駭客攻擊固然可惡,但人為的低級錯誤也本應可以避免,預防爆發一些顯而易見的危機。面對外憂內患,企業又應該如何做好資料保護措施,保障用戶個資免受駭客盜取,同時保全公司免觸犯 GDPR 而被開罰? 一、定期更新軟體 最基本的就是定期更新軟體。駭客技術雖然日新月異,但 antivirus(防護軟體)或其他軟體同樣與時並進。每次韌體更新除了一般除錯外,也有很多是為了填補已存在的資安漏洞或防禦新型病毒而進行的。 二、加入多重身份認證或生物認證 Broken authentication 是網路資安問題的第二大主因,而要做好身份認證這一步驟,除了傳統輸入密碼以外,現時已經有很多加強保安的驗證方式,比如雙重認證 (Two-factor Authentication, 2FA) 讓用戶輸入密碼後需要加上第二重認證步驟,常見的工具有: TOTP (Time-Based One Time Password):透過時間因素產生不一樣的一次性密碼,像是 Google…
Search Results: Authentic (53)
根據全球知名的資安組織 OWASP (Open Web Application Security Project) 定期公佈的十大網路資安風險報告,去年最新報告中,「失效的身份認證 (Broken Authentication) 」高踞第二名。另外 IBM 今年四月公佈的《X-Force Threat Intelligence Index 威脅情報指數》報告中則指出,跟雲端基礎建設設置不當相關的資料洩露就比前一年大幅增加四倍,而且絕大多數是人為錯誤。至於資安業者 Palo Alto Networks…
Quantum Entanglement 中文叫「量子纏結」,聽落有如愛情小說一般黐纏。量子即是能量包,原本能量不是一包包的,正如未有糯米雞之前,rice 是 uncountable 的。但在上世紀,科學發現,事情要兩面睇(這句話可否申請一個「物理文學獎」?),光也有粒子性,而且,兩枚光粒子,會纏結在一起。講乜呢?即係兩粒光子,不可視之為兩粒,而是二為一體,一幣的兩面,如果A果面係0,B果面就係1。最奇特嘅就係,呢兩粒光子,就算在銀河的兩端(不遠,十萬光年),在纏結解開的一刻(whatever this may mean),都可以保證,如果A呢面係1,對面就係0;如果A呢面係0,對面就係1,這叫做「超距作用」(聽落好似武功…轟轟轟,超距作用,死啦!)。近日發現,兩粒纏結的光子,除了穿越空間,也可穿越時間,即係話,幾分鐘前嘅一粒光子(可能已經不在人世),也可以與未來的一粒光子纏結,離奇到爆。Bishop Berkeley 說:存在說是被感知。在量子纏結這現象中,真係咁樣,1010的表現,在感知的一剎那。而且,Bishop Berkeley 會唔高興嘅一點,就係上帝都偷聽唔到,因為,兩粒黐纏光子,一旦其中一粒開估,纏結就被破壞,對家就知道有人偷聽,嘻嘻。 有冇聽過 Symmetric Encryption? 在IT保密學中,兩端要夾一條秘密通信,要加密,對不對?如果要加密,兩頭要協定一條 Key,如果唔係,收到你信息,一堆XYZ,我點樣解密?問題係,我同你之前點樣夾呢條 Key?所以呢,以前的閏女,要交一條信物給郎君,日後信息傳來,附上此信物,保證信息 Authentic。不過只用一次,近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