERT)總結 2021 年香港資訊保安狀況,並發布 2022 年保安預測。HKCERT 總結 2021 年香港資訊保安狀況,指中心去年共處理 7,725 宗保安事故,當中最主要事故為網絡釣魚(3,737宗,佔48%),較 2020 年增加 7%,連續四年上升並創新高,當中逾七成事故涉及網上購物或網上銀行。而第二主要事故為殭屍網絡(3,479宗,佔45%),當中約半屬 Avalanche 殭屍網絡,事故較去年下跌 16%,主因相信是 2020 年 35 個地區聯手成功摧毀全球最大的殭屍網絡之一的…

    QR code 的應用愈來愈廣泛,商戶會用作推廣或方便客人 scan 一 scan 立即取得資訊。有不法分子也乘機利用 QR code,將受害人導向至偷取他們憑證和財務資料的網頁,最近 FBI 就警告,網絡不法分子正在使用惡意 QR code 偷資料,所以還是不要胡亂掃描來歷不明的 QR code。 FBI 早前發布了公共服務公告 (PSA),警告有網絡犯罪分子利用 QR…

    新冠疫情持續,黑客亦利用機會借疫情作攻擊。早於 2020 年 3 月,與新冠病毒有關的網絡釣魚攻擊躍升 667%,隨疫苗接種計劃推出時,新一波與疫苗有關的電郵威脅亦接踵而來,而 Omicron 變種病毒導致確診個案再度急升,同時亦帶動網絡釣魚攻擊個案激增。 Barracuda 研究人員發現有關新冠病毒測試的網絡釣魚攻擊大幅增加,於 10 月至 1 月期間,相關電郵詐騙增加了 521%。 有關新冠病毒測試的網絡釣魚攻擊次數隨疫情躍升 Barracuda 列出一些最常見的行騙手法,反映騙徒利用不同策略來引起受害者的注意: (1)聲稱提供新冠病毒測試產品及其他醫療用品,例如口罩或手套,其中部分銷售的是 假冒或未經授權的產品。…

    Green Radar (劍達(香港)有限公司) 發表 2021 年第四季度的電郵威脅指數 Green Radar Email Threat Index(GRETI),第四季指數顯示為 65.9 分(第二及第三季分別為 63 分及 64.6 分),反映企業面臨的電郵威脅風險維持於高水平並持續上升。根據分析,網絡釣魚和商業電郵詐騙攻擊仍是最常見的電郵威脅,風險級別水平為「高」。今季報告亦發現,近期受到社會熱議的非同質化代幣(NFT)成為黑客的釣魚目標,主要由於其高回報的投資特性,令不少人為賺錢而容易墮進黑客陷阱 。 根據今季 GRE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