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勒索 (453)

    一場疫症,令大部分香港企業被迫急著數碼轉型,同時黑客亦覷準機會,大舉進攻港企網絡,當中不乏巨型企業中招,暴露了潛藏已久的企業網絡安全意識嚴重不足問題。PwC 網絡安全及私隱保護服務合夥人及 Dark Lab 創辦人顏國定透露,香港近期的網絡攻擊事件大幅上升約十倍。他分析情況指,港企的資安水平落後世界先進地方最少 5 年,主因沿於長久以來,香港社會針對網絡攻擊事件的透明度不足,造成企業以至大眾對網絡安全失去危機感。他認為,現時的監管機制只靠企業自願性披露,情況恐難改善。 香港網絡攻擊升十倍 勒索攻擊明顯進化 顏國定表示,在疫症爆發之前,經他團隊處理的本地網絡攻擊事故,一年平均約四十多宗。但疫症爆發至今,處理事故宗數大幅上升至幾乎一日一至兩宗,按此比例計算,升幅達十倍,而且黑客的攻擊手段亦越見高明。顏以勒索攻擊為例,以往黑客成功駭進企業系統,會短時間引爆病毒,癱瘓並鎖死企業系統,然後直接要求企業支付贖金,攻擊是一次性的。現在,黑客會先潛伏企業系統內一段時間(以香港情況,潛伏期大概一個月),期間黑客會偷偷在系統裝上電腦病毒及後門程式,並且盡量搜集企業的機密資料及客戶資料,之後等待適當時機,黑客就會「唧牙膏」式地攻擊,例如突然在社交媒體把企業的機密資料到處洩漏,並要求企業支付贖金;如果企業拒絕,黑客就會在對方疲於尋找解決方法時,再突然洩漏更多資料,甚至鎖死企業系統。這種持續性的攻擊,比起舊有模式,對企業造成更大恐慌和困擾,因為企業無法得知還有幾多機密資料和客戶私隱會被突然洩漏,相對地受害人就會更容易支付贖金。 長期認知不足 港企資安水平落後 顏國定亦指出,雖然香港企業在近期的數碼轉型風潮下,確實增加投放資源在網絡安全之上,但卻流於「買最貴的系統,但買回來後,從不善用」的層次,令到保安系統即使升級,仍未能發揮應有作用,有些大公司甚至連最基本的 MFA (多重認證)都未有實施。顏形容,港企的網絡安全水平落後世界先進國家五年,主要原因是社會對網絡安全意識長期不足,由市民大眾到公司企業,都不知道網絡攻擊的嚴重性,「連 MFA 這些低成本又有效的保安措施都嫌麻煩」。由於缺乏意識,因此由資訊安全的人材培訓,以至保安系統升級,都被長期忽視,結果現在急於數碼轉型的情況下,企業網絡保安錯漏百出,淪為黑客攻擊目標,「黑客其實都是漁翁撒網式在世界各地找獵物,所以哪裏防禦措施薄弱,哪裏就會成為黑客的天堂。」 監管靠自願披露 透明度不足恐難改善 針對社會整體對網絡安全意低下問題,顏國定認為,核心在於網絡攻擊事故的「披露(Disclosure)」不足,「香港現時的資安教育,很多時候是要求市民大眾『自己小心啲』,但人性在缺乏危機感下,必然會粗心大意。因此最有效的教育是增加危機感。」顏解釋,香港現時主要靠《個人資料(私隱)條例》要求企業自願性披露網絡攻擊事故,但由於欠缺約束力,企業為保聲譽,都會盡量低調處理,結果網絡攻擊事故鮮被曝光,社會大眾一直誤以為「風平浪靜」,自然不懂得去重視問題。他建議,政府可以借鏡先進國家,立法要求企業必須主動披露網絡攻擊事故,並為企業網絡安全措施要求,訂立清晰標準,以有效提高資訊透明度。「只有建立在有力的法律基礎上,企業才有不能迴避的責任,去披露資安問題的實際情況。當資訊的透明度有所提高,公眾認清事實,大家才會從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網絡攻擊的嚴重性。於這樣的社會氣氛下,我們才能談得上以教育提高大眾以至企業的網絡安全意識。」

    DDoS攻擊(分散式阻斷服務攻擊)攻擊屢見不鮮,威脅企業網絡安全,並勒索巨額贖金,根據《Nexusguard Q2 2020 Threat Report》,逐點攻擊(bit-and-piece attack)較去年同期增加570% ,攻擊者明顯改變了攻擊策略,發起大型而且更精細的攻擊,向目標網絡注入流量,以癱瘓目標,使其服務受影響甚至中止。Nexusguard 的分析師曾目睹以超過51%小於30Mbps的逐點攻擊所發動的小規模攻擊,去迫使網絡服務供應商降低整個流量網絡以降低風險。 在科技和資源的愈見發達下,為殭屍網絡增加彈性,使其更易避過檢測,輕鬆奪得目標系統的指令權和控制權。攻擊愈見精細,意味著網絡服務供應商需要在其他合法的大流量中,檢測出更小、更複雜的攻擊,難度更高。 Nexusguard分析師建議,服務供應商應改用以深度學習為主的預測模型,以便在發生捐失前,快速識別惡意模式,並立即實施緩解措施。 Nexusguard 總技術主任 Juniman Kasman指出,遙距工作和學習需求增加,意味著線上服務需求較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要。他又指,網絡攻擊者擁有更完備的資源,以便他們可以作更持久的攻擊,因此企業必須深入研究其攻擊方式,並制定相應措施,以應對這些更複雜的威脅。 資料來源:https://bit.ly/3685ClA、https://bit.ly/2S3dIn4

    思科(Cisco)分析上半年最常見嚴重網絡安全威脅遙測數據,發現以無檔案惡意攻擊 (fileless malware) 為最多。所謂無檔案惡意攻擊,即是惡意代碼在裝置記憶體運行,而不是以檔案模式存在於硬盤中。思科將Kovter、Poweliks、Divergent 以及LemonDuck 標示為最常見的無檔案惡意攻擊。 思科指出對端點第二類威脅是常在開發任務和開發後任務 (exploitation and post-exploitation tasks) 中所利用的雙重用途工具,例子包括 PowerShell Empire、Cobalt Strike、Powersploit和Metasploit。思科的研究人員表示,這類型的工具雖然能好好地用在如滲透測試 (penetration test) 的非惡意攻擊活動,但卻常被黑客利用作攻擊用途。而第三類威脅則是如 Mimikatz 的身份驗證和憑據管理系統,惡意攻擊者多數藉這類工具竊取受害者登入資訊。…

    遙距工作意味著員工需用自己的網絡處理文件,脫離公司的防火牆或網絡安全系統,存在不能計算風險。但為了下屬的健康減少聚集,公司不得不准許員工在家工作。網絡安全服務供應商Netwrix進行調查,發現有85%受訪資安主管承認,為實施Work From Home有放棄網絡安全措施。在公司內部文件安全脫離掌握的情況下,相信不少高層大為頭痕。 調查亦發現,有四分一企業認為在疫情爆發期間,公司運作暴露在危險當中,這裏當中有63%企業指這段期間的網絡攻擊次數有增加,60%企業發現在遙距工作期間,有新的網絡安全漏洞。 一項在6月進行、訪問超過900名IT業界的專業人士的調查,發現最常見的安全威脅,多屬於人為因素,其中48%屬釣魚攻擊,27%為行政失誤,亦有26%是員工分享資訊不合規。同時,有四分一人表示,在疫症爆發的首三個月,遭受勒索軟件或惡意軟件的侵擾,反映網絡安全在這段時間切實受到影響。而供應鏈相關的漏洞情況似乎更嚴重,有超過一半人指需時數天甚至一整個月才能標記出相關事件,呼應了資安主管們的放寬網絡安全措施的結果。 Netwrix行政總裁 Steve Dickson 表示,疫情令很多公司除了將業務由辦公室轉換成在家工作之外,企業亦將服務置於網絡安全之上。他提醒,在大家都適應這個新常態的情況下,IT主管應重新檢視他們對資安措施的決定,以縮減安全漏洞,包括識別敏感資訊,並減少其曝光情況,提高對用戶活動的可見程度等,以確保快速發現網絡安全事故。 資料來源:https://bit.ly/3cCdmO5

    從事資訊安全工作十幾年,成日遇到企業客戶問應該如何避免數據外洩。其實不少調查報告都顯示,超過三成的商業機密外洩來自內部威脅(Insider Threat),無論有心或無意,都有可能對企業帶來重大影響。最重要的是這種情況並不是無法避免,而且也不是太難做添。一齊睇吓這個 to do list,大大減低機密外洩的風險! 育成安全意識 話明是 insider threat,首先要做的當然是提高老闆和員工的資訊安全警覺性!撇除專門偷資料的個案,其實好多時洩密者只是無意之下觸發事件,例如遺留無密碼保護的公司手提電腦在的士、在公共 Wi-Fi 下做公司事,又或是隨意打開有問題的檔案或連結,這些行為好明顯都是因爲缺乏安全意識。所以企業必須定期推出安全培訓,將有可能洩密的行為及後果清楚解釋,而不只是貼張禁止清單出嚟,大家先會上心。 限制存取權限 成間公司入面有多個部門,所需接觸的數據自然不一樣,例如銷售部不應該接觸人事部的檔案,IT 部門亦未必需要接觸報價單或財務報表,雖然開放了所有存取權限的確做少好多事,但就要犧牲數據安全性。最理想的做法自然是做好 data segmentation 或 privilege account management,分隔好不同的數據,以及為每位員工設定存取權限,就算其中一位員工的帳戶被盜取,都不會令全公司的檔案失守。當然為帳戶登入安裝多重因素驗證(Multi-Factor…

    CT Scan(電腦掃描)除咗可以用嚟確診癌腫瘤,亦可以用嚟檢查空心器官如心臟、肺嘅健康狀況。由於檢查過程要精準控制輻射照射劑量,減少對人體傷害,如果檢查系統被黑客入侵,分分鐘搞出人命。有研究團體就開發出一種 AI 技術,可以防止黑客喺輻射劑量上做手腳,準確度仲高達八成以上添! 新冠疫情期間,外國唔少醫療機構都受到網絡攻擊,大部分個案都係中咗勒索軟件,俾黑客偷走病人嘅私隱及加密系統檔案,唔算死得人。不過,如果 CT Scan 嘅輻射劑量被竄改就大件事喇,唔單只會誘發癌症,嚴重更有死亡風險。以色列 Ben-Gurion University 研究團隊最新發表報告,公開佢哋用 AI 打假嘅成果。團隊首先搵咗間 CT Scan 儀器供應商合作,輸入 1,991 宗檢查案例俾 AI,等佢分析喺檢查唔同年齡對象、位置及病例嘅情況下所需使用嘅輻射劑量,然後再喺一間醫院入面做測試。分析按兩方面進行,一個專門用嚟分析可疑嘅劑量指令,另一個就比較相同病例嘅使用設定,一旦發現檢查內容有問題,就會即時通報醫護人員,結果發現兩者嘅攔截成功率高達 82%…

    釣魚攻擊(Phishing attack),絕對係成本低、回報高嘅熱門網絡攻擊。雖然釣魚攻擊仲可以分為魚叉式(Spear Phishing)及商業詐騙(Business Email Compromise)等,但由於係針對指定對象攻擊,黑客要投入更多時間去理解偽裝角色同受害人的關係,所以無釣魚攻擊咁普遍。一般嚟講,無差別攻擊主要係用作盜取帳戶登入資料,例如 Microsoft Office、PayPal 等等,黑客首先會偽造相關網站登入版面,再用電郵將連結漁翁撒網式寄出去,等待獵物上釣。一旦收件人誤信連結內容為真,就可能到偽造網站親手輸入自己嘅登入資料,黑客就可以入侵相關帳戶。受害人不單止可能遭受信用卡盜用損失,如果係公司帳戶資料,更會連累公司機密資料外洩添! 為咗研究釣魚攻擊喺今年頭半年嘅特色,網絡安全公司 IRONSCALES 研究員就對相關嘅偽造登入網頁進行調查,結果發現頭半年有超過 5 萬個假網站,冒充超過 200 個全球知名品牌。其中被冒認得最多嘅 5 個品牌,分別係 PayPal、Microsoft、Facebook、eBay 同埋 Amazon,而…

    Tesla 股價近期升到「坎坎聲」,仲要拆股上市,自然會吸引好多人虎視眈眈,尤其係一班黑客犯罪份子,恨不過搵到個機會敲詐 Tesla 一筆。一個俄國公民早前就被揭發,企圖買通一個 Tesla 職員,要佢幫手喺公司植入勒索病毒,應承事成之後會分返 100 萬美金作為酬勞,好彩最後呢個職員「企硬」,主動告發事件,Tesla 先至避過一劫。 根據美國司法部嘅資料,呢名俄羅斯人叫 Egor Igorevich Kriuchkov(下稱克留奇克夫)7 月嘅時候去到美國內華達州 Tesla 超級工廠嘅所在地,搵到一名喺 Tesla 做嘢嘅俄語非美國人,以事後分帳 100 萬美金作為賄款,要佢將勒索軟體放入超級工廠嘅作業系統內入面,打算咁樣去勒索…

    意木馬軟件 Emotet 係近年 IT 部門最怕聽到嘅名,特別係佢同 Trickbot、Ryuk 兩隻惡意軟件發動組合攻擊後,仲有埋勒索軟件功能,破壞力就更加大。不過,原來有網絡安全專家喺過去半年內已發現咗佢嘅漏洞,但為免公開後黑客組織即刻修補,於是選擇靜靜將破解程式輸出國際,救返唔少受害機構。 成件事要由 6 個月前講起,Binary Defense 嘅安全專家 James Quinn 經過一年嘅追蹤研究後,發現 Emotet 喺今年二月突然修改咗程式碼,原來係黑客組織幫佢升級,等佢可以喺電腦 Reboot 後持續運作,更難被殺死。而 Ja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