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2294)

    情人節剛過去,不知一眾寂寞的心有否得到慰藉。望著街裏愛人一對對,就算孤獨,也要小心提防情騙埋身,分分鐘失心又失金。月初警方公布去年詐騙案數字高達 15,553 宗,其中網上購物騙案、電話騙案和網上情緣騙案升幅較顯著,網上購物騙案 6,678 宗,增加 4,484 宗。假冒官員和「猜猜我是誰」電話騙案以及網上情緣騙案,則分別上升八成半和五成,損失金額合共 7 億 8,000 多萬元,增加約一倍。 這次想說說網上情緣騙案,騙徒透過社交平台尋找目標,藉藉投其所好而獲得好感,繼而與受害人發展網上情人關係,再以不同藉口騙取金錢,整個過程甚至雙方從未見面。根據警方 2019 年數字,一共接獲 594 宗網上情緣相關舉報,損失總數高達 2.18 億港元,平均每宗損失為 37 萬港元。…

    早在Facebook Messenger應用程式被指索出過多用戶手機權限,引起侵犯用戶私隱危機,2018 年時,Facebook 已爆出「劍橋分析」(Cambridge Anakytica)事件,用一個叫「thisisyourdigitalife」的心理測試應用程式,收集5,000萬用戶數據,引起全球譁然。當事件已被淡忘之際,又到Facebook Messenger 出事! 除了 WhatsApp日前宣布更改私隱條款,指將會與母公司Facebook共享用戶的個人資料,倘用戶不接受,將會無法繼續使用該應用程式,結果令大量用戶轉會至 Signal 或 Telegram。正當大眾焦點放在 WhatsApp的時候,原來 Facebook Messenger 應用程式所索取的權限比 WhatsApp 更多!Facebook 為了要確保用家遵守其政策,甚至承認有監控用戶訊息的內容。 根據…

    今時今日,人工智能 (A.I.) 的應用已經遍布各行各業,因為只要結合優質的大數據 (Big Data)作分析,便可提供各種洞察力報告,讓企業更能掌握市場即時狀況,為現有顧客打造更適合的服務,甚至發掘出潛在客戶,提升營業額。而在內容行銷 (Content Marketing) 方面,人工智能更可提供行銷計劃一條龍服務,不過大前提是所採用的大數據必須乾淨及優質。 自動產生熱門內容 外國不少媒體其實已引入人工智能技術撰寫文章,以炮製出更能吸引讀者的內容。因為以往要寫出一篇具話題性的文章,非常倚賴編輯或記者的經驗及對市場的觸覺,例如通過大量資料搜集去掌握熱門話題,或將熱搜關鍵字融入內容,以增加文章的曝光率。而在人工智能的參與下,它懂得自動從網絡上的社交平台、討論區、搜尋字眼等因素去理解現時哪類題材最多人關注,然後自動產生高質素的內容,滿足讀者的需要,同時可保持統一的風格,大大減省專業人士參與的需要,無論在成本及效率上都得以提升。以國內百度的AI智能創作平台為例,它便可協助用戶創作不同類型的文章,由詩歌、小說以至新聞都能一一勝任。 內容策劃更有效率 內容行銷最講求時間性及準確度,對於應該在什麼時間、以哪種方式向特定客戶群推送有價值的內容,才能達到最佳成效,這些工作都必須交由市場推廣專業人士去分析,過程耗時又複雜。通過人工智能收集不同客戶群的資料,便能清晰掌握各類客戶群的需要,自動提交完整行銷計劃報告,包括推廣目標、內容創作、發佈渠道及成效預估,減輕行銷人員的工作負擔,專注人工智能或機械人無法處理的工作,例如建立客戶關係等。 污染數據 雖然人工智能看似完美,不過在安全性上仍有隱憂,就以上述個案為例,人工智能要演算出準確有效的結果,都必須有乾淨及優質的大數據輔助。一旦提供給機械學習 (Machine Learning) 的數據庫受到惡意污染,分析結果便會有所偏差甚至完全相反,令內容行銷無法達到預期效果。因此現時網上雖然有不少大數據共享資料庫,企業在運用前亦要特別小心,情況一如開源應用軟件 (open source application)…

    有跨作業系統「AirDrop」之稱的手機應用軟件SHAREit,由於可以供用家自由於 Android、iOS 及 Windows 上交換檔案,所以深受 Android 用家歡迎,至今已有 100 億用家下載使用。不過,現時一項已知漏洞已被 Trend Micro 專家公開,而且至今仍未被修復,有可能被黑客利用來盜取手機內的檔案或作中間人攻擊 (man-in-the-middle),用家必須即時停用。 Trend Micro 手機威脅分析專家 Echo Duan 早在三個月前,已發現由新加坡公司 Smart…

    《Cyberpunk 2077》遊戲開發商 CD Projekt Red 承認被黑客入侵,黑客成功盜取該遊戲及其他遊戲的程式碼,而今次發動勒索軟件攻擊的黑客集團,竟然同 Hello Kitty 有關,莫非是黑客女團? CD Projekt Red早前發表公告,指內部網站遭受勒索軟件攻擊,黑客成功將系統內多部電腦裝置及檔案加密,同時又竊取了部分公司財務資及包括《Cyberpunk 2077》、《Witcher 3》在內的遊戲程式碼,後者更有部分更新內容尚未公開。發言人表示,外洩資料並不含客戶個人私隱,而由於內部網絡有完整的安全復原計劃,所以毋須向勒索集團交付贖金,現時正在進行系統復原之中。 而今次 CD Projekt Red 所中的勒索軟件被稱為 HelloKitty,原因是當惡意軟件被執行時會出現…

    今時今日,打仗未必一定要先出動飛機大炮,單是網絡攻擊,已經可以癱瘓一個國家的運作及情報網絡,掃除進擊的障礙物。例如美國佛羅里達州一個市鎮的輸水系統最近就被黑客入侵,黑客試圖將用作調節食水酸鹼度的化學物混合量,調高約 110 倍,如果無及時阻止,15,000 個市民就大件事喇…… 工業控制系統(Industrial Control System, ICS)掌管國家命脈,以發電網、輸水系統、運輸網絡、核電廠等設施為例,背後都必須有 ICS 管理,所以這些重要設施自然會成為攻擊目標,只要斷水斷電,國家就會陷入一片混亂及恐慌,例如烏克蘭 2016 年全國大停電 7 日,據外界估計就是受到俄羅斯國家級黑客襲擊。而今次發生在佛羅里達州 Oldsmar 市輸水廠的入侵事件,暫時未知黑客的身份及意圖,只知道黑客嘗試將混入食水調節酸鹼度的化學物氫氧化鈉的份量,由每 100 萬單位含 100,調升至 11,100,足足達…

    世界正全速進入「Data Age」,香港企業要配合新常態就必須做好Cloud Migration(雲端搬遷) 及懂得妥善管理雲端上的數據。然而,由於數據爆炸性增長,企業要面對的挑戰包括:大量服務需要監控及保障網絡安全;大量無法預計的故障點及被攻擊風險;還有因引入新工具而做成的「數據孤島」,變得難以管理。今次由Splunk 主辦的Webinar 將以Cloud Migration 為主題,專為香港企業介紹如何正確選擇數據平台,從而有效解決「雲端搬遷」過程中隨時發生的各種問題。 主題:Splunk – Migration to the Cloud 網絡研討會 日期:2021 年 2 月 26…

    BleepingComputer 披露,在本月初發現一款新型釣魚電郵活動,其附件含有以摩斯密碼掩藏的惡意 URL,繞過電郵安全過濾,由於過去未有同類以摩斯密碼作案的例子,因此事件被視為新型的混淆技術。這究竟是甚麼一回事呢? BleepingComputer 2 月 2 日在外國知名論壇 Reddit,發現首則關於使用摩斯密碼的釣魚電郵,並發現大量上傳到 VirusTotal 的攻擊樣本。這次網絡釣魚攻擊,以冒充受害公司發票的電子郵件,並以 “Revenue_payment_invoice February_Wednesday 02/03/2021” 為題;電郵中含有一個 HTML 附件,其命名方式模彷受害公司的 Excel 檔發票,命名為 “[company_name]…

    英國國家網絡安全中心最近分享一個警世故事,有企業被勒索軟件攻擊後選擇交付數百萬美元贖金換取解密金鑰,修復後但未有檢討根本問題,結果兩星期後,又再被同一黑客組織以相同招數入侵。雖然故事主角的遭遇非常悲慘,但的確好難忍笑…… 根據區塊鏈分析公司 Chainalysis 最新公布的一份調查顯示,2020 年勒索軟件 (ransomware) 黑客組織至少賺取了 3.5 億美元贖金,較 2019 年大增 311%。雖然不少企業管理已認清勒索軟件問題的嚴重性,但仍然心存僥倖,以為自己未必會成為目標,結果中招後只能乖乖交付贖金。英國國家網絡安全中心最近一篇貼文就顯示,即使企業不幸中招,都不會痛定思痛找出被入侵的根本問題。 安全專家指出,受害企業在第一次被勒索軟件攻擊後,由於未有做好數據備份及修復工作,結果決定交付約 650 萬美元贖金,冒險從黑客組織手上換取解密金鑰。幸好黑客組織提供的金鑰有效,否則企業便會白交贖金。不過,專家說該企業解鎖系統及檔案後卻未有認真找出漏洞所在,似乎認為業務營運已回復正常,結果同一黑客組織再度上門,以相同手法將企業的系統及檔案再度上鎖,而由於該企業未有汲取教訓,所以專家相信對方只能再次交付贖金。 相信這次事件不單只花生友覺得不可思議,就連該勒索軟件黑客組織應該都有相同感覺,因為錢實在太過易賺喇!而英國國家網絡安全中心專家就呼籲受害企業如不想再被同一招數打垮,必須盡快找出漏洞所在,並將各種作業系統、軟硬件的韌體保持在最新版本,同時引入雙重 (2FA) 或多重身份驗證 (MFA) 工具,便可第一時間堵塞漏洞,而且被取得帳戶登入資料時亦不易成功登入系統。另外亦要加密儲存的數據,做好數據備份及回復準備,即使被黑客盜取數據及加密系統,也不用考慮再交贖金,因為對方無法以公開數據進行二次勒索,自己亦可完全復原數據,便毋須屈服於對於的淫威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