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金融業 (42)

    混合工作環境在疫情下盛行,企業與員工早已適應遙距辦工,打破工作空間限制的工作模式成為辦工的新常態,並預料在疫情後仍會持續。根據環球科技及業務解決方案服務供應商 NTT Ltd. 在 2021 年底發表的《環球工作場所報告》指出,90% 的受訪香港企業表示,已適應混合工作模式並重新考慮企業的 IT 安全性。然而,有 65% 的企業認為,在混合工作模式下,更難發現 IT 安全的潛在危機。究竟企業在迎接遙距辦工常態的衝擊時,要如何保障 IT 設施的安全性,避免網絡攻擊來襲? 第五代網絡攻擊 繞過偵察衝擊企業 企業對混合工作環境的網絡安全擔憂不無道理,當現實中香港遭受第五波疫情攻擊之際,虛擬世界亦同樣面對「網絡疫情」。目前,企業正受第五代網絡攻擊(Gen-V of cyber-attack)侵擾,這些攻擊趨向複雜且入侵面廣泛,衝擊流動網絡、雲端設施、網絡,甚至能繞過偵察系統。企業實施遙距工作時,則需面對全球網絡攻擊激增的問題。由於業務數據無處不在,遙距用戶存取數據時,自然令企業受攻擊的機會大增;在遠離公司系統的保護下,不難想像攻擊會更趨頻繁。手握大量個人資料及資產數據的金融業自然首當其衝,NTT…

    新常態下,數碼轉型已成為企業的首要任務。要有效部署,需要雲端優先策略,採用多雲端方案,並以數據為主導。香港電訊夥拍Fortinet,推出亞太區首個配合最新5G FortiExtender的5G SD-WAN聯合應用方案,為企業提供安全可靠、高效能及低延遲的5G SD-WAN應用方案,協助企業加速採用雲端科技及安全地進行數碼轉型,以應對現今日益嚴重的網絡威脅。 Fortinet的 Secure SD-WAN 配合 5G FortiExtender,不但發揮 5G 超高速及低延遲的傳輸優勢,同時整合獨一無二的網絡連接和安全防護功能,簡化企業廣域網絡邊緣的運作。該應用方案透過全面的下一代防火牆(NGFW)提供高性能的頂級防護及SD-WAN服務級別協定,在確保企業級安全防護的同時,亦創造最佳的用戶體驗。 Fortinet 香港、澳門和蒙古區域總監馮玉明小姐表示,香港電訊一直都是Fortinet強大的合作夥伴:「除先進的SD-WAN方案外,香港電訊亦提供完整的網絡安全託管服務,利用Fortinet 的 Security Fabric保安纖維來保護企業頻寬、流動通訊、雲端及物聯網基建。」 香港電訊商業客戶業務方案及市務主管吳家隆先生表示,超高速及可靠的5G多元服務SD-WAN方案,可協助零售、餐飲,以至金融業以及公共機構等各行企業數碼轉型,並在安全的營運環境下,提高業務敏捷性:「應用方案由香港電訊榮獲ISO27001認證的新世代網絡安全監控中心(NG SOC)全天候支援,藉以提供可擴展的安全防護,增強企業整體防禦能力,應對急劇增加的攻擊面及不斷演變的網絡威脅。」

    一項調查顯示,80% 企業管理者表示有限的數據透明度,令他們無法確實掌握員工的應用軟件使用狀況,意味著即使有內部威脅 (Insider threat) 存在,他們也難以發現,令企業置身於被入侵的高風險之中…… 隨著企業踏上數碼轉型旅程,採用雲端應用服務的比重亦愈來愈高。雲端應用服務雖然有靈活及增加生產力的優點,但由於工作流程由以往的內部網絡轉移至外部,如企業沒有足夠的網絡安全管理,一旦員工的操作發生錯誤,或安全設定出現漏洞,便很容易發生網絡入侵事故。為了解企業的網絡安全狀況,CyberArk 早前便進行了一項全球企業問卷調查,收集 900 多間企業網絡安全管理者的回應。結果發現,約有 80% 企業表示過去一年曾發生員工誤用或濫用應用軟件的情況,而有 48% 企業表示主要原因與數據透明度有關,導致網絡安全監測出現盲點。 從調查中可見,70% 企業表示每個員工平均會使用超過 10 種應用軟件,部分軟件會應用於處理重要的資料,例如財務記錄、客戶私隱及知識產權等。這些資料都有非常高的價值,因此容易成為黑客攻擊的目標。而在眾多應用服務之中,管理者最關注 IT 管理工具如 ServiceNow、雲端服務如…

    企業將系統及數據搬上雲端已是常態,但當中的管理及分析、網絡及數據隱私安全,亦成為「系統搬家」的一大難題。市場上的雲端管理方案一般以「買斷」的形式出售,且產品功能單一;如若尋得解決方案,亦未必能聘用到適合的專業人才去管理;即使有人才,亦未能作24小時監察,無法將解決方案效益最大化。 有見及此,Resolve提供了 ASOC(ASOC-as-a-Service)方案,方案結合管理網絡安全的 FortiSIEM(Security Information and Event Management)安全資訊和事件管理方案、控制應用程式及管理容器(Container)的 CWP(Cloud Workload Protection),並配合 RPA(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機器人流程自動化的商業影響分析系統,集三大功能加上 7/24 團隊,讓客戶可以一站式處理雲端的管理、安全及分析問題,一次過解決系統遷移的痛點,盡情享受使用雲端的好處。 ASOC Overview Resolve 的創辦人兼 Consultant Leo Wong 表示:「現在很多銀行及金融業都考慮將系統搬到雲端,但不知從何入手。我們的…

    數據分析在企業數碼轉型旅程的重要性,已經不用多解釋,不過採集及管理數據,卻同時為企業帶來極大挑戰。早前由 ICT 服務供應商中信國際電訊 CPC(以下簡稱 CPC)及網絡安全服務供應商 Fortinet 合辦的午餐會,便跟與會人士分享了各自的心得,讓企業管理者能夠有效及安全利用數據創造真正的商業價值之餘,同時又能合規地管理數據,享受數碼轉型帶來的營運效益。 數據應用潛力無限 擬定法例防數據外洩 在企業數碼轉型的旅程中,不同種類的數據都可提升各行各業的市場洞察力。經濟學人首席貿易分析師 Nick Marro 舉例汽車業可利用數據分析為汽車加入自動導航、多媒體娛樂甚至無人駕駛功能,金融業可持續提供新的流動理財、程式盤買賣等服務。大數據分析讓企業能夠預視市場走向,靈活地修正營運方針,享受增加生產力、減少成本等成果,最終達到改善客戶體驗的終極轉型目標。 隨著全球不同國家開始立法管制數據採集, Nick 認為儲存數據及數據跨境問題將會變得非常重要,導致 ICT 服務供應商或客戶不能只採用單一數據管理政策,打後必須「因地制宜」。 不過,Nick 指出收集及管理數據的難度正在與日俱增,其中一個原因是不少國家正全力就數據管理訂立法例。他以中國為例,2017 年…

    金融機構及其客戶,一直是網絡罪犯的頭號攻擊目標,最常用的攻擊手法便是釣魚電郵(phishing)或更專門的魚叉式電郵(spear phishing),因此金融業界要保護客戶,便必須從電郵安全方面著手,例如準確設定各種電郵驗證技術,防止罪犯冒充銀行發電郵進行詐騙。 正確啟用電郵安全功能,最大好處是只有金融業界發送給客戶的電郵,只能從核實的郵件服務器發出,令犯罪分子只能註冊使用類似的網域發送電郵,只要收件者夠細心,便能從網域上分辨真偽,再者亦容易被電郵防護工具的威脅情報所過濾,減低詐騙電郵的成功率。不過,並非所有金融服務都會引入這些安全措施,其中聯邦信用合作社(Federal Credit Union)便沒有足夠防護。根據 IntelFinder 最近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在 300 個 FCU 機構中,只得 8% 啟用了強大的電郵安全工具。 IntelFinder 專家特別檢查了FCU 機構中的 SPF 和 DMARC 記錄是否存在,以及…

    隨住全球化,企業業務發展無分國界,數據資料頻繁在各分公司及其他合作夥伴來往,如遇突發事故,整個運作系統及應用環境等的數據存取便大受影響。對於金融業、銀行業等對數據安全應用要求高的行業,在不同城市的數據中心都需要設置備份,令重要的應用程式(Critical Application)及數據能維持高可用性,並以穩定網絡以應付龐大數據應用。全球互連及數據中心公司Equinix 與中國移動國際(CMI)及Veeam 聯合推出數據中心異地備份方案,供企業以較低成本做好數據備份,從此無憂數據傳輸中的突發狀況,快速無縫回復數據。 調查:75%小型企業無任何數據回復備份方案 在每秒都在進行數據傳輸的年代,萬一突然發生事故導致傳輸中斷,窒礙應用程式運作,導致整個營運系統停頓,恐怕是企業的噩夢。然而有調查指出 75% 的小型企業 [1] 竟然沒有採用任何數據回復的備份方案,萬一發生意外,或會面對電源中斷、程式故障、數據損失等狀況,隨時損失慘重,超過50% 的企業沒有足夠的預算應對事故並恢復過來。如果當初未有任何後備方案,要從事故中修復問題,所造成的時間及開支等消耗,或令企業錯失商機,不能復原所有數據資料,得失客戶。 DR技術快速復原數據 恢復系統運作 Equinix 夥拍中國移動國際,為企業提供分布於全球各地的數據中心備份服務,企業只需使用兩間公司的數據中心服務,便能完成後備儲存,無論是在地的實體機,抑或是上雲的虛擬機,數據及應用程式運行一樣暢通無礙,無懼事故出現。方案採用 Veeam的 Disaster Recovery(DR)技術連動數據中心,Disaster Recovery as a service(DRaaS)包含兩大技術元素,其一是Recovery Time Objective (RTO),縮短死機後回復的所需時間,能在數分鐘內令系統迅速回復正常;其二是 Recovery Point Objective(RPO),即透個頻密的自動備份,降低因事故所致而流失數據的風險。簡單而言,DR 技術能做到數據高度備份,並保障應用程式的運行表現,令企業不會因面臨突發事故而不知所措,快速還原系統正常營運;方案亦支援雲端備份,支援各大主流雲端服務供應商的平台,如 AWS、Microsoft Azure、Google Cloud 及阿里雲等。 DR技術數據備份原理示意圖 高規格的跨地域、跨平台的數據備份方案,締造完整風數據儲存架構,完善的container 保障應用程式及數據運作正常,即使在同一地區作備份,亦有 Local Ring 作連接。因應on-demand 的服務性質,在意外發生後隨時可提取備份,立即進行複製備份,重啟系統運作。Equinix 與中國移動國際的數據中心能達到互補資源的效果,互相支援及儲存數據,讓企業有更完善的配套及更佳的體驗。…

    公司被黑客入侵,好多時都因為員工疏忽,錯誤開啟了電郵內的惡意連結或附件,不過在怪責他們的同時,企業管理者有否反思公司提供的網絡安全訓練是否足夠?內容能否吸引同事細心閱讀?記著以下 5 個要點,才可令同事在培訓課程時專心及上心。 有調查顯示,企業被入侵的原因九成出於員工誤開釣魚電郵,而且隨著疫情下在家工作 (Work From Home) 變得普及,員工在公司以外環境下工作,防禦力自然更薄弱,因此有必要提高員工的網絡安全意識,於源頭阻截惡意攻擊。不過,有企業管理者會懷疑,明明公司已提供各種網絡安全培訓,為什麼員工就是無法上心?歸根究底,問題可能出在培訓課程之上。不妨留意以下幾點,重新審視安全培訓課程內容,才能讓課程變得有效率及有意義。 1. 內容要專 一個優質的課程,內容必須夠專及到位,必須因應行業特性安排培訓內容,而不是隨便拿取網上的網絡安全培訓樣本使用,以金融業為例,同事可能須更注意各種合規要求,貿易公司則可能面對較多商業詐騙電郵 (BEC) 攻擊,不能一概而論。 2. 真實事例 在準備培訓內容時,必須加入真實事例講解,以釣魚攻擊為例,如只告訴員工釣魚攻擊可令電腦中毒,員工未必意會到有多嚴重。應該清楚舉例說明黑客的攻擊手段,例如會引誘員工開啟惡意附件,或預先架設一個虛假網站套取帳戶登入資料,員工才會理解如何防範。 3. 簡潔說明 這點不難理解,培訓課程的時間不應太長,解說亦要簡潔到位,員工才不會因說明時間太長而失去集中力。如果能夠加入有趣的例子或互動元素,自然更容易上心。 4. 高透明度 公司引入各種網絡安全守則及工具,雖然出發點是為了公司及員工著想,但始終會引來員工疑慮,擔心公司會以安全為名,實則加強監控工作。因此企業管理者必須詳細解釋安全守則及工具的內容及會收集到哪些資料,讓員工清楚理解不會侵犯其私隱,員工才會樂於按照安全指引辦事。 5. 因人而異 每個同事對網絡安全的認知不一,因此培訓內容也要作出調校,企業管理者可安排員工接受安全測試,因應其安全意識分成不同的小組並提供合適的課程內容,這做法不單可找出高風險員工優先培訓,更不會因課程內容太深或太淺,令員工失去專注力。…

    礙於營運成本,中小企業難以投入大量資金聘請安全專家、購置安全工具。有調查報告顯示小企業 CISO 明言無法阻擋入侵,而人手短缺更令安全工具無法被妥善運用。矛盾難解決?答案就是將網絡安全工作外判,或交由託管公司代管 (MSP),便可借助對方的安全專家及先進的安全工具,守護公司。 早前生產力局轄下香港電腦保安事故協調中心(HKCERT)公布2020年網絡保安事故統計數字,指出上年處理了 8,346 宗安全事故,雖然數字上較 2019 年下跌 12%,但由於只是經 HKCERT 處理的個案,未有尋求協助的個案相信還有很多。而 HKCERT 方面亦呼籲企業盡快為新常態和新技術制定網絡保安策略,以應對因新冠疫情而加速的數碼轉型,以及 5G 通訊、物聯網和人工智能技術的廣泛應用。 作為守護公司大門的網絡安全團隊,自然不可能鬆懈,因為網絡攻擊招數層出不窮,加上黑客已不會只針對大企業或金融業發動攻擊,各行各業的中小企亦成為目標,對資源有限、人手緊絀的小團隊來說,難免每日生活在惶恐中。 新公布的一份調查報告《2021 Survery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