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領先網絡安全供應商 Fortinet 宣佈,升級其數據和生產力安全組合,推出 FortiMail Workspace Security 辦公安全防護組合。新功能使 FortiMail 成為全面和具個人化的電郵安全平台,將保護範圍從電郵擴展至瀏覽器和協作安全,以上提升更與 Fortinet 新一代資料外洩防護 (DLP) 和內部人員風險管理解決方案 FortiDLP 新功能結合,提供一個統一、由 AI 驅動的方式來保護用戶和敏感資料,以應對現今變化多端的工作環境。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Fortinet 產品與解決方案高級副總裁…
Search Results: 風險管理 (50)
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早前通過《保護關鍵基礎設施(電腦系統)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並預計明年 1 月 1 日實施。《條例》重點要求八大行業的企業進行全面風險評估,以識別高風險區域並採取相應安全措施。針對關鍵基礎設施訂立保障條例,八個規管界別包括:能源、資訊科技、銀行和金融服務、交通、醫療保健、通訊及廣播等,以維持關鍵社會和經濟活動。 新例下這些機構企業營運者要遵守法定責任,分為三大類:架構、預防、事故報告及回應,當中又包括:設立電腦系統安全部門、報告關鍵電腦系統的重大變化、制定安全管理計劃和應急計劃,如至少每兩年參與一次安全演習。條例亦訂明,若營運者未履行法定責任,最高可罰款 500 萬元及每日額外罰款 5 萬至 10 萬元。 馬凱雯指出並非所有系統都是「關鍵電腦系統」,企業先要做的是預先找專家為作全面風險評估,並列出一些高風險項目,降低黑客入侵風險。 尋找專家團隊 預檢系統安全基礎合規 Thales 應用與數據安全業務區域銷售總監馬凱雯(Sabrina)指出,《條例》所涉八大行業並非所有電腦系統都屬「關鍵電腦系統」,由於條例針對公司作監管,因此條例生效前,企業需要指派內部團隊或外判專家對系統全面評估,列出高風險項目,並檢查及降低被黑客入侵風險,尤其需重視分散式阻斷服務(DDoS)攻擊的潛在威脅,以及數據安全的整體防護,確保數據得到妥善保護。 Sabrina 提到,目前政府籌劃中的專責辦公室將根據企業的設施核心功能、系統中斷時可能造成的影響,以及營運商對系統的依賴程度等因素,判斷是否將企業的系統指定為「關鍵電腦系統」。因此,對已具備基礎保安措施的企業,現階段只需進一步檢視並提升現有系統安全性。特別是針對關鍵基礎設施的網絡韌性和數據傳輸加密(如國際標準的 TLS/SSL…
在數碼轉型浪潮中,資訊安全的挑戰與日俱增。有市場報告預計在 2025 年,全球會有超過 500 億部設備連接互聯網,可以想像網絡安全的覆蓋面有多廣闊及複雜。不過,只要做好以下四大防護,便可以建立「數碼護城河」,無論是對內抑或對外,都可以阻止攻擊發生。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近年不少調查數據均顯示網絡攻擊的數量及造成的損失都有升無跌,在攻擊數量方面,自從 ChatGPT 等生成式 AI 面世,網路釣魚攻擊便暴增了4,151%!在損失方面,最新統計亦顯示平均每宗資安事件都會造成高達 480 萬美元的損失,較去年上升 10%。企業若要遠離網絡攻擊,便要參考如何做好四大防護工作。 風險管理框架 有效的風險管理框架不僅能夠迅速應對突發事件,還可以主動識別弱點和降低漏洞風險。全面的風險管理策略應以保護關鍵業務和數據私隱為核心,當中必須具備透明度,掌握數據的儲存位置、存取者的身份及適當分配權限,時刻以「零信任」和「設計安全」為原則,持續評估風險和保持靈活的思維。另外,要確保快速應對入侵事件,必須設立事故響應團隊,並清晰指定主要聯絡人及各部門的職責。高層管理人員如 CTO、CIO 和 CISO 須互相協調目標,定期評估資安計劃,良好的溝通和共享威脅情報有助於提高應對能力。…
網絡安全是一個充滿變動的行業。新趨勢、新技術以及新手法正以驚人的速度重塑著整個行業的格局,這也使得跟上時代的步伐變得極具挑戰性。邁入 2025 年,應用程式和 API 安全的重要性從未像現在這樣明顯。2024 年,API 鞏固了其作為數字創新核心支柱的地位。然而,API 採用率的激增也擴大了攻擊面,其中有 27% 的 API 攻擊針對業務邏輯漏洞,比前一年增加了 10%。作爲現代企業營運的核心驅動力之一,數據保護也將繼續成為 2025 年企業的首要關注點。 數據安全展望 全球數據隱私法規趨勢 根據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UNCTAD)的統計,目前全球 80% 的國家已經制定或正在推動數據保護與隱私相關法規。這些法規要求數據必須在特定的管轄範圍內儲存和處理,以應對與國際執法相關的風險。雲服務供應商和企業必須遵守當地的數據主權法律,同時企業必須在新系統和應用中做到「隱私保護融入設計」。比如,2024…
Thales 已經收購 Imperva 一年喇!🎉 呢個合併唔單止進一步強化 Thales 喺 Data Security 領域嘅實力,更打造 Thales 成為網絡安全領域嘅全球領導者,為數以萬計嘅企業客戶及政府組織,保護數位生態系統嘅核心:應用程式、數據及身份,全方位保護關鍵敏感數據。 隨著 AI 技術迅速發展,黑客嘅攻擊手法變得複雜,仲可以輕鬆繞過企業嘅防禦措施⚠️。有見及此,Thales 推出 Data Risk Intelligence 解決方案,結合🤝…
影響社會經濟、民生及公共安全的《保障關鍵基礎設施(電腦系統)條例草案》,料最快一年多後生效。今次小編請來 Akamai 安全專家 Jocelyn Chan,深入剖析相關營運者面對的四項合規挑戰、建議三大策略,以及採用零信任(Zero Trust)網絡架構的四項優點,以加強保護機構或企業的敏感數據與網絡系統,符合將來的法規要求。 《保障關鍵基礎設施(電腦系統)條例草案》正被討論得如火如荼,並或於 2026 年生效,八大產業相關的機構和企業營運者,不但有責任保護好關鍵基礎設施安全,為核心電腦系統制定和實施安全計劃,將來更或要進行定期保安風險評估、獨立電腦系統保安審計、參加電腦系統安全演習等等,究竟應如何做好網絡安全規劃? 四大合規挑戰 Akamai 東盟及大中華地區企業安全專家 Jocelyn Chan 解釋,條例目的是最大限度減少基本服務因網絡攻擊而中斷或受損的可能性。 不過,營運者要遵守條例要求,面對四大挑戰。首先,營運者未必能確定「甚麼」是至關重要的,即難以確定其系統是否屬於新例的定義範圍;而且要做定期風險評估、提交事件報告等要求,成本亦高昂。 若真的發生事故,營運者要回應勒索攻擊等事件,同時需遵守法規,也有一定難度和複雜性;最後是第三方供應鏈風險,因許多關鍵基礎設施依賴第三方供應商提供服務,要確保這些本身並無相同安全標準的供應商,去遵守法案嚴格的安全要求,也屬一項持續的挑戰。 Akamai倡做好「3A」策略 Jocelyn 建議營運者要做好三大方面措施,包括…
人工智能近年的蓬勃發展相信有目共賭。以往企業主要利用分析型人工智能(Analytical AI) 或符號人工智能(Symbolic AI)來提升效率和決策。如今,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的進一步發展將解鎖更多新可能性,甚至開始廣泛應用於時裝、設計、媒體和娛樂等界別。 根據國際數據資訊公司 IDC(全球著名的資訊科技、電信行業和消費科技諮詢供應商)發表的數據,自 2023 年,亞太區七成企業已開始嘗試應用或投資生成式人工智能,員工也願意在工作中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技術。UiPath 最新的一項調查反映,有六成香港員工會在工作時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比率為全球最高的兩個市場之一。大多數香港員工(63%)普遍相信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的輸出結果,當中超過一半(52%)認為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可以創造更大的商業價值。 雖然各行各業都不斷在討論生成式人工智能對不同行業的衝擊及幫助,但我們不應該只停留於紙上談兵,而是需要更專注於如何提升其跨行業商業價值。值得注意的是,僅僅依賴人工智能已不足以實現全方位的數碼轉型。我們應該更適時地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並整合到更廣泛互通的商業計畫之中。 發揮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最大潛力 人工智能的輸出結果與輸入的品質息息相關。維護完善的數據,確保資料從不同來源匯聚到統一可靠的數據庫中,是令數據變得更準確的正確方向。此外,我們還需要針對不同且複雜的業務功能訓練人工智能的模型,以降低依賴人工智能演算法而產生誤差的風險。這也正是我們和人工智能機器彼此相輔相成的地方,從而為強大的人工智能生態系統奠定穩固的基礎。 另一方面,雖然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理解和創造不同類型的內容,但仍缺乏一定程度的執行力。沒有自動化的人工智能就好比失去身體的大腦,可以思考,卻無法單憑洞察力做任何事。在企業數碼轉型的過程中,兩者缺一不可,惟有自動化和人工智能兼具才能有助企業加快進行重要決定。 事實上,一些金融和監管機構已經結合生成式人工智能和自動化,簡化識別可疑交易的流程,並加快預防和檢測詐騙交易,從而提高效率。香港銀行業界正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力量,進一步加強風險管理、反詐騙工作和提升客戶體驗等領域。例如,香港金融管理局最近推出了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Gen AI)沙盒,促進銀行業界進一步數碼轉型和負責任地發展創新人工智能。相似地,業界能結合自動化工作流程與生成式人工智能,向金融交易中的交易歷史和客戶行為等數據作自動分析,當異常的交易已被自動標記,分析師便可以更專注於驗證交易並及時處理詐騙案件。除此之外,人工智能機器人還能自動在更深入的應用程式中設定指標,以便在未來偵測到可疑情況時立即啟動警報程序。 自動化還可以幫助整理訓練數據(training data),在將數據輸入人工智能模型之前去除異常值和無關資訊。在自動化的幫助下,透過回饋訓練,企業可以反覆改善和更新人工智能模型,從而降低人工智能演算法失誤的風險。自動化的另一好處是可以識別造成錯誤預測的運作模式,並分析人工智能模型中的錯誤,企業因此可以更有效地找出錯判的根本原因,並對人工智能模型進行微調。簡而言之,結合自動化和人工智能可以幫助各行各業開拓商機、提高效率並推動行業創新發展。 融入生成式人工智能 實現數碼轉型 雖然生成式人工智能和自動化的協同作用蘊含著巨大潛力,但企業若不夠成熟就貿然採用新技術或會帶來反效果。在此之前,企業應先建立支援生成式人工智能和自動化功能的數據管理流程和基礎系統。…
越來越多企業依賴第三方供應商提供產品和服務,但當第三方存在網安漏洞,可能會直接對企業構成威脅。要保障自身網絡安全,就要做好第三方風險管理(Third Party Risk Management,TPRM)及外部攻擊面管理 (External Attack Surface Management,EASM)。全球著名網絡安全評級機構 SecurityScorecard 與本地解決方案分銷商 Edvance Technology(下稱 edvance)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客觀中立地評估各機構網安風險水平,助香港企業全面掌握自己及第三方供應商網絡安全狀況。 SecurityScorecard 與 Edvance Technology 日前舉行簽約儀式,由 SecurityScorecard 亞太區營運副總裁郭家賢及…
人工智能(AI)時代來臨,不少企業開始進行數碼轉型,AI 應用日漸普及,與此同時衍生出不少私隱風險。為應對其對個人資料私隱帶來的挑戰,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發布《人工智能(AI):個人資料保障模範框架》,並涵蓋 4 大範疇,提出建議措施。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個人資料私隱專員鍾麗玲指,香港企業多透過生成式 AI 應用於聊天機械人,或文字辨識工具,但機構使用個人資料訓練 AI 時,未必有意識確保個人資料私隱安全。而《模範框架》參照了國際使用人工智能的常規,旨在協助機構在採購、實施及使用 AI 時遵從《個人資料(私隱)條例》,並有助規範相關行業,促進 AI 在香港的健康發展。 框架就以下四個範疇提出建議措施: 制定 AI 策略及管治架構:制定機構的 AI 策略及採購…
根據 Cybersecurity Ventures 的統計數字,全球現有多達 350 萬個網絡安全職位空缺。隨著各行業對網絡安全技能需求持續增長,全球正面對網絡安全人才短缺的大趨勢。為加強培育新一代網絡安全人才,VTC 柴灣院校的網絡安全中心(CyberSecurity Centre),旨在透過提供專業且全面的網絡安全教育,培育具備專業技能及貼近市場需要的網絡安全人才。另外,中心開辦的資訊安全專業證書課程將於 4 月開課,獲批資助的申請人可獲退還合資格課程六成學費,有興趣人士可於 3 月 10 日前報名。 透過設施助學生累積實戰經驗 為回應市場對網絡安全專才的需求, VTC 柴灣院校設立了網絡安全中心(CyberSecurity Centre),中心提供先進的教學設施,以模擬各種在現實網絡環境中遇到的攻擊。例如使用網絡攻防靶場教授勒索病毒攻擊的補救方法 ,模擬常見網絡漏洞以學習黑客攻擊手法的滲透測試實驗室(Pentesting Lab),各樣工具例如安全資訊和事件管理工具(SI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