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專家 (916)

    勒索軟件橫行咗咁多年,以為開始無咩料到?又或者以為一般防毒軟件都夠做,可以防得到?少年,你太年輕喇!網絡安全公司SophosLabs就發現,Ragnar Locker呢隻勒索軟件嘅攻擊模式有「進化」,侵略性又提升咗一個層次。佢哋會喺受害人部電腦入面植入虛擬機器(Virtual machine,VM),然後就用呢個 VM 嘅軀殼嚟逃避防毒軟件嘅偵測,喺一個自製嘅「安全環境」之下繼續進行軟件勒索。網絡安全專家暫時發現,呢隻勒索軟件係靠植入 Windows XP 嘅 VM,然後執行 Oracle VirtualBox,再利用 VirutalBox 程式嘅合法程序嚟做掩護,令防毒軟件無辦法偵測得到。 Ragnar Locker 背後嘅黑客組織過往一向都會喺啟動勒索軟件前,先由目標電腦上偷資料。四月嗰陣,黑客就曾經對葡萄牙能源(Energias de Portugal)公司嘅網路發動過攻擊,當時聲稱偷取咗該公司敏感資料量達 10 TB,亦都勒索咗1580個比特幣(折合約…

    Work from home(WFH)成為新趨勢,往來頻繁嘅電郵,數唔清嘅 endpoint,意味著網絡攻擊將更難防禦,一封惡意電郵,一台device感染病毒,足以釀成災難。傳統網絡保安集中保護辦公室網內資產,但於 WFH 環境下又是否已經足夠?傳統網絡保安既花人手維修保養,而且電郵保安效率低、價錢又貴,要做到有效的保護,更必須要定時更新軟件,萬一遇襲,更要求教專家高手方可脫險,一般香港中小企業缺乏IT資源,難以在人力物力上配合。 因此 Security as a Service 應運而生,借助供應商最頂級網絡安全的專業知識與技術,全面保護電郵及終端,而且收費極低,以 Green Radar 為例,每人每日唔使$1,超高 CP 值,去邊度搵? Security as a…

    為咗避過被執法部門或敵對單位追蹤,唔少人會透過暗網(Dark Web)進行各種違法交易或傳遞機密訊息,呢啲人包括形形式式嘅罪犯、政治人物、傳媒等。一旦暗網嘅機密外洩,或俾執法部門攞到,唔難想像,參與其中嘅人都肯定會驚餐死。而早前威脅情報公司 Under the Beach 就發表報告,指出專門為暗網服務網站提供免費託管嘅供應商 Daniel’s Hosting,就喺今年三月被黑客入侵,偷走咗一堆資料,結果導致 7600 個暗網網站被取締,而Daniel’s Hosting 亦即時停止服務,並呼籲客戶快啲將業務或其他機密工作轉移去新嘅暗網。 根據報告顯示,今次外洩嘅資料包括 3,671 個電郵地址、7,205 個密碼,以及 8,850 條同託管網站有關嘅私鑰。專家就話憑住呢批資料,執法部門可以追蹤到相關網站持有人身份,同埋佢哋做過啲乜嘢違法事件。而策劃呢次入侵行動嘅黑客,據指係來自 Anonymous 黑客集團嘅…

    坊間有則笑話,話推動數碼轉型嘅幕後功臣,唔係CEO,唔係CIO,係COVID-19。 Zoom大行其道,work from home(WFH)成為新模式,Twitter更宣佈部份員工將可以永遠WFH。遙距工作或服務模式成為新趨勢,創新科技署亦推出「遙距營商計劃」,資助企業採用資訊科技方案,開拓遙距業務。申請資助時,難免未能齊頭claim足限額,以下推介3大高CP值百搭網絡保安方案,幫你claim到佢盡。= 電郵保安 想實行遙距工作,電郵自然成爲線上商務通訊最重要的方式之一,據統計,大部份嘅網络攻擊,其實都經由電郵發動,現今黑客攻擊手段變化極快,一封簡單的電郵,足以重創企業的營運,所以最緊要守好電郵呢一關。建議採用有全方位保護功能嘅電郵保安服務,除咗基本防毒、垃圾電郵過濾、沙盒之外,最好有埋針對釣魚電郵、假冒電郵的解決方案,例如利用威脅情報分析IP或網域信譽,更可以嘗試連結隔離技術等。坊間有網絡保安服務供應商以人頭收費,極具彈性,收費亦化算,每個人三四百蚊已經搞掂,最適合中小企。 Endpoint Protection 另一個必須要防護嘅重中之重,就係Endpoint。尤其是而家個個員工都有幾個上網嘅device,用手機、tablet、laptop等等,通通都係黑客攻擊點,是但一個唔小心出事都極可能令公司蒙受重大損失,所以必須有周全嘅Endpoint Protection。其實好多廠牌都有Endpoint Protection,亦係每個人幾百蚊已經搞得掂。 VPN VPN係最近嘅熱門話題之一,更有報導指香港VPN需求急增5倍。除咗保障個人私隱之外,VPN對中小企同樣重要,尤其是今時今日,遙距營商、個個同事都WFH,重要資料甚至係敏感資料都响網絡上傳送,其安全風險之高想而知,所以VPN係中小企嘅必備方案。VPN收費門檻低,彈性高,對於小型公司,萬零蚊都搞得掂,而網絡保安專家就建議,所有企業應該24小時全程使用VPN。提提大家,揀選VPN時記得留意開發商嘅背景,你懂的。 Budget有限,睇餸食飯 「遙距營商計劃」嘅銀碼方面,每間企業可獲最高30萬港元總額資助,進行為期最長六個月嘅資助項目。聽落都幾好,之但係,30萬港元話多唔多,可以用來做乜好呢?其實以呢個budget計,要用盡個budget,就要加入收費較彈性嘅方案。難得政府找數,大家千祈唔好客氣。

    網絡安全資訊平台 HackRead 表示,上月有黑客喺暗網上出售 2.67 億 Facebook 用戶個人資料,但今個月突然激增至 5 億,由於出售嘅資料唔包括登入密碼,所以售價整體嚟講唔貴,三個套餐分別係每十萬個帳戶收450美元、每100萬個帳戶收1,500美元,以及3萬美元一筆過買晒。而喺 5 億帳戶當中,有 290 萬屬於香港用戶,約佔 1/3 港人用戶,大家真係要提高警覺性,防犯嚟緊會有罪犯透過社交工程(social engineering)嚟偷呃拐騙喇! 今次出售嘅Facebook用家個人資料包括:用戶名稱、姓氏、性別、位置、城市名稱、職業、結婚狀況、電話號碼、電郵地址及帳戶連結,內容非常廣泛,對精於社交工程詐騙嘅罪犯嚟講,已經攞到太多資料,可以假扮成對你有關嘅機構如電訊公司、政府部門、銀行等等,向你發動唔同渠道嘅攻擊,例如釣魚電郵、SMS,甚至盜取你嘅身份作非法用途。 專家透露,相信今次私隱外洩嘅源頭唔係 Facebook,應該係第三方服務供應商或市場推廣公司,由於儲存喺雲端嘅資料庫無做好安全設定,先至會俾罪犯攞到。但專家指出,黑客亦可以透過機械人進行網上爬行,去收集你喺社交平台公開嘅資料,所以勸籲大家千祈唔好公開太多個人資料。HackRead 專家話暫時未知有無人買咗呢啲帳戶資料,但都要小心防範。而除咗香港之外,鄰近地區如澳門、台灣、新加坡,亦分別有41萬、73萬及300萬個帳戶記錄。…

    香港的資訊科技鑑證(Digital Forensics)專家,大部分都集中在政府執法部門內,坊間的專家數量少得有如特務般神秘,原來有段古。提供鑑證服務的網絡安全公司 eWalker 首席顧問楊思聰 (Ricci),是香港第一代資訊科技鑑證專家,更是首位以IT人員身份於法庭提供專家證供。「大約在 2000 年,當時執法部門開始想培訓本地鑑證人才,我們(資訊保安及法證公會, ISFS)的創會主席 (已故的陳天雄教授) 好有前瞻性,便接受邀請籌備香港第一個鑑證訓練課程,定義鑑證的內容及如何做鑑證,所以現時執法部門內有很多我們的學生。」 他解釋說,以往執法部門也會外判鑑證服務,但如鑑證專家在審訊期間離職,便難以找其他專家「執手尾」,所以執法部門現已傾向交由內部人員搜證,更羅致了本港大量人才。另一方面,他說懂得使用電子證供的律師亦不多,如其他證供在庭上已可穩贏,律師便不會考慮使用,變相令坊間的鑑證行業生存空間有限,專門從事這行業的人不多,才會變得如此神秘。 Ricci說全球有三間公司有出售破解工具,甚至亦成功破解新的智能手機,但這些公司只會將工具賣給執法部門,我們雖然也有購買這些工具,但秘技功能卻只有執法部門才可以使用。 鑑證過程等多過做 事實上,Ricci 說資訊科技鑑證一點也不神秘,調查過程也沒有一般人想像中的驚險刺激,投放得最多的時間,反而是前置作業。「處理跟裁判有關的電腦鑑證,首先要合規地完整複製證物內的數據,才可用這份副本進行調查,複製過程中不可改動到正本內的任何數據,否則有可能令這份證物失效。」Ricci 說單是如何取證及保管證物已有一定程序需要遵守,再加上現時儲存設備的容量動輙以 TB 計,以複製一隻 1TB 容量數據為例,便要…

    為咗避過 Google Play Store 嘅審查,黑客喺設計 Android app 時都要避免將一啲可疑嘅程式碼或功能隱藏起嚟,甚至乎完全唔放喺入面,等日後獲准上架後先透過軟件更新嚟加料。最近防毒軟件公司 ESET 就發表報告,指出一隻名叫 Updates for Android 嘅應用軟件,就透過呢個方法感染約 5 萬部 Android phone,再借用嚟向目標網站發動 DDoS 攻擊。點解佢哋咁清楚呢?因為…

    上星期,小米被 Forbes 踢爆旗下嘅 Mi 及 Mint 瀏覽器,會自動採集用家嘅搜尋記錄、瀏覽網頁習慣、設定資料,同時傳送去位於中國及俄羅斯嘅 Alibaba 伺服器,而且就算你開咗 Incognito 隱身模式都無用。雖然小米回應話呢啲資料會係集中處理,唔會可以用嚟追蹤返用家本人,但有安全專家就話搜集嘅資料包括咗用家嘅 UUID,只要經過過濾,基本上可以抽返晒同一 UUID 嘅記錄出嚟睇,同追蹤個人用戶嘅私隱無太大分別。 https://www.youtube.com/embed/1GdKvvG3zoY?wmode=transparent&rel=0&feature=oembed 受影響嘅包括小米手機用家,以及安裝咗 Mi 或 Mint 瀏覽器嘅用家,為咗安撫用家及平息疑慮,小米方面好快為瀏覽器推出咗更新版本,不過,唔好以為更新咗就無事,因為系統依然預設…

    無論是手機作業系統、應用app 出現漏洞,抑或用家不小心訪問了惡意連結導致被黑客入侵,都令手機內的個人私隱存在極大的外洩風險。不過,正因為今時今日智能手機幾乎協助都市人處理所有工作,包括網上銀行、公司電郵往來、各種帳戶登入,每一樣資訊都極具價值,所以引來黑客瘋狂攻擊。如何才能加強手機的防禦力,即使在手機遺失後也不用擔心會被硬破解讀取資訊?來自以色列的手機防護服務供應商 Kaymera,其提供的軍事級手機防護技術,客戶中就有不少是政府高官及私人機構行政人員,到底技術有多可靠? 協助用家繞過授權獲取使用權限 在深入剖析 Kaymera 的獨門技術前,先了解一下所提供的服務內容。Kaymera 分別提供特製版 Android 作業系統智能手機 CipherFort,以及手機即時通訊應用 app CipherBond。CipherFort 擁有最全面的防護效能,包括網絡威脅攔截、流量監察、應用 app 掃瞄、手機設定漏洞偵測等,而現時只適用於 Google Pixel 最新型號手機,當使用這款加強版手機時,手機內所有內容及通話都會被最先進的加密技術所保護,而又不會影響之後的應用 app…

    呢隻橫空出現,堪稱空前但未必絕後嘅殭屍網絡叫做 Dark Nexus,普遍認為係由一個以開發殭屍網絡而出名嘅「greek.Helios」出品,佢由 2017 年開始,已經兜售緊分散式阻斷服務(DDos)同殭屍網絡編碼嘅人。 呢隻惡意程式沿用咗另外兩隻都好常見嘅殭屍網絡 Qbot 同 Mirai 部分原始碼, 再加上自家製嘅核心功能,包括可以針對 12 種唔同CPU架構而特製嘅 payloads 。根據名單顯示,Dark Nexus 攻擊到嘅路由器型號相當廣泛,港人常用嘅 Dlink、ASUS,以及Dasan、Zhone都榜上有名,而且由攝影機到熱像探測儀,都係攻擊目標。 Dark Nexus 已經出現咗三個幾月,期間發布過三個版本,根據防毒軟件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