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病毒 (243)

    今年 25 歲嘅網絡安全研究員 Marcus Hutchins,兩年前俾 FBI 拘捕,指控佢曾經開發過兩隻銀行木馬病毒,將偷嚟嘅帳戶資料出售。不過,法官最後裁定 Marcus 唔使坐監,只係輕判佢接受釋後監管一年。原因好簡單,佢對社會嘅貢獻絕對足以將功補過! 意外阻止 WannaCry Marcus 之所以獲輕判,全因佢兩年前阻止過勒索軟件 WannaCry 嘅爆發。據專家估計,WannaCry 曾經感染 150 個國家嘅 23 萬部電腦,隨時可以令呢啲電腦上鎖。不過,當時…

    NotPetya 原本要攻擊的目標是烏克蘭,但過程中卻將全球最大運輸集團馬士基拖下水,而透過馬士基又再波及其他人,它造成的總損失估計達到 100 億美元。 Oleksii Yasinsky 原先以為,周二那天辦公室應該沒有甚麼特別事會發生。那是烏克蘭法定假日憲法日的前一天,大部分同事不是興高采烈計劃度假,就是已經安心去了度假。不過,Yasinsky 卻沒有這樣的心情。過去一年,他一直是 Information Systems Security Partners(ISSP)的網絡實驗室負責人,這崗位的職責是不允許有死機出現。實際上,自從 2015 年底俄羅斯發動第一波網絡攻擊以來,他休假的時間加起來才只有一個星期。 因此,那天早上當 Yasinsky 接到一通電話後,他並沒有感到特別慌張。電話是由 ISSP 總監打過來的,說烏克蘭第二大銀行 Oschadbank…

    NotPetya 的名字,源自於勒索軟件 Petya 而來,它是 2016 年初浮出水面的一段惡意程式代碼,被感染的受害者必須交出贖金,才能拿到解鎖檔案的密鑰。不過,NotPetya 的勒索要求只是幌子:它的目標,純粹是搞破壞。 雖然發動網絡攻擊的目標是烏克蘭,但其影響範圍卻是全世界。前美國國土安全部顧問 Tom Bossert 說:「這就好比用原子彈來取得一次小型的戰術勝利。」 無論按照哪一種定義方式,NotPetya 的釋放都是一種網絡戰爭行為,其爆炸性之大,甚至可能超出創建者的意圖。在起初出現的數小時內,蠕蟲就擴散到烏克蘭以外,受重創的公司包括馬士基、製藥巨頭默克、聯邦快遞歐洲分支公司 TNT Express、法國建築公司 Saint-Gobain、食品製造商Mondelēz 以及製造商 Reckitt Benckiser 等,每間公司都遭受…

    這是一個關於網絡病毒如何肆虐、讓整個世界陷入癱瘓的故事,它亦是史上破壞力最強的一次網絡攻擊,造成全球經濟損失接近 100 億美元。 它的出現,印證了網絡病毒的破壞力絕不下於原子彈,造成港口癱瘓、企業受創、政府機構停擺……如何對抗這種新型的網絡戰爭?現已成為一個世界性難題。 時光回溯至 2017 年 6 月 27 日下午,地點是哥本哈根。當天陽光雖然依舊明媚,可是全球最大運輸集團 AP 穆勒–馬士基(A.P. Moller – Maersk)卻陷入一片陰霾,員工變得神經質,IT 人員更是如土火鍋上的螞蟻。 位於哥本哈根港濱海大道的馬士基總部大樓地下室,有一間可讓員工光顧的企業禮品店,內裡擺滿了馬士基品牌的手袋及領帶,甚至還有一艘罕見的馬士基 Triple-E 巨型集裝箱船的…

    早前報導佛羅里達州兩個巿政府齊受勒索軟件襲擊,兩個市政府最終決定交贖款了事,其中人口大約 12000 人嘅 Lake City 跪低向黑客支付 42 個 Bitcoin (約價值 46 萬美元)後,秋後算帳就正式開始,搵咗個 IT 主管出嚟問責,兼夾革職祭旗。究竟點解要佢揹呢隻鑊? Lake City 乃佛羅里達州一個小市鎮,官方形容今次保安事故係連中三元(triple threat)。事源有個濕滑嘅同事收咗個有毒電郵,粗心大意地下載咗個受感染嘅檔案,引發連鎖反應:先中木馬程式 Emotet,引入另一個木馬 TrickBot…

    年青人嘅破壞力真係不容忽視,外國少年黑客團隊研發出名為 Silex 嘅惡意程式,專門針對採用咗弱密碼防護嘅 IoT(Internet of Thing)產品,而且瞬間已經攻陷過千台。 據悉 Silex 係由三個少年黑客組成嘅團隊編寫,包括 Light The Leafon / Light The Sylveon(Light)、Alx 及 Skiddy。其中 Light 只係約…

    關公災難近來接二連三爆出,一班公關認真忙,緊急安排完深夜時分嘅記者會解畫都算,完會後又要再度新聞稿為解畫而解畫,心血少啲都應付唔嚟。不過,又唔係所有關公災難都由老闆或高層引起,有時公司其他團隊都無諗過出於好意會便咗踩地雷,認真難搞。 最新出事嘅係美國 Samsung 支援部,早兩日佢哋喺 Twitter 上開 tweet 提醒智能電視嘅用家,內文話唔單只要定期為電腦掃描惡意軟件及病毒,如果 QLED TV 有連接 Wi-Fi,都一樣要每隔幾個禮拜就要用內置嘅安全應用方案去掃描電視先得,同時仲提供埋手動啟用 QLED TV 安全系統嘅視頻。 成件事嚟到呢度都好正路,點知 Twitter 上嘅 followers 突然爆…

    不少網絡安全事故統計報告的結果均顯示,員工是為企業網絡安全的一大死穴。雖然安全意識可以培訓,但黑客攻擊手法層出不窮,而且又專挑針對新的科技應用漏洞發動攻擊,所以事實上未必可以完全怪責員工疏忽,再者事後追究亦於事無補,倒不如採取主動防禦措施,借助網絡安全工具阻擋黑客的攻擊。 四大網絡威脅 到底現時企業面對著哪些網絡威脅?借助數碼轉型提升企業競爭力,又會帶來哪些安全漏洞?Edvance Beacon 2019 安全峰會將會向與會者詳細解構企業需要火速解除的網絡威脅,分別是端點防禦、無線熱點管理、上網瀏覽及雲端防火牆,令企業時刻處於安全位置。 端點防禦新概念 傳統防禦採用病毒對比方法,但只能阻擋已知病毒。新一代防禦策略由人工智能進行分析,通過集合全球數據預測黑客的攻擊模式,即使是零時差攻擊(Zero Day Attack)也有機會阻截。 無線熱點管理策略 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已成職場趨勢,企業因而需要設立無線網網熱點供員工及客戶使用。要避免黑客或外人盜取機密資料,精密的登入帳戶管理方案最為有效,亦可減省架設無線熱點的成本。 隔離式上網工具 無論是企業管理者或員工,無可避免要連接上互聯網找尋資料,令企業網絡曝露在網絡威脅中。新的隔離式上網(Web Isolation)工具,可將網絡活動遙距在隔離的虛擬空間執行,即使誤入藏有惡意程式的網站,也無法接觸企業網絡。 雲端防火牆應用 分散式工作模式及雲端應用,可讓員工在家中或流動工作,企業既不可能為每個端點安裝防護工具,將所有連接先轉回數據中心防火牆統一處理又費時失事,拖慢工作效率。最直接方法,就是於雲端架設防火牆,無論在任何地方工作,都可保障用家的安全。…

    上星期一份針對港台加密趨勢嘅調查報告顯示,近半數(48%)港台企業認為員工疏忽係數據安全嘅最大威脅。由於員工嘅安全意識不足,就算企業已安裝防火牆、防毒軟件,亦可能只係阻截到外來攻擊,但就未必能阻止員工「主動」製造漏洞,防止機密外洩。 過時防禦策略 唔少企業管理者可能都會問,點解投入咗大量資源喺網絡保安上,都仲係咁唔安全?其實同採用產品嘅防禦策略有好大關係。傳統網絡防禦方法係透過比對病毒數據庫資料,當發現網絡上出現被標記嘅行為,例如有病毒或惡意軟件企圖喺端點電腦進行安裝,又或有大量數據由內部網絡送出,先會觸發保安系統進行攔截。不過,黑客深明當中漏洞,於是透過改變攻擊模式,例如毋須安裝惡意軟件的無檔案惡意程式(Fileless Malware),或以不定時、每次只傳出少量數據嘅傳送模式等,將惡意傳輸隱藏於企業正常嘅網絡活動之中。更重要嘅問題係,當有事故發生,即使網絡保安系統有 log ,要喺短時間內以人肉搜尋方式完成作業,相信就連網絡保安專家都要投降。 分析行為調整防禦策略 其實只要借助 User and Entity Behavior Analytics (UEBA) 自動化記錄分析工具,唔單只可以好快咁搵出端點電腦嘅微細異常行為,更可以將事故發生時每部電腦及登入帳戶正在進行嘅活動,包括睇緊嘅網站、開緊嘅電郵,以及同網絡內電腦嘅互動,全部清清楚楚咁展示出嚟,對防止惡意軟件擴散及預防事故發生,都有好大嘅幫助。喺「Edvance Beacon 2019」安全峰會上,網絡保安專家將會親身示範點樣借助呢啲分析工具,去鎖定有問題嘅網絡活動,無論係內聯絡抑或雲端應用,都可以通過中央介面管理。作為企業管理人,又或係網絡安全把關者,就要即刻報名參加,喺採用自動化防禦產品前,都可以向人工智能借鑑,留意返一直遺漏嘅地方,緊急調整企業防禦策略,減少保安事故發生! Edvance Beacon 2019日期:2019…

    想俾人 head hunt,大家而家都識得主動出擊,利用 LinkedIn 呢類職場社交平台嚟增加曝光率及被搜尋機會,唔會再只係靠 agent 咁傻仔。而作為電腦程式高手,可能仲會多一個途徑,好似澳洲一個 13 歲嘅小朋友,以虛假帳戶登入 Apple 公司伺服器,偷走 90 GB 機密資料,目的就係搏 Apple 會請自己! 另類求職方法 2015 年犯案時,呢個小朋友只係得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