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soft 的 Windows CryptoAPI 系統架構,再次被發現安全漏洞,雖然漏洞早於去年 8 月被堵塞,不過科技公司 Akamai 指,網絡上還有大量設備存在漏洞,而他們更已發布利用該漏洞的概念驗證(PoC),如繼續放任漏洞存在,將可讓黑客透過偽冒證書安裝各種惡意軟件。 CryptoAPI 是 Microsoft 為 Windows 作業系統加入的密碼編譯功能,可以用於加密或解密資料,以及驗證下載軟件的證書與開發者的證書是否一致,杜絕偽冒行為。不過,英國國家安全機構去年便發現 Windows CryptoAPI 存在漏洞(CVE-2022-34689),可讓黑客偽造軟件訊息中的 MD5 值,將惡意軟件成功假扮成其他可信機構推出的軟件,又或以中間人攻擊攔截收發的訊息及進行解密。…
Search Results: 安全漏洞 (197)
Facebook 母公司 Meta 積極開發元宇宙技術及硬件配套,相信好多人都知,原來 Meta 在推出 Meta Quest Pro 這類虛擬實景眼鏡及控制器時,都不忘關注硬件的網絡安全問題,廣邀專家測試新硬件的安全性,至今已派出數十萬港元賞金,不過, Meta 的賞金計劃背後還有宏願,就是一併推動業界產品的安全性,造福用家。 Meta 上年 10 月推出新一代專為 Metaverse 元宇宙使用的虛擬實景裝置 Meta Quest…
Microsoft安全專家發出警告,不少企業未有做好 IoT(物聯網)設備的安全防護,連帶一些工業控制系統也曝露在網絡攻擊之下,而在研究報告中,就發現有一間英國供水公司,竟只採用存在已知漏洞的家庭版 Wi-Fi router,黑客入侵後便可隨時干擾供水系統,造成大規模制水。 隨著愈來愈多企業引入 IoT 設備,但又缺乏安全管理,成為網絡安全業界其中一個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過往透過不安全 IoT 裝置入侵企業內部網絡的事故經常發生,例如澳門一間賭場,便因其智能魚缸溫度計存在漏洞,令黑客成功入侵盜竊客戶資料。而 Microsoft Defender Threat Intelligence 團隊發現的英國供水公司漏洞,便與其他個案非常類似。 專家解釋,當團隊使用一些開源工具掃描網絡上存在的 IoT 設備時,便發現了 Draytek 一款家用版 Vigor…
網絡安全公司Sophos發現,勒索軟件集團 BlackByte 採用了名為自帶內建驅動程式 ( Bring Your Own Driver ) 的新入侵手段,可無效化主流網絡安全工具所使用的過千驅動程式,而入侵的缺口,竟是 2019 年被發現的 MSI Afterburner 繪圖晶片驅動程式漏洞。 近來使用類似方法入侵的黑客集團有上升趨勢,當中包括 Lazarus 濫用 Dell 驅動程式及未知黑客濫用電腦遊戲《原神》反作弊驅動程式的安全漏洞。專家解釋,上述兩個個案的驅動程式因允許非管理員帳戶存取作業系統核心記憶體數據,因而可讓黑客覆寫程式碼或遙距執行指令,提升帳戶權限,繼而無效化電腦內網絡安全工具的偵測,令黑客可潛伏電腦內盜取數據,又或進一步引入其他惡意軟件。由於開發這些驅動程式的供應商有合法的驗證書,因此雖然違反了…
Windows、Mac 及 Linux 版 Microsoft Team App 被發現存在安全漏洞,一旦電腦被黑客入侵,又或接觸到電腦的人都可盜取相關帳戶登入資料,甚至繞過多重因素驗證 (MFA)登入受害者的 Microsoft Team 帳戶,如受害者是公司高層,黑客便可欺騙其下屬執行轉帳金錢指示,損失難以估計。 意外發現這個 Microsoft Team 漏洞的是網絡安全機構 VECTRA 的安全專家,專家在報告中指出,由於收到客戶投訴,指無法在桌面電腦版 Microsoft Team…
Seeker 是交互式應用程式安全測試 (Interactive Application Security Testing, IAST) 解決方案,提供 Web 應用程式安全狀況可見性,並根據合規標準,如 OWASP Top 10、PCI DSS、GDPR、CAPEC 和 CWE/SANS Top 25 等識別漏洞趨勢。 Seeker…
Mirai 殭屍網絡曾於 2016 年造成極大破壞,多間公司被攻擊至癱瘓。一款幾乎與它一樣的殭屍網絡 RapperBot 就在今年 6 月出現,而且它具備更強功能,可以暴力破解 Linux 伺服器的密碼,強行控制設備,如伺服器密碼太弱,是時候要修改。 IoT(物聯網)設備用途廣泛,幾乎各行各業也都需要使用,不過由於生產商質素參差,即使被發現有安全漏洞,也未必會為產品提供安全更新;另一方面,安全程度亦要視乎用家的態度,例如有沒有為產品安裝更新檔案堵塞漏洞,以及會否為帳戶設定高強度密碼等,以上種種因素都有可能為黑客打開入侵的方便之門。 而在今年 6 月中,一款名為 RapperBot 的殭屍網絡惡意軟件首次被發現,專家在分析它的程式碼後,發現它幾乎是將另一著名殭屍網絡惡意軟件 Mirai 的程式碼直搬而來,不過,它的特別之處是 RapperBot 具備暴力破解…
Cyber Security News 報道指,在擁有超過 25,000 名員工的企業環境中,數據洩露的平均成本約為 552 萬美元。目前已有不少知名公司成為網絡攻擊的受害者,他們因沒有採取適當的安全措施,而最終導致數百萬美元用於數據洩露相關的解決費用損失。網絡犯罪分子不單只攻擊大型企業,亦會滲透到各種規模的公司,並尋找可利用的安全漏洞。以下是可能導致企業損失數百萬美元的 3 個常見安全錯誤,以及我們該如何解決這些錯誤。 1. 不安全的第三方存取 IT 部門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是要確保第三方無法存取公司網絡。存取應從開放策略轉變為更受限制,即是零信任網絡存取(Zero Trust Network Access, ZTNA)。ZTNA 有效地取代傳統 VPN…
網絡安全專家經常呼籲企業或IT管理者,有漏洞應盡快修補。長氣原因在於相關漏洞一旦曝光,黑客很快就會用作攻擊。Palo Alto Networks 一份最新安全調查報告顯示,最快 15 分鐘後便會有黑客在網上搜尋存在相關漏洞的裝置,其中一個 F5 網絡設備安全漏洞個案更在十小時內被嘗試用於二千多次攻擊,企業修補漏洞流程,真正是生死時速。 通用漏洞揭露計畫 (Common Vulnerabilities and Exposures, CVE) 是由國際非牟利組織 MITRE 所創立,CVE 專門用於收集軟硬件的安全漏洞,一經專家確認,就會為漏洞分配編號,希望有助業內人士或IT從業員翻查資料,提升安全水平。漏洞在舉報後,一般會給予 90 日時間供軟硬件開發商修正,以及待受影響企業或機構安裝修補檔案,才會將漏洞的細節公開,但如在限期內仍未能修正問題,基於漏洞同樣有可能被黑客發現及利用,因此細節亦會公開,提醒用家需注意問題及作出防範。…
隨著企業踏上數據轉型之路,陸續採用更多雲端服務及遙距工作工具,遭受網絡攻擊的層面亦大增。非牟利雲端安全機構 Cloud Security Alliance 早前完成一項相關調查,發現大部分企業都受身份驗證、帳戶權限及密鑰管理等問題困擾,除了引來黑客攻擊,內部員工亦可乘機作反。 新冠疫情開始至今已兩年多,期間不少企業為了讓員工工作,倉卒購入各種雲端遙距工作工具。雖然隨著疫情減褪,大部分企業已安排員工重回辦公室上班,但網絡安全專家指出,在數碼轉型的需求下,企業仍難以避免要採用更多雲端應用服務,因此被入侵的危機仍然會愈來愈高。Cloud Security Alliance 早前完成的一份調查報告一共訪問了安全業界 700 位專家,結果發現業界一致認為要建立一個安全的雲端運算環境,必須解決身份驗證、帳戶權限及密鑰管理等挑戰。 報告內歸結了四個常見的雲安全漏洞,包括:不安全的接口和 API、雲端服務設定錯誤、缺乏雲安全架構和策略、軟件開發環境欠缺安全策略。在不安全的接口和 API 方面,專家指可讓黑客有機會接觸到機密的資料庫,甚至可透過 API 獲取帳戶 token,從而控制帳戶。雲端服務設定錯誤,例如將數據庫資料設定成公開,有可能發生數據外洩問題。此外,缺乏雲安全架構及軟件開發環境欠缺安全策略上,前者可令黑客在取得一個普通帳戶權限下,通過漏洞提升至最高權限及隨意橫向移動,後者則有可能在開發過程取了藏有惡意程式的開源軟件使用。 網絡安全專家建議企業引入零信任 (Z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