駭客攻擊固然可惡,但人為的低級錯誤也本應可以避免,預防爆發一些顯而易見的危機。面對外憂內患,企業又應該如何做好資料保護措施,保障用戶個資免受駭客盜取,同時保全公司免觸犯 GDPR 而被開罰? 一、定期更新軟體 最基本的就是定期更新軟體。駭客技術雖然日新月異,但 antivirus(防護軟體)或其他軟體同樣與時並進。每次韌體更新除了一般除錯外,也有很多是為了填補已存在的資安漏洞或防禦新型病毒而進行的。 二、加入多重身份認證或生物認證 Broken authentication 是網路資安問題的第二大主因,而要做好身份認證這一步驟,除了傳統輸入密碼以外,現時已經有很多加強保安的驗證方式,比如雙重認證 (Two-factor Authentication, 2FA) 讓用戶輸入密碼後需要加上第二重認證步驟,常見的工具有: TOTP (Time-Based One Time Password):透過時間因素產生不一樣的一次性密碼,像是 Google…
Search Results: Box (65)
DEF CON ’18 邀請了一班小朋友參加比賽:攻進一個複製的選舉結果網站,最後由一位 11 歲小朋友於 10 分鐘內成功攻入。除了顯示今日的網絡安全問題,亦提醒大家,別小看小朋友的能力。曾經有個 List 大數著名的兒童黑客,今日大家重溫一下: Reuben Paul 網絡安全界神童 Reuben Paul 現年 13 歲,是一位白帽黑客,其身份包括網絡保安大使、兒童黑客、最年輕少林功夫黑帶、體操運動員、Video-gamer、網絡忍者及 CyberShaolin 創辦人。Reuben…
顧問行業,原本是人類智慧結晶。由於 Big Data 及 A.I. 的出現,就算是顧問行業,都出現一種存在的焦慮。有一短文,講顧問行業的五宗罪:過份依賴人、以時間計價、貴、顧問報告追不上變化及顧問知識不夠。現今的 Disruptive Technologies 開始讓一眾食呢行飯的顧問出現危機。好簡單:如果我可以自己 GOOGLE 答案,我點解要畀錢請顧問? 不過,自己 GOOGLE 出來的答案,未必達到所要求的涵蓋性、深度、準確性,而且,只是一堆資料,未必能夠化為有用的策略。人始終有不可代替之處。所以 Wall Street 現時都出現 “Straders”,半人半機器,一邊做 Trade,一邊自己寫程式去有效利用資料。 (Neo…
之前寫過一些魚事,其實我亦成日賣魚俾人,幫一 D 企業發放各種魚類 (Phishing Email),搞到我返工好似去咗長沙灣魚類批發巿場咁樣。講開長沙灣,你有沒有見過一種「野獸派」數銀紙方式?一整堆十蚊紙,幾百張成座山咁,當中又濕水又混亂,但係個大佬氣定神閒,一口氣數出來,都費事分開一疊疊。當年搵食就係咁樣。 今次我發果批 FIT 殊,有不同吸引力,有 D 係假扮 Invoice,有 D 係假扮香港 Salary Guide,有 D 係假扮你個帳號快要取消,等等。最攞命果條 FIT 殊,仍然係訴諸恐怖,話你個帳號畀人入侵咗,URGENT,快 D…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大概有以下範疇:機器學習 Machine Learning、自然語言處理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自動機學 Robotics 等。透過深度、多層的學習模式,人工智能可以為人類處理大量信息並作預測及自主行動,包括預測我今天想吃中餐還是西餐,了解侍應的日常語言,點餐並用自動機餵我吃飯等。早些兒,網上書店憑我的選書行為,已能預測我喜歡哪些書,準確程度令 Neo 有些心驚,覺得對方比 Neo 還了解 Neo。近日 Facebook 與 Cambridge Analytica 的事情,可能只是冰山一角。看著國會議員的問題,我覺得人類很有娛樂性。…