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釣魚攻擊有增無減,網絡安全相關事故持續發生。香港資訊科技學院(HKIIT)位於 IVE(柴灣)的網絡安全中心將於 6 月舉辦網絡安全體驗工作坊,針對教育業界及對網絡安全行業有興趣的人士,講解如何避免現實生活中遭到網絡釣魚攻擊;另外,針對正謀升學出路及現職 IT 人進修所需,同場也會提供兼讀制網絡安全高級文憑、專業文憑及證書的課程簡介,夜校網絡安全高級文憑課程獲政府資助三年合共只需要約五萬元*。 中心針對網路釣魚提供實際演示 近月發生多宗機構遭黑客入侵盜取敏感資料的事故。根據最新數據顯示,網絡釣魚個案更創近 5 年新高,去年達逾 3,700 宗。人為因素更一直是數據洩露的主要原因之一。 有見及此,中心並將於工作坊中示範網路釣魚所牽涉的技術,講解有關網絡釣魚攻擊的概念知識和實際演示,增強網絡安全意識,避免現實生活受到釣魚攻擊導致損失。 高級文憑畢業生入行月薪1.7至2.3萬 與大學生相若 在資訊科技(IT)人才短缺下,網絡安全專才更屬「少之有少」,僅佔本地約 10 萬名 IT 從業員中的 1.2%,「僧多粥少」。最新職場調查顯示,行內僱主普遍認為,高級文憑(HD)畢業生的能力與大學生相若,兩者的起薪點亦相近。…
Search Results: 數據洩露 (39)
香港企業正面臨著越來越嚴重的安全、營運和法規挑戰。本地身分盜竊、網絡釣魚和數據洩露案例正處於歷史高峰。香港電腦保安事故協調中心(HKCERT)最近發表的報告便點出針對身分的網絡攻擊大行其道,並預計這些攻擊將繼續成為企業網絡安全的心腹大患。在 2022 年第四季,本地釣魚攻擊個案首度突破 10,000 宗,相比去年同期上升 11 倍。鑑於身分攻擊的形式越趨多元化,香港企業必須建立嚴格而穩固的身分安全系統。 想睇更多專家見解?立即免費訂閱! 事實上,在公司網絡中一個無人處理的前僱員帳戶就有可能輕易地引致企業數百萬美元的損失。 那些帳戶被稱為「孤立帳戶」,是公司尚未撤銷的前員工身分帳戶。 這類型的「孤立帳戶」存在於許多公司的系統中,不單引起 IT 審計團隊的關注,更造成潛在網絡威脅。 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說明企業在進行數碼轉型時,為何身分安全應成為網絡安全的戰略核心。 隨著混合辦公模式已成為各行各業的大勢所趨,企業必須為內部及合約員工、合約夥伴和供應商等提供網絡資料存取權限,但同時亦要保護整體員工的身分安全。 因此,企業需要一個強大的身分安全解決方案以管理全公司的存取策略,並及時向用戶提供所需的存取權限,與及確保儲存在雲端的應用程式和數據免受未經授權的存取侵害。 此外,香港企業在招聘及挽留人才上亦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更多員工在企業內不斷轉變工作崗位,或離開他們的公司並開展新的工作。因此,企業必須確保他們的入職和離職流程順暢無縫。 然而,由於香港企業人手短缺,他們不可能再只依靠人手流程授予用戶存取資料和數據的權限,尤其以手動流程處理存取管理和安全的效率低,客易不合規和造成人為錯誤,變相增加風險。 除此以外,現今企業擁有的身分數據數量和認證的次數龐大,要達致及時並準確地對所有數據進行分類已經超出了人手處理的極限,而要以人手完成身分安全流程和決策可能需要數年時間,實際上並不可行。今天的 IT 團隊看到在各種營運環境中,用戶、應用程式及數據用量都在不斷增加。 現時企業的團隊,由員工、供應商、合作夥伴甚至非人類身分設備組成,企業需要完全了解所有用戶類型及其相關存取權限,包括所有權限、員工所需權限、工作特質和崗位等,以便確保所有用戶都能擁有所需的存取權限,並獲取正確的資源以完成他們的工作。 透過自動化的身分流程,企業可以在員工加入、更改職位或離開公司時輕鬆安全地刪除或恢復存取權限,而無需任何人手干預。 這樣能夠最大程度地簡化新員工、內部轉移和離職者的入職和離職流程。 自動化流程還可以簡化實現存取控制和仔細處理權限,以防止利益衝突、資料盜竊和違規,從而實現有效且合規的網絡安全方案。…
香港重新通關已有一段日子,市面重現熱鬧。數碼轉型繼續成為不同行業的關注,以期望透過全新的線上產品與服務捕捉機遇。然而,數碼化亦代表企業需要面對更大的攻擊面,為駭客大開入侵的大門。如果沒有妥善的防護方案,隨時可導致數碼轉型的戰略功虧一簣。 想睇更多專家意見?立即免費訂閱! 隨著我們步入在後疫情時代,企業勢將面對眾多風險與挑戰。 首先,暗網充斥著從網路釣魚、被洩漏設備以及使用者賬戶中獲取的數據供犯罪份子交易。同時,他們可使用虛假的網站和社交媒體帳戶欺騙受害機構的不同人士,而當他們持有被盜的用戶憑證和敏感數據,如信用卡號碼和個人身份資訊時,便更容易地隱匿身份成正常用戶,以躲避傳統安全方案的監測。 進一步而言,更多進階持續網絡犯罪將會興起。FortiGuard Labs團隊在 2021 年下半年只錄得 5,400 個新的變種勒索軟件,但這數字在 2022 年上半年已達至 10,666 個。訂閱式犯罪服務 Criminal-as-a-Service(CaaS)的增長正正成為的推手,而勒索者亦通過訂閱模式大幅減少攻擊準備時間。 本地過去已有機構遭遇以上情況。去年一間本地高級酒店集團的 Facebook 專頁便遭偽冒,在香港推銷住宿套餐,使該公司的收益和品牌聲譽受到打擊。另一個例子中,一間連鎖酒店披露了一宗數據洩露事件,超過 29 萬名顧客的個人數據遭影響,但該連鎖酒店在入侵者獲得網絡存取兩個月後才意識到情況。…
勒索軟件、數據洩露、黑客攻擊,2022 年的網絡威脅仍然層出不窮。踏入 2023 年,網絡安全趨勢將會如何呢?小編整合了不同網絡安全解決方案供應商的預測,他們不約而同認為「網絡犯罪即服務」及地緣政治,將加速網絡攻擊,改變黑客組織的「財路」,俄羅斯發動的網絡戰或會延伸至亞太區,而身分認證攻擊,亦會繼續成為常見的攻擊手段。 CaaS 興起 黑客老手變賣家 科技進步不止方便普羅大眾,同時令網絡攻擊者的攻擊成本降低、攻擊方式更加先進。FortiGuard Labs、Splunk 及 Barracuda 均認為,隨著勒索軟件即服務(RaaS)的商業模式日漸興起,越來越多額外攻擊媒介,將透過暗網(dark web)以服務形式出現,促使網絡犯罪即服務(CaaS)擴張。 日後網絡攻擊者毋須再事先投入時間和資源,制訂自己獨有的攻擊計劃,而可輕鬆利用一站式產品,配合不同的技術水平,即可發動攻擊,將加速網絡攻擊的數量及成效。至於對經驗老到的網路犯罪分子而言,建立及出售攻擊組合即服務,更是一條簡單、快速且可重複的「財路」。 FortiGuard Labs 認為,除勒索軟件和其他惡意軟件即服務可供銷售外,其他另類的獨立新服務也將冒起,包括「偵察即服務」,在暗網聘用「偵探」來收集特定目標的情報,包括攻擊藍圖、機構的安全模式、關鍵網絡安全人員、對方擁有的伺服器數量、已知的外部漏洞,甚至供予出售的外洩認證資料等。而「洗錢即服務」(LaaS)亦可能很快成為主流,即自動化服務將取代人手處理的錢騾招攬活動,透過加密貨幣交易所轉移資金,使洗錢流程更快、更難追蹤。 政治網絡戰持續 俄羅斯向亞太區報復…
足球盛事剛過,球迷在這一個月投入賽事氣氛,有人更會下注小賭怡情。但美國體育博彩公司 DraftKings 早前就發現 11 月時發生憑證攻擊後,超過 67,000 名客戶的個人資料被洩露,而涉事攻擊者則以 10 到 35 美元的價格售賣部份被盜帳戶。 在相關攻擊中,發動者以自動化工具進行大規模攻擊,每次發動多達數百萬次攻擊,並使用從其他在線上服務中所竊取的憑據,包括用戶名稱及密碼嘗試登入帳戶。這種攻擊方法針對總是在不同平台中,重複使用相同登入名稱及密碼的用戶,可說是非常有效。 攻擊者的目的是控制更多帳戶,以竊取個人和財務資訊,並將之放在黑客論壇或暗網上兜售。這些用戶憑證亦能被利用作身份盜竊詐騙,如未經授權的交易,或竊取銀行帳戶的資金。 在數據洩露報告可見,DraftKings 指在上個月的事件中,總共有 67,995 人的數據被洩露,這些攻擊者從 DraftKings 以外的源頭,取得登入客戶帳戶所需的憑據。報告指出,如果一個帳戶被登入,攻擊者可能查看了帳戶持有人的姓名、地址、電話號碼、電子郵件地址、信用卡的最後四位數字、個人資料照片、有關先前交易的資訊、帳戶餘額,以及最後日期更改密碼日子。 但報告強調,目前沒證據表明攻擊者已獲社會安全號碼、駕駛執照號碼或金融帳戶資料;另亦指出,信用卡最後四位數字雖有機會被看到,但完整卡號、到期日期和…
專注身份安全領域的 CyberArk 早前公布,被 Gartner® Magic Quadrant™ 存取管理(Access Management)評為領導者,是繼公司早前在 Gartner Magic Quadrant 特權存取管理(PAM)中的領導者之後,成為唯一一間在兩份報告中均被認可為領導者的公司。 今年 Gartner Magic Quadrant 特權存取管理中,CyberArk 連續第四次在執行力和願景完整性方面均領先群倫。而 CyberArk 的身份安全產品還持續得到業界的廣泛認可。公司最近被…
數據洩漏在這個時代顯現已是企業必須面對的議題,重點是如何阻擋攻擊者進入企業網絡,及未雨綢繆擬定好遭受攻擊後,減少影響及損失。網絡安全專家建議,企業應採取「網絡韌性(Cyber Resilience)」策略來應對日益增加的網絡威脅。那麼到底網絡韌性是甚麼?與傳統的網絡安全方式有何不同? 網絡安全專家 Torsten George 在 SecurityWeek 分享,根據 MITRE 的定義,網絡韌性是指預測、承受、恢復,和適應逆境、壓力、攻擊或對網絡資源的受損害的能力(The ability to anticipate, withstand, recover from, and adapt to adverse…
IT 界專才短缺,其中網絡安全人才更是需求甚殷。根據ISC2(國際信息系統安全認證聯盟)發布的一項最新研究,全球網絡安全人員的數量破紀錄,而亞太區的網絡安全勞動力增長速度雖然最快,但仍難以追上逾 216 萬人才的短缺。 ISC2 是一個由經過認證的網絡安全專業人士組成的全球非牟利機構,根據其 2022 年網絡安全勞動力研究結果,今年全球網絡安全專業人員的數量達到近 466 萬的創紀錄水平,當中 859,027 人位處亞太地區。ISC2 這項線上調查於今年 5 月至 6 月期間與 Forrester Research 合作進行,並對負責其工作場所網絡安全的…
網絡威脅漸趨頻繁,物聯網設備和多雲系統的擴展增加了複雜性,重大的數據洩露事件機率亦大幅增加。全新版本網絡安全平台「Check Point Quantum Titan」引入了三個新的軟件刀片,利用人工智能(AI)和深度學習技術,提供強化威脅防禦,有效防範高級域名系統漏洞(DNS)和網絡釣魚,並確保自動化物聯網安全。想了解有關產品規格或更多功能資訊,歡迎瀏覽:https://bit.ly/3fkU0CE
勒索軟件盛行,成為世界各地機構面臨的最大網絡威脅之一,除了會令數據洩露、盜取外,甚至導致服務中斷。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引述數據顯示,去年全球勒索軟件攻擊數量按年急升 1.05 倍至 6.2 億次。而根據香港警方數據,今年上半年接獲逾萬宗網絡罪案,較去年升四成,損失金額涉及逾 15 億港元。 而 Microsoft 香港將於其年度「網絡安全研討會」分享網絡安全的趨勢及企業需知的解決方案。 然而,Microsoft 近日公佈第二期網絡威脅季度報告 Cyber Signals,揭示一項新趨勢 — 勒索軟件即服務(ransomware-as-a-service,RaaS),並成一種佔主導地位的攻擊模式。而 RaaS 更令勒索「產業化」,產生多個「專業」角色,如專責販賣網絡流量經紀;即使罪犯並不擁有任何數碼技術專長,均可部署勒索軟件。受到釣魚電子郵件攻擊後,約一小時就能讀取受害者個人資料。 RaaS 產生多個專業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