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專家 (944)

    面對各式各樣的網絡攻擊,在敵暗我明的劣勢之下,作為負責防守的 security 人員,往往處於被動的局面。要爭取主動,就要懂得運用 Threat Intelligence(威脅情報),從而制定合適的安全決策,提高企業的整體安全防禦,達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實用情報的三個重點 情報是運用相關知識對大量信息進行分析後產出的結果,可以用於判斷現狀與趨勢,並可進一步找出機遇和威脅。情報不是越多就越好,合適的情報才是有效。由於每個企業的安全環境不一樣,我們必需把實用的情報落地。怎樣才算是實用情報呢?就必需符合以下三個重點: Accuracy 準確性:情報是否足夠詳細和可靠。因為如果情報不準確,不但沒有價值,反而會對企業的安全決策會造成負面影響。 Relevance 相關性:情報是否可適用於你的業務或行業。在大數據的時代,每日都產生海量的數據和情報,不是所有的情報都對你有用的,大量非相關性的情報只會浪費你的時間,並容易令你把真正相關及有價值的情報忽略。 Timeliness 時效性:在你獲得那些情報前,情報是否已經失效?因為情報是有時效性的。特別是在當今瞬息萬變的時代,情報的有效時間往往很短,攻擊者也經常變換工具和手法來隱藏蹤跡及避過防禦。 要想更好發揮情報的作用,企業就需要選擇合適的實用情報了。

    數據化時代更需要「社交技巧」 個人電腦的普及約有 30 年,Internet 的普及也有 20 年,到智能手機的普及也有10 年了。在一個又一個的數據化的時代,企業對管理階層應具備的能力也有改變。總括來講,硬技巧的要求減少了,軟技巧的要求就不斷遞增。管理者更需要熟悉運用「社交技巧」來處理同事的情緒、要務的優先安排、和促使人們更善於合作。 熟練「社交技巧」的 3 個重要原因 在數據化的過程中,為什麼管理者需要有更熟練的「社交技巧」,有 3 個重要原因: 首先,也是最明顯的原因是。這個世界比從前複雜、變化快速,想要在這樣的世界中生存,就需要大量持續的商議和協調。而這些工作,並不能全部於社交平台交談解決。管理者就要運用「協商」技巧,跟上下溝通、協商、討論,務求把問題解決,從而把事情移入正軌,令到運作正常。 「社交技巧」依然很有價值的第二個原因是,大多數人不會看到一堆統計數字就會被說服。相反,我們會被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所感動。因此,如果管理者有超強的「遊說」技巧,不僅能說服顧客,更能說服員工。 最後一個原因,也是最不明顯,但可能是最重要的,就是「凝聚力」。因為我們是群體,在一大班人裡,每人扮演著不同的角色,一起合力辦好一件事,那種感覺是很難形容。群眾需要領導,好的領導需要極高的「社交技巧」。若帶領的效果不理想,群眾表現不滿,領導者可能被趕下台;相反,當領導者表現出色,就會贏得群眾,也會凝聚出卓越的組織。

    因為電郵所用的SMTP協議有不需確認身份的先天缺陷,所以要假冒成任何身份寄送電子郵件其實不難,而這個缺陷往往就被黑客利用及進行詐騙。 BEC 三大類 近年十分猖獗的變臉詐騙攻擊(Business Email Compromise,簡稱 BEC)所帶來的威脅實在不能低估,而攻擊手法大致分為三類: 寄件人偽裝 – 透過假冒而獲取收件人的信任,用不同的藉口來騙取企業相關資料或匯款。連結偽裝 – 以假冒寄件人的身份發出電郵,誘使收件人點擊連結。這亦稱為釣魚信件,讓收件人點選之後即會連結到外部的惡意連結,藉此取得收件人相關資料。附件偽裝 – 也是以假冒寄件人的身份發出電郵,再搭配有病毒的附件。一旦附件被下載及執行,便進行勒索或各式各樣的攻擊,來取得所需利益。 抵禦 BEC 的安全方案 除了一般的電郵安全培訓、員工意識測試、定期更換電郵帳號密碼之外;在選擇電郵安全方案時,除了防病毒、防垃圾電郵功能外, 針對以下一些抵禦 BEC…

    一般公司在準備每年 IT Security budget 時,除了行業法規、內部合規及安全架構相關的預算比較容易規劃之外,最難做的就是對新安全技術採用的那一部份。原因是 Security 變化較快,解決方案也五花八門,很難將個plan做得仔細。若碰上突發安全事故,原本 planned 咗嘅項目又會有更改。所以,很多公司會在整年的IT Security Budget 裡,預留固定百分比作新安全技術的花費。 今晚買乜餸 有了這筆預算,花在哪些新的安全技術?有時也挺傷腦筋的,情況就好似今晚買乜餸一樣。在「買餸錢」就只係得咁多嘅情況之下,就是一班 IT Security 同業各出奇謀嘅表演時間,努力去爭取客戶採購佢哋所提供的產品或服務。 諗住買本地肉蟹,變咗買北海道長腳蟹 情況就有如去街市買餸一樣,今天都唔知買乜好?諗住買海鮮,去咗海鮮檔區域,就一大堆海鮮檔擺喺你面前,每檔都話佢啲海鮮最平最靚。原本諗住買本地肉蟹,俾海鮮檔主 sell…

    當員工加入一間企業工作,企業便需要安排員工需使用的應用程式登入憑證,但隨著員工的角色轉變加上時間的推移,會用到的應用程式會增多,權限亦會改變。當公司規模擴大,加上疫情驅動企業數碼轉型,人員數量及應用程式的登入憑證量因而倍增;如果要逐項人手審刻,恐需時甚久,甚至加重本來 IT 人手不足的壓力。另一方面員工離職後,如果未有即時處理憑證及權限,更會為黑客提供入侵途徑,造成龐大損失。究竟可以怎樣堵截入侵漏洞? SailPoint Managing Director Simon Tai分享,其解決方案如何解決本地企業在網絡安全(Cybersecurity)及內部控制(Internal Control)的難點。 「大宅管理員」 按身份安排「進出房間」 身份管理(Identity Management)包括登入資料、在個人或公司的系統中的存取權限等,對企業而言最大的威脅是如果黑客取得登入用戶名稱及密碼,會招致難以預計的損失。而引致憑證洩漏的缺口,就是企業在員工離職後未有及時處理其帳戶及權限。身份認證解決方案專家SailPoint 的服務如同為企業管理一間屋的保安,能決定經身份認證進入系統的人士,可以進入哪些「房間」存取資料,按其職權需要作出分配及管理。 讓企業擁完整身份管理及權限處理循環 Simon 形容,數碼轉型下企業使用的應用程式增加,目前企業面對的挑戰是「房間」愈來愈多,而進入「大屋」的人不只正職員工,合約員工或生意夥伴亦有機會需要權限進入。每一個身份憑證都有機會是黑客的入口,但企業有機會連自己有多少個使用中的應用程式都未能掌握,增加遭受網絡攻擊的可能性。SailPoint 的服務便能為企業安排「Right access to the right person」,並讓企業擁有完整的身份管理及權限處理循環,防止因帳戶資料外洩,令系統曝露於危險當中。 而在內部控制方面,企業需避免員工權限過大的問題。Simon 舉例指,在 90 年代時英國投資銀行霸菱(Barings Bank),就因為在新加坡的交易員權限過大,在公司不知情的情況下,投機失敗導致 14 億美元的損失,更令霸菱倒閉。而現時交易需經多重核准,避免越權問題。SailPoint 的解決方案具有 access review 功能,助 IT 審計人員審視有否存在 toxic…

    網絡攻擊日趨嚴峻,香港電腦保安事故協調中心(HKCERT)調查顯示,去年一共處理 7,725 宗保安事故,其中網絡釣魚(Phishing)達 3,737 宗,是連續 4 年上升並創新高。如公司沒有足夠資源應對網絡威脅,有可能招致嚴重損失。 Sangfor 擁有 20 多年網絡保安的經驗,於內地及海外的市場都有逾 60 間分公司。而旗下的戰略性產品「Sangfor Cyber Command」,猶如網絡的閉路電視,令保安防禦性能大大提升。配合 RIPEN 提供網絡安全託管服務,讓客人不用額外聘請網絡安全專才的人手監測,解決企業 IT 人手不足問題。 「AI…

    上兩集同大家介紹過 HKUSPACE 的資訊保安皇牌課程,以及香港科技專上書院舉辦的全港第一個 CyberSecurity 網絡保安(榮譽)理學士課程,回想以往未有這兩個課程前,要在網絡安全行業中突圍而出,考取國際資訊保安專業證書,便是成為資訊保安顧問的唯一出路。而在芸芸眾多的資訊保安專業認證書中,CISSP 可以說是 Best of the Best,因為它是資訊保安行業首個符合 ISO/IEC 17024 國際標準的認證。 CISSP 歷史悠久 CISSP 的全名是 Certified Information Systems…

    中途轉機的踏腳石 – HKUSPACE 上回講到修讀 VTC 資訊及網絡安全高級文憑(Diploma)課程,是成為資安新人王的捷徑。但對於一些已從事其他行業有一段日子,但又有興趣「中途轉機」、加入資安行業的在職人士,又有哪一個課程是入行踏腳石? 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HKU School of Professional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HKUSPACE)已經辦學60年,其前身是香港大學學外課程,而現在已獨立為一家非牟利擔保有限公司的教育機構。截至2016年,已有282萬人次報讀學院課程,其中有關資訊科技和資訊保安的課程,在這十多年間大受歡迎,每年課程的學額都是供不應求,課程種類繁多,包括資訊保安的深造文憑、理學士、碩士課程,任君選擇。中學畢業人士可申請就讀資訊科技深造文憑課程(Postgraduate Diploma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這兼讀課程的部分學費可以申請CEF(持續進修基金),成功達標者可得到基金資助 80% 學費津貼,而從…

    疫情之下,除了現實生活備受病毒傳播影響,網絡上的攻擊亦隨遙距工作而增加,一眾網絡安全專家面對兩邊夾擊,疲於奔命。不少企業開始關注員工身心健康,如他們的身體、心理和情緒健康,壓力水平、倦怠和許多其他健康狀況。此外,大多數行業市場人才競爭激烈,僱主應考慮以其他方式來招聘和留住頂尖人才。安全架構專家 Joshua Goldfarb 向 Security Week 分享在人才短缺的 IT 安全行業,關注員工健康也是一種出路,他提出了以下五種方式: 1. 混合工作或遙距工作模式:Goldfarb 指出,允許員工以混合工作或遙距工作模式有很多好處,例如員工可以節省通勤時間,並可以利用這些時間與家人在一起、與朋友相處、完成額外的工作任務、做義工,或其他與身心健康相關的活動。雖然在辦公室環境中,面對面的社交接觸非常有益,但不需要每個人每天都在辦公室內工作,而這項措施一般會讓員工更具效率工作和更快樂,亦讓安全團隊以同樣的資源,更好地完成維護安全的工作,同時不會對士氣和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2. 臨時工作地點改變:有時員工或需要換個環境工作應對生活所需,Goldfrab 舉例,如一名員工正在考慮搬家,或是想探索其他領域或升學,這些原因可能是員工辭職或請假的原因,或令僱主需花費大量的時間、金錢,並感到挫折和惱怒。但若允許員工在另一個地點臨時工作一兩個月,讓員工能為工作盡力的同時,也讓員工處理個人事務,企業也可以免去人才更迭的麻煩。 3. 多元地域招聘:現時大多數公司都接納以多元化的策略,然而一個經常被忽視的多樣性角度是地理多樣性。居住的地方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人們的經歷、處理優先事項的選擇、價值觀,甚至影響他們的思維方式。遙距工作為安全團隊從不同的地點作招聘,發掘新的可能性。從不同地方招聘人才,為安全組織帶來了不同的思維方式、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背景和不同的問題解決方法,對於安全團隊和企業的整體安全狀況而言屬好事。 4. 健康日/健康周末:最近不少企業興起健康日和健康周末,即是整個公司在同一天休息,例如在接連的周五至周日,或周五至周一的期間。由於公司的每個人都能同一時間喘口氣,電子郵件的數量急劇減少,讓人們更能專注於健康而非工作。一個成功的健康周末能讓安全團隊可以休息一下,專注於家人、朋友的相處,從事其他讓他們放鬆、減輕壓力和精神煥發的活動。隨著現代工作環境的忙碌節奏,與健康周末實行前相比,健康周能讓安全團隊以充好電的狀態並返回工作。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