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大中小企業,今天同樣面對數碼轉型的各種問題,其中數據移雲就出現不少網絡安全問題。網絡安全企業 Palo Alto Networks 剛發表一份香港及亞太區大型機構雲端安全狀況的調查報告,結果令人震驚,多方面顯示香港大型機構並未理解雲轉移的安全問題,76% 受訪者仍誤以為雲端供應商可保客戶平安,同時亦有超過 3/4 大型機構從沒或未有每年為網絡安全進行審計! 負責這次調查報告的 Ovum Research,一共訪問了 500 個來自各行業的大型企業員工,受訪對象分別來自澳洲、中國、香港、印度及新加坡等地,每個地區各有 100 個受訪者。儘管今次調查共有 83% 受訪者同意網絡安全及私隱是雲端應用的最大挑戰,不過,Palo Alto Networks 副總裁兼亞太區安全總監 Sean Duca…
Search Results: 雲端 (527)
企業數碼轉型的好處多不勝數,誘因包括存取資料方便、雲端應用服務選擇多、部署快速、節省硬件成本開支等等。既然有這麼多好處,自然一窩蜂移雲。不過,不少企業決策者選用雲服務後,才發現情況並非想像中完美,連接公司與雲端伺服器原來並不簡單,同時亦無法把握儲存於雲端的數據安全性。要解決問題,選取合適的雲端存取安全代理 (Cloud Access Security Broker, CASB) 服務是最簡單快捷的方法。 網絡安全客戶有責 大部分企業的數碼轉型第一步,都會由採用 Office365、G Suite 等一站式雲端應用服務開始。當中有企業決策者對這些雲端服務存有誤解,以為供應商必須確保客戶的數據得到保障,可免受黑客攻擊或遭遇私隱洩漏。事實上,使用者與服務供應商存有明確的分擔責任(shared responsibility)概念,使用者亦須採取足夠手段,例如嚴謹的登入帳戶措施、明確的存取檔案權限,去保護存放在雲端上的數據。 要達到網絡安全標準,卻有不少問題要解決,因為單點式解決方案(point solution)無法照顧各應用層面,例如電郵收發、檔案分享、數據存取等;設立 proxy 或 gateway,網絡延時又有可能拖垮工作進度,而編寫 API 亦需要一定的技術人員和時間,反而有違數碼轉型快捷便利的初心。…
每年 Amazon Web Services(AWS)都會於全球 35 個城市,舉辦 AWS Summit 峰會。香港站已於上星期完滿結束,峰會當日吸引了二千多名 IT 從業員參加,同場更有 40 家 AWS 合作夥伴開設展區,展示所提供的雲端應用服務。峰會的主題演講不單詳盡介紹了 AWS 的各種服務,更邀請了美聯物業、中華電力等機構出席,分享其借助 AWS 的數碼轉型歷程。 自從…
以前網絡保安的工作範圍,主要是環繞著企業網關安全設備的管理,例如:防火牆、IPS、電郵病毒過濾等管理工作。因為傳統的企業網絡架構相對較為簡單,在網關設置防禦來管理企業員工的進出,這個方法行之有效。 再講番大約十年前,鑑於當時對雲端技術、流動設備的安全保護技術還不是太成熟,企業對相關技術採用還有很大的安全憂慮。當年更有安全設備廠商推出一些解決方案,去防止員工在企業環境內上網或使用即時通訊軟件,甚至發出干擾訊號去禁止員工使用流動上網。在現今新世代,若果使用這種方式的話,企業想請到員工都幾難。 近年由於雲端技術的成熟發展,很多企業為了加快營運效率,都轉用雲端服務。例如:雲端版本的 CRM 客戶管理、ERP 企業資源管理、文件傳輸等系統,方便員工在不同地域和時間上班。這個數碼轉型同時把企業的重要數據資料都上載雲端儲存,再加上現今流動設備的普及應用,員工很容易在辦公室以外地方利用自己的智能電話和手提電腦下載雲端上的公司資料,增加了公司資料外洩的機會。 雲端技術和流動設備的廣泛採用,改變了傳統網絡保安的覆蓋範圍。除了網關上的保護外,企業亦加強對雲端及端點(即 Endpoint,包括:手提電腦和流動設備)的資料加密、系統使用的行為監控及多層安全保護。隨著大家對安全意識的提升,行業對安全法規的落實,企業投放在安全的資源也以倍數增加,令到網絡保安的市場也加速擴大。
隨著時代轉變,員工的工作地點已不再局限於辦公室,混合工作模式(Hybrid Work Model)是大勢所趨。而企業要實現此模式,維持競爭力,所採用的通訊策略必須具備靈活性,能確保企業營運不受工作場所、天氣、地理等外在因素影響。即使在遙距辦公的情況下,無論通訊協作、客戶服務熱線,甚至是企業通訊的合規審查流程,都應能保持運作如常。惟近年各行各業均面對人才嚴重短缺的問題,加上企業加速數碼轉型,IT 部門的壓力有增無減,能夠簡單管理、靈活擴展的通訊系統正是企業所需。 HKT Enterprise Centrex(EC)升級版以雲端為基礎,能與 Cisco 其他電話系統及多種 AI 工具結合使用,提供注入 AI 功能的協作和多樣化的託管通訊平台,助企業打破通訊界限,任何地方都能成為辦公室。 靈活轉換至「流動辦公室」 切合未來工作模式 HKT EC 升級版擁有高度兼容性,能支援使用其他 Cisco 系統和多項自動化 AI…
Microsoft 的舊版雲端影片服務 Stream 的網域早前發現被黑客騎劫,導致所有嵌入舊影片連結的 SharePoint 頁面均顯示一個泰國賭博網站的內容,事件最令人擔心的地方是如黑客借助 Microsoft 網域的可信度來散播惡意軟件或其他虛假訊息,後果將十分嚴重。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舊版計劃早於 2020 年已淘汰 據報導指這次騎劫事件的源頭發生在舊版 Microsoft Stream 的網域,Stream 是 Microsoft 在以往提供給客戶使用的雲端影片服務,客戶可將影片上載後分享連結。不過,Microsoft 早已於…
作為網絡安全解決方案供應商,既要具備專業技術,亦要給予客戶足夠信心。成立短短三年多、專注特權帳號管理 Privileged Access Management(PAM)的 RankEZ,不止獲得眾多港澳客戶高度認可,更在 Z-ONE(斯元)近日發布的《中國網絡安全科技商業評級報告》初次上榜,獲評為「BB+」(Growing Star 類別)。RankEZ 的「領軍者」CEO 王升平(James)對評級感到滿意,未來會繼續創新及進步,劍指國際市場。 《中國網絡安全科技商業評級報告》對供應商的整體業務能力進行評定,RankEZ 初次上榜商業評級已達「BB+」,展望正面。 開拓港澳僅 18 個月 已獲眾多客戶高度認可 是次獲第三方專業評級機構認可,James 稱以其成立年期而言,成績相當理想,並相信是源於 RankEZ 無歷史包袱,能夠以新思維打破固有框架,為 PAM…
在現今數碼轉型浪潮中,企業面臨著日益嚴峻的挑戰,當中包括各地營商政策及法規、數據安全、運營效率和技術創新等多方面的需求。為了在快速變化的市場中保持競爭力,企業迫切需要採用靈活且可靠的雲端解決方案,以支持其業務發展及減低不確定性。為此,DICT 數智通訊服務供應商中信國際電訊 CPC(以下簡稱 CPC)與雲服務技術供應商深信服(Sangfor)強強聯手,推出 SmartCLOUDTM C-FUSION 信創混合雲系列,融合全棧 SmartCLOUDTM 專屬私有雲、虛擬私有雲與公有雲解決方案,協助企業構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混合雲環境。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一雲多芯 迎合市場趨勢 近年企業加速數碼轉型,除了大量採用雲端服務,亦特別著重技術創新。 中信國際電訊 CPC 產品及數智發展部副總裁黃志強表示,隨著各國針對網絡的安全法規陸續出台,現時企業還必須確保其 IT 系統具備靈活性和合規性,以應付當前變化不斷的營運環境。他說 CPC 推出的 SmartCLOUDTM…
雲端解決方案供應商 Oracle 疑似發生大規模數據外洩事件,一名自稱「rose87168」的黑客在地下討論區 BreachForums 上聲稱成功入侵 Oracle Cloud 的 SSO(單一登入)及 LDAP 伺服器,並竊取多達 600 萬條數據,約涉及超過 14 萬用戶的敏感資訊,現正將這些資料出售。不過,Oracle 方面就迅速發表聲明,否認其雲端服務出現數據外洩。真相是?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出售數據包括零日漏洞 根據 rose87168…
香港網絡安全事故協調中心(HKCERT)早前公布,網絡釣魚佔 2024 年全年處理的保安事故總宗數逾六成,情況為五年來最嚴重,而去年惡意軟件數量亦顯著上升,當中大部分更屬於引誘用戶安裝的木馬程式。對企業來說,以上發現反映出端點漏洞仍是黑客偏愛利用的一大保安弱點。致力協助機構推行數碼轉型的 HCLSoftware 就此提醒本港企業,端點安全固然要重視,但數字經濟的急速發展亦令端點類型與數目激增,為企業的 IT 團隊帶來額外沉重的支援和管理壓力。因此,企業引進一個可以跨平台監察、管理和保護各式端點的一站式解決方案實在刻不容緩。 綜合管理提升效率保障安全 端點泛指連接到電腦網絡並與其交換數據的實體裝置,除了管理層一般認知的流動裝置、桌上型電腦,其實還包括伺服器,甚至銷售點(POS)系統、數碼顯示屏以及各種物聯網(IoT)設備。若 IT 團隊沒有自動化解決方案的協助,需用人手逐一為這些端點進行風險審查和緩解漏洞,費時失事之餘更會令黑客有機可乘。 事實上,由港府「數字政策辦公室」制定的《資訊科技保安指引》(G3)不僅要求政府各決策局或部門在所有伺服器、工作站和流動裝置中部署「端點偵測與回應」解決方案,更已規定各決策局或部門採用風險為本的方法,以「一致及有效的方式」為 IT 系統識別保安風險,訂定應對風險的緩急次序和應對有關風險。換言之,要貫徹風險為本的安全策略,自動化端點管理的常規程序便應結合掃描識別、評估、追蹤和緩解漏洞(包括修補程式管理程序以安裝必要的更新,限定授權軟件安裝,以及調整己置設定)等程序,以確保任何新洞在被利用前得以及時識別和修復,達到增強整體 IT 基礎設施安全勢態的目標。 HCLSoftware 大中華區總經理 Terry Le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